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教學設計(通用11篇)
《鉆石》教學設計 篇1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復習生字詞(課件出示)
二、學習課文
(一)導入:同學們的生字記得真熟,我們昨天簡單介紹了課文,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課文吧!,(課件朗讀)
(二)深入學習課文
1、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讀一下,再看看有哪些詞引起了你的注意呢?
在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說明地球上已經沒有水源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說明了當時動植物和人都會因為缺水而死,因此讓學生認識水的重要性)課件出示干旱的圖片
2、那么在這個干旱之年,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故事呢?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二部分
a、首先請兩個同學來讀讀第二部分,那么在讀的時候我們給他提出一些什么要求啊?(。。。)讀玩了以后我們來說說誰讀的好!
b、師:那么你們聽了兩位同學的朗讀,誰告訴大家,這說了個什么故事啊?(一個小女孩為生病的媽媽找水的故事)那么她找的辛苦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找出文中的句子。(課件隨即出示)
c、那么小姑娘累得在草地上睡著了,這時候她會夢見什么呢?
d、假如你是天上的神仙,看見小姑娘這么辛苦,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e、那么我們來看一下故事中發生了怎樣神奇的事情呢?(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新鮮的水。。)
f、師: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是因為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感動了上天。)
g、那你們有沒有被她感動呢?那你們繼續在文中找出讓你感動的句子,來讀給大家聽。
3、a、同學們來看看: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呢?
(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是水罐發生了變化,“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新鮮的水”,)。
b、生: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師:自己很渴,但想到媽媽 ,還是沒有喝趕緊往家里跑)
c、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腳底下有一條狗,一下子絆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趕緊去撿水罐。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 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滿滿的。
d、 當小狗把小姑娘絆倒,她有沒有很生氣呢?那她是怎么做的呢?(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點,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那么從哀哀地叫到歡喜起來說明了什么呢。(說明小狗和人一樣都很渴)
(小姑娘自己 舍不得喝水,卻倒了一點兒給小狗,這是些小姑娘對小狗的愛心。說明小姑娘出了愛她的母親,還真心喜愛著小動物。
e、小姑娘把水罐帶回家,交給了母親。母親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遞給小姑娘。(母親病得 “就要死了”卻不肯喝水,把水讓給小姑娘喝,這是寫母親對女兒的愛心。)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從銀的變成了金的。(由于母親對小姑娘的愛,水罐又從銀的變成了金的)
f、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的時候,突然從門外走進來一個過
路人,要討水喝。小姑娘咽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過路人。(體會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讓學生了解小姑娘當時是多么想喝水,從而體會她把水分給過路人是怎樣感人的行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喝水的時候,卻又把這生命之水讓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這表現了小姑娘及其崇高的愛心。 )
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由于這愛,“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般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小姑娘和她的母親得救了,人們都得救了。)
(板書設計):
空木水罐----裝滿水的木罐---- ---銀水罐----金水罐----七顆鉆石
4、a、我們來看一下,因為小姑娘辛苦地為生病的媽媽找水,空的水罐變得裝滿了水,小姑娘很渴卻舍不得喝水,卻給了小狗喝,使水罐變成的銀的,小姑娘的母親寧愿自己死了也要把水留給小姑娘喝,使水罐變成的金的,最后小姑娘把原本可以救命的水讓給了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是水罐變成了鉆石,那么說明小姑娘和她的母親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有愛心的人)
b、那這幾次愛心如果中間有一次不存在,小姑娘和她媽媽把水喝完了,那么會不會有最后的鉆石呢?
c、那么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當別人遇見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去幫助別人,這樣你就會得到一顆珍貴的鉆石,那么這是真正的鉆石嗎?那是什么?(…是愛心)。
5、那么誰來說說你們身邊有哪些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愛心小故事呢?(…)
6、這篇課文真的讓人感動啊,那我們帶上你們的感動一起來讀讀吧。(齊讀課文)
7、接下來我們來做幾個闖關游戲,看看大家對課文的了解是不是都很透徹了(課件)
(三)寫生字
1、同學們讀的真好,老師覺得同學們從心里深深地被小女孩和她的媽媽感動了,那老師也希望同學們都可以做個有愛心的人,你們有信心嗎?(。。。)好,那在這之前呢,我們先來好好地寫幾個字。(罐、累、添、唾)
2、學生范寫,師指導。
(四)課后作業:
a 必做題:
1、新學的生字各寫5個,并組詞造句。
2、續寫故事:水罐里流出巨大的水流,人、動植物和大地會。。。。
b 選做題:
1、課外閱讀童話故事并說給爸爸媽媽和小伙伴們聽。
2、進行一次“親子活動”:
感受家人和周圍的人對你的愛,再想想應該怎么回報大家,比如:幫媽媽做些家務、給下班回家的爸爸泡上一杯茶,陪鄰居老人聊聊天。。。
《鉆石》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字,能正確讀寫“鉆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難點: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引導學生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讀童話故事。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字,能正確讀寫“鉆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鮮”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知課文大意。
3、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2至4自然段,從水罐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想象,感知童話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4、聯系實際,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難點:
1、水罐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2、聯系實際,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9課《七顆鉆石》的生字詞,現在我們來聽寫幾個詞語。(焦渴、水罐、忍不住、唾沫、匆匆忙忙)
2、上節課我們還了解了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學習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故事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課件出示第一段內容,生齊讀)
3、師:是啊,當時的水是多么珍貴,多么重要啊!它意味著生命,意味著希望。一天夜里,一個小女孩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這節課我們再細細品讀課文第2至4自然段。
二、品讀課文,感悟愛心。
(一)感知這是一只怎樣的水罐
1、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水罐?(板書:水罐)
2、指名回答。
師:水罐會變,真神奇!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2至4小節,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水罐特別神奇,用“——”畫出來。
3、小組討論、交流體會。(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隨機播放課件)
指導讀好這幾句話,要讀出水罐的神奇。
板書:空水罐——裝滿水——摔了沒有灑——銀水罐——金水罐——跳出鉆石,涌出水流
5、師:從一個空空的木水罐,突然間裝滿了水,然后變成銀水罐、金水罐,最后還跳出七顆鉆石,流出清澈新鮮的水流。這只水罐為什么會發生這么神奇的變化呢?我們再細細地品讀第2至4小節。
(二)了解水罐為什么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1、指名讀第2自然段。想一想空水罐為什么會突然裝滿了水?
2、指名回答。(板:對媽媽的愛)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小姑娘很愛媽媽?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抓“哪兒”來體會)
(1)師:小姑娘可能會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
出示填空,想象說話:
小姑娘來到(哪兒),那里(怎么樣);來到(哪里),那里(怎么樣)……
(2)指導朗讀。(指名讀)
師:小姑娘尋水多么辛苦!她跋山涉水,也許她的衣服被樹枝勾破了,也許她的小手被荊棘劃破了,正流著血呢!但是為了媽媽的健康,她一點兒也不在乎這些,終于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同學們,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感受一下小姑娘對媽媽的深深的愛!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抓“趕緊、跑”來體會)
(1)理解“喜出望外”。
師:小姑娘醒來時,發現水罐里裝滿了水,心情會怎么樣?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你什么時候“喜出望外”?
(2)指導朗讀。
師:多神奇呀!小姑娘一醒來,突然發現了水,她心里又驚又喜,就帶著這種心情,誰來讀一讀?(多找幾個學生讀。)誰能象她這樣再讀一讀,感受一下小姑娘對媽媽的愛?
5、指名讀第3自然段,指名回答是什么讓水罐變銀的、金的。(板:對小動物的愛對過路人的愛)
6、指導朗讀,重點指導讀好媽媽的話。
出示句子: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兒水……水罐變成了銀的。出示句子: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指名讀)
師:聽了她的讀,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感受過這番愛嗎?那你就帶著這份感受讀一讀。
師:如果你就是那個小女孩,端著媽媽舍不得喝的水,你最想對媽媽說什么?
7、師:那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又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呢?指名說。
(1)出示: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師:此時,小姑娘自己需要水嗎?(抓“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來體會小姑娘對過路人的愛)
(2)指導朗讀。
師:水罐里涌出水流,這股水流流遍了每個角落,同學們請想象一下,那會是怎樣的情景?
出示:這股清澈而又新鮮的水流流到(哪里),那里(怎么樣),流到(哪里),那里(怎么樣)……
8、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升華,暢寫感言。
1、總結。
師:同學們,學到這兒,你能說說水罐發生這一系列神奇的變化到底是因為什么呢?(愛)
師:是啊,小姑娘不僅把愛給了親人,還給了一個小動物,一個陌生人,那這樣的愛是什么樣的愛呀?
師:對,這就是廣博無私的愛!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愛,水罐才最終跳出七顆鉆石,變成星星升到天上。
2、那課文為什么要用《七顆鉆石》作題目呢?
3、師: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現在請你把自己的愛的感言寫下來吧!
4、反饋交流。
四、啟發閱讀,贈送格言。
1、布置課外閱讀:讀了大家寫的話,老師很受感動,你們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樣,都是有愛心的孩子。老師請大家回家去讀讀蘇聯作家卡達耶夫的童話《七色花》及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小說《愛的教育》,相信讀完后,你們會對愛會有更深的感悟。
2、最后,老師有幾句話要送給你們,一起來讀一讀。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幫助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鉆石》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在互動的學習活動中正確認讀本課中8個生字,書寫15個生字。正確理解“焦渴、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忍不住、涌出”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主探究、師生共學、交流討論、發散想象等方法走進人物內心世界,懂得愛心對別人乃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他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筆下的童話世界——《七顆鉆石》,一起讀課題。
2、出示“鉆石”圖,你覺得鉆石怎么樣?多么美麗的鉆石啊,再來美美地讀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現在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難以讀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咽、唾沫、湊上、一瞬間、絆倒、匆匆忙忙、竟
(1)自由讀;
(2)指名讀,相機正音;
(3)齊讀。
3、把剛才多讀了幾遍的句子展示一下。指名展示,全班練讀。
4、理清故事脈絡。
三、走進故事背景,感受水的重要
1、這則童話故事有一個這么美的題目——七顆鉆石,然而故事的開始并不美妙,讓我們走進時光隧道,來到遙遠的以前。
2、師朗讀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
3、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從哪兒讓你聯想到的?
①學生自由說。
②真會讀書,能抓住關鍵詞語來展開想象。
③朗讀這段話。
l找出兩個近義詞(板書,讀一讀)
l到文中去看看,這兩個詞語的位置能換嗎?為什么?
④假如此時此刻你就是故事中的人或動物,你最需要什么?
這時候水意味著什么?
四:深入研讀,探尋神奇變化的原因
1、故事里有沒有出現這意味著生命的水?讀讀2到4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2、找到了嗎?誰來讀。
(1)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水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2)出現了怎樣的水啊?想象一下,這清澈新鮮的水是什么樣的?想象這樣的水再來讀讀這個詞。
(3)為什么在那么嚴重的旱災下,罐子里竟會出現清澈新鮮的水,最后還涌出巨大的水流呢?讓我們到故事里找找答案。
3、先來看第一次出現水的情景。
(1)誰來讀讀。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水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2)根據回答出示: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能抓住某個詞或某句話來說說嗎?
到處找水:
l小姑娘會去哪些地方找水呢?看到的又是什么情形?誰來想象一下?
師說,學生口頭填空:小姑娘走啊,走啊,來到,但是。
小姑娘找了那么多地方也沒有找到水,為什么不回家?
l“一天夜里”(夜晚的黑暗沒有阻擋住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找水的腳步),
“夜里”讓你想到什么?你夜里敢一個人出去嗎?
小姑娘跟你們差不多大啊,她在夜里出去找水,讓你感受到什么呢?
假如讓你用一個字或兩個字來概括你找到的答案,你會用哪個?(根據回答板書)
(3)當小姑娘醒來看到罐子里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她心情怎樣?(開心、意外、高興、喜出望外、很矛盾)指名說,讀。
相機引導體會“竟”字的妙處。(“竟”字去掉好嗎?為什么?(出乎意料)再讀一讀,讀出意外的感覺)
4、那么涌出巨大水流原因是什么呢?
(1)課件出示句子: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2)我們先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長句子讀通順)
(3)說說原因?
(4)課件出示語段: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湊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①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你有什么疑問嗎?
什么是過路人?
小姑娘渴嗎?從哪看出來?
朗讀。
既然小姑娘那么渴,她可以不把水給過路人啊,她遞給過路人的僅僅是水罐嗎?讀讀這句話。(齊讀)
②想象寫話,小姑娘在想些什么?
自由練筆。
交流:把你的想象填到句子里讀讀吧。課件出示:
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湊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想:。于是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交流。
(5)是什么使神奇的變化再次發生?
齊讀——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
5、是小姑娘的愛心使空水罐變得滿滿的,還從中涌出了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小姑娘的愛心就如鉆石般閃亮,鉆石般珍貴。故事里因愛心發生的奇跡還有很多呢,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好嗎?
板書:七顆鉆石
干涸、干枯
愛心
清澈新鮮的水(流)
《鉆石》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教學目標:
1、要求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鉆石、焦渴、水罐”等詞語。
2、憑借對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朗讀感悟,體會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靈。
3、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憑借對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朗讀感悟,體會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靈。
難點: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文結合,激奇揭題
1、同學們,老師今天想把大家帶回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一場大旱災中去。(邊播放課件邊介紹)這場旱災來得罕見,瞬時間,河流里的水就像是人間蒸發一樣的,消失了;地面幾乎全部裂開;動物們和植物都奄奄一息,空氣中沒有一絲風,人們的皮膚像樹皮,又老又干,嘴唇發白、干裂,沒有半點力氣,整個世界停止了工作!
2、揭題: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呢?讓我們再一起走進——《七顆鉆石》(板書)
3、剛才我們看了那么多的圖片,聽了老師的敘述,我們不難發現是第一自然段
4、指名讀。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寫旱災嚴重的詞語。(干涸、干枯、焦渴)
5、此時此刻,人們最渴望什么?(水)水現在不僅是人渴望“水”,世上的萬物都渴望“水”,此時的水就是“希望之水”,就是“生命之水”。
6、誰能用你的朗讀來表達一下當時萬物對水的渴望呢?(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讓學生再次走進神話,用心感受當時環境的惡劣,用讀重點詞句的方法,體會“水”是多么的可貴!
二、透過“神奇”,體會“變化”
1、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一個動人而又神奇的故事發生了,最為神奇的是空水罐的變化。
2、空木罐發生了哪幾次變化?(生說,師板書,形成板書)
(一)、體會第一次“變化”,感受孝心
【課件出示】一個夜里,一個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1)發生了什么事才使空水罐裝滿了水?
a、先從書中找出相關語句來回答;
b、誰能用上“因為……所以……”清楚的向大家說一說。(指名說)
(2)這么漆黑的夜晚,一個小姑娘竟走出家門找水,為誰找?(媽媽)找到了嗎?(沒有)水容易找嗎?(不容易)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哪兒也找不到 累倒 睡著了)
(3)指名讀這部分內容,你覺得此時的小姑娘處境怎樣?你想用怎樣的語氣讀?(你真的是又渴又累了/ 你讀出尋水的艱難)。
(4)正是因為小姑娘這份深深的孝心感動了上帝,給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什么叫“喜出望外”呢?指導用“喜出望外”說話。
(5)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
【課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一想起病中的媽媽,就趕緊抱著水罐往家跑。
a、師示范啞讀。你從老師的表情中,體會到了什么?(激動、開心)
b、請男生讀。我想請男同學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讀一讀。(老師看到了你們激動開心的表情)
c、 動作體會帶點字“抱”。(這個“抱”字說明了什么?說明兩點:對水的珍愛;心情的急切)
(6)下面我想請個同學把這兩句連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小姑娘尋水的艱難、尋到水的驚喜和送水的急切。(指名讀,齊讀。評價:我仿佛看到了小姑娘是那么孝順。板書:孝心感天)
(二)、體會第二、三次“變化”,感受愛心、母愛
(1)誰能根據我們剛剛一起學習的,來填一填這個表格。【課件出示】
七顆
鉆石
發生什么事
通過這些詞
我體會到了
水罐的變化
(2)誰能學著老師剛才的樣子來告訴大家,在水罐變成銀時、銀水罐變成了金的水罐分別發生了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一顆怎樣的心?再次,來填填這個表格。
(3)生自學,并可以討論。
(4)相機出示
【課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點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變成銀的。
a、你能把你的體會用朗讀表現出來嗎?(生讀,并相機評價及生生互評)
b、全班交流讀(挑戰讀、齊讀)
(5)師述:這么寶貴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卻舍得給小狗喝。她關心他人,甚至是動物,卻唯獨把自己給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質又一次感動了上帝,因此水罐竟變成銀的啦。(指名讀這段話:誰能帶上自己的體會讀一讀這句話)
(她的愛心使上帝給了她又一個奇跡,板書:愛心如銀)
【課件出示】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1)發生了什么事?你體會到了一顆什么心?媽媽為什么不喝水?(也正是這偉大的母愛)
(2)生病的媽媽你覺得她是怎樣講話的?那你能來試一試嗎?(生讀)
師述:是因為母愛,是母愛讓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獻出自己的生命來保護女兒的生命,母愛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偉大!
(3)大家一起來讀一讀,讓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一起來體會一下這深深的、偉大的母愛。(齊讀)
小結:是啊,母愛如金子般寶貴,燦爛。(板書:母愛似金)
【設計意圖】先扶后放,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在學生自己研讀的基礎上,推波助瀾,用各種朗讀方式,加快學生的內化,加快學生的理解感悟
(三)、體會第四次“變化”,感受愛的無私
(1)【課件出示】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2)小姑娘喝到水了嗎?她渴嗎?你從那些詞中看出來?(再也忍不住、湊上水、咽了一口唾沫)(課件相機這幾個詞變紅色)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說明了什么?她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3)師述:學到這兒,同學們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給深深感動,她不僅關心自己的親人母親,而且也關心毫不相關過路人,甚至關心一只動物小狗,她的心里裝的全是別人,卻獨獨沒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偉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話要對她講呢?
(4)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動,所以——(學生齊讀大屏幕上的一句話)
【課件出示】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5)課件演示: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地球萬物有了這股水流滋潤的變化。(出示綠洲圖片)(配樂,播放圖片)
a、聽音樂閉眼想象
b、課件出示句子,填空(你能在老師的括號中填上美美的詞語嗎?)
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所有的河流都( )了,草木叢林都( )了,許多人和動物都(欣喜若狂)了。
(帶著生命的喜悅之情,齊讀感受)
(6)師述:看看黑板上四次變化的原因, 其實所有的原因總結起來只是一個詞——(生答:愛心)(板書:愛心,并畫出心的圖案)正是因為愛心才使得空木罐裝滿了水,正是因為愛心水罐才有這么神奇的變化。此時,對于“愛心”,你有什么話要說。
【設計意圖】“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這個環節總的可以用這么一句話來概括,在品讀重點段落時學生沒有被老師牽著走,而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自學,自己來品味文章的真諦——愛,想象—填詞—誦讀,這一環節,徹底將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三、感情升華,愛融心間
1、過渡:作者希望愛心象大熊星座一樣普照人間,讓世界萬物都沐浴在愛的柔光里;同時也希望人人都能擁有一顆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師引讀:帶著作者的這份美好的愿望,齊讀這首小詩(配樂朗讀,續寫)
愛是什么?
愛是什么?愛是清晨的霞光,照亮睡眼朦朧的黑暗,牽過一米陽光。
愛是什么?愛是鳥兒在枝頭高聲的吟唱著童年的歌謠,一句句悠揚。
愛是什么?愛是哭泣后眼中閃爍的淚光。紅潤的臉龐還掛著絲絲的淚痕,嘴角翹起了的斜陽!
愛是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內化的感情,得以釋放,將自己的情感體驗,所著《愛的奉獻》這首歌,融入心間,回蕩教室
板書設計:
七顆鉆石
↖
空水罐 金水罐(母愛似金)
↘ ↖
裝滿了水的水罐 銀水罐(愛心如銀)
(孝心感天) ↘ ↗
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還是滿滿的
《鉆石》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七顆鉆石》是19世紀俄國文學巨匠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和清晰有序的脈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小姑娘在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之時,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而當得到水的時候卻幾次讓水,使得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神奇變化的故事。鑒于學生對童話有濃厚興趣的特點,教學目標設計在對語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礎上,培養大膽想象的能力,同時知道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由于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容易把握,但對情感的體驗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實現預期目標。為此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能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能發揮豐富的想象力為課文“補白”。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15個生字及其所組成的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感悟描寫水罐一次次變化的語言文字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1、要求學生回憶學過的童話故事,熟讀課文,了解作者的一般情況;
2、教師需通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渲染學習氣氛,帶領學生進入神奇的童話世界;
3、需制作反映課文主要內容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想象
1、出示:旱災干涸干枯焦渴
指名讀,齊讀,注意讀準字音。
“看到這四個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想象后自由表達)
2、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
指名讀。分別出示反映旱災的圖片,指導感情朗讀。
3、“就在這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叢林也都干枯,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的時候,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卻發現水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童話故事《七顆鉆石》。(板書:七顆鉆石)
二、理解──感知想象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文)
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板書:神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最讓你感到神奇的地方。
3、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句子,引導讀出神奇的味道。
重點指導讀好以下句子:
①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屏幕出示)
②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是滿滿的。(屏幕出示)
③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④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了金的。
⑤這時突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屏幕出示)
⑥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屏幕出示)
4、“你認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水罐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變化的呢?”(板書:愛心)“迅速瀏覽課文,用波浪線把描寫小姑娘富有愛心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5、學生交流匯報,著重順學而導以下句子。
①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③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水,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
④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⑤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抓住“哪兒也找不著”、“累得倒在”、“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趕緊”“咽了一口唾沫”等詞句,重點指導朗讀,感受這些詞句所蘊含的情感。
三、創造──發揮想象
選擇下面其中一個情節,展開想象編故事。
①小姑娘出門找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她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夢呢?
②小狗把小姑娘絆倒了,在小狗身上曾經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呢?
③從水罐里涌出了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大地上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學生練寫)
四、課后作業,奇思妙想。
托爾斯泰運用豐富的想像、幻想,將北斗星賦予這樣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表達了他愿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永遠普照人間的美好愿望。同學們也展開自己豐富的想像,為“啟明星”的來歷創作一個童話故事。請大家在課后寫寫看,看誰的想像力最豐富,寫出的文章最精彩。
板書設計:
七顆鉆石
(俄)列夫——托爾斯泰
空水罐
裝滿
神奇 還是滿滿的 愛心 變成了銀的
又變成了金的
跳出涌出
《鉆石》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七顆鉆石》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水罐發生的一次次變化。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愛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重點句子來讀懂課文,體會小姑娘的愛心及愛心的神奇力量。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到一次次神奇的變化都是源地于小姑娘無私的愛心,從而受到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音樂:《愛的奉獻》
二、談話引入
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溫暖,也會給你帶來快樂和健康,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三、初步感知課文
錄像,錄音朗讀。要求:學生邊聽朗讀,邊思考:故事中的水罐發生了哪幾次變化?
看完后小組討論,再抽生回答,師相機板書(空→滿→銀→金→跳、涌)
四、讀中領悟水罐的神奇變化
生自由讀課文的2、3自然段,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出直接描寫水罐變化的句子,并標上序號。
學生讀文,勾畫,師巡視指導。
抽生讀第一個句子。這個句子中的“竟”字說明了什么?(出乎意料,也表現出了水罐的神奇)你能通過讀把它的神奇表達出來嗎?抽生讀。
學生接著讀后面幾次變化的句子。生讀了第5句后,師問:你覺得這個句子中的哪些詞能突出水罐的神奇?(涌、跳)應該怎么讀才能表達它的神奇?你能試著讀讀嗎?誰能比他讀得更好些?再讀
五、透過神奇,感悟愛心
小組討論:每次水罐發生變化前,小姑娘都做了什么?從她所做的事情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小組討論交流,師巡視指導。
小組匯報交流:水罐第一次發生變化前,小姑娘做了什么?
她找到水了嗎?為什么? “哪兒”這個詞這說明了什么?她都到過哪些地方去找水?在找水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從這件事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媽媽)
講述:正是由于小姑娘對媽媽的愛,讓她擁有了一 罐水,小姑娘這時的心情怎樣?(高興)
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喜出望外)這時她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你覺得應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小姑娘當時的心情呢?(重讀“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趕緊”)自己試著讀讀,抽生讀。
講述:小姑娘真是太高興了,她抱著水罐匆忙往家跑,結果被腳底下的一條小狗絆倒了,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如果是你,這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生談談)可是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往手掌里倒了一點水,小狗把它舔干凈了,變得歡喜起來。)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動物)
小姑娘捧著水罐回到家,把水罐給母親,母親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從母親的言行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板:女兒)
小姑娘接過母親遞過來的水罐正要喝口水的時候,突然要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討水喝,這時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
小姑娘不渴了嗎?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把這些詞語打上點,你能把小姑娘當時的感受讀出來嗎?抽生讀。如果是你,在水就可能決定著生與死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生談談)可是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板:他人)
師:同學們,現在知道是什么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生神奇的變化了嗎?(板:愛心)
讓我們帶著這份愛心,帶著這份感動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的2、3自然段吧。要求:抽一生讀使它變化原因的部分,其余同學讀勾畫的寫水罐變化的句子。
六、拓展想象,感受愛的力量
同學們,想象一下,當干旱的大地有水后,會出現什么樣的美麗景象呢?(同桌互相說說,再抽說)
看到這美麗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樣?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齊讀最后一段。
七、總結回歸,升華情感
課堂在音樂《愛的奉獻》中結束。
板書設計:
19、七顆鉆石
空 媽媽
愛
滿 女兒
銀 動物
金 他人
跳、涌
二0一一年十二月
教學反思:1、課文中蘊含的情感要在學生體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否則就不會有由景生情,情就是空洞的,留于形式的。
2、 對學生情感的培養要通過各種手段,綜合性的應用教材,如,生活體驗,各種媒體。
《鉆石》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二、導入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起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都干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位小姑娘夜里出門為她生病的母親找水喝,接著又發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童話故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七顆鉆石。教師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端起課本,認真地讀讀課文2---4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小姑娘手中的水罐一共發生了幾次變化?
三、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認真讀課文2至4自然段,想想水罐一共發生了幾次變化?
生讀課文,拿筆做記號。
1、誰來說說,小姑娘手中的水罐發生了幾次變化?
生匯報板:
星星
鉆石 金
銀 ? 空
端端正正 滿
2、總結板書:孩子們,小姑娘手中的空水罐變成滿的,掉在地上還端端正正的,接著又變成銀的、金的,最后居然變成星星,面對這么神奇的變化,你又什么問題要問嗎?
生:是什么原因使水罐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師:這是一個多么有價值的問題呀,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同學們看第一次變化,端好書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句子讓你特別感動,或者你一看到這個句子,眼前就浮現出一幅畫面,把它畫下來。
生讀第二段。
3、誰來說說你畫的句子。
生:我覺得小姑娘煒媽媽找水這一句特別感人。(你來讀讀這句。)“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師點課件出示這句話
師再讀這句話,讀的時候故意突出句子中的“哪兒”與“累得”。孩子們,想想“哪兒”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小姑娘去過很多地方找水。)非常好,同學們再仔細地想想,小姑娘可能去過哪些地方找水呢?
生思考后回答:她可能去過小溪邊。(師:是啊,可小溪干涸了)她可能去過森林(是啊,可是連森林都干枯了)她可能去過很多的地方(是啊,巖石刮破了她的雙手,荊棘劃破了她的衣服,她一點也不在乎,可是她哪兒都沒找著水。再讀句子。)生讀屏幕上的句子。
4、可憐的小女孩靜靜地躺在沙地上,此時夜更深了,風更大了,星星更冷了。當她醒來的時候,罐子里卻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的心情如何呢?
生:小姑娘喜出望外
師:“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呢?你什么時候喜出望外過?
生回答:高興、非常高興,有點意外的
師:你還能從那個詞體會出小姑娘意外的心情。
生:“竟”
5、多么難得的水呀,在這樣干旱的時候居然能得到這樣清澈新鮮的水,怎能不叫人高興呢?讓我們也懷著喜出望外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課件出示: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老師再讀句子,去掉“竟”說說老師這樣讀有什么不一樣?怎樣好?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6、水罐竟發生這樣神奇的變化,想想是什么讓它在變化呢?
(愛)是誰對誰的愛?(小女孩對媽媽的愛)對,是小姑娘對媽媽真摯的愛感動了命運之神,才會創造這樣的奇跡。(師板書:把?改成愛)
7、還有哪些句子讓你感動了呢?
(生可能匯報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師:為什么是這句話讓你感動了呢?
生:因為在小姑娘干渴難忍的情況下,好不容易才得到這灌水,可是小姑娘第一想到的卻是媽媽,她的這種孝心讓我感動了。
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把這段話完整第讀一讀。點擊課件,出示句段。
生讀“一天夜里……跑回家去”
8、總結學習方法:剛才咱們在學習水罐的第一次變化的時候,是先讀段落,再找句子,體會這些句子,最后再來讀一讀。(師一邊說一邊板書:讀----找----悟----讀)下面咱們接著用上面的方法往后看課文,看看還有哪些讓你感動的地方。
生自由匯報句子。教師引導,如:
a“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兒水,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
師:給媽媽舍得,給小狗舍得,給自己反而不舍得。什么叫無私,這就是。 師小結:小姑娘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用愛心來對待(小動物),所以水罐從木的變成(銀的)。自由讀讀這段話,好好體會一下小姑娘那廣博無私的心。
出示“她匆匆忙忙……木頭做的水罐變成銀的了。”生讀。
b.描寫母親的那一段
師:誰來學學這位母親的語氣讀讀這句話,孩子們體會一下母親那偉大的心。
生讀完后談體會。
師過渡,母愛真偉大,所以銀水罐變成了金的。你們發現了嗎,水罐的奇跡不在于小姑娘一個人,而在于愛的行為。只要有愛,就會有奇跡發生。
c.生匯報過路人的那一段。
師:為什么再也忍不住了?你從哪體會到?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 忍不住了可還在忍,而且是如此艱難的忍了,為的是幫助一個陌生的過路人。
出示填空:在口渴難忍的情況下,小姑娘先想到的是______,是______,是______,卻忘了______。
出示:小姑娘有一顆( )的心靈。
師:小朋友啊,愛的心靈就是這樣的崇高!所以,七顆很大的鉆石從水罐里──(跳了出來,)一股清澈而新鮮的水流──(涌了出來。)
讓我們再一次張開想象的翅膀:(出示)那股水流越涌越多,向門外流去,向____流去,向____流去……草兒____,花兒____,樹木____,牛兒羊兒____,老人、孩子、小伙……
師:地球在清流的滋潤下,重又煥發了勃勃生機。是什么創造了這樣的奇跡?(愛)
四、延伸閱讀──愛是真實的奇跡
師: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一路讀來,一路想來,你們發現故事中不斷變化著的是水罐,而始終不變的是什么?(愛)雖然愛的內容不同,但愛的意義是相同的,是愛創造了故事中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神奇的變化還未停止。邊播放音樂,老師朗讀最后一段。
師:為什么不把鉆石留給小姑娘她們,而讓它飛上天變成了星星呢?
生: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告訴我們,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發生奇跡,充滿希望;播種愛,就會收獲愛……要像小姑娘一樣,都有一顆美好的心。
師:(教師邊說邊將板書連起來,變成北斗七星的樣子)這七顆星化作了大熊星座中最亮的七顆,組成了北斗七星。我們知道,北斗七星是人們心中帶來光明指引方向的星──那么,由愛而生的七顆鉆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五:拓展
課件出示句子:愛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帶你到達理想的彼岸;愛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讓你看到無窮的希望;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愿愛心這顆種子,在你們心底慢慢發芽、長大。
全班齊讀上面的話。
六、布置作業
1、推薦讀書,出示大屏幕,上面有一些童話書的封面或文字
2、請同學們將這個愛心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
3、了解星座的有關知識。
板書:
星星
鉆石 金
銀 愛 空
端端正正 滿
《鉆石》教學設計 篇8
設計理念:用想象指導朗讀,以朗讀啟迪想象
一,導入新課,渲染美好氣氛
1,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
2,讀過一些什么童話故事
3,你能告訴我為什么這么喜歡這些童話故事呢 (神奇,美好……)
4,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童話故事——《七顆鉆石》.【課件:題目】作者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5,其實昨天大家已經預習過這篇課文,能談談你的印象嗎
6,這些感受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讓你感受到的呢 讓我們來細細的品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體悟自然界的"干渴"
1,指名讀第一小節.
誰能告訴我這一節主要寫什么
旱災是什么 (缺水.干燥,生命的生長遭到了破壞……)那大旱災就是(破壞性更大)
你能想象一下當時地球上是一片怎樣的景象嗎
【課件:音樂響起】
面對如此景象,你的心情怎樣 (沉重)把這種感受送進去朗讀.
【課件: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
干涸什么意思 (干)干枯是什么意思 (干)焦渴什么意思 (干),
【課件分別閃現紅色的字】
同樣是非常的極度嚴重的干,河流和水井用的是(干涸),草木叢林用的是(干枯),人與動物用的是(焦渴).好,我們再來讀一讀,體悟用詞的變化.
假如你是其中一只小動物或一株植物,此時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水)此時此刻的水又意味著什么 (解救生命)
這是對水的渴望,對生命的渴望,誰再來讀這一段.
【課件: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叢林也都干枯了,許多人及動物都焦渴而死.】
2,讀第二小節.讀準"競,匆,絆".
因為干,缺水,還發生了一個故事,什么故事 (小姑娘找水)誰來讀第二小節.
這一段有沒有描寫"干渴"水源缺乏的句子啊 請找出來.
請把找到的這些句子用"﹋"劃記下來.
【課件: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新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罐子跑回家去.】
體會"喜出望外".小姑娘做找找不著,又找找不著,幾乎不抱什么希望的時候,突然看到滿罐清水,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啊 小姑娘會說些什么 你能一邊模仿小姑娘的神態和動作,一邊替小姑娘把話說出來嗎 這是怎樣的一個喜出望外啊,再讀.
可是當她準備把水抱回家時,又發生了什么呢 接著往下讀.
【課件:她匆匆忙忙,沒有注意到腳底下有一條狗,一下子絆倒在它的身上,水罐也掉在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趕緊去撿水罐.
她以為,水一定都灑了,但是沒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滿滿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點,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當小姑娘再拿水罐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這里有沒有寫"干渴"的句子啊 (小狗渴得走不動了.)
3,讀第三,四小節.讀準"湊,咽,唾沫".
你覺得這一段有沒有描寫干渴的句子 請用波浪形劃記下來.
媽媽渴嗎
【課件:小姑娘把水罐帶回家,交給了母親.母親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遞給小姑娘.】
小姑娘渴嗎 渴成怎樣了 (咽了一口唾沫)小姑娘怎么想的 (艱難,沉重)
【課件: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湊上水罐去喝的時候,突然從門外進來一個過路人,要討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過路人.】
三,再讀課文,讀細讀精,感受水罐的"神奇"
1,取水的過程中竟伴隨著很多的驚喜,最讓你覺得神奇的是什么 (神奇,感動)
2,哪些地方寫了水罐的神奇 請用"——"劃記下來.
3,水罐都有一些什么變化 請填寫下來.最開始是什么水罐 (學生填寫作業紙)
空木罐——裝滿水——滿滿的——銀的——金的——七顆鉆石,巨大水流——七顆星星
4,水罐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
【課件:你能用"當……時候,水罐……"來說說水罐每次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嗎 】
當為母親找水不著,累得睡著醒來時,水罐(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當小姑娘被小狗絆倒時,水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著,罐子里的水還滿滿的)
當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水,讓小狗舔凈時,(木頭做的水罐竟變成了銀的)
當母親把水罐遞給女兒時,水罐(變成金的)
當小姑娘把水罐遞給過路人時,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鮮的水流.
5,你喜歡這水罐嗎 為什么 請選擇課文中的句子把你的驚喜讀出來.
6,擴展:哇,這久旱之后的甘露會給大自然帶來怎樣的景象啊 (學生說話)
四,回讀課文,讀深讀寬,感悟人心的"美好"
1,這確實是一個神奇的水罐啊,到底是什么力量讓它一次又一次發生了這樣奇妙而又巨大的變化呢 (美好的心)
2,第一次罐子里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是什么力量的推動 (孝心)從哪看出小姑娘的一片孝心 (哪兒也找不到水)她會到哪些地方去找水,路上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 (學生說話)如果現在讓你來讀這一段文字,你會怎么讀
【課件:一天夜里,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裝滿了清亮新鮮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罐子跑回家去.】
當罐子變成銀的時候,又是什么力量的作用 (善心)從哪看出來的.
當罐子變成金的時候,又是什么力量的作用 (母愛)從哪看出來的.
當罐子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水流的時候,又是什么力量的作用 (同情心)從哪看出來的.
3,多么善良又富有愛心的小姑娘啊!她想到了所有的人,有沒有想到她自己,但是更多的是想到了別人,此時此刻你想對她說點什么
4,愛心創造了奇跡戰勝了旱魔.是啊,如果人人都有愛心,每個人都為別人做一點什么,那世界該會變得多美好.比如像古人詩詞中談到的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是說的(母愛)
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說的(友情),還有嗎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 (賑災,奧運……)
5,最后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引讀最后一段.
曾經有人問過,這篇童話如果換個題目,換什么合適呢
這些呀,我想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肯定也想到過,可是為什么最終選擇了這個題目呢 (七顆鉆石象征著美好的心靈,是美麗的,尊貴的,結實的,什么都可以戰勝的.愛心像星星一樣永恒,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師小結:是啊,這就是《七顆鉆石》想要告訴大家,愛心是勇氣,愛心是力量,愛心是希望,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今天我們在心里種下這顆愛的種子,愿她在你們的心底慢慢發芽,長大.
五,課后作業
1,神秘的描述小姑娘到在草地上做的夢.
2,生動的描述過路人找小姑娘討水喝的情節.
3,閱讀
板書設計:
19七顆鉆石般的愛心
(空木罐)裝滿水—— 滿滿的——銀的—— 金的—— 七顆鉆石——七顆星星
為母親找水 喂小狗喝水 母親讓女兒喝水 給過路人水罐
孝心 善心 母愛 同情心
《鉆石》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七顆鉆石》是語文出版社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童話,它是根據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故事改寫的。文中的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變成了七顆星星,告訴我們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設計抓住讓學生感悟愛心的神奇力量和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兩個重點,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愛心,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會寫的字有:鉆、旱、焦、縫、滴、捧、嘴、銀、涼、需、股;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鉆石、旱災、焦渴、巖縫、一滴、嘴邊、清涼、需要、一股。
情感目標: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學會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能力目標:根據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2、理解課文內容,學會關心他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生平及其文學成就。
2、閱讀、了解一些關于“愛心”的故事。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動感情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北斗七星)今天學的課文與北斗七星有關系。讓我們一起走進俄國偉大作家托爾斯泰的童話《七顆鉆石》,去了解它神奇的來歷。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8段)你是怎么知道課文有8段的?
2、指名讀第一段。(指導朗讀)真好,讀得不錯,預習得很充分。
師: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了什么?(大旱災)
師:旱災嚴重到什么程度?
花兒都凋謝了,草木都枯黃了,許多人和動物因焦渴而死去。
師:什么是凋謝、枯黃和焦渴?再讀這幾個詞。(演示渴字)
師:你看這個干旱大不大?請你們齊讀第一自然段。(演示旱情圖片)
3、第二自然段開始講一個小姑娘給她媽媽找水,因為她媽媽生病了,需要水喝,拿著一個什么?(空的木水罐)(演示罐字)
師:她找到水了嗎?是怎么找到的?找出相關的語句來讀讀!
她找哇,找哇,終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個很小的泉眼。
小姑娘小心翼翼地端著水罐,一滴一滴地接著水,很久才接滿一罐。
師:從中我們體會出小姑娘找水的艱難。
4、在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中,這個木水罐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了神奇的變化。發生了幾次神奇的變化呢?(自由讀3--8段)
匯報交流:第一次:木水罐變成銀水罐
第二次:銀水罐變成金水罐
第三次:金水罐跳出七顆鉆石,并變成泉眼。七顆鉆石變成大熊星座。
三、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第一次神奇的變化是從第三自然段開始讀到哪里為止?(4段)誰來讀?
師:那句話寫出了狗非常的口渴?
小狗躺在地上,伸著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
師:此時此刻小姑娘干了什么?找一找動詞。(演示舔字)?這時候,出現了神奇的變化,為什么木水罐會變成銀水罐?(小姑娘對動物有愛心。)
2、第二次神奇的變化是第幾段?誰來讀?讓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是什么?
就在這一瞬間,銀水罐變成了金水罐。
師:你說什么是“一瞬間”?(一瞬間就是一眨眼睛,水罐變得很快,由銀的變成了金的。)一起來讀。這時候,出現了神奇的變化,為什么銀水罐會變成金水罐?(小姑娘對母親的愛。)
3、第三次神奇是從第六段開始讀到哪里為止?誰來讀?那幾個詞寫出了過路人非常的口渴?
臉色蒼白有氣無力
師:此時此刻,小姑娘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好哇!你比我更需要水,把它全都喝了吧。”說著,小姑娘把金水罐遞給了過路人。
師:這時候,又出現了哪些神奇的變化?(它的神奇之一在于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很大的鉆石。)師相機畫課題。(它的神奇之二是金水罐變成了一個泉眼)涌出什么?(涌出一股清澈的水流。)(演示涌字,并體味涌出)(它的神奇之三是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神奇的變化?(小姑娘對他人的愛心。)
4、小女孩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是什么力量使水罐有這樣神奇的變化?其實,同學們也發現了,這個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小姑娘的愛心,是“愛”讓這個罐子變得神奇起來。童話中小姑娘的愛心就像鉆石一樣晶瑩剔透,假如這位小姑娘來到你的身邊,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小姑娘也有一句悄悄話想告訴我們:“愛心是大海里的一艘船,帶你到達理想的彼岸;愛心是春日里含苞的花蕾,讓你看到無窮的希望;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愿愛心這顆種子,在你們心底慢慢發芽、長大。愿每個人都獻出愛心,愿每個人都擁有愛心。”
四、引導想象,豐富情節。
師:托爾斯泰運用豐富的想象,將北斗七星賦予了這樣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表達了他希望愛心像大熊星座一樣,永遠普照人間的美好愿望。同學們也要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給課文加入一些情節。
1、小女孩把水罐遞給討水喝的過路人時,從水罐中跳出七顆鉆石,接著從里面涌出一股巨大清澈的水流。同學們想象一下這個過路人是誰呢?(是真正的過路人,還是上帝……)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2、對比第一段想象:從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大地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如果有了水,人們會說什么?動物會說什么?花草樹木會說什么?
五、延伸文本,擴大感悟。
從你們的想象中,老師明白你一定更深的感悟到課文。看這首小詩:
愛
愛是什么?
愛是付出,不求回報。
愛是什么?
愛是堅強,不會軟弱。
愛是什么?
愛是偉大,絕不渺小。
愛是什么?
愛充滿世界,
永遠在我們的身邊圍繞。
師:我想你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同學們你們想說點什么呢?你從前是怎么對待別人的?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想法?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愛自己的父母、家人,還要愛周圍的人,愛每一個需要你幫助的人和動物,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六、自主作業,拓展感悟。
1.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2.制作愛心賀卡,送給你周圍有愛心的人。
附:板書設計:
17七顆鉆石
給小狗喝變成銀水罐
給媽媽喝變成金水罐
一木水罐水變成泉眼愛心
給過路人喝
七顆鉆石變成大熊星座
《鉆石》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 愛心的神奇力量。
2 豐富的想象。
二、課時: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夏天的夜晚,當你仰望天空,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星星、外星人、宇宙飛船……)
看來,同學們的想象力都非常的豐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著想象的翅膀飛向那遙遠的大熊星座,跟隨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一起走進《七顆鉆石》。
(二)作者簡介
同學們,你了解托爾斯泰嗎?
列夫托爾斯泰 (1828-1910):俄國作家。出身于貴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學東方語文系和法律系學習,接受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影響,1847年退學。1851 年參軍,參加過克里木戰爭。主要作品有《戰爭與和平》(1969年)、《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復活》(1899年)等。晚年放棄貴族特權和財產,過著平民生活。
(三)整體感知
看來,同學們對列夫?托爾斯泰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么這位偉大的作家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首先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朗讀要求:
1、聲音要洪亮,有感情。
2、思考: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師生齊讀課文
老師作適當的點評。
明確:文章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小女孩因為充滿了愛心而得到了生活對她的巨大的回報。
(四)深入探究
《七顆鉆石》讓你覺得最有興趣的是什么?
罐子為什么會一直變化?
那么這個神奇的罐子發生了幾次變化呢?是怎樣變得呢?(同學們討論)
體現出罐子由無水最后變成金的,繼而飛出七顆鉆石這一神奇的發展變化的過程。
文字:無水——有水——滿滿的——銀——金——七顆鉆石一一一大熊星座,(以斜行排列的形式,用箭頭顯示變化的過程:空的木頭水罐→有水的木頭水罐→重新變得滿滿的木頭水罐→銀水罐→金水罐→冒出七顆鉆石的金水罐→七顆鉆石升上天變成的大熊星座)通過形象的圖形讓學生體會蘊含的道理。
3.是什么讓這罐子變得這么神奇呢?
女孩→母親(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親→女孩(母愛)
女孩→陌生人(愛心)
而其中所有涉及的最重要的就是:愛。
(五)拓展延伸課文內容:
正是小姑娘的愛心使一切發生了奇跡,不僅救了她的媽媽,還救了其他人,而這也是我們同學們最需要學習的,把自己變成一個有愛心的人。
我們說能從水罐變出了鉆石飛到了天上,那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會出現嗎?
不會。這只是作者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而這種包含了作者美好愿望,充滿了想象與幻想的文學體裁,我們稱之為童話。
童話:是文學中的一種,這種作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往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往往采用擬人的方法,舉凡鳥獸蟲魚,花草樹木,整個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賦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們人格化。
在童話的世界里我們可以盡情地發揮我們的想象和幻想,創造出一個美妙的世界。
同學們你還知道哪些童話呢?
安徒生的《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格林童話……
從中我們感悟最深的就童話中所賦予的真善美的精神,他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學會了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六)拓展延伸
學習了如此美妙的童話,從童話中我們學到了真善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放飛想象的翅膀,寫出我們心中的童話。
給出三個題目,一共四組同學,其中三組分別選定題目,還有一組自由發揮。
a、文中介紹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請發揮你的想象,具體形象的描繪大旱災的情景。
b、文中小姑娘找水曾累得睡著了,你認為這個充滿愛心的小姑娘會夢到什么呢?如果你是她會夢到什么?
c、文中最后小姑娘非常口渴,想要喝的時候,來了個陌生的過路人,請想象一下當時小姑娘的心理是如何?
要求:(1)展開想像的翅膀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
(2)與下文聯系也要緊密。
(3)要基于童話的真善美的原則。
同學們交流,老師作出適當點評。
(七)課堂小結:
有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讓我們用愛心乘著想像的翅膀把我們的生活點綴的更加美妙。
(八)布置作業:
把小姑娘夢中的情景再修改補充使其完整、合理,并且與下文聯系緊密,整理成一段文字(200字左右)。 《七顆鉆石》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七顆鉆石》。在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發現北方有七顆排列成勺子形的星星,像七顆鉆石閃閃發光,它為我們指引著方向,它就是大熊星座。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課文是講大熊星座的一個故事。哪位同學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這位同學在講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地聽,她所說的故事中水罐發生了幾次變化?
生:敘述故事
師:這個故事這么長,她說得這么清楚,真了不起。同學們你們聽明白了嗎?罐子發生了哪幾次變化?
生:空水罐——裝滿水——銀的——金罐——跳出鉆石。(學生發言,教師相機板書,并指導“銀”字的寫法。)
師:多么動人的故事啊!這個故事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請同學們打開書81頁,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師強調讀書姿勢。)
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
師:讀完了,知道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這個故事嗎?
生:是在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大旱災。
師:從哪些詞語看出那次旱災非常嚴重?同學們找一找。
生1:所有的。
生2:干涸、干枯、焦渴而死。
生3:都。
師:多細心的孩子啊!大家請看大屏幕,想想該怎樣讀才能顯示出那次旱災的嚴重,你們自己讀吧!
生:自由練習讀第一自然段。
師:哪位同學愿意讀呢?注意讀出那次旱災的嚴重。指名讀。讀后教師評價:好,讀得真不錯,聲音響亮,而且非常有感情。聽了她的讀,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這么一幅情景:火紅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帝,大地干裂了,河里沒有一滴水,許多人和動物都因為缺水而渴死了,所有活著的人都眼巴巴地望著天空,嘴里喊著同一個字:水。在這樣的情況下,《七顆鉆石》這個動人的故事發生了。哪位同學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請你來讀。
生:指名讀。
師:強調“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重讀“哪兒、累得”。你再把這句話讀一遍。
生:按照老師的指導再讀這句話。
師:有進步,誰還想來讀讀這句話?請你來。
生:另一生讀。
師:真有進步。同學們想讀這句話嗎?我們一齊來讀。
生:齊讀這句話。
師:誰接著往下讀。
生:接著讀。“當她醒來…………跑去。”
師:你讀得真正確,你的聲音真好聽。同學們,小姑娘一覺醒來,她驚喜地發現罐子里裝滿了水,她的心情怎樣?你來說。
生1:高興。
生2:激動。
生3:驚喜。因為她找到了水,就可以給媽媽治病,媽媽喝了水,身體就會好起來的。
師:你理解得真好,體會體會小姑娘的心情,讀讀第二自然段的后兩句話吧,老師聽聽誰讀得最棒?
生:自由練讀后兩句話。
師:哪位同學能把前兩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次?
生:一生連讀1、2自然段。
師:孩子,讓我說什么呢,讀得這么好,我們倆握握手吧,我太佩服你了,你比我讀得好,請坐。我相信咱們班每一位同學都能和她一樣,把文章讀好。你們看,她剛才讀“趕緊往家跑去,”讀出另外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正是因為小姑娘對母親的孝心,才使空水罐里裝滿了水。咦,木水罐怎么會變成銀的呢?同學們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練習讀第3自然段。
師:讀完了,知道為什么木水罐變成銀的了呢?請你來回答。
生:因為小姑娘很關心小動物,她就倒了一點水喂小狗喝。
師:請你來讀一讀小姑娘給小狗喂水的那句話。
生:“小姑娘把水…………歡喜起來。”
師:讀得不錯,誰還想讀?
生1:生2:讀。
師:“都舔凈了,”小狗多渴呀。同學們,很久很久以前發生了一場大旱災,小姑娘辛辛苦苦找來的水,自己沒有喝一口,看到生命垂危的小狗,就把水倒一點給它。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大屏幕上的話。
生:讀“很久很久以前…………都焦渴而死。小狗哀哀地尖叫起來。小姑娘把水倒一點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
師:正是小姑娘對小狗的關愛,使木水罐變成銀的了。那第三次水罐變化是什么原因呢?聽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小姑娘抱著一罐清水,翻山越嶺,終于回到了家,母親已經奄奄一息。小姑娘一進家門便喊:“媽媽!媽媽!我回來了!你看,我找到了清清的水,媽媽快張開嘴吧,讓女兒喂你一口水吧!”聽到了女兒的呼喚,母親勉強地睜開沉重的雙眼,露出一副慈愛的笑容說:“我反正就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就在這一瞬間,水罐又變成金的。孩子們,水罐為什么會變成金的?
生:是因為小姑娘的媽媽對小姑娘的關愛,使水罐變成了金的。
師:說得太好了。是母愛使水罐變成了金的。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想湊上水罐去喝水,突然發生了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第五自然段。
生:自由讀第五自然段。
師:是什么使水罐里跳出了鉆石?
生:是小姑娘關心別人,使金水罐里跳出了幾顆鉆石。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她關心別人的?哪句話?找一找。
生:“突然…………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師:小姑娘把水給了別人,她自己不渴嗎?
生:渴。
師:你從哪句話中感受到小姑娘很渴?
生:“小姑娘咽了…………過路人。”
師:你讀得很認真。誰還想讀讀這句話?怎樣才能讀出小姑娘很渴?
生:練習讀。
師:聲音很清脆,“咽了一口唾沫”,她多渴呀。誰還想讀讀這句話?
生:再讀。
師:學著她的樣子大家一齊來讀讀。
生:齊讀。
師:我們把聲音放出來好嗎?
生:再讀。
師:你還從哪句話中看出小姑娘特別渴?
生:小姑娘再也…………要討水喝。
師:你找得很準確,我發現你讀得很好,可惜被我打斷了,再讀一遍。
生:再讀。
師:讀得太好了,將來肯定能當個播音員。同學們,都讀讀這句話吧。“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你想著怎樣讀才能顯示出小姑娘很渴的樣子,你就怎樣讀?
生:練習感情朗讀。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大旱災,小姑娘在自己口渴難忍的情況下,將自己歷盡千辛萬苦找來的一罐清清的水,遞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她給過路人的僅僅是水嗎?不,這是生命啊。同學們,將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吧。”
生:配樂朗讀1、5自然段。
師:那七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同學們,(板書:愛)愛使水罐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化,小姑娘和母親的心像金子般美好,如鉆石般珍貴,一顆又一顆代表著愛的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照耀人類,使普天下的人都沐浴在愛的暖流中,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出示:大熊星座)同學們,課文學完了,我想,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想說,請你寫一句你最想說的話,拿出本子,注意寫字姿勢,可以給自己說,也可以給小姑娘說。
生:練習寫話,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讀自己寫的?
生:小姑娘和她的媽媽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這樣才使這股生命之水從水罐里涌了出來。
小姑娘找到水,把水給媽媽,媽媽又還給小姑娘,小姑娘給素不相識的過路人,愛就是這樣在他們心中循環著,傳遞著。
小姑娘將生命之水給了小狗和過路人,自己卻忍著渴。
愛是多么重要啊,正是因為愛,才有了這個動人的故事,正是因為愛,才讓有了這么多個奇異的變幻呢。
世界上不管發生了多大的災難,只要人們有愛心,就會被解決。……
師:同學們,你們真的把課文讀懂了,你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詩啊。這節課我們雖然學完了,但是我想同學們以后看到大熊星座的時候,一定會想到這個善良的姑娘,這位慈愛的母親,這個動人的故事。
《鉆石》教學設計 篇11
《第六顆鉆石》教案<BR>教學目標 :<BR>情感目標:感受人與人之間的善良,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BR>知識目標:認識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BR>能力目標:能獨立地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弄懂課文基本意思。<BR>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義。<BR>教學難點 :明白“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含義,學會理解尊重他人。<BR>教 具:多媒體課件<BR>學 具:紙折的五星<BR>教學安排:一課時<BR>教學教程:<BR>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BR>1、師出示有關鉆石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鉆石)“漂亮嗎?”“根據你們收集的資料來談談對鉆石的了解。”(金剛石,硬度很高,很值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問家長等)“這樣的方法真不錯,使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BR>2、播放一組采礦的活動場面及鉆石改變人們生活的畫面。師:“鉆石雖然漂亮,但它們的得到也是非常不易的,因此也顯得特別昂貴。可以說一顆鉆石往往會改變人一生的命運。今天我們就學習關于鉆石的一個故事。”<BR>3、板書課題,齊讀。師:“鉆”是一個什么字?(多音字)它的另外一個讀音是什么?(zuān)組什么詞?真不錯。<BR>二、閱讀課文、討論釋疑。<BR>(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BR>1、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朗讀。要求:借助拼音、字典,采用“合作”學習方式,讀通課文。<BR>2、小組交流、討論:從剛才的朗讀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如果有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把它寫在記錄本上,與老師一同討論。<BR>3、抽生分段讀并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用“ ”勾出來。學生進行反饋,引導找出“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并同桌互相朗讀。<BR>(二)、明確要求,落實目標。<BR>1、課件出示“閱讀提示”,生自由朗讀。<BR>2、師:“閱讀提示”要求我們做幾件事?<BR>3、生小組討論后回答:(1)鉆石到哪里去了(2)文中哪些地方給你印象最深(3)練讀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4)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這句話。<BR>(三)、抓住重點,品析感悟。<BR>1、鉆石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BR>2、勾出兩人談話的句子,練讀。<BR>(1)、抽讀。(糾正字音)<BR>(2)、同桌分角色讀。調動情感體會思想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詞語進行體會。<BR>(3)、引讀:四個引讀問題:<BR>鉆石不見了,我來之不易的工作可能會失去,因此非常著急地喊到……?失業者見自己被發現的,很不自然地說……?因為我想起媽媽常對我說,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相信他一定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于是真誠地說……?失業者也正如母親說的那樣,心地的確是善良的,他用實際行動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贏得了我的尊重,他說……?<BR>(4)、同桌按照對話內容進行表演,體會“我”與失業者的思想情感。語言與動作應協調,師作指導。<BR>(5)、齊讀。<BR>三、聯系實際、深化認識。<BR>1、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BR>師:剛才通過大家的朗讀和表演,現在請你們來談談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BR>生自由說,師引導歸納:人的心地大都是好的,如果偶爾犯錯,只要相信他本質不壞,能夠改正,也能得到大家的尊重。<BR>2、聯系實際舉出事例。<BR>(1)、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過類似的事嗎?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BR>(2)、你遇到了這種事情會怎么做?引導學生說出學會寬容、學會尊重的處世方法。板書:學會寬容<BR>(3)、評選班里的“寬容星”并把這顆星掛在教室醒目位置。讓全班同學針對剛才的標準進行評比,使每一位學生都受到教育。<BR>四、總結談話,拓展練習。<BR>師: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像這位姑娘一樣理解、寬容別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么事情的結局會讓人滿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報”就是講的這個道理。<BR>五、課后拓展。<BR>任意選擇一個題目進行練習:<BR>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或朋友聽,問問他們的看法。<BR>2、如果別人弄壞了你心愛的玩具,說說自己是如何對待的,把心理話記在日記本上。</P><P>板書:<BR>20 第六顆鉆石<BR> <BR>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P><P>學會尊重 理解 寬容</P><P><BR>2002.12.8<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