30日月潭的傳說
六、作業。
朗讀課文,繼續思考自學提示。上網或是從課外書報上收集相關資料。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引入新授。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日月潭的傳說》。
二、回顧舊知。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學生帶感情齊讀課文1至4自然段。
過渡:我們知道,世界不能沒有光明,人類不能沒有太陽和月亮。勇敢的孩子們,我們跟隨大尖和水社一起去尋找丟失的太陽和月亮吧。
三、按自學提示繼續學習課文。
1.小黑板出示:②為了找回太陽和月亮,大尖和水社做了哪些努力?③結果怎樣?
2.師生交流自學所得(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加以發揮):
首先,他們點起火把,翻山越嶺,歷盡艱險,來到一座大山前;然后,他們一口氣跑到阿里山,挖出山底下的金斧子,金剪子,又回到水潭邊;接下來,大尖用金斧子劈開公龍的腦袋,水社用金剪子剪下母龍的腦袋,讓太陽和月亮從它們口中滾出來;最后,大尖拔了棵棕櫚樹把太陽頂上了天,水社拔了棵棕櫚樹把月亮也頂上了天。
3.在學生的朗讀中相機進行字詞教學:重點指導讀音:棕櫚樹;理解并示范動作:拋。
4.品讀重點段落或詞句,體會情感。同時通過對比朗讀,讓學生體會刪去表示動作的詞語后,句子內容就很空洞,讀起來就不生動、不具體,沒有生氣。(投影片出示。)
①大尖把太陽拋向空中,又把太陽頂上了天。水社把月亮往天上一拋,也把月亮送上了天。后來,人們就把這個水潭叫日月潭了。
②大尖抱起太陽,拋向空中,又拔起一棵棕櫚樹,把太陽頂上了天。水社抱起月亮,往天上一拋,也拔起一棵棕櫚樹,把月亮頂上了天。后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水潭叫日月潭了。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談談自己的感受。(中國臺灣島上的人們勤勞、勇敢、善良;向往光明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可戰勝的……)
2.學生交流自己查找的相關資料,例如中國臺灣風光、民情、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情況。
3.在老師的引導下,認識到中國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任何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都是要受到譴責的。
五、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把這個傳說說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