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展銷會》教案(精選3篇)
《小小展銷會》教案 篇1
一、教學理念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交互過程,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實踐或模擬訓練開辟一條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本次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際自主權和自由度,為此本課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chuàng)設情境,注重雙向互動。讓學生在“演中說”、“說中創(chuàng)”,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實踐能力與生活技能,最終提高學生日常生活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教學要求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yǎng)。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l
三、教學重、難點|
創(chuàng)設真實的展銷會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難點是指導學生學會討價還價。i
四、課前準備i
1.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展廳。
2.教師準備一個多功能鉛筆盒。
3.學生自備圖書、玩具、價格牌、自制紙幣。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展開話題
1.開門見山,引生入境。
展覽會上的物品真豐富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剛從廠家拿來的多功能鉛筆盒,想借貴寶地展覽,可以嗎?請各位幫個忙,怎樣才能讓我的鉛筆盒賣個好價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板書。(板書:賣物詳細介紹,演示試用,熱情有禮)
[片斷實錄1]
生1:您應該具體介紹這個文具盒到底有哪些功能,還可以操作一下。
生2:我覺得應該先說說文具盒漂亮的外觀,這樣也可以吸引人購買。
生3:老師說的時候還要說普通話,這樣所有人聽懂了才能買呀。
生4:還有對人介紹時要有禮貌,不能兇,不能把人家嚇跑了。
師述:同學們的主意不錯,下面我就按照大家說的來推銷一下我的鉛筆盒。
2.因勢利導,指導購物。
聽了老師的推銷,你們想擁有這樣一個美觀大方、使用方便的鉛筆盒嗎?我這個原價28元,但今天不少熱心同學教了我推銷方法,就優(yōu)惠點,26元怎么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fā)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為什么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
[點評:以往的“復習——講授——鞏固”的課堂教學程序,使課堂呈現出一種封閉的格局,學生被動接受,參與面窄,沒有真正體現主體地位。上述環(huán)節(jié)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開放,呈現了一種“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與交流——實踐與應用”的程序。師與生,生與生,在交際活動中擔任著雙重角色,彼此間進行著思想感情的交流。開放的教學格局,收到了通暢、高效的效果。]
(二)聯系生活,獲取經驗
1.聯系生活。
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還要學會討價還價。隨著現代經濟的發(fā)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于課堂之中。]
2.學生發(fā)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板書:買物摸清情況,想好底價,語言文明)
3.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在展覽會上進行自由買賣,好嗎?
(三)自由買賣。模擬訓練
1.在買賣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買賣的注意事項,指名說。
2.同學們讓我們開始面對面地進行交易,等一會兒老師再請你們到臺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多功能鉛筆盒就做為獎品送給他!
[點評:讓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才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這一環(huán)節(jié)實現了從傳授知識向語言實踐的開放。]
3.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四)邊演邊評.鍛瓊能力
1.指名學生上臺表演,請其他同學當評委。
2.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點撥。
[片斷實錄2]
賣主:小朋友,買書嗎?這可是最新上市的暢銷書呀,多有趣啊!
買主:真的,多少錢一本?
賣主:很便宜的,15元錢。(面帶笑容)
買主:啊,挺貴的。給打個折,行嗎?
賣主:小朋友,你這就不懂了。你靠近
點,這書內容好、包裝美,已經不算貴了。
買主:(拿過來一看)呀,你看,都卷角了,這還叫最新嗎?人常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你看看你的書,還沒有那個攤子上賣的好呢。(一本正經,還裝著來回走動著)
賣主:要不,你到那邊去買吧。(用手指著那個方向)
買主:去就去。(裝著要走)
賣主:好了,好了,不說了,打個九五折賣給你。
買主:八五折,賣不賣?
賣主:看你這么想買,九折吧。
買主:不行,你不誠心想賣就算了。
賣主:好吧。(買主付款,成交)
3.學生點評優(yōu)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鑒,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4.剛才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他方法嗎?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huán)節(jié),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fā)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課外實踐
總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今天的家庭作業(yè)就是請同學們到市場進行實地購物一次,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爭取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并把過程寫在日記本上。
[點評:口語表達能力,不能只在課本體現,關鍵要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在課外這個語言大交際環(huán)境中不斷地實踐,方可形成。]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植根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交際中積累了經驗,培養(yǎng)了能力,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言實踐能力。同時在教學中,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學生觀。學生是口語交際的主體,更是認識的主體,是發(fā)展的主體,本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都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立足于構建學生的知識、技能的過程,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得到了和諧發(fā)展。
《小小展銷會》教案 篇2
《小小展銷會》是三年級上冊練習7中的口語交際課,這節(jié)課以展銷買賣為話題,通過“走進大商場——做個小推銷員——學當小顧客——生生交際”展開口語交際活動。以“買賣”為線索,以“活動”為媒介,以“口語交際”為目的,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動得有趣,學得有味,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
展銷會雖然結束了,可孩子們參與其中的熱情仍然感動著我,情境設置的成功,使學生活躍起來,也使他們成為這節(jié)課的真正主人!同時,從他們身上我加深了對口語交際課的理解:
一.口語交際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
1.口語交際能力來自生活
生活給予了學生我們無法準確估計的口頭表達和應對能力。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生活經歷,不同的性格特點,在學生第一次踏入小學校園的時候,就已經在他們身上涂抹上了最初的色彩,在他們的口語交際中顯現出來。
口語交際課的口語交際活動是那樣的依賴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依賴學生平時教學中的口語交際經驗和交際特點。一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活動如何進行,怎樣才能使學生進入角色,愿意交流和表達,在一節(jié)課里給予學生充分的交際機會讓學生盡可能地提升自己口語交際能力。這一切的起點是學生的已有經驗,突然,他們的經驗被一下子喚醒,常常并不是教師預想的那個時刻,在他們腦海中的一域亮起來,煥發(fā)著不可抑制的機敏和生動。然后,課堂就是學生自己的課堂了,活動就是學生自己的活動了——因為需要。
教師所要做的,是對課堂上那個學生眼睛一亮的時刻的預設:為了那個時刻到來的精心準備——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設計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使學生盡可能真實、自然地進行口語交際。更是捕捉:從這個點生發(fā)開去,從情感態(tài)度、語言習慣、口語交際能力諸方面面向全體全面推進,多個回合,雙向互動使使學生經歷另一種交際情景,積累新的交際經驗。
2.口語交際課中的交際情境并不等同于生活場景
從課堂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小顧客、小推銷員的精彩表現出人意料,平時內向的孩子,由于對自己準備商品的了解,對多組活動的適應,依靠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輕松地進行著自己的角色表演。課堂教學模擬生活場景,卻給予學生實際生活中難以遇到的更多機會,更高要求的交際平臺。當孩子走進課堂模擬的生活情境中時,更多的精彩就是他們的了。生活中的"顧客推銷員"有著孩子們還不能理解的微妙規(guī)則,而在課堂上就無須顧慮:重要的是雙方進行交流與溝通,是在他們言語外殼下的情感、態(tài)度、習慣和認識。
二.口語交際課與思維訓練
口語交際教學本身的即時性和交互性凸顯了思維訓練的價值。"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的口語交際活動是多么需要思維品質的有力保證:積極參加討論交流(低段),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地方與人商討(中段)。達到這些要求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這確實是對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條理性和深刻性的挑戰(zhàn)與磨礪。交際的層面已從圍繞"展銷"的買賣雙方的交際互動擴展制至更多,更多的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里積極地思考著。
教師課前的預設,應該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價值了然于胸,知道通過課堂交際可以訓練學生的哪些思維品質,能從話題中發(fā)掘學生思維訓練的線索。需要注意的是,思維訓練在口語交際中有時是外顯的,更多的時候是隱性的,是包裹在語言交際中的。智慧的靈光一閃是在交際活動中生成的,是有心插柳而在不可預知的時候收獲。
《小小展銷會》教案 篇3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鼓勵和引導每個學生都投入到語文實踐活動之中,在實際中提高語文能力,培養(yǎng)才干。
2、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買者要會講價錢,要會辯質量,還要有禮貌。賣者能用幾句話把物品的名知稱、價格、性能講給買者聽。學會買者、賣者不同說話技巧。
3、說話時態(tài)度大方、聲音適量,表達內容準確,重點突出。聽人說話要認真、耐心。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在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培養(yǎng)文明和諧與他人交流的素養(yǎng)。
2、教學難點 :使學生學會在不同的交流位置,面對不同的交流對象,應如何確定不同的談話內容,談話方式和談話重點。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場地布置;買賣展銷會情景實錄;小紅花獎章。
2、學生準備:走進商場、菜市場觀察大人買賣;每個學生自備兩件玩具或圖書等并標出價格。
四、教學過程
一、走進買賣場
1、播放買賣展銷會實錄。要求學生注意聽推銷員與顧客的對話內容。
二、做個小推銷員
1、創(chuàng)設情境。當推銷員——推銷本公司的產品(自己帶來的物品)。要求學生以“推銷員的身份來宣傳,推銷產品,重點是把物品的樣子、性能說生動,讓“顧客”喜歡。
2、討論:如果你是推銷員,要想把自己的東西賣個好價錢,該怎么說?
3、以同桌為單位,互夸物品,互提問題。(注意禮貌用語)
4、指名上臺表演,如果臺下的“顧客”對物品有疑問,可向“推銷員”請教。
5、評選“超級推銷員”。老師扮演一位苛刻型的顧客,很會斤斤計較,誰能把自己公司的產品推銷給他,誰就可以獲得“超級推銷員”稱號,并獲得小紅花獎章。
[點評:實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教師必須采用多種手段,臺競賽、模擬表演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說話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在情境中,引發(fā)學生說的欲望。]
三、學當小顧客
1、請每一小組長做推銷員,組員們分別當一次小顧客,上前去要價、講價,買到自己喜愛的物品。
2、討論:當一名聰明的顧客,要學會哪些買東西的技巧?師生歸納:買東西要會講價錢,要會辯質量,說出物品不令人滿意的地方,還要有禮貌。
3、評選“聰明小顧客“。面對幾名”超級推銷員“自愿上臺爭當“小顧客”的同學,誰能在講價錢,辯質量,有禮貌等方面做得很出色,那他就可以獲得“聰明小顧客”稱號,并同時獲得小紅花獎章一枚。
[點評:在實踐中進行口語教學的鞏固和延伸,也是口語交際的終極目的。我們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與人打交道的機會,主動合作,多說、說好,做一個落落大方、說話得體、能說會做的小學生。]
四、生生交際
以四人一組進行交際。先做小推銷員,把自己喜歡的產品賣個好價錢;再做小顧客,從別人那里買到自己喜愛的東西。
[點評:在互動交際中,引導學生做到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語言要規(guī)范,交際內容可涉及物品的名稱、特點、功能、價格、廠家等。]
五、延伸
在今后陪爸爸媽媽購物時,運用今天所學的本領,帶著爸爸媽媽購買到稱心如意的物品。
[點評:《小小展銷會》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以“展銷買賣”為話題,通過“走進買賣商場——做個小推銷員——學當小顧客——生生交際”展開口語交際活動。以“買賣”為線索,以“活動”為媒介,以口語交際為目的,學生在運動中學習,動得有趣,學得有味。]
[精彩片段回放]
生:這個文具盒多少錢?
師:沒聽見。(眾笑)
生:阿姨,請問這個文具盒多少錢?
師:你挺有禮貌的!不貴,15元。
生:15元,太貴了!
師:這個文具盒15元還貴呀?你看,這個文具盒里面有三層呢,那邊兩層的還賣14元呢!
生:10元。
師:(面對大家)你們認為他還價還的合適嗎?
另一生:他還高了,應該再低一點。7元。
師:(點頭)7元,不賣。
生:阿姨,就給點兒面子吧!(眾笑)
師:哀求是沒有用的,還是動動腦子,想辦法找找商品的毛病。
生:(拿起文具盒看看)阿姨,這個文具盒折頁松動了,便宜點吧?
師:12元,怎么樣?
生:這純屬偽劣商品,還賣這么貴,我要去告你!
師: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值得表揚!
生:我只有10元錢,不賣我就到別處買了。
師:唉,你別走,10元錢,買給你一個吧。
[點評:把學生帶入生活實際中去,讓生活還原于課堂,讓學生感覺到這分明是實實在在在購物,不知不覺中學生學會了傾聽、表達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