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完的大書(通用7篇)
讀不完的大書 篇1
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 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陳維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2、 認識6 個生字。
教學過程:
1、 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有一本書很大,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五”,從書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尋找答案吧!
2、自由讀課文,自主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職權篇內容。
(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初度,讓學生底可聞又出不理解。)
(2)、小組互動:
互讀課文,進行正音。
(3)、集體交流讀書所得,了解自主讀書情況。
(在初讀課文,前線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樹木、充裕鳥獸給小朋友帶來的快樂。)
3、 感情朗讀,理解感悟。
(1)、像一項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
(通過朗讀體會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把體現小作者仔細觀察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中感受善于觀察是一種好習慣。
(3)、啟發學生合作交流讀懂了什么,杜勒克問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拓展延伸
(1)、你見過大自然中的那些現象?
(2)、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5、檢查識字。
6、推薦作業。
(1)、選擇大自然中花草樹木、充裕鳥獸其中一種進行觀察,把收獲和同學交流。
(2)、讀《閱讀》中的相關文章。
口語交際:編一出小劇演一演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會有順序的觀察圖意,并能完整清楚地敘述出來。
2、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相似事情,以小組為單位編個小劇本,合理分配角色表演出來。
3、培養學生采取合適的方法、運用適當的語言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矛盾。
教學重難點:
根據具體情景合理想象圖上人物的對話內容。
能把身邊相似的事件編成小劇本,并表演出來。重點是采取適當的方式,運用恰當的語言來化解矛盾。
教學思路:
1、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出示插圖和說話要求的前兩句,使學生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同桌討論,自由練說。
同桌之間相互補充,把圖上內容說清楚,說完整。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正確理解人物心理,選擇適當對話并表達出來。
3、全班交流,大家評議。
4、出示說話要求的后兩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點。
5、小組交流,充分練說。
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怎樣才能把事情演得生動。
6、全班表演,師生評議。
引導學生有依據的評價優勝小組。
讀不完的大書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5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是愛讀書的孩子,我們都知道,讀書對我們成長有很大好
處,誰能用古詩或名人名言來概括一下讀書的好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本很大
很大的書,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書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來來
學習《讀不完的大書》。
二、揭題
1、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2、那么就讓我們快到書中去看看吧。
三、讀中感悟,體驗新知
1、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讀一下本課的字詞。(課件出示生詞、展翅飛翔、兩
軍對壘、暑寒榮枯、井然有序、壁壘森嚴、隨風搖曳、溫柔細膩、雨后春筍)
3、默讀課文:
課件出示思考題:
(1)這本書指的是什么?
(2)你是從哪知道的?(第一自然段)
(3)誰來讀一下第一自然段?
(4)大自然對五六歲的孩子來說,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好玩的、好看的)
思考后指名回答,集體評議。
4、作者又覺得大自然哪好看,哪好玩呢?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找一找。
(1)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大自然中好玩的東西?(第2~5自然段)
(2)默讀第2~5自然段。找出作者具體寫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東西。
(飛鳥、花草、鮮花、螞蟻、果樹、竹林、棕櫚樹)
5、選擇一處或幾處你喜歡的景物,小組內學。說說作者最喜歡什么,你從哪
個自然段看出來的。(課文第3自然段具體描述了螞蟻搬家時井然有序、盡心盡力以及兩軍對壘時你死我活的勇敢忠誠——令人不可思議)
(1)大自然中寫昆蟲雖然很小,但它們的行為卻往往讓人不可思議,讀螞蟻搬家的情景,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呢?(驚訝。指名朗讀,集體評議)
(2)螞蟻兩軍對壘時表現怎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齊讀,看誰能讀出對螞蟻的敬佩之情)
四、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美好的景象,遼闊的天空,浮云朵朵飛鳥翱翔,五顏六色的鮮花散發出沁人的芳香,滿山的果樹,竹林生機勃勃,高大的棕櫚樹……
1、這時你有什么感受?
2、作者會有什么感受呢?
3、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4齊讀最后一段,說說為什么說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五、你見過大自然的哪些現象?大自然給你帶來什么樣快樂?說說你的感受。
六、小結:說一說本節課你的收獲。
拓展延伸
1.聯系課文內容和平時的生活積累,說說大自然中有哪些奧秘。你能提出哪些問題?你能回答哪些問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開想像,用彩筆畫下來。
讀不完的大書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中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置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快樂讀書屋,來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給我們帶來的樂趣。(板書課題)
問:看了課題,你會提出什么問題呢?(是什么?內容是什么?怎么樣?)
二、自讀自悟,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小組讀,互相糾正讀音。
3、出示字詞,小組學習。從以下幾方面學習:1、有沒有多音字;2、有沒有需要辨音的字;3、哪個字你能擴詞;4、完成填空
4、交流學習生字。
三、品讀課文,自我感知
1、指名讀文,思考學生課伊始提出的問題。
2、回答問題:這本大書是什么?(大自然)內容是什么?(自然萬物)
這本書怎么樣?請你用一個詞來概括。
3、自由讀文,說說課文哪一句話或哪一段話你最喜歡,讀一讀,說說為什么?
學生廣泛讀文,并指導朗讀。(采用多種方式讀出興趣,在讀中積累詞語、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
四、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分組讀全文。
2、齊讀最后一段,你能將結尾再補充一句話嗎?(點出仔細觀察)
五、板書設計
讀不完的大書
大自然
自然萬物 細心觀察
讀不完的大書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 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6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陳維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2、 認識6 個生字。
教學過程:
1、 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有一本書很大,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五”,從書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尋找答案吧!
2、自由讀課文,自主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職權篇內容。
(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初度,讓學生底可聞又出不理解。)
(2)、小組互動:
互讀課文,進行正音。
(3)、集體交流讀書所得,了解自主讀書情況。
(在初讀課文,前線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樹木、充裕鳥獸給小朋友帶來的快樂。)
3、 感情朗讀,理解感悟。
(1)、像一項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
(通過朗讀體會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把體現小作者仔細觀察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中感受善于觀察是一種好習慣。
(3)、啟發學生合作交流讀懂了什么,杜勒克問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拓展延伸
(1)、你見過大自然中的那些現象?
(2)、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5、檢查識字。
6、推薦作業。
(1)、選擇大自然中花草樹木、充裕鳥獸其中一種進行觀察,把收獲和同學交流。
(2)、讀《閱讀》中的相關文章。
讀不完的大書 篇5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讀不完的大書,里面有無窮的奧秘,極大的學問,有欣賞不完的樂趣。小編在這里整理了《讀不完的大書》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讀不完的大書
朱維之
七十多年前的農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許多自動或機動的玩具,沒有開發兒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時,家里什么玩具都沒有,大人們不關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歲時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東西。農村的特點是接近大自然。遼闊的天空,廣闊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樹木,空中的浮云和飛鳥,地上的走獸和昆蟲,水中的游魚等等,有說不完的好玩東西,能夠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實驗的興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樂活潑的樣子,叫你高興。老鷹在高空中盤旋時,展翅飛騰或流蕩滑翔,有時猛撲而下,像在捕捉小雞或什么東西,給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覺。花草樹木的生長、開花、結子,暑寒榮枯,都有各種不同的趣味。草的葉子不一樣,有長有短,有的還帶刺;開的花有紅的、黃的、紫的、藍的,形狀也有單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樹木的千姿百態,更有給人樂趣的東西。昆蟲的動作也很好玩,例如螞蟻搬家,那么長的隊伍,那么井井有條的陣營,個個盡自己的力量,把貨物全部搬遷。這種組織性很強的小動物的行動,真叫人佩服。當它們兩軍對壘時,更是好看,隊伍整齊;正式打仗時,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體堆積如山,勇敢忠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種的果樹,有梨樹、桃樹、橘子樹、柚子樹、酸橙樹,它們在不同的季節開不同的花,結不同的果實。從樹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鮮美。我家后面還有兩叢竹林和一株棕櫚,是我最愛的。竹子長得快,雨后春筍,一天長幾寸,出土幾天就長得和我一樣高了。筍子炒咸菜,味道鮮美無比。更可愛的是它們那聳入高空的青翠莖葉,亭亭玉立,顯得那么純潔!微風吹來,一片沙沙聲,是那么溫柔細膩。但當大風襲來時,竹林總是最先發出蕭蕭的喧聲,不平靜的調子,奏出我幼小心靈的悵惘情緒。池塘邊的棕櫚樹堅毅地獨立著,大蒲扇似的葉子顯得很高潔,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魚在池水的倒影中間游玩,是另一種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讀不完的大書,里面有無窮的奧秘,極大的學問,有欣賞不完的樂趣。
《讀不完的大書》閱讀題目與參考答案:
1.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細膩
A.lì
B.nì
正確答案:B
2.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遐想
A.jiǎ
B.xiá
正確答案:B
3.連線搭配。
一( )棕櫚------
正確答案:一( )棕櫚------株
一( )咸菜 ------
正確答案:一( )咸菜 ------壇
一( )畫冊------
正確答案:一( )畫冊------部
( )的身影------
正確答案:( )的身影------惆悵
( )的喧聲------
正確答案:( )的喧聲------蕭蕭
4.文中詳細寫了( )。
A.螞蟻
B.桃樹
C.竹子
D.橘子樹
正確答案:A C
5.“雨后竹筍”是一個成語,我們現在常用它的比喻義,意思是( )。
A.形容植物生長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正確答案:B
讀不完的大書 篇6
《讀不完的大書》指的是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事物的奧秘,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也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下面由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帶來關于讀不完的大書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讀不完的大書閱讀材料七十多年前的農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許多自動或機動的玩具,沒有開發兒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時,家里什么玩具都沒有,大人們不關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歲時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東西。農村的特點是接近大自然。遼闊的天空,廣闊的大地,浩瀚的河流,繁茂的花草和樹木,空中的浮云和飛鳥,地上的走獸和昆蟲,水中的游魚等等,有說不完的好玩東西,能夠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實驗的興趣。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樂活潑的樣子,叫你高興。老鷹在高空中盤旋時,展翅飛騰或流蕩滑翔,有時猛撲而下,像在捕捉小雞或什么東西,給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覺。花草樹木的生長、開花、結子,暑寒榮枯,都有各種不同的趣味。草的葉子不一樣,有長有短,有的還帶刺;開的花有紅的、黃的、紫的、藍的,形狀也有單瓣、重瓣的,有四瓣、五瓣的等等。樹木的千姿百態,更有給人樂趣的東西。昆蟲的動作也很好玩,例如螞蟻搬家,那么長的隊伍,那么井井有條的陣營,個個盡自己的力量,把貨物全部搬遷。這種組織性很強的小動物的行動,真叫人佩服。當它們兩軍對壘時,更是好看,隊伍整齊;正式打仗時,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體堆積如山,勇敢忠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種的果樹,有梨樹、桃樹、橘子樹、柚子樹、酸橙樹,它們在不同的季節開不同的花,結不同的果實。從樹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鮮美。我家后面還有兩叢竹林和一株棕櫚,是我最愛的。竹子長得快,雨后春筍,一天長幾寸,出土幾天就長得和我一樣高了。筍子炒咸菜,味道鮮美無比。更可愛的是它們那聳入高空的青翠莖葉,亭亭玉立,顯得那么純潔!微風吹來,一片沙沙聲,是那么溫柔細膩。但當大風襲來時,竹林總是最先發出蕭蕭的喧聲,不平靜的調子,奏出我幼小心靈的悵惘情緒。池塘邊的棕櫚樹堅毅地獨立著,大蒲扇似的葉子顯得很高潔,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魚在池水的倒影中間游玩,是另一種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讀不完的大書,里面有無窮的奧秘,極大的學問,有欣賞不完的樂趣。
讀不完的大書閱讀題目1.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細膩
A.lì
B.nì
2.給畫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遐想
A.jiǎ
B.xiá
3.連線搭配。
一( )棕櫚------
一( )畫冊------
( )的身影------
( )的喧聲------
4.文中詳細寫了( )。
A.螞蟻
B.桃樹
C.竹子
D.橘子樹
5.“雨后竹筍”是一個成語,我們現在常用它的比喻義,意思是( )。
A.形容植物生長得很茂盛。
B.比喻好的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現出來。
讀不完的大書閱讀答案1、正確答案:B
2、正確答案:B
3、株;壇;部;惆悵;蕭蕭。
4、正確答案:A C
5、正確答案:B
讀不完的大書 篇7
讀不完的大書
教材說明
〔解題〕
這是朱維之寫的一篇短文。作者寫“我”小時候在大自然中———野外的天空、大地、飛禽、走獸、游魚,找到了玩不盡的材料;自家房子前后左右空地上,栽有各種果樹,棕櫚和竹林對孩子來說,也很有情趣。文章通過對野外與自家庭院自然環境的描述,說明了大自然是兒童的一本讀不完的大書,表述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結構分析〕
本文按文中的4個自然段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寫幼年家貧,大人無暇關心孩子玩耍的事,于是“我”便到大自然中找玩的東西。
第二部分,寫“我”在野外的大自然中找到玩不盡的材料。這一段寫得很細致,先概括地寫野外的大自然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再具體寫哪些材料令孩子興奮不已。文章舉了三個方面的實例:一是飛鳥的活動與花草的形態;二是各種鮮花的形狀與顏色;三是觀察螞蟻搬家與螞蟻戰斗。
第三部分,寫自家庭院營造的優美環境也使“我”感到可愛而有情趣。可分三層。第一層描寫自家房子前后左右栽的各種果樹,春天開的花好看,秋天結的果鮮美。第二層寫自家房后的竹林,竹筍長得快,且能食用;竹葉高潔、溫柔、細膩。第三層寫池塘邊的棕櫚樹,堅毅而有情趣。
第四部分,概括總結全文,照應文題,點出大自然是讀不完的大書。
〔語意理解〕
“我幼年時,家里什么玩具都沒有,大人們無暇關心孩子玩耍的事。”
“幼年”,指小時候,兒童幼小的時候,一般指入學前那一段。“無暇”,指很忙,沒有空閑。幾十年前,“我”家里沒玩具,表明家里較貧困。因為家窮,所以大人自然都忙于生計自然就“無暇關心孩子玩耍的事了。”
“遼闊的天空,廣闊的大地,彎曲的小河,繁茂的花草、樹木,空中的浮云、飛鳥,地上的走獸、昆蟲,水中的游魚、蝌蚪,等等,都能夠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給孩子提供了玩不盡的材料。”
這句話概括地寫出大自然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為孩子提供了游樂的材料。前3個短語點出了3個主要對象即天、地、河。第4~6個短語分別寫天、地、河中引起孩子們興趣的事物,即天上的云、鳥,地上的獸、蟲,水中的魚、蝌蚪,這些事物對兒童來說十分新奇、有趣。最后總結出天、地、河為孩子們提供了游樂材料。
“當它們兩軍對壘時,隊伍整齊,壁壘森嚴,開戰后,打得你死我活,它們英勇奮戰的精神,令人敬佩。”
“兩軍對壘”,指兩軍相持,排好陣勢,即將開戰。“壁壘森嚴”,比喻防守嚴密,界限劃分得分明。這一句用擬人寫法,把螞蟻寫“活”了,字里行間露出一個“趣”字。
“我家后面還有兩叢竹林和一株棕櫚,是我最喜愛的。”
“竹”,禾本科植物,多年生,有木質化長或短的地下莖。桿木質化,有明顯的節,節間常是空的。“棕櫚”,棕櫚科,常綠喬木,高約7米。竹與棕櫚兩種植物都很美麗,所以,孩子“最喜歡”。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讀不完的大書,里面有無窮的奧秘、極大的學問、享受不完的樂趣。”
這是對全文的總結。“看不完的畫冊”,極寫大自然美不勝收,處處是如詩如畫。“讀不完的大書”,極寫大自然蘊涵豐富的知識,處處有學問,處處有未知。最后一個分句承接前文,對文題作進一步詮釋。大大然是“大畫冊”“大書”,能給人們樂趣,能給人知識。
〔寫作特點〕
1.理因情生的立意。
這篇課文作者告訴我們的意思是大自然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為了表現這個立意作者從兒時許多細微處著眼,選取了許多富有表現力的事物和細節來寫。
全文圍繞一個“玩”字來寫:因為大人無暇關心孩子的“玩”,孩子才自己找“玩”的地方與“玩”的材料;孩子來到野外,看到天、地、河中的諸多動物,看到它們的形態與活動,感到好“玩”;孩子來到庭院,看到各種果樹,看到竹林與棕櫚,有花有果,姿態柔美,也感到好“玩”。作者寫“玩”,不停在“玩”上,而是自然地讓人們體味到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畫冊、讀不完的大書這個抽象的道理,這種理性結論是由上面許多生動、細致的描寫自然地引發出來的。整篇文章有景、有物、有情、有理。
2.描寫中盡顯童心。
全文活潑、有詩意,在記敘與描寫中,把一個兒童的心靈赤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比如,第2段寫麻雀的樣子是“蹦蹦跳跳“的,顯露幼兒的情致;寫老鷹,盤旋、猛撲,讓人感到威猛雄健。寫螞蟻有靈性、連搬家都井然有序;寫花草,紅、黃、紫、藍,五顏六色,單瓣、重瓣、四五瓣,形態萬千。第3段寫庭院的樹木亦然。透過這些描述,仿佛讓人看到一個幼稚可愛的兒童正在天地之間癡迷地欣賞與探究。
教學建議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大自然里有無窮的奧秘和極大的學問,是一本讀不完的大書的道理。并學習“我”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6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為什么把大自然稱為一本讀不完的大書。
2.認識6個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
建議本課教學1課時。
〔操作要點〕
1.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有一本書很大很大,讀也讀不完,這是什么書呢?(大自然)看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共同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屋”,去書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尋找答案吧!
2.自由讀課文,自主感知。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全篇內容。
(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方式,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初讀,讓學生對課文有初步理解。)
(2)小組互動:互讀課文,進行正音。
(3)集體交流讀書所得,了解自主讀書情況。
(在初讀課文淺顯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給小朋友帶來的快樂。)
3.感情朗讀,理解感悟。
(1)出示課件:大自然中的鳥語花香。
看后同桌互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在互讀、互聽、互學中讀好描寫優美景色的段落,通過朗讀體會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悅心情。
(2)把體現小作者仔細觀察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從中感受善于觀察是一種好習慣。
(3)啟發學生合作交流讀懂了什么,讀了課文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拓展延伸。
(1)你見過大自然中的哪些現象?
(2)你享受過大自然帶給你的快樂嗎?說說你的感受。
5.檢查識字。
6.推薦作業。
(1)選擇大自然中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其中一種進行觀察,把收獲和同學交流。
(2)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相關文章。
資料
〔棕櫚〕常綠喬木,莖呈圓柱形,沒有分枝,葉子大,有長葉柄,掌狀深裂,裂片呈披針形,花黃色,雌雄異株,核果長圓形。木材可以制器具。通稱棕樹。
〔細膩〕物體表面精細光滑或描寫、表演等細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