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案匯編(通用4篇)
三年級語文教案匯編 篇1
教學目標:
1、指導背誦這首詩。
2、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第三節再編一段。
3、學會九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
2、配樂齊讀課文。
3、指名讀第三節。要求:仿照這一節,再編一段。
(1)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想象。
(2)同桌相互說,相互評價。
(3)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向大家匯報。
二、背誦指導。
1、依據板書內容自己獨立試背。
2、指名分小節背。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2、小組內相互交流識記字形的方法。
3、小組代表匯報。
悠 谷 腳 丫 軟
營 柔 堂 遙
4、指導書寫。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擴詞練習。
悠:悠久 悠揚 悠閑
谷:稻谷 谷子 深谷
腳:腳印 腳步 腳趾
軟:松軟 柔軟 軟弱
營:軍營 營地 營房
堂:食堂 紀念堂 禮堂
柔:溫柔 柔弱 柔美
三年級語文教案匯編 篇2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遭、侵、魯、寂、懸、莫、贏”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歐、侵、頑、兇、隱、綿、喪、蜘、蛛、功、稍”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初步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布魯斯心理變化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讀書,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含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懂得正視生活中的失敗和挫折,不向逆境中屈服。
策略與方法:
以自由朗讀為主,理清故事條理,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抓重點語句,想象人物心理活動。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在勾畫、朗讀、感悟、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談自身感受。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科學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關挫折與失敗的格言警句。
教師準備:搜集有關科學家人物故事,英雄人物故事,搜集有關挫折與失敗的格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先板書“嘗試”,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嘗試的理解。
2、師: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學生的問題可能有:誰嘗試,為什么嘗試,嘗試什么,成功了沒有。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首先我們要把文章讀通順。
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以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為主,在勾畫、朗讀、感悟、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印證課文中的深刻哲理,學著勇敢樂觀地面對生活的不如意,能夠在遭遇困難的時候,不斷嘗試,走向成功。
2、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魯”字的聲調為三聲,不要誤讀為二聲。
“侵”字為一聲,不要誤讀為三讀。
3、理解文中詞語。
如:“歐洲”、“蘇格蘭”、“布魯塞”、“蜘蛛”等詞語可以由老師坐一下介紹。
如:“頑強”、“寡不敵眾”、“寂靜”、“灰心喪氣”、“疲倦”、“悲觀”、“不甘心”、“鼓舞”等詞語可以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因為這些詞語都與文章重點緊密相關。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深入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1)學生讀文逐項匯報。這個過程也就是引導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概括主要內容的過程。
(2)注意學生匯報布魯塞為什么要嘗試時,當學生答到因為看到蜘蛛織網受到了啟發時,要進一步讓學生想象布魯塞看到蜘蛛織網時會想些什么?可以引導學生在自由的讀課文的過程中,勾畫出文中描寫人物心理變化的語句,反復朗讀,用心體會人物當時的所感所想,并和伙伴們交流自己的感受。
2、結合生活經驗,談自身感受。
師: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是成功者和失敗者非常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成失敗,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從來不會喪失戰斗的勇氣!在你的生活中曾經遇到過挫折和失敗嗎?自己是如何面對失敗的,你的身邊有成功的例子嗎?向大家說一說。
3、師:是呀,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歷失敗哪會有成功,老師相信大家學完文章一定有很大的收獲。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2、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兇”,注意筆順,先寫中間。“侵”,注意不要多寫一豎。“喪”,注意不要多寫一撇。“稍”,要注意和“梢”的區別。
3、學生獨立書寫。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準備一個喜歡的名人故事,講講他的成功與失敗。
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寫一件曾失敗過的記憶猶新的事情,把事情的過程些具體,并寫出自己當時內心真實感受。然后就那件事談談你今天的所感所想。
三年級語文教案匯編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童話故事的基本特點。
2、看圖在情境中進行故事情節的創造性想像。
3、引導學生抓住童話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把童話片斷寫具體,感受創作童話的快樂。
教學流程
課前交流
1、借“想象達人”的游戲,看圖畫,展開豐富的想象,猜猜畫中的人物可能在說什么?(啟迪想象人物的語言,為后面的寫作做鋪墊)
2、聯系學生已有的童話積累,討論童話故事的共同特點。(把小動物當作人來寫、生動有趣、想象豐富、給我們一點啟示)
一、創設情境,質疑激趣。
1、出示小鹿的圖片,結合教師的語言創設童話的情境。
2、出示句子:“大角真不好,它到處惹麻煩……”小鹿這么想著,傷心地哭了起來。感受小鹿的傷心,讀句質疑激趣:大角給小鹿惹了哪些麻煩?
二、借助情境,激發想象。
1、想象:小鹿會來到哪些地方?遇到什么麻煩?感受他的大角給他帶來的煩惱和痛苦。
2、借助情境:哭著哭著,小鹿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很美很美的夢。他夢見自己的大角變得很有用。激發想象:在夢中,小鹿的大角有什么用呢?會幫助森林里的小伙伴做什么事呢?可以把你喜歡的小動物請到故事中來。
3、根據學生的交流板書學生的回答。播放圖片:晾衣架、小鳥做窩、乘涼、圣誕樹)補充并啟發學生的想象。
三、例文引路,寫得有趣。
以“小鹿的大角變成了晾衣架”這個夢為例,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點評老師寫的前后兩段下水例文,明白編故事時,只要把小動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寫具體了,童話就會變得五彩繽紛、生動有趣了。
四、編寫片段,師生互評。
1、引導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小鹿的夢具體地寫一寫,可以寫自己討論過的夢,也可以寫老師圖片上的夢。注意把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神態寫具體。
2、指名交流習作片段。生生互評:引導學生注意仔細傾聽,抓住小動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去點評同學習作的優點和建議。學生自評:自己修改習作,抓住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神態寫具體。
教學亮點:
1、游戲激趣,啟迪想象。
開頭的游戲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告訴學生要大膽地想像,想像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激發創作的欲望。
2、情境教學,降低難度。
小學生的思維特征主要是具體形象性。情景教學法的使用符合學生的特點。本次習作在指導學生如何編童話時,為學生創設“小鹿的大角”的有趣的故事情境,圍繞“小鹿的大角”的“麻煩”和“有用”引導學生展開大膽合理的想像,抓住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神態把“小鹿用大角如何幫助森林里的小伙伴的夢”寫得具體生動。與沒有情境鋪墊相比,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更容易把故事寫得生動具體。
3、范例模仿,方法遷移。
三年級的孩子處于寫作的初級階段,所以我采用了范例模仿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兩篇例文,知道如何抓住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神態把“小鹿用大角如何幫助森林里的小伙伴的夢”寫得具體生動,讓同學們有法可循。以后遇到編任何內容的童話時,就可以進行方法的遷移,把童話的情節寫得生動具體。
4、多種方式,評價激勵。
課堂上的評價目的在于激勵學生的學習。因此,本次習作指導課采用自我評價、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諸多方法來實施學生發展性評價。我校在起步作文的評價方法上,進行了一些思考。學生參與習作的評價和批改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煉。但是,剛接觸起步作文的三年級學生有能力參與到作文評價、批改的工作中來嗎?我們在三年級中做了嘗試,在老師的逐步指導下,在同伴的合作下,學生的點評還是很有道理的。在經過了自我評價、自我修改之后,小評委們或以同桌為單位,或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同學的習作進行精彩之處的圈畫、批注及不當之處的修改。老師結合小評委的意見寫上評語、打上習作和書寫兩個成績。同學們和老師那滿滿的紅筆圈畫和熱情洋溢的批注激勵著每一個剛跨進習作之門的學生的寫作熱情。
《新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習作目標中提到: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這里的“不拘形式”是否意味著不需要寫作方法的指導呢?不指導寫作方法,對于剛接觸起步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在表情達意上會遇到重重困難,如果需要寫法指導,如何把握想象作文中學生自由寫作和寫作方法指導之間的度,既不影響學生的自由發揮,又能降低表達的難度呢?帶著這樣的困惑,我設計并執教了《小鹿的大角》這節習作指導課。課后,得到了專家和同行們的寶貴意見。對于寫作水平好的學生可以放手讓他們直接自由選擇內容、方法進行童話創編,并進行適當反饋,這樣就發揮了這部分學生的自由創作度。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扶著老師的拐棍(寫作方法)走,降低了這部分孩子的寫作的難度。中等的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用上老師的方法,也可以用自己上自己的表達方法,在內容的選擇上自由創編,發揮想象。
三年級語文教案匯編 篇4
本次習作的內容是── 自我介紹
在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同學們都作了自我介紹。這次習作,根據自己說的和同學的評價,寫一寫自己,向別人展示一個真實的你。寫完以后再加個題目,如《我給自己畫張像》《這就是我》《愛哭鼻子的女孩》。還可以把習作讀給了解你的人,聽聽他們的意見,并認真改一改。
本次習作的目的要求:
1、介紹自己的性格、愛好,優缺點;
2、抓住自己的特點寫清楚完整;
3、以自己特點的某方面為主來寫;
4、通過人物的外貌、愛好等來反映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口語交際,明確介紹自己的內容。
1、讓學生說出自己最希望介紹給同學們聽的特點是什么?學生邊說,教師邊有意識的分類板書。
2、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歸納出:介紹自己可以從自己的性格、愛好、品質、優點或缺點等方面來介紹。
二、導入習作要求,指導審題。
明確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三、組織討論交流,突破指導重難點
1、可是如果你只用一句話概括地告訴別人你的特點,是很難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什么辦法通過你的介紹讓別人一下子就記住你的特點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舉一個事例
2、圍繞某一個方面,分層次請幾個學生就相同的特點用一件事例來介紹自己,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同一個特點可以用不同的事例來表現。
進而討論:
(1)你們覺得剛才幾個同學當中,哪個同學的事例能夠突出自己的特點呢?引導學生認識到這個事例還要恰當。板書:恰當的
(2)誰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板書:把事情的經過有條理地寫清楚
(3)小組討論,怎么樣幫助事例不夠具體的同學把經過說清楚? 匯報小組意見
3、教師小結:
(1)寫法點睛
這次習作讓我們來寫一寫自己,通過自己的介紹讓別人認識了解一個真實的“自我”,一個完完整整的“自我”。怎樣才能更好地完成這次習作呢?
首先,簡介自己的基本情況。習作開始可以用三言兩語對自己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即用簡短、清楚的語言把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在哪里上學寫出來,使人對你印象深刻,語言要活潑,寫法靈活多樣,突出自己的特點。
其次,描寫自己的外貌特點。外貌是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外貌有特點的人往往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寫外貌之前,可以先照照鏡子,認真觀察一下自己的容貌、身材特征,也可以問一問父母或同桌對自己外貌的描述,然后加以整理。描寫外貌要抓住特點,就是從五官容貌、身高、體重、穿著打扮等幾方面挑選最有特點的來寫,不要不分輕重主次,什么都寫;而語言要生動活潑,幽默風趣一點兒,這樣給人的印象一定深刻得多。
然后,介紹自己的性格、愛好或特長,優點或缺點。習作中要寫一寫自己的性格。有很多詞語可以形容自己的性格,比如,活潑開朗,天真無邪、勇敢無畏、穩沉、大方……而只有這些詞語是不行的,必須借助具體小故事來展示自己的個性風采。介紹自己的愛好、特長,是自我介紹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一兩個小故事來展示自己愛讀書、愛下圍棋、愛打乒乓球、愛唱歌跳舞、愛繪畫書法、愛彈琴、愛小制作、愛玩電腦等方面的愛好或特長。也可寫寫自己的優點或缺點。人無完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是啊,習作中既可以展示自己的優點,也可以寫出自己的缺點。
最后,結尾時可以來個畫龍點睛,寫一兩句精彩的語言來總結自己。
(2)思路點撥
思路1──流水帳式介紹法。這種寫法最簡單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愛好特長、性格特點等,一一作流水賬式的介紹,讓讀者從這些直白的敘述中了解自己。
思路2──自我畫像法。這種寫法是在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后,重點通過外貌長相打扮的特征描寫,如胖瘦、酒窩、眼鏡等等,寫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和風格,通過有趣的事情寫出自己的面貌和精神。
思路3──興趣愛好介紹法。這種是在介紹了自己基本情況后,重點講述自己的興趣愛好方面的事例,如愛看書、愛運動、愛動漫、愛下棋等等。
思路4──性格特點分析法。這種寫法是在介紹自己基本情況時,重點通過分析自己姓名來突出個性風采
思路5──優缺點列舉法。這種寫法是在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后,重點通過分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來達到介紹自己的目的。
4、你準備舉一個什么事例來說明自己的特點呢?自己先想想,然后和同桌商量一下,是否恰當和把經過說清楚了。
四、學生習作,教師有針對性地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先讓學生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特點。然后指導學生記敘一件事情,突出自己的特點。)以上歸納不知道是否準確,期待著進一步的驗證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