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精選3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拼讀音節,了解什么是反義詞。
2、通過讀詞鞏固漢字。了解四季的季節特點。
3、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
4、通過誦讀,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
5、啟發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拼讀形相近的音節。
2、鞏固識字積累詞語,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
3、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
4、啟發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學習成果。
教學難點
鞏固識字積累詞語,用詞說句,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集體備課
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識字加油站
一、新課導入。
1、復習聲母:d、b、q、ɡ,韻母ie、iu、ui、ou、un、u、ü、o、ɑn。
。1)認讀。
。2)比較發音有什么不同。
2、激發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很多字了,都是用我們前面學過的漢語拼音學會的,剛才我們又復習了部分聲母,今天老師想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能不能準確讀出下面的音節、句子,我們來比一比,看看哪一組讀得最正確。
拼音句子:ɡǒuxiónɡ大,山yánɡ小。
3、師問:“大”和“小”之間有什么秘密呢?
4、出示反義詞,師相機講解“反義詞”。
二、新課學習。
1、反義詞有很多呢,今天讓我們來學一學。
2、課件出示:大——小?上——下?南——北
男——女?開——關?正——反
3、生讀課本第63頁反義詞,圈出生字。
4、師出示反義詞生字卡片,多種形式認讀卡片。
5、生上臺進行反義詞連線,男女生分組玩反義詞游戲。
6、師總結:反義詞,義相反,一對一,記得牢。
第二課時字詞句運用
一、讀一讀,說一說。
1、引導:在我們中國漢字這個大家族里,成員可多了,你認識多少呢?我們已經學過不少漢字了,看看這些詞語和你們成為朋友了嗎?
2、出示課本第63頁“字詞句運用”里的詞語卡片,自由認讀。有不會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3、同桌互聽互考,糾正字音。
4、學生匯報。
5、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
6、我們做個“小猴子過河”的游戲。課件出示小河,河上沒有橋,小猴子過不去。只有你們準了詞語,小猴子才能過去。
7、出示:我們這里現在是秋天……
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冬天可以堆雪人。
8、拓展:
選擇擇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并說說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各有哪些景物。
9、同桌交流。
10、全班交流。
二、拓展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第三課時(展示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
展示臺
展示交流課前的有關資料,資料方式是:
1、展示從作業本上認識的同學的名字。
2、展示從教室光榮榜上認識的同學名字。
3、展示自己認識的同學的名字。
日積月累
一、教學過程。
1、多媒體課件出示成語。
2、學生自由拼讀。
3、四人小組互讀。
4、同桌互聽互考,糾正字音。
5、用圓圈圈出表示的數字。
6、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過橋”。(一人讀一行詞語)
。2)小組接力“過橋”。(三行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詞語)
7、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數字的成語。
二、課外作業。
和大人一起讀《小松鼠找花生》。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納悶”、“辯解”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彭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與人民群眾平等的好品質。
3、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4、激發學生對革命前輩的熱愛之情,懂得尊重別人,學會與人友好相處,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課題。
教學難點:
以感情朗讀為主,著重讀好對話,通過人物的`語言及行為體會人物的思想品質。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始終貫穿以學生的讀為本,在讀中感悟,體驗情感,通過分角色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對讀等多種形式進行人物對話訓練,深入體會彭總不搞特殊化,與人民群眾平等的高尚品質。注重學生語文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針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特點,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閱讀、思考、想象,在讀、悟、討論等學習活動中,培養朗讀、創新、想象能力。重視學生查找、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組織好合作學習活動,在重點、難點上給學生一些必要點撥,當好引導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彭德懷同志的資料;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鍪菊n題,引導提問。
1、板書課題,齊讀。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激發學習的興趣!
2、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
可能1:這“規矩”指什么?為什么這個“規矩”不能有?
可能2: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么要以它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發現問題的能力!
2、交流在閱讀過程中易錯的地方,教師重點指導“辯”的書寫。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分類,即容易讀錯和容易寫錯的字詞。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發揮主體作用,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3、指名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及課文的朗讀情況,評議時鼓勵發表自己的見解!
。ㄈ┚x課文,情感體會。
1、默讀課文2—10自然段,思考:“這個規矩”指的是什么規矩?你認為彭總是個怎樣的人?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劃出相關的語句。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
〔在學習中合作,在學習中傾聽,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鼓勵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其思考、比較。〕
3、指生交流本組的理解,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談自己的體會,相機指導感情朗讀。〔將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引導學生從具體句子、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理解體會,鼓勵多渠道感悟內容,體會人物高尚品質。〕
(課件出示課文內容,重點指導:描寫彭總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
。1)傍晚,彭總穿著便衣,叫汽車停在離公園還有一條街的地方。
(2)彭總進門走了幾步就停了下來,問警衛人員:“你們搞的什么鬼?”
。3)“休息?休息為什么叫我們進來?”彭總沖著所有的工作人員說,“你們說,是不是你們把群眾趕跑了?”
(4)“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么大一個公園,我們來了,別人就不能來?這個規矩不能有!”
。5)彭總反身走出了公園。
4、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查找資料,你對課文的主人公彭德懷同志還有哪些了解?
〔培養學生搜集、查閱、整理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5、課件出示彭德懷同志生活工作片段。
〔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彭德懷,加深對彭德懷同志以身作則,與人民群眾平等的好品質的體會。〕
6、朗讀課文。
〔通過分角色讀,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小組合作讀等形式,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產生共鳴,體會彭德懷同志的高尚品格!
(四)課堂小結,深化感情。
彭德懷同志這種與人民群眾平等的好品質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這只是咱們國家領導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還有許許多多發生在偉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學們課后通過閱讀、上網、詢問等多種渠道進行了解。
〔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教給查閱資料的途徑,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五)作業設置
以下的兩個題目,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可以進行選擇
1、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感觸?寫一寫。
2、你還了解哪些偉人感人的故事,與家長、老師、同學交流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2、自主發現:能主動發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3、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 體 器 官的三行詞語。
4、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重點:
習作
教學難點:
習作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語交際課上,老師分享了大家發現的樂趣,F在,讓我們大家再來交流交流我們的“觀察日記”。
2、同桌交流觀察日記。
3、評一評同學的或自己的觀察日記。引導學生明白:日記內容重點將觀察,以及觀察中的新發現。
二、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現。
2、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3、寫好后自己讀一讀,是否寫通順了,寫出了自己的新發現沒有。
4、再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5、謄寫作文。
三、講評作文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秀習作,讓小作者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3、四人小組內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評議。
修改謄寫展覽
1、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張貼欄內張貼。
四、我的發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article/。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3、齊讀鞏固。
4、交流各自的發現。
5、區分這些帶點字。可以用帶點字組新詞,可以說說不同的意思。
6、布置課外作業:從本期學過的生字中,舉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給它組詞。
教學后記:
這節課的重點是習作,通過一節可的講解,讓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分組討論,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現。寫一篇觀察日記。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