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精選1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發布時間:2023-09-02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精選15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小黑板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一 解題導入質疑激趣

  1.同學們,你們見過或坐過列車嗎?

  2.那你們聽說過“專列”嗎?(板書:專列) “專列”是什么意思呢?

  3.有一種專門為某個人或某件事特別開行的火車叫“專列”。(一起讀讀這個詞)

  4.出示句子:“在歐洲瑞士的一個火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想想這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是專門為誰開行的?(板書:燕子)

  5.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燕子專列》。齊讀課題.

  6.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要了解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對于教材,應敢于進行大膽的處理,以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引領學生去發現,激發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欲望。

  二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問: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想自己試試嗎?

  2、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匯報交流:

  (1)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么?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3)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板書:人→燕子)(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幫助、喜歡、愛、救助”等詞。)

  我想這些詞正是你們愿望的體現,這種感情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你們覺得用哪個詞最恰當?(板書:愛)

  [設計意圖]:在“我想讀”這一動機的導引下,學生的初讀是高效率的。同時,唯有在讀懂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深入的對話。

  三、指導朗讀 感悟愛心

  1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這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對動物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這種愛呢?

  2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

  (1)第2段

  政府每天要處理哪些事?你覺得這個決定怎么樣?(與國家其他大事比起來,這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所以書上有一句話--(齊讀這句話,強調“了不起”)

  (2)第3段

  出示句子: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誰愿意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句話,想想當時人們的心情怎樣?   指名回答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教師適時給“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加上小圓點。)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應讀出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意思)

  (3)第4段

  ① 為什么你會被貝蒂的行為感動呢?引導體會貝蒂的品質:突出險(“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②看圖,引導想象,對課文作思維上的補充,豐富課文內容。(師述:冷空氣的到來使瑞士氣溫驟降,北風呼呼的刮著,大雪紛紛的下著,頃刻間整個世界白茫茫一片.這個叫貝蒂的小姑娘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四處尋找燕子.)

  ③在這一天中她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④瞧,她終于找到了一只燕子!想象一下小貝蒂在哪兒發現燕子?她怎么做的?會說什么?

  自己練習講一講。指名說一說。

  ⑤多可愛的孩子呀!小燕子躺在貝蒂溫暖的手中唧唧喳喳的叫著.它對貝蒂說什么呢?(相機評價:愛是相互的)

  ⑥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指導朗讀: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

  (4)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正是有了這些充滿愛心的人們,燕子得救了坐上漂亮溫暖舒適的專列,離開了瑞士溫暖的地方.齊讀最后一節.

  4總結: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善良熱情的瑞士人民,在自然中幸福生活.生命是這樣美好,人與自然是這樣和諧.我們小朋友也要做一名保護環境、關愛動物好公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設計意圖]:從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悟出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知、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由淺入深推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對話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喚醒愛心升華情感,培養保護動物的意識,獲得思想啟迪,培養語感。

  四、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認讀生字,觀察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提出難寫的字教師范寫.在書上描紅。

  3、在書上描紅,注意寫字的正確姿勢。

  五、作業

  1、寫字.

  2、我想對貝蒂說幾句話: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2

  教學目標

  1被崛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庇懈星櫚乩識量撾模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碧寤岫窳悠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備惺芄崠┤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板書:燕子。你對燕子有哪些了解?(燕子是候鳥)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燕子專列)齊讀課題。自讀課題,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要問的嗎?

  學生交流。板書部分問題。(注:學生想問的問題可能主要有這些:什么叫專列?專列是怎么樣的?燕子為什么要乘專列(會乘專列)?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等)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要讀熟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現在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在文中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有關語句,做上記號。

  (三)、解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讀后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學習下面的語段)

  ——解決“專列”是怎么樣的?

  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

  (提示讀:漂亮舒適)

  ——解決什么叫“專列”?

  在與學生的對話中隨機解決“專列”意思。

  ——解決“燕子是候鳥,為什么要用專列送呢”?

  (1)學生自由談。(板書:麻煩、決定、呼吁、尋找、救護)?燕子遇到麻煩就能坐上專列嗎?

  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就有一個句子把燕子遇到的麻煩寫清楚了,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2)學生交流,出示句子: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3)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個句子,想想燕子到底遇到了哪些麻煩?(隨機理解“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驟降”等詞語。)

  指導朗讀。

  (四)、深讀課文,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感悟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1、教師導入第三段“呼吁”。理解“呼吁”,瑞士政府呼吁什么?讀句子。

  請同學們聯系上文,想像一下,如果你是當時瑞士的電視臺、廣播電臺的播音員會怎樣向人們發出呼吁。

  學生說話。(教師點評,要求說時聯系第二自然段中的詞語,注意語氣)

  2、政府的呼吁,瑞士的人民聽到了,課文是怎樣寫瑞士居民們尋找、救護燕子的?

  聽老師讀一讀。

  (1)教師漏讀加點的詞,在學生評說中理解這些詞語所表現的困難。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2)教師激發情感,引導感情朗讀,讀出關愛之情。

  (3)在無數尋找燕子的居民隊伍中,作者具體寫了一個叫貝蒂的小姑娘救護燕子的行動。請大家自由讀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想像貝蒂小姑娘具體救護燕子的行動。

  (4)同學們,這就是小貝蒂,請你仔細看看圖,說說小貝蒂是怎么救護凍僵的小燕子的。

  (5)老師小結:多么感人的一幕呀!在尋找燕子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呢!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少個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這兩段話。來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五)、寫話學習語言表達,提升人文。

  1、教師深情導讀:于是,出現了課文開頭所描寫的這一幕,(一列漂亮舒適……)列車開動了……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什么是致謝)假如你就是車廂里的燕子,你覺得特別要向誰致謝呢?(生交流:向瑞士政府、居民們、小貝蒂致謝、貝蒂的爸爸媽媽、播音員等)

  (1)提示話題:向瑞士政府致謝。

  向居民們致謝。

  向貝蒂致謝。

  ……

  (2)提示寫話內容。選擇一個你“致謝”的對象,請你把致謝的話寫下來。要求寫清楚向誰致謝,結合課文內容,用上課文有關詞語或句子寫出致謝的原因。

  教學反思

  《燕子專列》是一篇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專列把它們送到了溫暖的南方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

  通過這篇短文的教學,我深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應該放不開手腳,總想自己主宰課堂,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尤其是閱讀課文,應該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因此,作為《燕子專列》這樣的閱讀短文,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加強學生的自讀自悟,注意加強朗讀教學,注意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表自我見解的能力,整節課圍繞“愛”之主題構建課堂,理解層層推進,情感步步升華。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3

  這篇課文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

  首先,“燕子專列”這個題目就給人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怎么還有燕子乘坐的“專列”呢?作者這樣獨特的視角激起讀者疑惑,引發閱讀的興趣。我的教學也順從了作者的意圖,從課題入手質疑激趣。通過課前對學生的學情分析,學生對“專列”這個詞會比較陌生,所以,課上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對這個詞的理解,然后借助直觀的圖片,讓學生明白了“專列”的意思。掃清了詞語障礙,學生的疑問也就順勢產生。

  其次,《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中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我充分尊重學生對于文本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在“聚焦麻煩”這一教學環節中,從感受入手,進行詞語教學。每一個詞語教學的手段采用了不同的引導,意在滲透詞語理解的方法。“氣溫驟降”學生從詞語的字面意思推測出了當年瑞士這個春天溫度突然將到了多少度,老師再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去印證自己的推測,這正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跋涉”這個詞語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所以我借助“說文解字”促使學生在古代漢字書寫與現代漢字書寫相聯系,從而了解“跋涉”這個詞語的意思,然后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在想象燕子長途跋涉飛過哪些地方中感受“長途跋涉”所表達的路途的遙遠與艱辛。學生在詞語的'理解中自然的感受到了這些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所以,每個教學環節我都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后,請他們通過自己的朗讀把這種情感傳達出來,學生的朗讀也得到了提升,是真正的有感而發。

  另外,《課程標準》中還指出要遵循語文教育的客觀規律,在閱讀和口語交際的發展上下功夫。所以這節課我學生有了閱讀感受的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個口語交際的環節,意在不僅讓學生理解“呼吁”這個詞,而且還要對剛才的閱讀學習有一個內化的過程。學生在試當播音員的過程中,嘗試把剛剛學習的詞語用在播音中,還通過口語表達傳遞了自己愛護鳥類的心聲,更加學會了用自己飽含真情的、富有號召力的語言來感動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愛鳥的行動中。

  在這次的賽課中,讓我收獲很多。正確把握學段目標去設計課堂教學,從學生的需要入手去指導課堂教學,全面的學情分析來提升課堂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4

  上周,我接受了中心學校對我們中層管理干部的課堂考評,當時我執教的是《燕子專列》第二課時。這課時的主要內容是通過品讀課文,感受人們愛護燕子、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感情。為了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這樣兩處合作探究:

  1、在燕子瀕臨死亡時刻,瑞士政府作出了什么決定?為什么說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

  2、居民們是怎樣做的,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貝蒂是怎么做的,談談讓你感動的地方。最后,設計了一個課堂練習,寫一寫你想對貝蒂說的話。上完之后,我有以下感受:

  成功之處:

  (一)、合作探究點設計得比較恰當。學生經過這兩次探究學習,對文本內容理解得比較到位,而且這幾個探究問題既能讓學生認真思考,又能讓同學們都有話可說。

  (二)、電子導學課件設計得比較詳細,尤其是每一環節的學習方法指導比較細致。怎樣讀課文、怎樣批畫、怎樣交流都有明確的提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做到有條不紊。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規范基本訓練到位。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培訓,同學們已經能夠按照“獨學-交流-展示”的模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一個同學都能在組內發言,也能對別人的發言進行一定的評價。

  (四)、教學中關注了全體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時既考慮了合作學習完成得最快的小組,也考慮了學習速度較慢的小組。課堂中我盡量把評價的機會讓給同學,做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思。

  不足之處:1、朗讀的訓練不夠充分,沒有形成組間PK的氛圍。這節課上,我的設計是將第三自然段作為訓練朗讀的重點段,通過個人讀-評價-組間賽讀的方式來進行。而在課堂中,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只是在評價之后讓全班齊讀了一遍就草草收場,沒有達到訓練的目的。

  2、學生的評價語言過于單調,不能做到評價具體化。當后一個同學(小組)對前一個同學(小組)進行評價時,往往都是公式化的“我認為說(讀)得很好,我想補充一點”。聽起來似乎有了一個評價,但實際上這樣的評價是無效的。說得好,好在哪里;說得不好,不足之處是什么。只有學生說清楚了,才是真正的聽清了別人的'答案,并經過自己的思考之后的評價。這一點,我在以后的課堂中要及時地指導學生并進行適當的示范。

  3、課堂展示沒有非常精彩的地方。各組都在按部就班地交流展示,缺少思想的碰撞。課堂秩序井然,但少了幾分鮮活的靈氣。這是一個值得我思考的問題:怎樣在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規范的前提下打造充滿生機、趣味盎然的語文課堂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5

  【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一文出自人教版第6冊,本文講述的是一個人們關心燕子、保護燕子的感人至深故事。文中有許多簡化部分,如:政府怎樣呼吁;貝蒂怎樣救護;燕子如何向人類致謝。我在講讀課文時,緊緊抓住這些空白,引導學生進行言語交際訓練。以下是“貝蒂救護”言語訓練的課堂實錄

  【指導過程】

  1、小貝蒂是如何冒著嚴寒救護一只只凍僵的燕子的?請給文中插圖配上生動形象的句子。

  (1)、想象寫話

  (2)、交流內容

  (例文:小貝蒂和爸爸、媽媽來到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她看見樹底下有一只燕子,就把它抱起來,放在袋子里。后來又看見石縫里有一只燕子,又把它救了出來。她找呀找呀,一會兒又找到許多,真高興啊,就和爸爸、媽媽興高采烈地把燕子送到火車站。)

  (3)、師生講評

  (問題:這段話只把畫面內容進行簡單再現,缺少生動的詞句,形象的描繪,事情顯得輕而易舉,不感人。)

  2、情景再現

  根據以上提示,上臺演一演貝蒂尋找燕子的過程。

  (一生上臺,左看看,右看看,找得很仔細,還不時搓搓手表示很冷。做扒開草的動作,捧的動作,臉上表現出興奮的神態。)

  3、當貝蒂把燕子送到了火車站,記者采訪了她。

  記者(師):小朋友,你在哪兒找到了這些可憐又幸運的小燕子?

  貝蒂1(生):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那兒雪很厚,有20厘米以上。

  記者:你當時怎么找的?

  貝蒂2:我東看看西看看,什么也沒有,后來看見左邊有草叢,我就扒開一看,里面真的有一只燕子。

  貝蒂3:我看見巖石有一條很小的縫,我的小手剛可以伸進去,一摸摸到了軟軟的毛,我想肯定是燕子,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拉出來。

  記者:你能描述一下當時燕子的狀況嗎?

  貝蒂4:燕子已經快凍僵了,呼吸很微弱,眼睛半開半合,看到我它好象在說:“救救我!”我就把它放在嘴邊呵呵氣,讓它溫暖點。

  記者:你的手不冷嗎?

  貝蒂5:冷!我手都凍僵了,手指都不聽話,彎不起來了。(師糾正:不聽使喚)

  記者:那是什么支撐著你戰勝寒冷,救護了那么多燕子?當時你心里怎么想的?

  (生同桌交流)

  貝蒂6:我想燕子太可憐了,不去救它,它們會凍死的。燕子會捉害蟲,是益鳥。再冷我也要堅持住,找到更多的燕子救活它們。

  4、貝蒂真實一個有博大愛心的小女孩,我們再把前面寫的片段進行修改、潤色。

  友情提示:

  a、當時天氣情況如何?

  b、燕子很容易就能發現嗎?

  c、加上貝蒂的神態、動作、語言。

  d、可以用第三人稱,也可以用第一人稱敘述。

  參考詞匯:白雪皚皚 嚴寒刺骨 搜尋 扒 摸 捧 抱 小心翼翼 眉開眼笑

  【作品展示】

  我們一行仨人馬上出發了,好不容易登上山間巖縫。地面都覆蓋了皚皚白雪,有20多厘米厚,踩上去咯吱咯吱響。

  燕子在哪兒呢?我四下里看看,除了一片白色,什么也沒有。難道被雪湮沒了嗎?我就用力去挖雪。哇!雪好冰,手指鉆心地痛。媽媽心疼地握住我的手,放在嘴邊呵氣,一股暖流從指尖傳到心底。爸爸說:“燕子不會在地面上等死,它一定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仔細找找。”說的有理,我睜大眼睛四下里尋找。發現旁邊有干枯的草叢,會不會躲在里面避雪呢?我顧不得腳滑,快步跑上去,小心翼翼地扒開枯草。呀!黑乎乎的一團,那不是燕子的羽毛嗎?我邊伸手去捧邊大聲喊:“快來看那,我找到一只了!”

  燕子在我手心瑟瑟發抖,縮成一團,眼睛半開半閉,好像在說:“快救救我,我堅持不住了。”怎么辦?怎么辦?我腦子飛速旋轉。對,媽媽不是呵氣為我的手取暖嗎?這辦法好,我毫不猶豫把快凍僵的燕子放在嘴邊,不停地呵氣。“快,把燕子放在保暖袋里。”媽媽把燕子小心地抱在懷中,像抱著小時侯的我。

  接著,我們又在石縫里找到了兩只,是爸爸發現的。但他手太大,伸不進去,還是由我出馬。挽上袖子,咬牙忍住刺骨的冷,試了幾次都沒成功,因為洞口太小,手又凍麻了。難道放棄嗎?這可是兩個小生命啊!“堅持住,一定成功。”我對自己說。當許多的燕子終于舒服地躺在保暖袋中時,媽媽親了我一口,表示對我的獎勵。

  【教學反思】

  有許多的老師都認識到結合閱讀課文進行言語交際訓練,是對每單元一次口語交際、習作的很好補充,不僅增加了動口、動筆次數,也深化了對課文理解和感受。但往往會留于形式,走過場,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言語交際水平。三年級是系統學習習作的起始階段,教師更不應放松每次“黃金時段”,進行細致的指導、講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言語水平。

  課堂剛開始階段,我高估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做任何指導,讓學生看圖自由創作。結果只是簡單再現了畫面內容,不能反映天寒地凍時尋找燕子的艱難,不能反映出小貝蒂博大、堅韌的愛心。于是,我利用“情景再現”,演一演尋找燕子過程,注意觀察貝蒂的動作、神態。重點一環是“記者采訪”,一步步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出整個尋找過程,特別是心理活動。第二次修改潤色后,學生的作品有了很大的起色,不但注意到了神態、動作,也有了語言與心理活動的描寫,甚至有第一人稱的自述,收獲頗豐。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6

  課內檢測

  一、根據課文填空。

  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 )著春寒,( )著滿天飛舞的大雪,( )尋找凍僵的燕子。

  答案:略。

  二、給下列詞語選擇它的反義詞。

  難看 難受 寒冷 簡單 一般 軟弱 索取 虐待

  漂亮    舒適

  溫暖    麻煩

  特殊    堅強

  奉獻    愛護

  答案:漂亮—難看 舒適—難受 溫暖—寒冷 麻煩—簡單 特殊—一般 堅強—軟弱 奉獻—索取 愛護—虐待

  三、你喜歡小女孩貝蒂嗎?她在尋找燕子時,心里都會想到什么呢?請發揮你的想象說一說。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深情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導語。

  2、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可小組,也可同桌完成。)

  (一)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匯報交流。

  三、細讀領悟,完成以下要求。(小組合作完成)

  (一)瑞典政府和人民為了救助燕子,他們分別做了什么?從他們為燕子做的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二)匯報交流結果。

  (三)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與"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指導學生板書)

  人——————燕子

  四、圍繞"愛"讀書討論,感情朗讀。

  (一)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二)引導想象,對課文內容做補充,豐富課文的內容。

  1、(看課文插圖)小貝蒂在哪兒發現了燕子?她怎么做的?會說些什么?

  2、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段。

  3、獲救的'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它們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呢?

  五、課外拓展。

  2、教師小結。

  3、老師的話。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8

  【課 題】:《燕子專列》學教指南。  

  【課時數】:共(2)課時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加環保意識、愛鳥的意識。(重點)  

  3.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對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難點)     

  【預 設】關健點: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以上傳)     

  【課題導入】:談話導入,揭示課題。(2分鐘)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起走進瑞士的火車站,看到這樣一幕(出示圖片),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客人是(齊說:燕子),對,同學們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入其中,去品味故事背后那動人的一幕!   

  【學習過程】(15分鐘) 

  圍繞兩個問題自學課文,劃出有關詞句,仔細品味。

  1、燕子遇到什么困難:(第2段)

  預設:

  ⑴ 困難一:冷。   

  ⑵ 困難二:累。   

  ⑶ 困難三:餓。   

  ⑷ 困難四:死亡。

  2、人們為燕子做了些什么?(第3、4段)

  預設:

  ⑴ “瑞士政府決定……送到溫暖的地方”:政府工作非常忙,還用專列來送燕子,真是很了不起。

  ⑵ “于是……把它們送到火車站”:理解“呼吁”。如果你是電臺、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你會怎么呼吁?假如你聽到這個消息,你會怎么做?

  ⑶ “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這句話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    

  ① “冒、頂、踏、”。    ② “四處”。

  ⑷ 貝蒂的故事:她是怎么尋找的?她會想些什么?

  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     

  【展示交流】(5~8分鐘)  

  匯報交流:  

  1、燕子遇到的困難:

  生讀出相應的句子,師出示句子: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的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感受燕子當時的處境。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瀕臨死亡)

  瀕臨死亡的意思就是說——情況相當的“危急”

  所以燕子瀕臨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冷、累、餓)

  ①冷:理解“氣溫驟降”。

  ②累:理解“長途跋涉”。

  ③餓:昆蟲幾乎都被凍死。這些燕子又冷又餓,我們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饑寒交迫”

  ④死亡:

  師:看來,燕子遇到的可不是一般的麻煩,生死攸關呀!面對燕子的危急處境,你有怎樣的感受?

  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現在最希望的是什么?是呀,不僅僅是“救”,而且還要在前面加上一個字——“急救”

  2、人們為燕子做了些什么? 

  (1)、感悟瑞士政府決策的偉大。

  ①句一:“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

  一群遇難的燕子與一個國家的其他大事比較,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真是了不起的舉動。

  帶著對瑞士政府的敬仰來讀這句話。齊讀。

  ②決策下來了,政府又是怎么做的呢?

  句二:“于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他們送到火車站。”

  “呼吁”什么意思?是下達命令,嚴肅規定嗎?

  燕子是人類的朋友,愛護燕子是我們的責任。同學們,假如你就是瑞士電臺的一名記者或是播音員,你會怎么呼吁?自己先來練習練習。

  引導學生把意思表達完整,要能打動人心。

  ③聽到這個緊急的消息,你會怎么做?

  (2)、感悟瑞士人民的愛心。

  句子:“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①同學們,讀著這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料峭的春寒是什么?從哪里看出來,春寒到底有多寒?從文中去找一找。

  是呀,多么動人的一幕啊!看,在風雪中,在山路上,居民們——(齊讀句子)。

  ②你看到有誰走出了家門,走進了風雪中?替換“居民們”指導朗讀。

  ③(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不顧一切拯救燕子)

  你似乎看到了他們在哪兒尋找燕子的身影?

  你又似乎聽到了什么?

  是呀,山路上、懸崖邊、巖縫口到處都留下了人們尋找燕子的足跡,到處都可以聽到人們的呼喚。帶著這種感受,讓我們再一次朗讀這句話。

  (3)、感悟貝蒂的真情。

  ①正如你們所說,這許許多多的人群中,有一個叫貝蒂的小女孩也走出了家門。

  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②出示第四自然段課文:讀讀這段話,你有什么話想說?帶著自己的想法讀讀這段話。

  ③聽老師讀,想一想貝蒂不在乎什么,只在乎什么?

  交流想法。

  ④是呀,許許多多的人們和貝蒂一樣,他們不在乎……只在乎……

  3、齊讀2、3、4自然段。

  師小結:天氣如此惡劣,可人們不畏嚴寒到處尋找燕子,去拯救比自己更需要保護、更弱小的燕子,這種精神不正是體現了人類對動物、對自然的愛護嗎?

  【達標反饋】(8分鐘)  

  1、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張(          )  一位(          )       一座(          )  一只(          )       一片(          )  一個(          )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特別——(     )     疲勞——(     )   溫暖——(    )    舒適——(       )     

  3、按課文內容填空 

  聽到消息后,  居民們     走出家門,    料峭的春寒, 滿天飛舞的大雪, 凍得堅硬的山路,        凍僵的燕子。     

  4、照樣子,寫一寫。

  例:她的小手凍得通紅,小手凍得僵硬,但她卻一點也不在乎。

  (                                   ),但我仍然堅持跑步。   

  【拓展延伸】(5分鐘) 

  (1)可愛的燕子快樂地乘著幸福的列車駛向遠方,這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感動。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人這樣的故事。

  出示《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就是人們保護動物。

  (2)學了課文,聽了故事,看了圖片,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你把它寫下來。

  寫話練習

  (1)我想對貝蒂說:“                   。”

  (2)我想對救護燕子的瑞士居民說:“                 。”

  (3)我想對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生命的小女孩說:“              。”

  (4)我想對說:“                 。”

  (3)指名4~5個學生展示。   

  作業設計    同步語文 

  【學教反思】:(1-2分鐘)  

  列車開走了,它不僅載著一只只獲救的燕子,還載著人類的友情(愛心、祝福)這是一列(友情、愛心)專列。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呼吁所有的人都行動起來吧,愛護動物,愛護所有的生靈,尊重所有的生命,請同學們一起大聲地呼吁 。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由于教學密度比較大,課堂前半部分上得比較快,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不夠落實。今后應把朗讀作為重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板書設計】:                                                      6 燕子專列                                  

  起因:氣溫驟降、瀕臨死亡            

  經過:政府——決定、呼吁                  

  人們——紛紛、冒、頂、踏、四處                  

  貝蒂——通紅、僵硬、不在乎           

  結果:向人們致謝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9

  一、說教材

  《燕子專列》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本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燕子專列》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敘事文章。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課文主要寫了歐洲瑞士的一個春天氣溫驟然下降,導致燕子經過瑞士時因找不到食物而瀕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就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把他們送到用帶有空調的列車里開往溫暖的南方這樣一件事,字里行間充溢著人們對動物的珍愛之情,體現了人們美好的環保意識。從語言文字特點來看,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用詞具體形象,又含有比較多的意義深刻的詞句,既適合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訓練,又適合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結合新課標針對第二學段提出的閱讀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歐”“洲”“瑞”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關鍵詞——“紛紛”“頂著”“踏著”“四處”在表達中心思想時的作用;借助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瀕臨”“呼吁”“長途跋涉”等詞語的意思;并通過小組內成員的相互合作交流,通過情感朗讀,感受課文中質樸的語言,感悟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音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文本的解讀,感受人對動物的珍愛之情,培養熱愛動物并能與動物和諧共存的思想感情,能用自己的行動來加入環保的行列。

  由于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再加上三年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對本文的許多關鍵詞語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引導學生如何聯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實踐來理解詞語的意思,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對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并進一步理解文章所蘊含的道理,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朗讀,加深對文本詮釋的“環保”主旨的掌握,就成了教學重點。這個單元的主題內容比較寬泛,有很強的社會意義,而且還增加了綜合學習的內容,目的是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環境調查,進一步體會保護環境、愛護動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這就成了本課的難點。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本身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的三維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打算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朗讀感悟法: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本文的語言質樸又形象,情感豐富,充滿著對動物的愛心,在教學中,應用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尊重學生的個性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同時注意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多元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創設情境法:學生具有易感染的心理特點,根據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結合教材特點,利用圖畫、音樂和文學語言描述,再現教材的情境,喚起學生對文本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激起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以至更好地入情入境,發揮想象,釋放自己的情感。

  三、說學法

  在本課的設計過程中,我不僅著重考慮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更重要的是我還考慮到如何讓學生在參與上耗費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參與度,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所以我準備教給學生以下幾種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法: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識字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自主識字,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學習;在理解文本以及朗讀教學中,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布置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搜集人們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資料這一環節,就應該重點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團體合作。

  想象說話練習法: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是語言的內涵。新課標中指出:“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根據課后練習題三設計了:(1)我想對貝蒂說:“ 。”(2)我想對救護燕子的瑞士居民說:“

  。”(3)我想對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生命的小女孩說:“

  。”(4)我想對 說:“ 。”以及“貝蒂不在乎

  ,只在乎 ”;和燕子唧唧喳喳地叫著,仿佛在向 致謝,感謝她(他們)。這三個想象說話練習,旨在挖掘文本的留白,激發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再走出文本,超越文本,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真切體驗,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落實了人文性的教育目標,達到“一箭雙雕”之妙。

  四、說教學程序

  圍繞以上確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這樣設計本課的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激發興趣

  1.板書“燕子”,引導學生背誦《燕子》中描寫燕子的句子,然后問學生對燕子還有哪些了解,組織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燕子的資料,比如燕子是候鳥,還比如燕子能報告天氣預報,而且是捕捉害蟲的益鳥,等等。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燕子的生活習性,為學生的信息交流創設平臺,給學生提供了向全班同學展示的舞臺,學生的信心與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同時也為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也引發了學生深入自主探究的欲望。

  2.板書“專”,引導學生擴詞,再板書“專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專列”的意思。再齊讀課題,引導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脈絡、透視文章中心的窗口,通過語言文字的多方位解讀,再通過對課題的質疑,培養了學生讀文先讀題,看題學文的好習慣,同時也培養了質疑的能力。“學貴有疑”,這一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了學生質疑、表達的能力,而且為下文的整體感知,第一次接觸文本進行了目標定位。

  (二)自讀自悟,整體感知

  1.先給學生提出自學要求:輕聲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學會生字、理解新詞;在文中畫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讀后,要求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初步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并在書上寫下自己的第一感受。

  3.小組交流后,再組織班級交流。教師進行隨機點撥。在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時,重點引導學生“燕子遇到了怎樣的事情”,這樣的設計由疑入境,統領全文。

  這一環節的設計,遵循了這樣的理念:閱讀教學要實現個性化閱讀,首先要還學生真正的“讀者”地位,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給學生以自主閱讀和直接閱讀文本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與文本直接對話的同時,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學習了生字,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發展了思維,同時也為學生個性化閱讀做好了準備。

  (三)由疑入境,統領全文

  1.課件出示第二段場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并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燕子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面臨危險,非常幸運的是它們逃脫了這場災難,這是因為 ,引導學生說出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幫助?

  指名說,師板書:政府 居民 貝蒂。

  3.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人們為了燕子做了什么?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師相機提示:思考之后,你可以把這些地方用橫線“畫出”。)

  學生自主學習后,再在小組中互相交流,為的是給學生梳理自己思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4.集體交流時,先重點引導理解貝蒂是怎么做的:

  根據學生的匯報,出示句子——

  貝蒂: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里,尋找凍僵的燕子。一天下來,她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燕子。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引導學生: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要求學生試著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怎樣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突出險(覆蓋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當然在朗讀指導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只要是合乎常理的感悟,都應該呵護。因為我們的閱讀理解最可貴的地方就是個性朗讀,這是課堂生命化、人本化的表現之一。

  在學生情感朗讀后,提問:貝蒂她不在乎什么?并出示句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練習:

  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                  ;

  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尋找的疲勞,只在乎                   ;

  貝蒂不在乎饑餓、寒冷、疲勞的三重困難,只在乎                   。

  在學生深切體會后,再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真情體驗朗讀句子。學生朗讀后,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感受貝蒂對燕子的關愛之情。(紅字板書:關愛)帶著體會到的感覺,再一次深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個性朗讀時要強調評出孩子們在朗讀過程中的優點。

  這個環節的設計,我始終緊緊抓住文本,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創設情境,使學生在多次的情感朗讀中,入情入境,以讀導悟,再感受人物崇高思想的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文本的留白處,開啟學生思維,發揮想象,收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接下來,我以“我們的貝蒂是這樣地關愛燕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還有誰呢?”以這樣的句子為過渡,引入對第三自然段的學習。

  居民們: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

  (1)這里可以進行學法遷移,引導學生根據課后第二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2)組織集體交流時可以這樣點撥:“紛紛”:很多居民走出來。這居民當中都有誰呢?“可能有……可能有……”讓學生感受人們都在行動。“四處”:都是哪些地方?“在……在……”讓學生感受人們到處尋找,不畏艱辛。

  理解后,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朗讀時,注意以情感人,我是這樣導的:

  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叢林里,或是雪堆下,紛紛尋找燕子。這么多地方,容易找嗎?年邁的老奶奶,體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時,會寒冷,會饑餓,也會疲勞,我們來讀這個句子。

  教師用自己的激qing感化著學生的心靈,用自己最誠摯的情感,帶領學生走進那個冰天雪地的瑞士,去跟隨那里的居民一起來尋找瀕臨死亡的燕子,讓自己的情感體驗感化著學生,引領學生一起走進文本,進入文本的內核,那么,朗讀就達到了效果。這就是我這一個導語設計的用意所在。

  用“關于瑞士政府又做了哪些事?”一句過度后,再引導學生理解“呼吁”的意思,再以一個提問:“這是怎么樣的專列?”引出第一、五自然段的學習,出示:

  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車開動了。載著燕子的列車,帶著人類的友情駛向遠方。燕子在車廂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類致謝。

  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真切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讀給同桌聽,相互進行評價,共同提高。

  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在合作中嘗試著去感悟。學生學語文是非零起點,只有放了以后,才能知道什么地方需要老師去扶,這樣更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是個認知過程,更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的整合,不斷地擴展和完善自我認知,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這些都是21世紀公民所應具有的素質。所以,在我的設計中,我時刻“以人為本”,倡導“自主與合作”的交互學習,使得生生交流不再是“空中樓閣”,盡量做到師生、生生、生本真正融為一體。

  (四)拓展文本,升華主旨

  1.可愛的燕子快樂地乘著幸福的列車駛向遠方,這樣的故事真的很讓人感動。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下發閱讀材料:《一個真實的故事》,講的就是人們保護動物。這一環節機動,可以當作課外作業。

  2.學了課文,聽了故事,看了圖片,此時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你把它寫下來。

  寫段練習:

  (1)我想對貝蒂說:“                          。”

  (2)我想對救護燕子的瑞士居民說:“                          。”

  (3)我想對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生命的小女孩說:“                          。”

  (4)我想對 說:“                          。”

  3.指名4~5個學生展示,再進行總結:通過同學們這么深情的話語,老師相信《燕子專列》中的小貝蒂,《丹頂鶴的故事》中的小女孩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多么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境,用愛、用情編織更美好的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真正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進行語言思維訓練的同時,也在進行著情感的深化,提升著對文本主旨更深一層的感悟,既發揮了想象能力,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練習設計才是有效的設計。當然也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的權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一段,可以四個內容都寫,也可以選擇一、二個寫。體現了訓練的層次性,也符合了學生智力發展的多元性。

  (五)布置實踐活動

  自主選擇合作的伙伴,共同搜集人們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資料,用自己的行動向自己周圍的人呼吁“保護動物、愛護環境”。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團體合作能力,體現了語文的綜合實踐性。

  五、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力求達到簡明扼要,抓住題眼,直奔中心,達到“高效能、簡約化”的功效,有利于學生理解文本主旨。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0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認讀“啟程、特殊、麻煩、呼吁、車廂”等詞語。

  2、能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并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氣候的惡劣和燕子處境的危險。

  3、通過角色轉換抒寫“呼吁”感受貫穿全文的愛鳥之心,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境的內容,感受燕子遇到的麻煩。

  課前談話:做一個和“專”有關的猜詞游戲

  孩子們,今天我們學校迎來了很多客人,他們都是語文老師,對學習語文很有研究,我們可以叫他們——語文專家。接下來,我們就來做一個和專有關的猜詞游戲,大家想不想玩?

  咱們平湖的街頭開著許多店,專門經營一種品牌的店,我們稱——專賣店,比如艾來依專賣店,你知道哪些專賣店?(藍貓專賣店、悅來春專賣店……)

  孩子們,我們學校與英雄結下了四十多年的情緣。有一年,《浙江日報》的記者專門對我們校長就學校的英雄教育進行了一次訪問,寫下了一篇長達三千多字的報道,像這樣的訪問叫——(專訪)

  那,專門為重要乘客,重要貨物而增開的列車又叫什么呢?(專列)

  請大家仔細聽,老師說的是哪一種專列:

  特別為民工提供方便的列車叫——民工專列

  專門為災區人民送去緊要物資的列車叫——救災物資專列

  孩子們真棒,我們上課了,好嗎?

  教學流程:

  一、直接出示課題。

  師:孩子們,今天,這讓我們一起走進——燕子專列,專注地看老師寫課題。(板書)

  師:誰來讀課題——燕子專列,大家一起讀——燕子專列

  師:你覺得“燕子專列”是什么意思?——(專門為燕子準備的列車)。老師相信昨天預習時,你一看到課題,腦海中肯定升起了這樣的疑問——(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呢?燕子自己會飛,為什么要坐上專列?)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己讀通課文

  師:讓我們帶著問題,自己來讀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讀完之后,把難讀的地方再讀一讀。

  (生自由讀課文。老師巡視,傾聽學生讀書情況。隨時指導個別學生讀書。)

  2、認讀新詞。課件出示:

  歐洲   瑞士    麻煩   成千上萬   唧唧喳喳

  啟程   特殊    疲勞   氣溫驟降   皚皚白雪 

  舒適   政府    呼吁   長途跋涉   饑寒交迫

  車廂   覆蓋    致謝   瀕臨死亡   料峭的春寒

  師:課文中出現了很多生字新詞,指名分行讀

  第一行:讀準“麻煩”(“煩”是輕聲)指名、齊讀

  第二行:讀準“驟”(翹舌音)、料峭。指名、齊讀

  第三行:讀準“涉”(翹舌音)指名、齊讀

  第四行:讀準“瀕、料峭”。指名、齊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疏通課文

  師:讀準了生字新詞,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課文中出現了一些長句子,看看大家是否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指名輪流讀課文)

  (老師和同學都要用心聆聽,讀錯的地方要隨時插入,可以請同學指出來,難讀的地方老師要自己出手。問題指出之后,要請這位同學糾正過來。)

  三、了解“燕子專列”

  師: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那燕子乘坐的是怎樣的一列火車呢?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告訴大家?(指名交流)

  點擊課件出示: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正準備啟程。站臺上站滿了送行的人,他們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師:從句子中你讀懂了什么?

  生1、燕子坐上的是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列車。(請你具體說一說。)

  生2、這列列車正準備啟程。(什么叫“啟程”啊?——出發、啟動、上路)

  生3、人們都非常地愛燕子,把燕子當作了客人,站在站臺上與燕子告別。

  師:誰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指導“——”停頓。(指導好了,再指名讀,齊讀)

  四、感悟“燕子處境”

  師: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請大家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劃出相關的句子。

  指名交流,出示:

  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會讀書的孩子能把長長的一篇課文讀成一個句子,能把一段話讀成一個詞,你把這段話讀成了哪個詞?(板書:麻煩)

  師:燕子究竟遇到了怎樣的麻煩呢?請你默讀這段話,想一想你是從哪個詞或哪個地方看出來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為什么?

  隨生點紅:

  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寒冷和饑餓)

  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死亡的危險)

  預設句子1:

  生1:我從“氣溫驟降”這個詞中知道了燕子遇到了(寒冷)麻煩。因為“氣溫驟降”是指氣溫下降得很快,天氣突然變冷了,燕子無法在這種條件下生存。(請你讀,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

  生2:我從“風雪不止”這個詞中知道了……。這年春天,瑞士境內風雪交加,持續了幾天幾夜,天氣非常寒冷。

  師:讀著“風雪不止”,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風不停地刮著,雪不停地下著,整個世界一片潔白。)

  師:你真會讀書,把詞讀活了,讀成了畫面。這是讀書的好方法。

  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天氣是那樣的寒冷,像這樣的詞,你還知道哪個?(天寒地凍、大雪紛飛、鵝毛大雪、冰天雪地等)

  生3:我從“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知道了……燕子沒有東西吃,它們是又冷又餓。

  師:是呀,燕子是捕食害蟲的能手,一天要吃80只左右的昆蟲哪,現在找不到食物,天氣又是那樣的寒冷,用這里的一個詞說——(饑寒交迫)燕子的處境是多么危險啊!請男生來讀讀這個句子。(男生——齊讀)。

  預設句子2:

  師:除了寒冷、饑餓,燕子還遇到了什么麻煩?

  生1:我從“長途跋涉”中知道燕子遇到了麻煩,它已經飛了很長的路,快飛不動了。

  師:孩子們,“跋”足字旁,表示行走在山路上。“涉”三點水,表示過河。

  跋涉,就是要翻過大山,趟過大河呀。它們過茂密的森林,飛過——飛過——飛過——還飛過----(遼闊的田野、炎炎的沙漠、茫茫的大海、奔騰的江河、巍峨的高山、)

  師:它們飛越了千山萬水,這一路飛來,燕子是多么艱辛啊!

  指名讀。

  生1讀,師:飛得真辛苦呀!

  生2讀,師:飛的路真長呀!

  生2、我從“非常疲勞”中看出……燕子已經飛不動了。

  師:是啊,燕子從溫暖的南方飛回北方,它們的行程大約是5000多公里,它們不分晝夜地飛,要飛近兩個月的時間。它們已經疲勞到了極點,這里不用“非常疲勞”,你會用哪個詞(筋疲力盡)(請他讀,讀出燕子的疲憊。)

  生3:我從“饑寒交迫”中知道……燕子又冷又餓,快要不行了。

  生4:我從“瀕臨死亡“中知道……燕子快要死了。

  師:“瀕“在字典中有兩種解釋,你選哪一種?瀕臨死亡指的就是——將要死了,快要死了,馬上要死了。

  師:此時此刻,你覺得燕子遇到的僅僅是一般的麻煩嗎?(不是),那是——(不幸、災難、死亡的威脅、生命的挑戰)

  可愛的燕子,面臨死亡的威脅,你感到——擔心、焦急 、難過……

  把你的擔心讀出來——

  把你的焦急讀出來——

  把你的難過讀出來——

  女生讀,齊讀  

  師:孩子們,讓我們通過朗讀把燕子當時危險的情形告訴大家。齊讀

  點擊出示: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時,在瑞士境內遇到了麻煩。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師: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燕子……(配上音樂)

  預設:

  生1:我仿佛看到了燕子在狂風暴雪中艱難地飛行著,它們的翅膀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漸漸地,它們越飛越低,從半空中掉了下來。

  生2:我仿佛看到了燕子瑟瑟發抖、身體蜷成一團,想飛走卻沒有力氣。

  生3:我仿佛看到了燕子慢慢地,翅膀凍硬了,小爪子凍僵了,呼吸越來越微弱……

  師:燕子奄奄一息,瀕臨死亡。一起讀(配樂)

  四、聚焦“呼吁”,轉換角色。

  師:就在燕子瀕臨死亡的危急關頭,瑞士政府做出了一個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

  出示句子:于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

  師:孩子們,什么是“呼吁”?(瑞士政府通過電視、廣播告訴人們——燕子遇到了危險,請求人們——援救燕子)

  師:如果你是瑞士電臺的一名記者,或者是廣播電臺的一名播音員,你會怎么呼吁?老師告訴你,呼吁的時候,我們要說清楚:

  a、向誰呼吁?(“觀眾朋友”或者“聽眾朋友”)

  b、為什么要呼吁?為什么要救護燕子?

  c、呼吁什么?要大家怎么做?

  師:燕子是人類的朋友,愛護燕子是我們的職責。孩子們,讓我們也像瑞士的政府一樣呼吁呼吁,拿出你的作業紙,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學生動筆寫)。

  師:來,孩子們,老師知道你們還有很多話要說。請你停下手中的筆,還沒來得及寫下來的,等一會兒請你說出來。

  師:誰是廣播電臺的播音員 ……(請生上臺講)

  師:聽到播音員飽含真情的呼吁,你會——(請三個)

  師:為她打動人心的呼吁送上我們熱烈的掌聲。

  師:誰是電視臺的一名記者?

  師:告訴大家,你現在在瑞士的什么地方,請你跟大家做一個現場報道……

  師:感謝你頂著狂風暴雪,克服重重困難,來到現場發回來的報道。

  師:各位播音員、主持人、親臨現場的記者朋友,讓我們為瀕臨死亡的燕子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大聲地呼吁吧!(生自己呼吁)

  師:當聽到了你們這樣焦急真誠的呼吁,瑞士的人民肯定會馬上行動起來,投入到救援燕子的隊伍之中。

  他們究竟是怎樣援救燕子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五、寫字。

  師:孩子們,這一課出現了很多的生字要我們寫一寫記一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寫這幾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洲、驟、舒、載)

  每個生字1遍。

  投影儀展示、評議。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1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滲透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平時最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學生交流。

  老師也非常喜歡小動物。大家看,我把誰帶來了?(播放燕子視頻)

  你對燕子有哪些了解呢?

  2、同學們對燕子的了解可真不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燕子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課文中的生字詞能讀準了嗎?

  (出示詞語)檢查認讀情況。

  2、請同學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讀后交流。

  三、深入理解課文

  1、剛才同學們說到,成群上萬只燕子在瑞士遇到了麻煩。燕子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煩?

  ⑴ (出示相關文字)大家自己讀讀這段話

  ⑵ 你體會到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煩?

  ⑶ 是啊,明明已經是春天了,可是誰會想到氣溫驟降呢?大家聽,(播放風聲)北風呼嘯,風雪不止,可憐的小燕子啊,又冷又餓又累。它們饑寒交迫、瀕臨死亡。大家想象著當時的情景,自己再來讀這段話。

  ⑷ 指名讀。

  2、當瑞士的人們知道這一情況后,是怎樣幫助燕子的呢?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地方。

  3、讀后交流,相機出示有關文字:

  居民的表現:

  ⑴ 讀讀這句話,為什么這里會讓你感動?

  ⑵ 這句話中的料峭這個詞,我們以前沒遇到過。大家再聯系這句話看看,你知道這里料峭的春寒,是怎樣的春寒呢?

  ⑶ 大家想想,如果是平時我們遇到這么寒冷的天氣,你最想做什么?

  你從這里體會到瑞士的居民們怎樣?

  ⑷ 自己再體會著讀讀這句話。

  ⑸ 大家看,聽到消息后,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大家想象一下:這中間會有哪些人呢?

  ⑹ 這么多人此時的心情都是怎樣的呢?

  大家看,這么多人,都這么急切地同時走出了家門,這就是紛紛。請同學們在課文中畫出這個詞(板書:紛紛)

  ⑺ 齊讀。

  貝蒂的表現:

  ⑴ (出示有關文字)指名讀。

  ⑵ 為什么這里讓你感動?(板書:一點也不在乎)

  ⑶ (出現課文插圖)大家看,這就是小貝蒂。你看,此時的貝蒂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⑷ 師生共同走進文本情境進行對話。

  政府的表現:

  ⑴ 學生結合全文廣泛交流;

  ⑵ 大家看,瑞士政府不僅為燕子們準備了專門的列車,而且是怎樣的列車?(板書:漂亮舒適)

  ⑶ 齊讀最后一段。

  ⑷ 出示畫面,大家聽,列車開動了,燕子們唧唧喳喳地叫著。你想:這群幸福的小燕子,會說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拓展升華

  1、同學們知道嗎?這篇課文講述的可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16年前的1990年,就是在瑞士這個國家真的發生了這么一個感人的燕子專列的故事。現在,如果讓你為燕子專列再起一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專列呢?

  2、是啊,一切都是因為有了愛。(板書:愛)是愛創造了燕子專列,是愛,讓我們人類和動物和諧相處。

  3、其實,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課下,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愛護動物的故事。相信每個故事都會帶給你更多的感動和思考。

  【板書設計】

  紛 紛

  燕子專列 一點也不在乎 愛

  漂亮舒適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2

  一、課前演講:

  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能不能說一個你們保護小動物的親身經歷。

  二、導入:

  1.這節課咱們再來學習一篇我們人類保護小動物的課文。燕子專列。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板書。齊讀課題。

  2.專列是什么意思?(專門的列車)

  3.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燕子與專門的列車什么關系?等)

  三、初讀感知,讀文識字。

  1.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節課。課前預習了嗎?我來考考大家。

  (指名讀3個,領讀,同位互相讀)

  2.課文讀了嗎?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邊思考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四、研讀課文,領會寫法。

  1.感悟燕子面臨的處境。

  (1)這年春天,成千上萬只燕子從南方趕回北方時,它們在瑞士境內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煩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畫出相關的句子。

  (1) 學生交流。(指名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

  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幾乎所有昆蟲都被凍死了。燕子經過長途跋涉,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 在這段描寫中,從哪些詞語看出燕子的處境很危險?(氣溫驟降、饑寒交迫、瀕臨死亡、長途跋涉)

  師: 什么是氣溫驟降?天氣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饑寒交迫長途跋涉怎么理解?看這是燕子遷徙的圖片。

  燕子一路上要飛越無數的高山,大海,荒無人煙的大沙漠,整個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很多燕子因為飛的太遠而死去。

  師。你們說的很對。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這樣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擔憂呢?(齊讀)

  讀著讀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縮著,就要凍僵了)

  女同學一起讀讀這一段。老師看到有同學的眼睛已經濕潤了。小組之間再互相讀一讀。

  2.感悟政府對燕子的關心保護。

  (1)正當這些燕子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誰首先做出行動?他是怎樣做的?(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政府卻決定用專列送燕子回北方,這真是了不起的舉動啊。為什么說政府很了不起?(燕子與政府沒有關系。花錢。政府還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

  (2)為了保護燕子,政府通過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來告訴人們號召大家尋找燕子(在這句話中呼吁是什么意思?)

  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樣呼吁市民們的?(寫寫交流)

  (找兩個學生背下)

  3.感悟普通居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

  (1)居民聽到政府的呼吁以后,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再到文中找一找相關的句子吧。

  (指名讀,出示。交流)

  (2)在這句話中料峭是什么意思?非常寒冷。從哪能看出來?。下著雪,從插圖中也能看出來。

  當人們在嚴寒中到處尋找凍僵的燕子,能不能說說你的感受?

  焦急的。擔心。心痛。不畏嚴寒。

  讓我們通過朗讀,把人們的這種焦急,擔心,還有對燕子的關心之情表達出來吧。(齊讀)

  紛紛是什么意思?居民們一個接一個都從家里出來了。能不能想象一下,居民中會有誰呢?(年邁老奶奶,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幼小的孩子他們都出來了),老師和同學們再來一塊再來讀一讀。

  引讀:師:年邁的老奶奶,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女同學讀

  師: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男同學讀

  師:幼小的孩子,聽到消息后,走出家門齊讀

  是啊,在山村,在田野,在上路,在山間巖縫里,到處可以看到居民們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救助燕子的身影。

  4.感悟貝蒂對燕子的真情。

  師:課文著重寫了一個叫叫貝蒂的小姑娘也來尋找燕子。同學們找一找是在第幾自然段?那請你把這一段讀一讀。

  你們看,這就是當時在救護燕子的現場記者拍到的一幅照片。

  小貝蒂在干什么?

  師:是啊,整整一天了,小貝蒂一個人就……

  師:他的臉凍得通紅,收凍得僵硬,說明貝蒂現在怎么樣?(寒冷)

  但他在乎嗎?為什么?你感覺到什么?(她是多么珍愛手里的這個小生命啊!)

  讓我們再來齊讀本段。

  5.體會送別的感人場面。

  正是因為這樣,車站上出現了感人的人們送別燕子的情景。(分角色朗讀,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你們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擴展閱讀。

  六、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描寫的是一個小女孩為了就一只丹頂鶴不希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故事。咱們先讀一讀歌詞吧。 聽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七、推薦書目。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3

  [課前預習案]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堂導學案]

  一、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l)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2.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人們為燕子做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小組內討論交流以上自主學習的內容。

  2.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組長統計并匯報給老師。

  三、精講點撥

  1、解決小組內匯報的問題。

  2、為了拯救燕子,政府和人們是怎么做的?

  [課外拓展案]:

  同學們,你們看,“燕子專列”開過來了,(放課件)你們聽,唧唧喳喳的小燕子們在說什么呢?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4

  學習目標

  1認識“歐”“洲”等11個生字。會寫“歐”“洲”“瑞”等14個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受到愛護動物的教育,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課文插圖的掛圖或投影片。

  3搜集有關燕子春來秋去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喜歡小燕子嗎?能背一背描寫燕子的古詩嗎?

  2板書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專列”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為燕子開專列?……

  二、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認讀生字。

  2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分組討論。

  三、全班匯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朗讀。

  2指名認讀生字,注意“殊”不要讀成chū;“驟”不要讀成zòu;“瀕”不要讀成pín。

  3交流。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人們為燕子做了什么?通過交流,學生要對課文內容做到全面把握。可從兩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燕子專列);二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尋找、專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體會。重點體會人對燕子的關愛。

  (4)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怎樣把人們對燕子的關愛寫具體的。

  ①政府的呼吁;

  ②概括地寫居民們是怎么做的.;

  ③具體寫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導朗讀

  1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那就是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會這種愛呢?

  2重點指導讀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應讀出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去尋找燕子的意思。

  (2)第4段,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突出險(“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了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3看圖,引導想象,對課文作思維上的補充,豐富課文內容。小貝蒂在哪兒發現燕子?她怎么做的?會說什么?

  (1)自己練習講一講。

  (2)指名說一說。

  4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人們用愛、用情,編織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讓我們再讀課文,去體會人與動物之間這美好的感情!

  五、抄寫生字

  1自主記憶字形。提出難寫的字。

  2指導書寫。

  3學生抄寫生字和生詞。生詞:歐洲瑞士舒適啟程特殊驟然跋涉政府踏雪救護載著(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抄寫內容。)

  第二課時

  一、繼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指導寫想對貝蒂說的話

  1列車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你讀了這個故事,想對貝蒂說什么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吧!

  2學生自主寫。

  3指名讀,評價,修改。評價應著眼于學生語言是否流暢,用詞是否準確。允許學生內容有所不同,只要發自內心,合乎情理即可。

  三、交流學生搜集積累的資料

  1演唱人們愛護動物的歌曲。

  2你還知道這樣的故事嗎?請講一講。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 篇15

  【教學策略】

  1、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本設計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自讀自悟,思考批注,避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2、創設情境,組織和引導學生不斷深入領會和掌握課文內容。

  3、設計富有啟發性和思考價值的問題,組織和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使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

  4、插入“小練筆”,引導學生運用積累的語言材料和表達方式,進行創造性表達。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

  【教學難點】初步領會描寫惡劣氣候、環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啟發質疑

  1、板書“專列”,理解“專列”。

  提問:你們坐過專列嗎?通常,專列都是為誰而開?

  2、板書“燕子”,讀課題。

  啟發: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預設學生的問題:燕子也有專列嗎?燕子為什么會坐專列?誰給燕子準備了專列?)

  燕子有專列嗎?引讀課文第一段。

  3、過渡:是呀,燕子是候鳥,能長途飛行,怎么還用專列送呢?讓我們從課文里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文識字:

  ⑴ 自讀課文,要求讀準確、通順。

  ⑵ 出示生詞,檢查字音。

  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疲勞、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饑寒交迫、氣溫驟降、瀕臨死亡、長途跋涉。

  2、了解主要內容:

  ⑴ 同桌輪流讀課文,再次糾正讀得不正確之處。同時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⑵ 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預設回答要點: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在瑞士遇到了惡劣的天氣,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為救助燕子,政府和居民找到燕子,用專列送它們到溫暖的地方)

  三、讀中感悟,解決疑難

  (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引導學習課文)

  1、談話過渡,積累語言:

  這是一群活潑機靈的小燕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引導背誦本冊《燕子》中的語段,鞏固積累)

  燕子是候鳥,自己能長途飛行,怎么還需要專列呢?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或引用原文回答)

  2、指導朗讀重點語段:“這年春天……瀕臨死亡。”

  (預設:學生讀書不到位時,通過理解“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長途跋涉、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3、談話:

  春天剛剛到來,小燕子就往北方趕,它們準備回到自己溫暖的家。可是在瑞士遇到了這樣的麻煩,成千上萬只可愛的小燕子又冷、又累、又餓。它們在風雪中拼命地飛呀飛呀,可怎么也飛不起來。它們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是誰救了它們?(預設學生回答:瑞士政府、瑞士的居民)

  啟發:用專列送燕子,“能夠做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瞧,其他的學習伙伴也發出發這樣的感嘆。讀書的時候,你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呀。

  大家是怎么幫助小燕子的?默讀課文,找找答案。你可以勾畫重要的語句,可以寫寫你的感受;如果有疑問,也可以寫出來。(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相機指導)

  4、交流:

  人們是怎么救助小燕子的?(預設要點:政府準備專列送燕子到溫暖的地方;居民們尋找燕子送到火車站)

  抓重點語句指導朗讀,幫助理解:

  “聽到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料峭的春寒,頂著滿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⑴ 指名讀句子,聽的時候留意帶點的詞。

  ⑵ 提問:從帶點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自讀感悟。(預設學生回答要點:內心焦急,關心燕子,不良嚴寒,善良熱情等)

  ⑶ 指導朗讀。指名讀;引讀:“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吁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聽到這個消息后──(學生齊讀)

  5、抓典型事例,深入理解:

  談話:和大家一樣,一個名叫貝蒂的小姑娘也在尋找凍僵的燕子。

  ⑴ 她會遇到什么困難呢?(預設學生回答:雙手凍僵,在山路上滑倒,冷得全身發抖……)

  ⑵ 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

  ⑶ 指導看圖:小貝蒂在干什么?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她當時會想什么?

  ⑷ 指導“小練筆”。把你看到的、想到的,用一段話寫下來。

  ⑸ 交流“練筆”情況,師生共同點評。(教師點評時突出本文主旨)  

  四、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1、狂風大雪、饑寒交迫,小燕子瀕臨死亡,多么不幸!可是,有了人們這樣的救助,小燕子又是多么幸運呀!你想對小貝蒂、當地政府或者居民說點什么呢?

  2、談話:多么善良的人,多有人情味的政府!于是,那一年的春天,我們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看到了這樣一幕──(引讀首尾兩段)“有一年春天,在歐洲瑞士的一個車站,……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車開動了……向人類致謝。”

  【點評】

  本課設計有如下特點:

  第一,我們的課堂期待著“教學生成”的精彩,但是“生成”與“預設”是一組對應的概念,沒有好的預設很難有精彩的“生成”;期待更多的“生成”精彩,就應該在備課時做更周詳巧妙的“預設”。本課設計者從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出發,在備課時做詳盡巧妙的教學預設,這值得借鑒。

  第二,從學生學情出發,抓準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針對性強。例如,根據中段學生的朗讀體會不深刻的情況,設計者抓住課文的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來設計朗讀指導,體會含義;抓重點人物小貝蒂的典型事例來深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不平均使用力量,使學生的理解得以深刻、到位。

  第三,加強讀寫結合,綜合推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中段學生讀要加強,同時習作表達能力也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得到培養和訓練。本設計注重字詞教學,加強了朗讀指導,同時非常注意讀與寫結合,力圖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燕子專列》(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小學三年級語文《趕海》優質教學教案(精選12篇)

    《趕海》是一篇婉轉動人、帶有濃濃童趣、童真的課文。主要記述了“我”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表露了作者對大海、對生活的熱愛。在教這篇課文時,我一直立足于本課的“趣”,展開教學。...

  • 2023年小學三年級語文暑假作業題(精選2篇)

    一. 看拼音寫詞語(9分)lǒng zho kuān ku bēn tng yī ji( ) ( ) ( ) ( )huī f chn dng shuǐ tiān xiāng jiē( ) ( ) ( )q tu bng jn rn shēng dǐng fi( ) ( )二. 組詞語(16分)潮( ) 隱( ) 震( ) 丈( )朝( ) 穩( ) 振( ) 仗(...

  • 小學三年級語文《炮手》教學設計教案(精選17篇)

    導入:師:老師跟同學們一起做個小游戲,老師說國家的名字,看誰能說出它們首都的名字?師依次說中國、倫敦、法國。師:去年我校很多教師到歐洲去考察,這是他們帶回來的圖片。法國是歐洲的一個國家,(師指圖)紅星所在的地方就是巴黎。...

  • 《海底世界》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范文(精選17篇)

    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認識、了解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2、通過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聯系的訓練。...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錦(通用17篇)

    一、 相得益彰,各盡其妙“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韓愈之述頗有啟示。小學語文學科的知識雖然包羅萬象,但必有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規律和精華所在。...

  • 小學三年級語文《美麗的北海公園》教案(精選4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抓描寫景物特點的詞語、課外搜集的資料)想象的方法,把書中的文字變為頭腦中想象的畫面,再把頭腦中的畫面通過讀表達出來,感受北海公園的美麗。...

  • 造字大王一家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通用2篇)

    課時目標:1.認識、會寫“描、創、章、刃、疊、澇、妨、愧”8個生字。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能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并逐步學會通過合作學習,解決疑難問題。...

  •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教案(精選7篇)

    教學要求:1.會認“縮、莖”等7個生字。正確朗讀理解“舒服、舒展、努力”等詞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樹克服困難努力成長的快樂和為人們服務的快樂。...

  •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第八次教案(精選2篇)

    開發區小學 三 年級 語文 科目集體備課教案課題:11、第八次本課初備課時共2 課時,本課第 1課時個人復備欄教學目標: ⒈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和背誦課文。 ⒉學會本課的生字。...

  • 小學三年級語文《江畔獨步尋花》優選教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意盎然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誦古詩,背誦這首詩。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描繪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

  • 《檢閱》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4篇)

    教材簡析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國慶游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課文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很突出。...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群鳥學藝》(通用15篇)

    一、 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群鳥學藝》。誰能結合自己的預習說說“群鳥學藝”的意思?師:聽了大家的解釋我還想知道向鳳凰學什么本領,結果怎樣?誰愿意來告訴我?師:誰連成一段話來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呢...

  • 小學三年級語文《給予樹》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和時間賽跑》(精選12篇)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 小學三年級語文《水上飛機》教案(精選15篇)

    [教材簡解]:《水上飛機》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個科普童話故事,它用擬人化的手法,以描寫人物對話為主要形式,形象地向小讀者介紹了水上飛機的廣泛用途,展現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 | 日本男女爱爱视频 | 五月天she歌词 | 啪啪综合视频 | 好紧好滑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 麻豆网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一区 | a级毛片蜜桃成熟时2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情爆乳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美女中文字幕视频 | 91在线超碰 | 日本不卡一区 | 99热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anquye欧美 | 国产成人免费9x9x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软件 |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密臀 | 久久视频这里只精品10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页 | 亚洲天堂av线 |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特级淫片日本高清视频免费 | 亚洲自偷自偷图片视频专区 | 2024国产三级精品最新在线 | 日本伦理一区 | 精品国产18久久久久久二百 | 日本一本二本三本在线观看 | JAPANESE高潮喷水| 四虎影视免费永久在线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青青草成人av |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 久久作爱视频 |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 | 好紧好爽午夜视频 | 国产成人日日夜夜 | 龙珠超二在线观看免费国语高清 | 无码人妻出轨黑人中文字幕 | 四虎在线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