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2、思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蘊含的道理。
3、說說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4、說說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二、展示學習成果(20-30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①學生自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②小組內交流自己朗讀中所獲得的心得。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
1、再次讀課文,說說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各小組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展示,如聯系自己的實際。)
2、各小組討論交流讀過課文后,你想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3、匯報書信的格式和寫法(要求點出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同學常出現錯誤的地方)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如果張國強同學的這封信是寫給你的,那么你會想些什么呢?你會怎樣看待這些問題呢?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5分鐘)
聯系生活實際或者聯系自己,是否也見過或自己存在過像張國強同學這樣的困擾呢?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給你最想要傾訴的人寫一封信,要求格式要正確,還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書信的格式
(1) 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 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說的話,都寫在這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 “×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果告訴對方,然后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 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尾的寫法,根據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 署名。結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可以帶姓,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