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春天教案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朗讀為重點,在朗讀中感悟語言,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揭示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教學過程:
一.扣題解題,引入情景。
1.板書:春天 喜歡這個季節嗎?你印象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一個詞,一首詩,幾句話來描繪。
2.添寫“觸摸”,讀題。
同學們眼中的春天真美呀!你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有健全的四肢,真幸福!然而,有這樣一位小姑娘,她看不見湛藍的天,看不見清澈的水,更看不見絢爛的花,她的眼前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可是,她的內心卻一片光明,她心中的春天依然萬紫千紅,充滿生機。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原來她是在用心靈觸摸春天。師添寫課題。誰知道“觸摸”什么意思?誰能輕輕地,柔柔地讀一讀課題?請同學們齊讀,看誰讀得輕讀得柔讀得美!
二.師范讀課文,生初步感知。
1.這是一位什么樣的小女孩?
2.課文寫了有關小女孩的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語言,感悟奇跡。
同學們,在這樣一個春暖花開的早晨,小女孩安靜在觸摸春天時都創造了哪些奇跡呢?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再次走進文本,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并把感受批注在旁邊。
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
你為什么感到是種奇跡?你是抓住哪些詞句來理解的?
學生充分交流后,在班內匯報交流。
匯報交流一: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
1.說說看,你為什么覺得這是一個奇跡?
2.你怎樣理解“穿梭”“流暢”“磕磕絆絆”?可以借助學生表演來理解。
3.此時,你對安靜產生一種怎樣的情感?請通過你的讀表達出來。
4.安靜為什么能在花叢中流暢地穿梭呢?
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能聯系上文解決問題,這也是學語文的一種方法。
“流連”什么意思?是什么吸引了安靜?“整天”怎樣理解?從中你讀懂了什么?(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匯報交流二:
在這個美麗的春天的早晨,安靜仍在繼續創造著奇跡,你還從哪些語句感受到?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你為什么認為這是奇跡?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回報交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