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小展銷會(三上練習7)
語文第五冊練習7上的最后一題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口語交際相結(jié)合的練習。根據(jù)練習上的要求讓學生將自己看過的圖書、玩過的玩具、多余的文具用品等在班內(nèi)舉行一次小小的展銷會。想到前年學校也舉辦過類似活動,當時這些孩子只有一年級,活動中笑話百出:送錢、丟錢的有,賣了東西沒有要錢或買了東西沒拿找錢的也有。這次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對我來說心中真沒有個底。我猶豫著,該怎么個搞法?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先與學生談話:你們家里有許多看過的圖書、玩過的玩具、多余的文具用品等,扔了可惜,放著又擋手,你們說說怎么處理比較好。答案是多種多樣:送給好朋友、募捐、賣掉……“為了把資源重新利用,我建議班內(nèi)搞一次展銷會。”剛說完,班內(nèi)歡呼聲一片。接著讓學生回家了解好展銷產(chǎn)品質(zhì)量、特點、功能,標出價格,以便推銷。
為了使展銷活動有足夠的時間,就放在中午休息進行。活動前讓學生想一想,要使自己帶去的東西賣個好價錢,該怎么說?要想到別人那兒買到喜歡的東西,又該怎么說?同時向?qū)W生介紹一些商業(yè)用詞和廣告語提供選用,如:一流產(chǎn)品、物沒價廉、虧本甩賣、實行三包……
活動結(jié)束后,讓學生交流成果。葉馬凌子說,我擺在課桌上的東西沒有人來買,就大喊:大甩賣,買一送三!買一送三!一下子吸引了好多同學,一會兒全賣光了……何江舟說,我向李凱買書,他開價3元,我還他3元,他就賣給我了。邰明祥說,他只帶了兩個玩具(很普通),結(jié)果買到了一堆玩具和書,還賺了7元錢。原來他先賣掉一個玩具得了一元錢,用一元錢去買其他同學的東西,再把這樣東西以兩元錢賣給其他同學,從中他賺到了一元錢,經(jīng)過幾個來回,他的收獲最大。聽完他的介紹,我大吃一驚,不得不佩服他的“經(jīng)商”能力。當然,也有學生說:我什么也沒有賣掉;我砍價他不肯等等。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學生在小學階段是和社會脫節(jié)最厲害的一個階段。從今天的活動中我感覺到,關(guān)鍵要給予機會,要根據(jù)學生實際(不同的年齡段提出不同的要求)組織引導(dǎo),經(jīng)常開展一些適合他們的實踐活動,讓他們來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走向社會,這樣的話,也許脫節(jié)的不會最厲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