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通用16篇)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類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過程。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句,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2.學習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利惖膱D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課件:五彩的云霞圖片)能用你好聽的詞語來形容一下你看到的云霞嗎?(生自由說)多美的云霞啊,看到了美麗的云霞,你想到了什么?
2、師:現(xiàn)在,人們常?匆娞爝呂宀实脑葡,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課件出示這一段話)今天讓我們繼續(xù)走進這個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板書課題)
二、深入學習課文,體會故事的神奇。
1.教學1、2自然段,體會補天前的悲慘。
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30頁,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想一想
人類遇到了怎樣的災難?并且在文中找出來嗎?
天哪!太可怕了!
“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
“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師:同學們看看,是不是和老師找的一樣?(投影出示)
師: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可怕嗎?你覺得哪里情形是你感到可怕?
師: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天塌地裂的可怕?
師: (熊熊大火、掙扎、震裂)你看到過熊熊大火的情形嗎?在哪里?(生想象說)(你能讀一讀這個詞嗎?)(齊讀山崗上……)
師: (掙扎)你看到過掙扎的情形嗎?人在什么時候會掙扎?你能表演一下嗎?注意表情。
師:是呀!這么可怕的情形,作為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人類的始祖女媧她更關心她的子民:人怎么樣了?
生: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師:聽到這句話,你仿佛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有人在喊“救命”,有人在喊”快跑,火燒上來了!”
師:是啊,看到這樣的情形,聽到悲慘的喊叫聲,你現(xiàn)在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很難過很著急。
師:是!你們看到的就是女媧看到的,你們聽到的就是女媧聽到的,你們的心情就是女媧的心情啊!誰能把大家這種難過、著急的心情用朗讀大家人類所到的災難?(指名度、齊讀)
2.看到這樣悲慘的情景,難過、著急的女媧是怎么做的呢?
生: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2.學習3、4自然段,體會女媧補天過程的艱難及女媧的神奇力量。
師:在女媧的努力下,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墒,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怎么辦呢?
生1:“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女媧主意已定,決定要做什么呢?
師:女媧補天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最后做了什么?請同學們讀3、4自然段。
生:先找五彩石,又煉五彩石,最后補天。(教師板書:找、煉、潑)
師:女媧找五彩石找得怎么樣?是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
大家從哪些詞語找讀出找五彩石困難?
生:“忙了幾天幾夜”。(課件點擊:幾天幾夜)
師:從這“幾天幾夜”你讀懂了什么?
生:找的時間長。
師:那你想象一下,女媧還怎么找?那女媧這樣不分晝夜、日以繼日地找!幾天幾夜就找齊了嗎?
生:沒有。才找到四種顏色的石頭。
就是這樣幾天幾夜找還缺一種五彩石呢!怎么辦?你還從那個詞語看出來女媧找得很艱難?
生:(找啊找啊)
師:從哪里看出的?
生: 地方多,時間長
師:女媧“找啊找啊”,那么女媧都可能到過哪里找呢?讓我們發(fā)揮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吧!(出示投影)她到了,但是;她到了,但是還......她又到了,終于......
師:功夫不負有心人!女媧不畏困難和艱辛,終于在泉眼間找到了純青石。
師:從終于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找了很長時間,最后找到了)
你覺得最后一句應該怎么讀?(指名讀)師評價(找啊找啊,終于)(小組合作讀)
讓我們共同讀出女媧的這種精神和找齊五彩石的快樂吧。R讀)
師:女媧終于找齊了五彩石,那她又是怎樣補天的呢?(默讀課文找一媧補天的動詞。)
師:你 找到了哪些動詞?
生:(“找…挖…放…煉…化…裝…端…潑”)
師:讀讀動詞。(齊讀)從這些動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除了辛苦、勞累,老師還覺得女媧很了不起,而且還有非同尋常的神力?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嗎?(往上一潑……)
對,這就是神話故事神奇的地方。一潑就能潑到天上,女媧一定有神力。
師:女媧往上一潑天空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
生:金光四射。
師:大家想象一直“金光四射”是什么樣?你見過什么東西金光四射?(朝陽升起、夕陽西下、夜晚的燈光)
師:原來黑黑的大窟窿突然金光四射,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場面,你能把“金光四射”的壯觀場面讀出來?我們來配合讀一下,(師生配合讀)(男女生配合讀)
師:讀的太好了,女媧的了不起讓你們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你們真了不起,你覺得女媧是一個怎樣的人?(板:善良、勇敢、無私奉獻)
此時此刻,你最想對善良、勇敢、無私奉獻的女媧說些什么?
生:我想感謝女媧娘娘為了人類吃盡苦頭。
生:我想說:女媧娘娘,謝謝您,如果沒有您的幫助,就沒有人類了!
師:那就讓我們懷著感激之情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齊讀)
三、拓展延伸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神話故事,在遠古時代,人們無法面對天災人禍,只能寄托于神話故事,希望有這么一位神奇的人物拯救他們,所以女媧補天的故事,流傳至今。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 “女媧”。你能找到他們嗎?(生自由說)請看——(出示投影)
(教師解讀)請看——(出示投影)
1、我們溫和可親的總理在發(fā)生大地震的第一時間趕到災區(qū)一線救助百姓、指導救災。
2、我們的解放軍堅持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3、我們的消防解放軍戰(zhàn)士不畏艱險救助人民。
4.、聽到災區(qū)用血告急的時候,素不相識的人一個個伸出了獻血的手。
……
5.聽到玉樹地震的消息,你愿意為災區(qū)人民獻出自己的愛心嗎?你準備怎么做?
是啊,同學們你們都愿意為災區(qū)人民獻出自己的愛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 31 女媧補天
找、煉、 補
善良 勇敢 無私奉獻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積累精彩的詞句。
3.體會神話神奇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教學重點:了解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神話神奇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3)師:同學們,黎明和黃昏的天空,常常會出現(xiàn)一片片絢麗多彩彩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板書:女媧補天)(播放云霞場景,給學生以感官上的強烈刺激。課件1)生齊讀課題。師:我們來看看“女媧”的“媧”字,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記住它?生:換偏旁“蝸牛”的“蝸”換成火字旁。師: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女媧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一位了不起的女神,讓我們趕快來認識一下她吧,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圈出生詞,讀準字音,讀不好的詞句多讀幾遍。生讀課文,師巡視。師:好,聽同學們美妙的讀書聲,看同學們讀書的態(tài)度,老師想到一個詞“專心致志”。老師想考考大家,生字詞都會讀了嗎?(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師:掃清了字詞障礙,讀起課文來一定會順暢流利,現(xiàn)在老師請幾個同學來讀讀課文,其余的同學邊聽邊注意正音。正音、評議、輕聲讀課文并想想: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交流故事內容。
三、現(xiàn)象比較,聚焦可怕
(7)師: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請你們默讀一下課文,找一找補天的起因,用喜歡的符號劃出。隨機出示課件4:1.指名讀,初識可怕: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烈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⑴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幕情景?你會怎么說?生:可怕、悲慘、天塌地陷,水深火熱……
師:到底有多可怕嗎?誰來讀讀?學生齊讀。師:滿意嗎?生:師:老師也想試讀一下,聽,感覺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恐怖的場景…生:老師讀出了心中的擔心和焦急…師:再給你一個機會,你再來讀讀?師:看課件提示一起讀。生齊讀。師:讀得真好,讀文章就要這樣,讀出味道來。
四、拓展想象,感悟精神。
。15)看到這樣的景象,女媧的心里難過極了!因為她是人類的母親!人類的救世主女媧,是怎樣把人們從天塌地裂、水深火熱的災難中拯救出來的呢?讓我們來看看故事的經過。在第幾段?生:第2、3、4段。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我們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看看女媧做了哪幾件事?生:請雨神下雨救火。生:造船救洪水中的人們。生:尋找五彩石補天上的窟窿。師:一點都沒錯,你們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這三件事情當中,具體寫了哪件事?生:尋石補天!師:女媧是一位神哪,補天對她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對嗎?生:不對!師:這么說,你覺得女媧補天不容易。找出句子來證明你的觀點。(生默讀,畫句子)師:有同學畫好了,畫好就可以舉手了,舉手向老師示意一下。(根據(jù)學生回答,隨機出示語句)生: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師:同學的口到,你的筆到。趕緊把他說的畫下來。生: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生: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師:好,剛才我們是抓關鍵句子來體會,現(xiàn)在,我請同學讀這寫句子?纯茨男┰~語最能表現(xiàn)女媧補天的辛苦。生:冒著生命危險、忙了幾天幾夜、找啊找啊、終于、煉了五天五夜(課件出示紅點)師:是啊,女媧翻山越嶺,忙了幾天幾夜,尋找補天之石。讀女媧找石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呢?你來。生:我仿佛看到了女媧在山上找尋的身影。師:哦,找得怎樣?生:我仿佛看到女媧在山上找五彩石的艱辛。生:我仿佛看到了女媧在山上找五彩石的艱苦。師:艱苦。同學們詞匯真豐富啊,老師真佩服你們。滋鞄滓鼓苷f明女媧找五彩石怎樣?生:很長。師:你來讀這句話,把時間長讀出來吧生:讀。師:一起來把時間的長讀出來。生:齊讀。師:對啊,女媧找的時間長,她很辛苦,但是找到的五彩石還是沒有找齊,她只有繼續(xù)“找啊找啊”,老師仿佛看到女媧去過很多地方找,她會去過哪些地方找呢?遇到什么困難呢?讓我們隨著女媧一起去找純青石?雌聊簧系奶崾荆赫l來想一想,說一說?課件:于是,女媧又來到了
師:女媧尋找五彩石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板書:找)一起來讀“終于在一眼……”師:她的心情怎樣?你來生:很開心。師:你能把她的心情讀出來?一起再讀一遍。生齊讀句子。師: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板書:煉)師:你能想象女媧在這高溫的神火旁邊怎么度過這五天五夜呀?生:女媧不睡覺,忍受著高溫的神火的炙烤,守了五天五夜。師:真了不起,一起來讀讀。師:冶煉好了五彩石,女媧是怎樣補天的?(板書:補)指名讀: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師:女媧煉石補天做了哪些動作?生交流。師:這些動詞用得好嗎?好在哪里?生:師:正是因為這些動詞把女媧補天寫具體,很神奇。(板書神奇)女媧找石,煉石,補天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做的,是多么不簡單那!
師: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生齊讀第四段。師:對了,天就這樣給補好了,大家想對女媧說什么嗎?生:謝謝你,女媧,謝謝你為我們補好天。師:嗯,感謝她。你呢?生:女媧好偉大,我們敬佩你!師:對啊,你呢?生:我非常敬佩女媧。生:。女禍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女媧勇敢善良、甘于奉獻。師:是啊,女媧真了不起,女媧為了人類不怕困難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板書:了不起)總結:
。ㄕn件出示彩霞漫天的景象)師深情地訴說:“現(xiàn)在,人們……”
五、指導寫字
(5)1.觀察字形:“隆、塌、露、燃、熊、掙、”,說詞造句。2.生說不好寫的字。指導書寫“隆、露”3.生書寫,師巡視。4.展示評議。
六、拓展
師:歷盡千辛萬苦,女媧終于補天成功。傳說當中,人是女媧造的。我們都學過《盤古開天地》。之后,還有一個精彩的神話,就是——《女媧造人》!我們把《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連起來讀,就會覺得更加有意思。我們的祖先是非常愛動腦筋的,他們面對天地萬物、日月星辰的來歷有過很多猜測,因此創(chuàng)造了很多精彩神奇的神話故事,我們知道的神話故事還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wèi)填!、《牛郎織女》等,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非常寶貴的財富,課后我們應該找來好好讀一讀。
七、作業(yè):
1.課文中一些生動的句子,我要抄下來。
2.再找一些神話故事讀一讀,讓我們在讀中認識去認識更多神奇的人物。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3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
隆中路小學 郭少華
教材簡析:《女媧補天》是是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個流傳于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片斷教學內容: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目標:
1、了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積累優(yōu)美詞句。
3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難點是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時間:30分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學情
讀了這篇課文,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女媧是怎樣補天的?(教師板書課題,生書空,相機重點指導“媧”字的書寫;并出示課件女媧圖)
。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輕松談話的方式,拉近與學生距離,了解學生在課前的讀書情況,據(jù)此結合學情,實施以下的教學,同時恰到好處的明示讀書方法。 ]
二、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品讀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找句子,談感受。
a: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女媧果斷、舍己為人
b:她跑到山上……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出示課件,讓學生通過對比零零星星與零星,體會疊詞的運用效果并加以運用)
指導朗讀。
c: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
生談感受,引導:女媧忙著找五彩石,一天一夜過去了,兩天兩夜,三天三夜,可能是五天五夜,還有可能是七天七夜,女媧就這樣不停地找啊,幾天幾夜過去了,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女媧? 指導讀這句話。
d: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引導生抓住“找啊找啊”“ 終于”重點詞體會。
老師仿佛看到女媧去過很多地方找純青石,她會上哪些地方找呢?(出示課件:于是,女媧又來到__,她找啊找啊,結果沒有找到。)
最后,她來到泉水邊,終于找到了!指導學生有感情讀句子。
[ 此段重點寫了女媧歷經千辛萬苦找齊五彩石,于是在此段的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品析,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女媧付出的艱辛和忘我的精神;同時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言的方法 ]
三、學習第四段
1、女媧歷盡千辛萬苦找齊了五彩石,接下來干什么呢?(板書:煉石補天)默讀第四段,邊讀邊畫出女媧補天的動作詞語。
2、同桌互找詞語,匯報。(課件出示動作詞語)
3、那些詞語給你的印象最深?師適時引導理解“冶煉”。
從“煉了五天五夜”感受女媧的辛苦和神力,從“裝、端、潑”等詞語感受神奇。
4、引導生用“先……然后……最后……”復述補天的過程。
[ 此教學設計一是根據(jù)課標要求進一步學習運用默讀的方式找出重點詞;二是互讀互找的方式突出合作學習;三是品析重點詞體會其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四是引導學生憑借“先……然后……最后……”學習復述主要內容;五是在感悟中感受女媧的神力和神話的神奇。 ]
四、小結
天補好了,你想對女媧說些什么呢?
[ 深化對課文的學習,進一步感受女媧無私的精神 ]
板書設計:
31 女媧補天
找五彩石
辛苦 不怕困難
煉石補天
《女媧補天》說課稿
一、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具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備課時,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三年級段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增強復述故事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激發(fā)閱讀興趣。
二、說教材分析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編者將這篇課文放在以“神話、傳說故事”為主題的單元中,其意圖有個方面:一是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三、說學情
學生大都喜歡神話故事,前面已經熟讀了課文,對這一神奇的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加之通過上學期的《盤古開天地》和閱讀課外神話,對“神話”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來學習,學生就能體會到女媧的獻身精神,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想象是多么豐富。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具體學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品讀、感悟課文的能力,積累優(yōu)美詞句。
3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文學習的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是教學難點。
五、教學過程。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教學。
第一環(huán)節(jié):談話導入 回顧故事情節(jié)
首先,詢問學生讀課文的遍數(shù),目的一方面是熟悉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另一方面滲透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即多讀多思。接著請學生說說讀課文后了解到的內容,既對全文有個整體的回顧,鍛煉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又讓學生大致了解了補天的原因和補天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確定學習的重點,為后面細致品析做好鋪墊。這時我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女媧是怎樣補天的。
第二環(huán)節(jié),品讀想象,細致感悟 (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是引導學生學習第三段,找五彩石的過程,向更深層次前進——體會女媧精神的偉大之處,從而落實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先自由讀,畫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這個問題貫穿了女媧找五彩石的整個過程,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敏銳地捕捉關鍵語句,并引導想象。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安排了充足時間,盡量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感受、想象中去,體會女媧的找石的艱辛和不怕危險困難的精神。
學生可能會找出女媧補天歷盡千難萬險的語句,如“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睂W生也可能會找到描寫女媧辛苦、忙碌的語句,如“忙了幾天幾夜……”
我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利用課件出示能體現(xiàn)女媧偉大之處的句子,如:“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敝笞寣W生交流感受,發(fā)揮想象:在這幾天幾夜里,女媧都干了些什么?她會上哪些地方找純青石呢?……并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感受來讀一讀這些句子。
同時我力求適時通過對學生的評價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通過比較“零零星星”這一疊詞的運用,告訴學生可以在我們的寫作中運用,以讓程度加深;通過學生體會“幾天幾夜”“找啊找啊”“終于”等關鍵詞語,告訴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并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等等,這樣不是在為了這篇課文而教,而是為提高學生學語文的能力打下基礎,烹調出濃濃的語文味來。
這一環(huán)節(jié)還要突出學生的自讀自悟。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想法。為學生的思維拓展創(chuàng)設空間,為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機會。當學生在充分的想象、感悟后抓住了女媧善良、勇敢、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時,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的落實也就水到渠成了。
落實了重點,緊接著就要進行第二步,難點的突破。課文第四段向我們描繪了女媧的補天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女媧的神力和神奇。在這段的指導中我始終抓住女媧補天的一系列動作詞語,請學生先默讀勾畫,再讓同桌互讀合作勾畫詞語,接著把這些詞語放回到文本中在細細品讀,談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詞語。學生在讀在體會的時候,頭腦中就會再現(xiàn)女媧的補天畫面,進而感受故事的神奇。這時,學生有的可能對女媧冶煉的過程印象深刻,體會出煉石的不易和她的神力;有的可能對補天動作感受深刻,從中體會出女媧的神力;還有的可能對金光四射的畫面感興趣,想象出金光四射的場景,在這想象、交流中故事的神奇自然傳遞給了學生。通過對這一連串動詞的想象及復述來突破難點,同時積累了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
第三環(huán)節(jié),小結內容,總結女媧的精神
天補好了,你想對女媧說些什么呢?此時,學生對女媧的感受深刻了,“了不起”“真?zhèn)ゴ蟆薄?真神奇”“謝謝你”這些發(fā)自學生內心的感受油然而生,體會出了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4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課文的學習重點是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難點是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會讀、會寫10個生字。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2、能初步體會女媧的志向及她補天的經過。了解女媧的性格。
3、激發(fā)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4、有感情朗讀課文,受到思想熏陶。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體會女媧的遠大志向及補天的辛苦。
【教學難點】 明白女媧補天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聽過或看過哪些神話故事呢?說說看。
(《精衛(wèi)填海》、《西游記》、《寶蓮燈》、《哪咤傳奇》等)
2、是的,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勤勞而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杜畫z補天》就是其中之一。板書。
3、讀要帶著疑問去讀,看到題目,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女媧是誰?為什么要補天?怎么樣補天的?結果怎么樣?)
三、再讀課文,感受天塌地陷后造成的嚴重后果
1、自由讀文,出示自學要求:
⑴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到字詞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啤∨畫z是誰?為什么要補天?畫出有關句子。
2、檢查字詞:
轟隆隆塌下 露出 燃燒 圍困 掙扎 熄滅 冶煉 液體 山岡
3、交流問題1:
女媧是誰?
4、交流問題2:
她為什么要補天?
出示: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拧∽约赫J真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從哪里感受到的?
交流。
指名讀,齊讀。
⑵ 此時此刻,你就是女媧,你見到了這悲慘的景象,你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傷心 難過)為什么傷心?
5、面對這些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們,女媧是怎么做的?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你體會到了什么?(從“立刻”一詞體會到了為了救人,她很著急。馬上就去求雨神了。)她會怎么求雨神降雨?
為了拯救人們,女媧造了船,又不惜去求雨神。你覺得她是怎么樣的人?
。ㄒ恍臑榱巳藗儭∩屏迹
6、出示:
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終于被救上來了,山頂上的人們也獲救了?墒,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
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人是獲救了,但是危險還可能存在。)要想沒有危險,只有怎么做?
。ㄑa天)
7、找出女媧補天的有關句子。認真讀一讀,想想哪些地方令你感動?
出示: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進行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交流:
“冒著生命危險”看出補天是一項危險的工作,但女媧還是作出了這么個決定。
“忙了幾天幾夜”、“找啊找啊”看出女媧為了找齊五彩石花了很多時間。找了很多地方。
。ê苡眯、細致)
“五天五夜”也能看出冶煉的時間長。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shù)奶炜障髱づ袼频膹堥_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么?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5
教學內容:
第四冊十五單元《女媧補天》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17個,并且練習書寫2-3個生字。
2.初步理解課文,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頑強的毅力,并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自主學習生字17個。
教學準備:輔助課件、生字卡片、板書用貼圖。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引入情境
引語: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這節(jié)課,丁丁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神話故事。(貼女媧補天的故事圖片)
教師:誰能看著圖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誰?她在做什么?
生1: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女媧。
生2:女媧正在補天上的大窟窿。
生3:我還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女媧補天,小時侯聽我媽媽講過。
教師:你們知道的真多,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讀的故事,名字叫:女媧補天 (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評析〕在一入課時便出示故事的圖片,目的在于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一開始便對這個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引語: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吧!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一遍課文,邊讀邊畫出你不認識的字。
學生:小聲音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
教師:剛才,老師看見許多同學都畫出了不認識的字,誰愿意說一說,一會兒你打算怎樣學會這些生字?
生1:我想自己看生字表里的拼音。
生2:我想和我同桌的小伙伴一起學。
生3:我想用咱們學過的查字典的方法學。
生4:一會兒遇到不認識的字我想問老師。
教師:同學們的識字方法真多,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字。
學生:自主識字。
。ù藭r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
教師:剛才,老師看見同學們學得特別認真,下面,老師想看看同學們都自己學會了哪些字?
。ń處熌贸錾挚ㄆM行檢測,那些只有個別同學不認識的字就當時解決,并練習組詞。)
[評析]在小組合作學習生字之前,先篩選出幾個學生基本上都認識的字,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降低了識字的難度。
生1:“支”這個字特別好記,音樂課上老師經常讓我們唱一支歌,就是這個“支”。
生2:我還會用這個字組詞“支架、槍支”
生3:“烏”字也很好記,小鳥的眼睛沒有了就是烏。
生4:我組的詞是“烏黑、烏云”
生5:我還會組一個詞是“烏鴉”。
三、生生互動,教認生字
教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自己學會了好幾個字,但還有一些字掌握得不好,老師相信,如果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一定會認得又快又好。一會兒,老師想請學得好的小組來當小老師,教大家認字。
學生:
1.小組合作學習,用學過的各種方法認字。
2.當小老師,到前邊教大家認字。
小組1:我們組想給大家猜個謎語“共有三滴水”,誰知道是哪個字?
生:是“洪”字,因為洪字的右邊是個共字,左邊是三點水。
小組2:我們組也想給大家猜個謎語,“長長的毛巾”是什么字?
生:是“帳”字。
生:我還會用帳字組詞“蚊帳、帳篷”
小組3:我們組想利用學過的字記這些生字。
組員(1):兒童的童字加個提手旁就念“撞”,誰會用這個字組詞?
組員(2):把“推”字的提手旁換成土字旁就念“堆”,這個字是形聲字,請大家跟我讀一讀。
組員(3):把“決”字的兩點水旁換成缶字旁就念“缺”。
小組4:我們組區(qū)別“媧、禍、鍋”這三個字有一個好辦法,根據(jù)部首的意思來理解,女媧是個女的,所以就是女字旁,鍋是用鐵做的,所以就是金字旁。
教師:他們組這種根據(jù)部首的意思來記字的方法真好,你們看,帳篷有的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篷”字是竹字頭,“猛”字一般形容動物很兇猛,所以是反犬旁。
總結:剛才,同學們用了這么多方法來記字,你們真棒!下面,我想請同學們一起玩?zhèn)搶字卡的游戲,看誰搶的字卡多,誰認的字就多。
。◣熒黄鹜鎿屪挚ǖ挠螒颍
〔評析〕通過小組匯報,學生用以往學過的各種方法記字,再一次使學生達到學習的高潮,并且通過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了學生與小伙伴交往的能力。
四、品讀課文,鞏固所學的生字和字詞
引語:剛才,同學們真棒,在這樣短的時間里竟認識了這么多的字。老師為了獎勵同學們,給你們播放一個小動畫,好不好?
。úシ艅赢嫞号畫z補天)
學生:
1.邊看動畫邊思考,喜歡女媧嗎,為什么?
2.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3.講一講還知道哪些有關女媧的故事。
[評析]在學完生字之后,為學生播放動畫片,使學生對這個神話故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通過討論,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女媧的勇敢精神和頑強毅力。
教師:聽剛才同學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你們肯定特別佩服女媧,那就把我們對女媧的喜愛之情融入到朗讀中去吧。請同學們邊讀邊畫出生字所帶的詞語。
學生:
1.自由讀課文,用筆畫出生字所帶的詞語。
2.同桌的兩個人一起讀讀這些詞語。
教師:誰愿意說一說,在這些詞中,你還有不明白的詞嗎?
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正因為女媧這種頑強的毅力,最后才修補好了天空。
請同學們一起讀一遍課文,讀出自己的感情。
學生:齊讀課文。
五、總結全文,拓展思維
教師:
1.故事讀完了,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女媧的傳說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女媧補天、洪水、圍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受到課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3.知道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能復述"補天"的過程。
4.能體會女媧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的精神,并對閱讀古代神話故事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
教學難點:
體會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教學掛圖或《女媧補天》動畫片片斷;搜集有關地震、暴雨、洪水、狂風等災害性氣候的錄像資料。
學生準備:讀通課文,讀準、讀熟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準備新課
課前先檢查預習生字詞的情況。給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自己先練讀,再同桌互相指認教師用生字卡片進行檢查和強化某些字的字形辨認和正音。如"塌(踏)、岡(崗)、純(不讀qon)、冶(治)"等等。
二、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女媧補天》(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看到這個字一一"女媧"的"媧",你們聯(lián)想到哪些與它字形相近的字呢?……(反饋,教師把學生說出的形近字有選擇地寫到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區(qū)別字形和讀音,并組詞讀一讀。)
同學們預習課文后知道,這是我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板書:古代神話故事)。同學們知道嗎?"神話故事"是不是生活中或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呢?一一對,神話故事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么人們又為什么會有這些想象呢?我們學習課文時可以進一步來思考。
三、引導自讀課文和質疑。
1.當你們看到課題、閱讀課文時,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大家可以提出來,我們共同探討。(學生質疑,教師適當歸納、有選擇地板書。設計質疑:(1)女媧是誰呢?(2)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3)有淺有女媧這個人呢?(4)女媧怎么補天呢?)
2.剛才同學們提出了很多有意義的問題,像"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怎樣補天"等問題,我們在閱讀中都會弄懂的。
四、學生探究閱讀。
1.提出閱讀要求?捎猛队盎蛐『诎逄岢鲆韵乱:(1)在課文中找到寫女媧補天原因的句子,請用橫線畫出來,在課文旁邊的空白處寫上"補天的原因";(2)課題叫"女媧補天",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補天"過程的?請用"l|"標明起止。)
(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輕聲讀,動筆畫、寫。所給時間要比較充分。教師巡視,注意指導后進生。在適當時機組織交流和討論。)
2.學生就以上兩個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探究的情況。
3.反饋。
(1)教師提出問題: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學生發(fā)言。)
(2)教師小結: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里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我們再來看看,女媧看到人們受災受難,她的心里特別難過。寫這些災難景象的是課文第幾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我們來讀一讀這部分課文。哪些同學愿意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把課文描寫的那些景象在頭腦中展開想象同學們剛才在讀、昕課文時,頭腦中浮現(xiàn)了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電視上見到過沒有?同學們可以在小組里議論一下。(議論后,組織學生發(fā)言。)
(3)女媧見到別人受苦心里就難過,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一個人總能為別人著想,總想著幫助別人克服困難,是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救民于水火的一種獻身精神。課文哪一段寫到女媧的這一心理?(第二自然段。)我們全班一起來讀一讀。要讀出女媧對人們受災受難同情的語調。學生練習讀,齊讀,教師適當指導。想想在生活中或電視里有沒有聽說或看到過像女媧這樣的人一一看到別人受苦受難就積極地去幫助別人呢?(比如,解放軍解救被洪水圍困的群眾?梢苑1998年發(fā)洪水時解放軍解救群眾的鏡頭。)(學生發(fā)言。)再分層次、分小組讀第一、二自然段課文。引導想象,引導體驗女媧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文,已經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知道女媧是這樣一個善良的、能為大家著想的英雄。
神話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人們?yōu)槭裁匆茉炫畫z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物?(學生可能一時想不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議一議。)
教師小結:古人想象出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說明古人希望有-天人能有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力量,還希望人們都能像女媧這樣心地善良,關心別人。
六、布置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yè)
起火 發(fā)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第二課時
一、寫字練習。
本課生字較多,在閱讀理解課文前,先安排部分易錯生字的學生書寫練習。掛出小黑板,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和發(fā)現(xiàn)書寫中易錯的部分,可以組織學生交流一下,再啟發(fā)他們說。主要有一一隆:不要少了一小橫;窟窿:從字義聯(lián)想部首,:從"隆"想到"窿";缺:注意左下方的寫法;純:注意右邊部分的筆順;冶:冶與"治"區(qū)別,煉與"練"區(qū)別,"煉"的右邊的橫折鉤易誤寫成豎鉤。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后,每個字詞練寫幾遍。
二、導入閱讀過程。
與學生的談話要點: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古代神話中的女媧,看到天塌下來,許多人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心里難過極了,所以她決心要補天。同學們還聯(lián)系實際說了我們現(xiàn)在許多具有女媧這種精神的人……這則古代神話故事說明:自古以來人們就盼望能有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力量,希望能有更多的具有女媧這樣急他人之所急、救民于水火精神的人,所以古人以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了"女媧補天"這樣美麗的神話故事。
三、閱讀理解與練習復述。
1、找出相關自然段。啟發(fā)閱讀理解: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呢?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
2、女媧"補天"的過程?請迅速找一找,(稍作交流后,反饋。)請學生試讀課文。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同學們剛才試讀了這一部分課文,得到了什么印象?(女媧補天克服了很多困難。)同學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課文,朗讀這一部分,我們的語氣語調要突出女媧了救民于水火、克服困難的精神。(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請某小組的幾位同學分別讀這幾個自然段,教師適當指導。全班再行練習。)
4、概括女媧補天的要點。
老師在讀課文時發(fā)現(xiàn),女媧補天的過程,實際上可以分別用三個詞語概括。同學們迅速地默讀課文,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先獨立思考,再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討論一下。再反饋。)根據(jù)反饋,女媧補天的經過可以概括為這三個詞語:找石頭一一煉石頭一一補天。再概括成三個字,就是"找一一煉一一補"。(從中提示理解"冶煉"一詞。)
5、指導復述。'
我們不看課文來說說女媧補天的經過。我們可以從女媧看到什么、這么開始講起。復述并不是要求我們按課文中寫的一句不差地去講,那不是復述,而是背誦課文了。復述就是圍繞課文的主要意思去講,可以加進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它當故事來講0
6、同桌互相練習復述女媧補天的經過,互相幫助,互相補充。
(學生練習復述,教師巡視,適當啟發(fā)和引導有困難的學生練習復述。)
四、課后拓展。
課外閱讀古代神話故事,開個故事會。
板書設計: 12、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民又安居樂業(yè)
起火 發(fā)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7
語文,要教出語文“味”—《女媧補天》聽課一得上了《女媧補天》,不由得就想起四月份我參加陵水中山小學20xx年春季教學開放日活動,我聽了三年級語文林娜老師上的《女媧補天》。
課堂上,林老師激情飽滿,富有感召力,善于啟發(fā)引導,教學環(huán)節(jié)清晰有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生互動和諧?梢哉f,本課堂的教學流程簡潔明快,樸實無華,富有語文味,富有簡約之美:讀題質疑——引導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災難的可怕——精讀女媧不甜的過程,感悟人物想象——總結全文,評價升華。
引導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災難的可怕,老師設計了問題:“天塌了一大塊石后是什么情景?從文中找句子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的感受!睂W生很自然地回到文本中找出句子讀讀。學生能找出文本的內容說,已經說明他們感受到了天破了的可怕。于是林老師讓他們跳出文本,想想說話,你還看見那些讓你感到害怕的情景。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跳到了生活中,有的說看見大樹被洪水淹沒;有的說看見房子被沖毀;還有的說聽見人們的喊叫,看見孩子的眼淚……這些是他們從課外積累的,很好的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來。
天破了,女媧做了哪幾件事情?老師抓住主話題“課文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女媧了不起?”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引導學生與文本深度的對話,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讓他們在反復誦讀中去體味和感悟,在讀書中思考,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yǎng)豐富的通過多次誦讀文本,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老師又引導學生挖掘空白,引導想象: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xiàn)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于、冒著生命危險、找啊找啊”等詞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老師設計的補白想象有“你能想象女媧會冒著怎樣的生命危險?”“你能想象女媧都在哪些地方找過五彩石?”以此來將文本再創(chuàng)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學生不僅感悟出女媧悲天憐人的偉大的愛,還體會了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更讓女媧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神話英雄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再讓學生說寫贊美女媧的話,使學生在讀書中不斷提升和發(fā)展。
由此,我感悟到: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味,就要使語文回歸文本,回歸誦讀,回歸積累,回歸語文文字訓練,回歸生活。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8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歷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邊想象畫面。了解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
首先在講課前,我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包括理解生字詞,熟讀課文,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這樣,在學生還沒有學習課文之前就已經對課文比較了解了,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上第一課時。我從播放晚霞的圖片導入,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進而感受到這么美麗的晚霞原來是由女媧補天后留下的,對女媧這個傳奇人物感到欽佩,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讀課題之后,我問他們知道了什么,學生說知道了主要是寫女媧的,知道寫女媧補天的故事。我請學生說了關于女媧的其他了解,學生津津樂道,說了女媧造人的故事。
本節(jié)課我指導學生識字學詞的目標定位于掃清學生閱讀障礙,使學生獲得漢字文化的熏陶。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課前我充分研讀教材、了解學情,把識字重點定位在學生識記、理解有困難的字詞上。力圖把“識字學詞”的環(huán)節(jié)教“活”,讓“識字學詞”不再是枯燥的、簡單的認讀,而是生動的、有效的獲取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
課文第一自然段中運用了“黑黑的大窟窿”“一道道深溝”“熊熊大火”等疊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天塌之后人間的可怕景象。為引導學生充分理解疊詞的表達效果,學生讀“熊熊大火”后,我這樣引導:大火怎樣?從哪兒知道的?使學生明白疊詞“熊熊”用來表示火勢很旺,并引導學生積累了一些這類詞語。 “圍困”一詞用的恰當傳神,形象地反映了當時人們陷于困苦,無法擺脫的悲慘境地。我把對這個詞的理解放到了課文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并給學生播放視頻及圖片,使學生形象理解詞義。
課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覺得自己在時間的調控上還有待加強。整節(jié)課給人的感覺是前松后緊。在字詞的處理上節(jié)奏太慢,以至影響后面的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它,浸潤著我的操勞和智慧,鐫刻著我的惆悵和欣喜。期盼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研究、探索,使第一課時精彩無限。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神話故事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藝瑰寶,讓學生愛讀、會講,設法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去,從中感悟、熏陶,直至喜愛是我們教學的出發(fā)點。在教學中,我注意讓“讀”深入課堂,落在實處。我的基本教法就是從感受到領悟再到積累最后到運用”。我設計的基本學法是:以讀為基本手段,促進理解、促進感悟,習得語感。
一、在倡導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
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二、本課的教學注意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讀的訓練。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讓學生根據(jù)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獲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果的呈現(xiàn),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
不足之處有:
1、由于把課文讀的太多,課文的復述沒有完成。應該直接跳到補天的過程之上,再讓學生去感悟女媧的品質?稍谇懊鏁x得有點多,后面顯得有點緊張。
2、我壓制了學生的一些質疑,沒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在今后教學設計時,我要多準備些學生獨立思考、自讀自悟、質疑解疑的時間,多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及實際設定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樣學生樂學,教師輕松。
3、課堂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大,每個環(huán)節(jié)連接的不夠緊密。在上課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也不夠豐富,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夠靈活的現(xiàn)象。
反思這節(jié)課,我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課堂上駕御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的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要學習和加強的地方。課結束了,但是思考并沒有結束。通過這節(jié)讓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努力,多開公開課鍛煉自己。
《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女媧補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歷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了解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
因為帶著集體智慧的結晶,再加上多次磨課與熟練的背誦,所以今天去上課時輕松且自信。然而,課至后半,越來越覺得學生的難以調控。回來后反思,課不是僅僅背出就可以了。備課,更要備學生。
一、對學生要有靈敏的感覺。
老師還需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有一對善于傾聽的耳朵,有一顆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的心,這樣才能從學生的突發(fā)情況出發(f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善于觀察,觀察學生的行為舉止,觀察學生的神情變化,觀察學生的喜怒哀樂。
現(xiàn)在回想自己在上課前跟學生的課前談話,只要自己敏銳點,從課前談話就可以察覺到這班孩子不是自己曾接觸過的,他們很活躍,有時有些習慣比較隨意,這也是孩子的天性,比如有同學出錯,他們不是舉手指出而是坐著自己隨意講。針對這樣的孩子我如果不光只是自己“背教案”,而是多注意去調控他們的紀律,那么在教學中會稍微順利一些。
二、老師自己要當學生。
“教”服務于“學”。以前不是很明白為什么對于備課時自己設計的問題,非要自己先想想答案。現(xiàn)在深有體會,假如自己都回答不了又叫學生如何回答。假如自己都沒有考慮答案,又怎么去啟發(fā)、引導學生。
三、臨場發(fā)揮,隨機應變。
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想法與自己預計的不相吻合,打亂了原有思路,使教學任務無法按既定的方案實施。之所以造成這種現(xiàn)象,是由于我們備課時沒有充分估計到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這就更顯出“備學生”的重要性了。
今天在讓學生演“女媧求雨”這一幕時,沒有想到在自己鋪墊了女媧是怎么打動女神時,有一桌孩子上來表演還是說“雨神不同意”,于是,這里又多了一個“求”的環(huán)節(jié),使課堂氣氛顯得有些散,孩子們似乎也沒有沉浸入女媧的“苦苦哀求”反而成了一場隨意的表演。自己在這里少了教學機智,如果針對孩子的隨意性,立刻調整為自己當女媧來感染他們可能效果會不一樣。
教學完《女媧補天》,深深覺得教學的深遠,決非一日之功,而是終身備課。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9
教學目標: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女媧的獻身精神。 學會幾種復述課文的方法。 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感受女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學會復述課文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復習詞語,連詞復述:
導語:上節(jié)課我深入學習女媧補天的原因,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誰能讀出這些詞語?
1、指名讀出下列詞語
歡歌笑語 轟隆隆 黑黑的 大窟窿 道道深溝 熊熊大火 圍困 掙扎 零零星星 冶煉
2、連詞復述。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誰能講一講這個故事,最好能用上這里面的詞語。
二、品詞析句,解讀文章
1、女媧看到人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難過極了。她要救人類,那么她為人類做了什么呢?到書中找答案。
生讀書后匯報
2、女媧就是人類的恩人。人類現(xiàn)在暫時脫離了危險,但是洪水還會再來,大火還會再燃燒。女媧深知這一點,所以,她又為人類做了什么? 我們找出關于女媧如何補天的詞句,看看哪些地方讓感動就劃出來,作上標注。
3、品句:她忙了“幾天幾夜”換成“好幾天”。
4、說話訓練。女媧不辭辛苦為人作了這么多。你現(xiàn)在想對女媧說點什么? 帶著對女媧的敬佩,朗讀這一段。
5、聽了你的朗讀我好象看到了女媧正不怕辛苦的找五彩石。找五彩石辛苦,冶煉五彩石補天更不易。讀課文第四段看看哪些詞句表現(xiàn)出女媧這些品質。
6、找煉石補天的動詞。
7、加關聯(lián)詞準備復述課文。
經過千難萬險女媧終于把天補上了,她是什么心情?咱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一起讀第四段。如果在這段文字中加上一組關聯(lián)詞。“先……然后……最后……” 請你試試應該加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用關聯(lián)詞梳理層次,為學生復述課文提供了一個抓手。)
學生試填
引導學生復述課文。
8、小拓展。這個神話故事流傳了兩千多年,說法不一樣,除了書中的這個結局之外,你還知道別的說法嗎?
三、體悟主旨、深化理解
1、寫作方法指導。“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這段話,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到文中找一找象這樣的句子。學生讀找到的句子。
四、作業(yè):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五、板書設計:
31女媧補天
起因 天塌了一大塊
經過 找五彩石、煉五彩石、補天
結果 天補好了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0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金光四射、云霞”等詞語。
2、復述故事,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搜集神話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有一朵美麗的浪花,就是神話故事,它語言優(yōu)美,故事生動,感情豐富,寄托了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還記得嗎?你還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學生說)在中國傳說中,是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板:女媧)作為人類的母親,在人類遇到災難時,女媧會怎么做呢?今天我們學習課文《女媧補天》(板:補天)?戳苏n題,你有什么疑問?
。ㄙ|疑,歸納出示:女媧為什么補天?女媧是怎么補天的?)
二、感知課文
1、聽課文朗讀,解答心中的疑問。
2、聽完后用簡短的話回答。
3、自讀課文,思考: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女媧為什么補天和怎樣補天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劃出關鍵詞句,然后同桌討論。
三、深入理解
1、指名回答問題,相機出示課件。
2、引導:
女媧補天容易嗎?從哪兒體會到的?
。ㄒ贿B串的動作)
3、在回答問題時相機指導朗讀,從中體會災難的深重、女媧為了人類的幸福不辭辛勞。
四、整體朗讀
從剛才的閱讀中,我們感受到了女媧補天的辛勞和不易,讓我們快速瀏覽一遍,充分感受作品中豐富的想象力。找出你認為這個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指名回答。
五、升華情感
1、很多美好神奇的神話故事都被拍成了大家喜愛的動畫片,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1985年把《女媧補天》這個故事拍成了動畫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部動畫片的精彩片段。老師先預告一下,動畫片的結尾和課文中的不一樣,請同學們認真看,看完了說說你的體會。
(觀看影片7分半至9分半一段。)
2、指名復述兩個結尾。
3、討論:
這兩個結尾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ㄔ谟懻撝畜w會女媧堅毅、勇敢的獻身精神。)
六、總結拓展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女媧補天》這篇神話故事,下節(jié)課我們就邊看動畫片,邊來講一講這個故事,為動畫片解說,還可以講講自己搜集到的其它神話故事,開個神話故事會。
第二課時
(略)
【后記】
《女媧補天》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三篇精讀課文。本課是一節(jié)市級優(yōu)質課參賽課,在執(zhí)教過程中得到了同行教師的指點,也受到了大家的好評。學生在討論兩個不同的結尾時,充分展現(xiàn)了孩子們的智慧。有的說喜歡動畫片中的結尾,因為它更能體現(xiàn)女媧的獻身精神(片中的女媧最后用自己的身體堵住了天上的窟窿);有的說喜歡課文中的結尾,因為他們不忍心看到女媧犧牲生命……學生們迸發(fā)出的思維的火花讓我欣喜,也達到了我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并掌握詞語“轟隆隆,塌下,燃燒,熊熊大火,掙扎,冶煉,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過程與方法: 了解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類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過程。能夠復述故事并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句,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以及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重點】 了解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好!請允許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很高興和你們認識。愿意和老師結為朋友嗎?(謝謝。
師:作為朋友,我給大家?guī)砹艘环荻Y物,──一組照片:
(播放課件。教師配樂、解讀)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發(fā)生里氏7.6級地震,居民房屋被毀,城市樓房坍塌,2008年1我國南方出現(xiàn)了50年不見的冰雪災害,莊稼被凍壞,通信線路被毀,道路堵塞,車輛披上一層厚厚的冰甲。
師:在這最艱難的時候全國人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給災區(qū)群眾送來了溫暖,全力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同學們,你可知道,早在遠古時代也曾發(fā)生過這樣令人震撼的災難!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ò鍟
二、深入文本,體會故事的神奇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 頁,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個美麗的神話。注意欣賞過程中把你感興趣的字、詞標出來。
。úシ艠非,教師范讀)
(師表揚聽得好的同學)
師:誰想把剛才聽的過程中感興趣的字詞告訴大家?
。ㄉ1、2、3、……)
。ń處熯m時點評字音)
(投影出示“掙”、“露”)
師:同學們可真棒!下面呀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神話”中的這些字詞。
。ㄍ队俺鍪旧郑
(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下面我們帶著這些“五彩石”走進女媧。
“自從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不知過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
(投影出示)
師:同學們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生1:“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
生2:“地被震裂了,出現(xiàn)了一道道深溝。”
生3:“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生4:“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師:(板書)
天塌 地裂 大火 洪水
師: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可怕”嗎?
生:可怕!
師:誰能帶著這種令人“可怕”的感覺讀一下這幾句。
(投影出示)
。ㄉ1、2、3、4、……)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到這種情景太可怕了。
面對這樣“可怕”、“危險”的情況,女媧是怎樣的表現(xiàn)?
生:“女媧難過極了!
師:他為什么會難過呢?
生1: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他的孩子們面臨著危險,他當然“難過”,當然“著急”。
(生2、3、……)
師:是呀!
教師走近學生問:女媧你難過嗎?
。ㄉ1、2、3、……)
師: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女媧難過極了!”
。ㄉ1、2、3、……)
師:只難過頂用嗎?
生:不頂用。
師:那么女媧接下來是怎么做的?
生: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又造了船,好救出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
。ㄍ队俺鍪荆
師:“立刻”是什么意思?
生1:馬上。
生2:立即。
師:“求”什么意思?
生:……
師:作為母親自己的孩子面臨著生死困境,哪能去等?哪能去靠呢?他苦苦的哀求雨神 。
。ㄍ队俺鍪荆
。ㄉ1、2、3、……)
師:多么善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ò鍟荷屏迹
師:不久,天火熄滅了,洪水中的人們被救上來了?墒,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
師走近學生:“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你怎么辦?
生1:“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保ㄅ畫z你真勇敢)
生2:“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保氵@種不怕危險的精神我真佩服)
生3:“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保ㄎ艺婢磁迥氵@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師:女媧主意已定,于是開始動手“補天”。
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本第3自然段,想想女媧是怎么做的?
(生讀課文……)
生:她跑到山上,去尋找補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為這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塊。
師:你為什么“跑”到山上?
生:……(著急)
師:你“原以為”什么樣?
生:……
。ㄟ@種石頭很多,用不著費多大力氣)
師:你能帶著“著急”的心情讀一下嗎?
生2: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
師:你忙了“幾天幾夜”感覺怎樣?
生:……(太辛苦,太累了)
師:你能帶著“辛苦”的感覺讀一下嗎?
生3: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你為什么“找啊找啊”?
生:……(太難找了,找得很艱難)
師:你能帶著這種“艱難”的感覺讀一下嗎?
師:女媧為了尋找“五彩石”歷盡千辛萬苦,經受了許多磨難,他的受會怎樣?他的腳會怎樣?
(投影出示)
女媧找啊找啊,她找遍了,她的手,她的腳,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ㄉ1、2、3、……)
師:女媧不辭辛苦、冒著生命危險的為人類作了這么多,你現(xiàn)在想對它他說點什么?
生1:真?zhèn)ゴ蟆?/p>
生2:真了不起。
生3:她太善良了。
生4:我真佩服你!
師:現(xiàn)在“五彩石準備好了,下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跟隨偉大、善良、勇敢的女媧去補天吧!”
。ㄏ抡n)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2
《女媧補天》教學雜談
【上海市嘉定區(qū)封浜中心!√莆男恪
〖遷移法〗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比較系統(tǒng)地介紹了學習課文的方法,所以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把從課堂中學到的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去,同時還要教會學生能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選用不同的方法,主動把握理解的關鍵之處,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巧妙地滲透學法,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同時自然領悟并及時在課外讀物中得到運用,牢固掌握學習的技能。如《女媧補天》是一篇古代的神話故事,學習了單元重點──神話的特點后,我讓學生自己課外去閱讀大量的神話故事,進一步體會神話具有的豐富的想象,離奇的情節(jié)的特點。學生找來了《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等等神奇的神話,不但擴大了知識面,還自然而然地學會了知識的靈活遷移。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李家營中心!±罟鹌健
〖“閑”〗
上課像野馬行空,上到哪里算哪里。有時打著開拓學生思維的招牌,探討一些與語文課文主題無關的內容。如上《女媧補天》后,讓學生說一說女媧還有哪些補天的方法。課堂中傳播一些似懂非懂的東西,F(xiàn)在課堂中語文文字分析太淺,思想內容分析太深。
《女媧補天》教學札記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王兆新村小學 張 銳
《女媧補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歷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為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眾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邊想象畫面。了解女媧為什么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為了拯救勞苦大眾,不怕危險、勇于奉獻的精神。
首先在講課前,我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包括理解生字詞,熟讀課文,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這樣,在學生還沒有學習課文之前就已經對課文比較了解了,為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然后就“思考·練習”第二題展開討論,讓他們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在小組討論時,我要求小組長給組員明確的分工,各自學習不同的自然段,再把理解的內容向小組長匯報,小組長再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學習情況。因為分工明確,每個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課堂氣氛活躍。最后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重點朗讀了描寫自然災害和女媧補天經過的段落。
在理解課文之后,我請同學說說自己查到的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學生的發(fā)言十分精彩。有的同學找了女媧的資料:傳說在天地初開時,大地上并無人類,女媧便摶黃土做人并使他們活起來。女媧每天勞作,十分辛苦,這樣才有了人類。有的同學找到了天塌的原因:因為風神和雨神斗法,弄得天塌了一塊。還有的同學把女媧補天的故事講得更完整,而且不同的同學找到的故事情節(jié)也不太相同。因為本文是童話傳說,隨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給它潤色,所以,相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對故事特別感興趣,發(fā)言涌躍,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雖然學生都知道這并非是真實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話的魅力,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沒想到學生查到的資料如此豐富,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讓他們經常查資料,鍛煉他們查找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評論《女媧補天》一課
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九原區(qū)興勝鎮(zhèn)西北門小學 賀海霞
陶教授,你好。6月8日聽了您講的三年級語文《女媧補天》后,我的心里想法連連,首先想到您在教學中滲透的理念:開動學生的心智,打開學生的心聲,激起學生敢于表達的欲望。這種理念讓我心頭一震,作為一位教授,在課堂上并沒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把開啟學生的心智放在首位。真的發(fā)自內心敬佩您,一位為祖國明天教育發(fā)展奔波的園丁。
再看整個教學過程,您時刻請同學動起來,時刻讓學生的大腦在思維,我認為符合平時人們常說的:人腦越用越靈活。雖然年事已高,但在課堂上可以看到貼近兒童的肢體動作和生動語言。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想盡一切辦法,但雖然啟而不發(fā),但很值得我學習,如您所說:對學生學會寬容,學會等待。我會把先進科學的一面用在以后的教學當中。
我征對課上的安排,有自己的一點建議,也是自己平時教學中遇到啟而不發(fā),用到的方法,不知是否可取,但自己用過,現(xiàn)在寫在帖子上,請您發(fā)表建議吧。當學生讀了三,四遍時,還沒有人舉手,我便采用開火車的方式,每位同學都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發(fā)現(xiàn)只要站起來的學生都能說幾句,并且緊貼要求。
您的教學模式形成規(guī)律,我認為對學生的益處是:開動思維,打開語言之窗,鼓起創(chuàng)新的勇氣。對教師的益處:可以不用備詳案,只要你對課文心中有數(shù),大可跟著學生在童年的思維中游歷,返老還童,不用把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把多余的時間多用在看課外書,增長知識面。
未來的課堂,不是過分考慮怎樣教的問題,而是為了應對來自幾十名學生的挑戰(zhàn)性提問做好充分準備的問題了。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3
教學目標 :
1、認識17個生字,會讀、會寫10個生字。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2、能初步體會女媧的志向及她補天的經過。了解女媧的性格。
3、激發(fā)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志向,為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而不懈努力。
4、有感情朗讀課文,受到思想熏陶。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體會女媧的遠大志向及補天的辛苦。
教學難點 :
明白女媧補天的原因。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師)、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你們都聽過或看過哪些神話故事呢?說說看。
(《精衛(wèi)填!、《西游記》、《寶蓮燈》、《哪咤傳奇》等)
2、今天,老師給你帶來了一個新的神話故事,它的歷史比前面提到的任何一個故事都要久遠,它的內容比任何一個故事都神奇,想聽嗎?那么現(xiàn)在請和老師一起書空這個故事的題目——《女媧補天》。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在上課伊始便激發(fā)學生的這種好奇心,使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件,聽讀課文
2、聽后提問:“聽完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自讀課文:過渡語:“這個故事就在語文書上101頁,你想自己讀讀課文嗎?讀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聽讀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先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為學生進一步的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學習字詞,讀通課文
1、想一想下面的詞語寶寶是什么意思?猜一猜在查查字典。
轟隆隆:像聲詞。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岡: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釀成災害的大水。
熄滅:停止燃燒。
純青石:指顏色只有青色的石頭。
五彩石:傳說中用來補天的各種顏色的石頭。
冶煉:用高溫熔煉或電解等方法將礦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來。
2、許多生字寶寶來和大家做游戲,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它們嗎?學生自主學習。
3、 檢查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1)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組字游戲(換偏旁認字)。
4、 生字都認識了,你能把課文讀得更準確嗎?
[先讓學生自主識字,在自主識字的基礎上教師在檢查指導。設計組字游戲,一方面能建立生字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識字,另一方面也為后面的寫字做準備。該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為學生進入三年級能完全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四、提出問題,理解課文
1、又讀了一邊課文,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嗎?
。1)女媧為什么補天?
(2)女媧怎么補天?
。3)女媧補好天后,會是什么樣的情況呢?
2、請你們在小組內討論這三個問題,然后向全班匯報。
3、根據(jù)第一自然段內容,回答問題一后,請學生想象:如果你當時在場,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呢?
4、作為人類的母親的女媧當時會怎么想?讀讀第二自然段。
5、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她是怎么做的?)用課文中的話說一說。
6、從女媧補天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邊讀課文邊想,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自主閱讀的結果,然后再抓住重點句子進行整理和有感情藍讀,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在女媧的努力下,天被補好了,從此人類頭頂?shù)奶炜障髱づ袼频膹堥_來,再也不會塌了。人們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學們,你想對女媧說點什么?
2、女媧如此辛苦的補天,我們現(xiàn)代人應該做些什么?怎樣保護者得來不易的美好環(huán)境呢?
[簡單的說話練習,既能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又能訓練學生語言表述能力。還能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進行教育。最后,又把學生引向課外,為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打下良好基礎。]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4
一、導言激趣
師:同學們喜歡讀神話故事嗎?大家看大屏幕,這里有幾個神話故事里的人物,他們是誰?你能說出這個故事的名字嗎?
生1: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
生2:孫悟空,《西游記》里的人物。
生3: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大家一起讀課題。
(學生讀)
[評] 從“嫦娥奔月”到“女媧補天”,教師引導學生從“已知”到“未知”。
二、啟發(fā)質疑,整體感知
師: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女媧是怎樣補天的。
生2:我想知道女媧用什么東西在補天。
生3: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呢?
師:對啊,那課文哪個自然段寫了女媧補天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寫了女媧補天的過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學生自由讀)
[評] 引導質疑,了解學生的閱讀關切,梳理課文。
三、品讀體會災難的可怕
師:女媧為什么要補天?默讀第1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嗎?
生:女媧要補天的原因是天塌了。
師:天塌了,此時的天空是什么樣子?大地又是一幅什么景象?請大家分別用橫線與波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學生邊讀邊動筆找句子)
師:認真讀讀劃上記號的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從哪些重點詞里體會到的呢?
[評] 訓練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好!
生1:這個景象太可怕了!
生2:人們太悲慘了!
師:請一位同學讀描寫天空的句子,同學們想一想,你從哪兒體會到了可怕呢?
生1:天塌下了一大塊。
生2:露出的是一個黑黑的大窟窿。
(教師用課件出示句子,在重點詞“一大塊”和“黑黑的大窟窿”上打上記號)
師:誰來讀這句話,讓我們的頭腦里出現(xiàn)那幅可怕的畫面。
(教師點學生讀)
師:天啊,太可怕了(教師有感情地范讀這句話),咱們一起讀——
(師生一起讀課文)
師:天塌了,大地又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請一名同學讀,你們從哪些詞里體會了這種可怕與悲慘?請在重點詞下打上點。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的句子,在“震裂”“一道道”“熊熊”等重點字詞上做標記)
師:想象一下,“地被震裂了,露出一道道深溝”是怎樣一幅景象,“山岡上燃燒起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這些詞句又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地被震裂了,大地上到處是深溝。
生2:大地上的深溝一道一道的,很多很多。
生3:山岡上全部是火。
師:從“熊熊大火”這個詞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1:火燒得很大很大。
生2:我還看到了田野里無論是哪個地方都是水。
生3:田野里全部都是水,真可怕呀。
師:同學們,你們能夠通過讀,讓我們感覺到深溝的多、火勢的大、洪水范圍的廣嗎?
(教師點名讀)
師:大火和洪水中的人們在遭受怎樣的痛苦呢?請大家默讀這句話。(出示句子“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
師(輕聲):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呢?你看到了什么?一雙雙什么樣的眼睛?
生1:我聽到小孩子哭著喊救命。
師:你聽到了爸爸媽媽的聲音了嗎?
生2:我聽到了爸爸媽媽拼命喊著自己孩子的名字。
生3:我看到了一雙雙驚恐的眼睛。
生4:我看到了絕望的眼睛。
生5:我看到了一雙雙手伸出來求人援救。
師:一起讀這句話,讀的時候別忘了剛才看到的令人心痛的情景。
(學生有感情地讀)
[評] 點學生讀三個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讀、品、想象,把文字變成生動的畫面,使詞句的教學落到了實處。
四、精讀補天過程,感悟人物形象
師:看到這些,女媧是什么心情?第2自然段是怎么說的?
生:女媧難過極了。
師:“難過極了”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難過。
師:那就請大家?guī)е半y過極了”的感情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1讀)
師:有一點難過。
(生2讀)
師:有一些難過。
師:“難過極了”是難過得到了極點,再請一名同學讀。
(生3有感情地朗讀)
師:讀到這里,女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我覺得女媧的心地很善良。
師:善良的女媧是怎么做的呢?
(教師引導讀第2自然段內容)
師:作者詳寫了女媧補天的過程,默讀第3、4自然段,女媧為了補天,做了哪幾件事呢?
(學生起來回答,但是答案基本是照念課文)
師:你告訴了我們女媧補天的經過,那你能不能簡單地說一說,女媧依次做了哪幾件事呢?
生:她到山上找了五彩石來補天。
師:找到了五彩石接著干什么呢?往下看課文。
生:把五彩石放在圓坑里冶煉。
師:最后呢?
生:去補天。
師:女媧是怎么找石的?
(學生讀出相關句子,教師用課件出示句子)
師:“忙了幾天幾夜”這里的“幾天幾夜”你怎么理解?
生:“幾天幾夜”是說忙的時間很長。
師:自由讀這幾句話,想想女媧這幾天幾夜忙碌的情景。
(教師組織學生同桌之間互相說了之后再點學生起來說)
生1:課文里說山上全是零零星星的碎塊,我想她找石頭一定很累,找石頭的時候還時不時地停下來捶捶腰。
生2:她的手指一定給磨破了皮。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多豐富啊,接著往下想。
生3:她的腿也可能因為勞累而覺得很酸很酸,就像我們運動會上跑長跑之后的感覺。
師:你真是個了不起的孩子,已經身臨其境了啊!
生4:女媧的眼圈黑了,她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來了。
師:女媧就是這樣忙了幾天幾夜啊!請同學們一起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
師:可是還缺少一種純青石,怎么辦呢?
生:于是,她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師:你怎么理解“找啊找啊”。
生1:就是不停地找。
生2:就是到處找。
生3:找了很長時間。
師:她可能到過哪些地方去找純青石?
生1:到過清清的泉水中。
師:對,最后是在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但是在找到之前,她還去過哪些地方找?
生2:到山頂上找過。
生3:到草叢里找過。
生4:到森林里找過。
生5:到懸崖邊找過。
生6:到瀑布下面找過。
師:找啊找啊!請大家再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有感情地讀)
師:你為什么把“找啊找啊”讀得比較慢?
生:她去很多地方找過,找了很長時間。
師:一起讀這句話。
[評] 教師善于把握文章中的空白處,引導學生想象補白,使女媧的形象走進孩子心靈。
(學生再次讀)
師:五彩石找齊了,女媧是怎么煉石的呢?
(學生讀相關句子)
師:這里的“冶煉”你覺得是什么意思?
生:是提煉吧。
師:請大家認真默讀這句話,女媧具體干的什么事叫冶煉呢?
生:女媧把五彩石用神火變成了很稠的液體,這就叫冶煉。
師:說得好!我們可以聯(lián)系下文理解詞語,也可以查字典理解,“冶煉”這個詞字典是怎么說的?
師:女媧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才化成很稠的液體,你們想想,“五天五夜”是從星期一到——
生:星期五!
師:這五天五夜女媧是怎樣度過的呢?
生1:她廢寢忘食。
生2:她眼睛盯著神火,一動也不敢動,一發(fā)現(xiàn)火小了,馬上讓它變大。
生3:神火的溫度太高了,女媧不停地擦著汗!
師:五天五夜過去了,五彩石終于煉成了液體,女媧又要接著忙碌了,請一名學生讀寫補天的句子,女媧可能會遇到什么危險呢?
生:她在往上潑的時候,這些液體可能會濺起來燙傷自己。
師:還可以聯(lián)系課文前面的內容想一想。
生:天上的大窟窿在冒火,火可能落下來燒傷女媧。
師:多么感人的一幕幕情景啊,讓我們一起來讀第4自然段吧。
(師生齊讀)
師:天補好了,人們的生活從此怎樣?你能運用課文中的語言描述一下嗎?
生:大地上到處歡歌笑語,人們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師:《女媧補天》的故事讀完了,再看看全文,你想說點什么?
生1:女媧用盡心思在幫助人們。
生2:女媧為了人們不再痛苦,自己寧愿冒險,寧愿吃苦。
生3:女媧是人們的保護神。是她創(chuàng)造了人類,人們遇到困難時,她又歷盡艱險來幫助人們。
生4:女媧很勇敢。
生5:我們應該向女媧學習,做個善良、勇敢的人。
生6:我真喜歡女媧。
師:這是一個多么感人而又神奇的故事啊,你們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嗎?
生(齊答):會!
[評] “課”似看山不喜平,教師引導學生走近女媧,進而讓女媧走進孩子的心靈,這一學習過程是一種發(fā)現(xiàn)之旅。
五、拓展
師:神話故事不只有《西游記》、《后羿射日》、《女媧補天》,還有很多很多神話故事向你展示著一個個神奇感人的世界。請大家準備一個神話故事,回家講給家人聽!
總評
新課改已走過第七個春秋,反思我們的課改,成績是顯著的,但問題也不少,面對浮華迷離的種種非語文現(xiàn)象,以及“名師”對“語文”眼花繚亂的解讀,我們又回到認識的原點,追問什么是語文,語文的根在哪里?透過非語文的迷霧,我們應堅守以下語文理念:語文是人文的,語文應回歸人文;語文學習是一個厚積薄發(fā)的過程,語文要回歸積累;語文要美讀吟誦,語文要回歸誦讀;語文承載著文化,語文要回歸文化;語文要咬文嚼字,語文要回歸語言文字訓練;語文即生活,語文要回歸生活。明確了以上觀念,再來透視剖析我的語文課堂,當前我們語文教學要正本清源,簡約就是返璞歸真,也是本色的語文。摒棄一切浮華做秀,簡簡單單地教語文,簡約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做減法,而是來自于教者對文本獨具匠心的解讀,源于對學生真切、真誠的愛,來源于對教學生活的發(fā)現(xiàn)和感悟。只有在這樣的課堂里,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具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是因為智慧得到了解放,只有師生的解放才能釋放美麗的精彩。我從謝艷老師的課堂中,就感受到了因簡約而美麗、因簡約而精彩的教學風景。
謝艷老師的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對文本的解讀深入“簡出”
沒有教育的真誠和深刻,就沒有精彩的生成,謝艷老師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鉆研,在與文本的對話、與人物女媧進行的心靈碰撞中,謝老師對文本有了獨到的見解,對教材進行了取舍和加工,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具有簡約之美的教學設計:讀題質疑→引導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災難的可怕→精讀補天的過程,感悟人物形象→評價升華。這樣的教學流程簡潔明快、樸實無華,這一切源于教師對文本的深入解讀,而不是像某些課堂上,在看似美麗繁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生的表面熱鬧之后,課堂卻顯得是多么的貧乏與蒼白。謝老師的教學是有效的。
2.以學定教,因簡約而精彩
葉瀾先生指出: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畫,而不是一切必須遵循的固定路線,而沒有激qing的行程。教師不能拘泥于預設的教案,而必須獨具慧眼,善于傾聽孩子心靈之聲,巧妙捕捉,并即時運用于教學活動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的統(tǒng)一體,簡約的語文課堂就是將預設的目標開放地納入,做到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使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選擇、自由發(fā)揮,完成由一種思路到另一種思路的切換,教師要引導學生以開放的心態(tài)從一元結論到多元結論的轉換,如謝老師教“女媧找石”部分,緊扣了“幾天幾夜”一詞,引導學生想象女媧幾天幾夜忙碌的情景,由于教師巧妙引導,將“幾天幾夜”這個詞變成了孩子頭腦中一個個畫面,有的孩子想到了女媧因找石而累得捶背、眼圈變黑的形象,還有一個孩子這樣比較:女媧的腿也可能因為累,而變得酸酸的,就像我們運動會長跑一樣。孩子們這些充滿個性化的解讀,這樣充滿教學智慧的片段,在實錄中隨處可見。師生互動,心靈交流,思維碰撞,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個性的張揚,感受到的是愛、尊重和平等。
3.一課一得,扎實解讀
一堂課要徹底解決一兩個學生切實要解決的問題,使他們真正學有所得。謝老師這一點做得比較好,她和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去體味和感悟,安靜投入讀書思考,不僅讀出了女媧悲天憫人的偉大的愛,還讀出了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中華民族精神,更讓女媧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神話英雄走進了孩子的心靈。孩子們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真實情感得以抒發(fā),這是源自心靈的感動。
此外,在與文本對話中,教師巧妙地將“把話變畫”理解詞句訓練、抓聯(lián)系、句群訓練等穿插其中,突出了年段的教學特點,顯得扎實、有實效。簡約本色的語文,歸根結底就是學習語言,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它能使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實處。
我們知道,沒有缺陷本身就是一種缺陷。寧有真實的缺陷,不要虛假的完美是本色語文的追求。謝艷老師的課毫不掩飾真實的缺陷:其一,本次教學還可以繼續(xù)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時間和空間與文本對話;還應該將學生的感悟進一步引向深入,使學生對女媧形象的認識不會停留在淺表或概念。其二,在教學節(jié)奏里,如何做到張弛有度、審時度勢,做到因勢利導、實中求活、活中求實,使課堂教學更加充滿靈動與和諧,這是謝艷老師應該繼續(xù)努力的方向。相信憑著謝艷老師的勤奮與智慧,其教學會更加成熟。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5
(第二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人教版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本組的主要學習目標有三:一是通過朗讀、討論和復述課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二是識寫生字詞,積累生動語言;三是擴展開去,引導學生閱讀其它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酌情給學生提示一些有關神話故事的知識,讓學生明白它們并非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過去人類科學解釋世界和自然現(xiàn)象,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學習目標:
1、深入學習課文,在解疑過程中,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冒著生命危險,克服種種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2、練習復述課文,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
3、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克服種種困難,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好的過程。體會女媧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敢于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趣進行學習和思考。如何充分達到這種境界,在閱讀中,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從而達到與文本對話,與文本溝通,感受語言文字的內在美,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自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結合小課題研究“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圍繞三個問題:1、女媧是誰?2、女媧為什么補天?3、女媧怎樣補天?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我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使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的參與教學全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女媧補天》是個神奇的故事,上節(jié)課大家提出了:女媧是誰?她為什么要補天?是怎樣補天的?答案就在課文里,趕快打開課文讀一讀。
二、深入學習,感受故事的神奇
(一)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女媧是誰?
。1)請讀一、二自然段。
(2)找出課文中介紹女媧的句子,
。3)讀一讀。(學生答不上時,教師帶領學生從第一自然段中逐句讀,在讀中體會。)
。ǖ谝痪洌鹤詮呐畫z創(chuàng)造了人類,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抓住重點詞指導學生讀:到處、歡歌笑語、一直、快樂幸福。)
。4)當讀到“自從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時,提問;大家聽說過女媧造人的故事嗎?(學生:看過動畫片,女媧用泥捏成人,并是泥人復活,后來就有了女媧造人的說法。)
教師點撥:那我們人真是用泥捏的嗎?(不是的)我們人是類人猿變成的,女媧捏人是個神話故事。
。ǖ诙洌鹤寣W生從重點詞中體會女媧的心情:當有巨響發(fā)生時,她急忙起床,
第二自然段:人類在水火中掙扎,她立刻找雨神,求他下雨,又造船救出人們。從這些地方足以看出她把人類當做是自己的兒女,而且體會出她甘于奉獻,愛人類的精神。)
設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計問題“女媧是誰”給學生一個懸念,學生急于想知道女媧是誰,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ǘ┙鉀Q問題2:女媧為什么補天?
1 、讀第三自然段,找出女媧補天的原因。
(雖然人們被女媧從洪水中救出,但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決定把天補上。)
2 、女媧決定怎樣補天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從中體會出女媧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她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決定”看出補天的信心;“冒著生命危險”看出她很勇敢,不顧自己的生死,一心要救人們。
4、把“即使……也……”用在句子“她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 找→ 讀→ 體會的學習方法,加上教師對學生富有激勵性和啟發(fā)性的評價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讀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三)解決問題3:女媧怎樣補天?
師生共同回顧讀→ 找→ 讀→ 體會的方法學習,女媧怎樣補天?想自己解決嗎?為讓大家學的更棒,老師給大家一個提示:
1、出示自學提示:
。1)讀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女媧用什么補天?她是怎樣找的?
(2)找到女媧煉石及補天的句子。
(3)讀一讀,標出這一過程表示動作的詞語。
。4)說說你從這些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
2、學生自主學習。
3、集體交流。
(女媧上山找五彩石補天,她共花費了很多時間與功夫。我們是從“她忙了幾天幾夜”才找到四種顏色的石頭,“她找啊找啊”看出她花費的時間,終于找到了。女媧還是非常著急的,從“跑到”、“尋找”、“忙了幾天幾夜”這些詞語體會到女媧的急切心理。)
。ㄅ畫z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過程:找 挖 放 煉 化 裝 端 潑)
(感受補天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這些詞語看似是輕松的動作,突出女媧的神力。)
。ㄌ旖K于補好了,大窟窿立刻被補上。)
設計意圖:培養(yǎng) 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獲得美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ㄋ模┨炜账乱淮髩K人間的現(xiàn)狀是怎樣的,請找出描寫人間慘狀的詞語。與“立刻補好了”形成了怎樣的對比?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轟隆隆 黑黑的 一道道 熊熊大火 這些疊詞展現(xiàn)了人間的悲慘現(xiàn)狀,卻被女媧煉好的五彩石補住,真是太神奇了。)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故事的神奇。
設計意圖:這樣神奇的故事還想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b吧!此時此刻學生已完整掌握了本文的朗讀技巧,領會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信學生一定能夠讀得相當出色,使學生在朗讀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六、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想讓自己的作文更具有神力嗎?趕快拿起筆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的詞句。
1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的詞句。
2集體交流。
3對積累的詞句說話。
4把同學們的精彩發(fā)言記下來,將是你更大的收獲。
設計理念:體現(xiàn)語文學科思想性與工具性統(tǒng)一性的原則,把傳授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結合起來,讓“寫”擠進語文課堂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說和寫是語文綜合素質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閱讀效果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閱讀內化吸收的環(huán)節(jié)。這里安排學生的寫,是進一步幫助學生內化閱讀中所學到的知識。
七、總結
想把這個神奇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及家人聽嗎?(想)故事很神奇,相信你講的更神氣。
設計意圖:根據(jù)傳授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相結合原則,充分挖掘家長這一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讓學生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講出來,符合學生愛表現(xiàn)的個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學習興趣。
附板書設計:
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安居樂業(yè)
起火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愛心 吃苦 勇敢
教學反思:《女媧補天》這是一篇神話故事,在教學本課時,結合小課題“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設計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在解疑過程中,品讀語言,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使朗讀與悟情有機地融為一體,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學生從而達到了“以讀悟情”,從中感受到故事的神奇,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學中,注重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中,把積累與說、寫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欲望,如:有一名學生用“快樂幸福”說話,“我們一家人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讓學生把這一精彩語句寫下來,當時我看到了那位學生寫的是那么認真,那么仔細。從他的神情中我感受到了他對學習的欲望,更感受到了學生對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女媧補天》 篇16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遠古時期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勇敢、善良的品質及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學情分析:
故事蘊涵著深刻的哲理和豐富的情感,四年級的學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從閱讀中體會得到,一要他們反復讀、多讀,在讀中感悟;二要教師適時點撥,幫他們感悟。
教學建議:
講故事是教學神話故事最好的策略。課堂上可以先幫助學生理一理故事發(fā)展的脈絡,理出幾個關鍵詞,讓學生能夠順著故事思路進行復述,這樣學生就在復述故事的過程中理解了故事內容,感悟了神話故事的神奇,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過程與方法】
采用啟發(fā)、探究等教學方式。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一步步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由討論與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神話故事神奇的想象,體會神話的魅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女媧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補天的過程。
難點
體會女媧的勇敢和樂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想象力和神話故事的神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女媧補天》的錄像。
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神話傳說,激閱讀興趣
1、同學們喜歡神話故事嗎?你們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呢?說給大家聽聽。
2、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它語言優(yōu)美,故事生動,感情豐富,寄托著古代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女媧補天》。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音多讀幾遍。
(2)按照自學識字法進行識字練習,再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積累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
(4)標注自然段序號,把不理解的句子標上記號,學習時與同學、老師共同探討。
2、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3、匯報學習成果。
三、細讀課文,清理文章層次
1、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簡話的語言進行概括。
2、默讀每一個自然段,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同學相互交流。
第1自然段: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大地上歡歌笑語,人們幸福地生活。不久天上露出一個大窟窿,人們在水火中掙扎。
第2自然段:女媧想辦法解救人們。
第3自然段:女媧艱難地尋找補天的五彩石。
第4自然段:女媧用神火冶煉五彩石并補天。
第5自然段:人們常見的天邊五彩的云霞,傳說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3、全文可以劃分為幾部分?每一部分講了什么內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自從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人們幸福地生活,不久天上露出一個大窟窿,人們在水深火熱中掙扎。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女媧找齊了五彩石并用神火冶煉了五彩石,最后把天上的窟窿補好了。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相傳天邊的云霞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
4、再次讀一讀這個神奇的故事,你會怎樣評價女媧呢?(女媧非常了不起,女媧真神奇……)
四、深入學習,感受故事的神奇
1、解決問題:女媧是誰?
(1)默讀全文,你能找出有關介紹女媧的句子嗎?讀一讀。(“自從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大地上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一直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彼秃孟袷侨祟惖哪赣H。)
(2)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你又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她是人類的母親?(當有巨響發(fā)生時,她“急忙”起床,看到人類在水火中掙扎,女媧樣難過極了,“立刻”找雨神,“求”他下雨;又“造”船,救出人們。從這些地方足以看出她把人類當成自己的兒女,而且能夠體會出她甘于奉獻的精神。)
(3)為什么稱女媧是我們人類的母親?(相傳女媧有一手絕活,她能用泥捏成人,并能使泥人成活,后人都稱女媧創(chuàng)造了人類。)
2、解決問題:女媧為什么要補天?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找一找女媧補天的原因。(雖然人們被女媧從洪水中救出,但是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因此她決定把天補上。)
(2)讀一讀文中的句子,思考:女媧懷著怎樣的心態(tài)補天的?(“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從“決定”看出她補天的信心,“冒著生命危險”表明她很勇敢,不顧自己的生死,一心要救人們。)
(3)你能用一組關聯(lián)詞來描述女媧的勇敢、不怕危險的精神嗎?(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女媧也要把天補上。)
3、解決問題:女媧是怎樣補天的?她把天補好了嗎?
(1)出示自學提示。〖puxuewang、cOm〗
、僮杂衫首x第3、4自然段,想一想:女媧用什么材料補天?她是怎樣找到補天用的材料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②找到女媧煉石及補天的句子,讀一讀,畫出描寫她補天過程的詞語,談談自己的感受。
、厶焓欠裱a好了?
(2)學生分組討論。
(3)匯報學習成果,共同研究。
小組一:女媧上山找五彩石補天。她花費了很多時間與功夫,我們是從“她忙了幾天幾夜”,“她又找哇找哇”看出她花費的時間多,從“終于”能夠體會女媧找五彩石的艱難。
小組二:描寫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過程的動詞有“挖-放-煉-裝-端-潑”。我們想象中認為補天是一件很危險、很艱險的事情,這些表示動作的詞語卻使我們感覺比較輕松,突出了女媧的神力。
小組三:天補好了,“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4)點撥:補天之前人間的慘狀是怎樣的呢?找出描寫人間慘狀的詞語。你又體會到什么?(“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深溝,熊熊大火”,這些詞語展現(xiàn)了人間的慘狀。我體會到,大窟窿被女媧煉好的五彩石補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故事的神奇。
五、觀看錄像,使學生直觀感悟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神奇的故事吧!(觀看《女媧補天》片段)
2、同學們,你們此時最想說什么?(指導學生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感悟人物的形象。)
3、教師小結:傳奇的故事展示了神奇的女媧,我們雖然了解了女媧補天的全過程,但我想她身上所具有的品質和精神更應該使我們終生不忘。(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
六、練習復述課文
1、這么感人的神話故事,你一定想講給爸爸、媽媽以及好伙伴聽吧!不如我們在這里練一練,請同學們幫你聽一聽、評一評,使你向別人復述時更有自信。
2、復述指導。
復述是把課文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不是背課文,要把課文內容盡可能詳細地講出來。
3、復述要求。
(1)復述前熟讀課文,記住主要情節(jié)和重點詞語。
(2)把課文內容變?yōu)樽约旱脑挕?/p>
(3)復述時,語言要清楚,講述要明白。
(4)儀表大方、自然。
4、學生分組練習,同學間互相評議。
5、學生展示,教師點撥指導。
6、評選“故事之星”。
板書設計:
女媧補天
原因 經過 結果
天塌地裂 求雨滅火 人們又安居樂業(yè)
起火發(fā)洪水 造船救人 煉石補天
。◥坌、吃苦、勇敢)
教學反思:
1、質疑問難,引出精彩。
在學生讀課題后,學生質疑,提出了兩個中心問題“女媧為什么補天”和“女媧怎樣補天”。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就緊緊抓住神話故事的特點,以“女媧為什么要補天”為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后可怕的情景。
2、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在這節(jié)課上,“讀”貫穿始終,除了對學生讀課文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為了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我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讀文章,通過細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獲得情感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