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⑤ 品讀回味:
欣賞了潮水來臨之際的壯觀,令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譴詞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會讀得更好了,是嗎?
⑥ 對話追問:
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
(啟發學生與課文、作者、大自然對話。)
⑦ 美讀升華:
你能把自己對錢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嗎?
⑧ 配樂朗讀:
“潮來時”的3、4自然段。
(語速由緩到急,語調由平靜到高昂,頓挫有力。)
更奇的還在后頭!請往下讀。
3、自主品讀“潮去后”的“奇”:
⑴ 讀了之后,你覺得更“奇”的體現在哪些情景里,哪個詞語里?
⑵ 適時點撥感悟:
“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義及其景象。
⑶ “恢復”一詞能去掉嗎?為什么?
(引發學生聯系前文。)
4、品讀“潮來前”的“奇”:
⑴ 過渡:
的確,錢塘江大潮未出現時,江面是很平靜的。當然,平時的錢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過,在“觀潮日”這一天,我們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與期待,于是在江潮來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翹首期盼。
⑵ 引讀:
帶著這種心情讀好句子。
(舒緩而又神秘、盼望的語氣。)
三、深悟“奇”,回歸整體
激情朗讀:剛才我們仿佛追隨作者一起身臨其境地去觀賞了一次大潮,錢塘江大潮一它的壯麗、它的雄奇,令我們嘆為觀止,使我們深深折服!真不愧為“天下器官”,名不虛傳!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回味“觀潮”中的這美、這壯、這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