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說課設計(精選12篇)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1
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四年級下冊第9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選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雜記》.《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二,三部分,描寫了晴天里和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以這兩部分為主,培養學生寫小標題.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練習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題.
說學法
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
說教法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圖學文,教學應圖文結合.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讀悟,想象,表達等一系列環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發展學生的語言,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學中要充分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使圖,文,聲并茂,把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于學生眼前,激發學生興趣
說教學程序
一,課件導入
(意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體會教學的開放性.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作者具體描述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2 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它奇在何處
3 作者是怎樣細心觀察和生動描述的
(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悟,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以學定教.
二,抓住奇觀,直奔重點
1,學習第2自然段,感知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找出描寫顏色變化的詞.
2, 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
句子比較:
a,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一縱一縱的,慢慢的,使勁往上升.
b,太陽慢慢地向上升.
提問:這兩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異同 表達效果上哪句更好 為什么
3,小組合作學習4,5自然段
(1) 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海上日出的什么景象
(2 )文中是如何描繪的
三,有感情朗讀
我們和巴金爺爺一起欣賞了海上日出,你想說什么
(意圖):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美讀,把自己的閱讀感受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把自己閱讀后想說的心里話說出來,合作者形成共鳴.
四,作業: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說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小半邊臉→慢慢地→圓(形)
(一縱一縱)
天氣晴朗 紅得很→使勁→紅的可愛(色)
(沖破)
沒有亮光→跳出→奪目(光)
有云時 云薄:躲,透,直射,一片亮光
云厚:突出重圍,染成紅色
偉大的奇觀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本環節主要想借助多媒體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再采用"錄像配讀"的方法,讓學生在圖,文,聲并茂的情境中,多感官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盡快捕捉本課的學習重點,也為質疑問難作鋪墊.
這里的"風景名勝欣賞"導入"海上日出"的媒體演示,旨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情感.
"媒體演播"配讀旨在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方便學生感知課文內容,捕捉內容重點.為后面的體會"奇觀"作鋪墊.使用時打開組合媒體課件,點擊"看圖學文"模塊即可.
本環節是教學過程設計的重要環節,教學中通過現代教育媒體,緊扣文中"奇觀"這一重點詞語,進行讀課文,賞畫面,品詞句,悟情感的學法指導,以達到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此環節幾次出現的媒體演示,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思維為主線這一"三為主"原則,緊緊圍繞"體會奇觀"而設計的,同時也可為"品詞句,悟情感"服務,本設計具有交互性強,跳轉靈活等特點.教者可根據需要隨意選用,打開"看圖學文"模塊即可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2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寫了作者站在海邊觀看日出的情景和經過。作者用貼切、樸實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擬人手法,,簡捷明快的筆墨,色彩鮮明的描繪,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海上日出》的壯麗畫卷。作者在四周清靜的環境中,獨自觀賞日出美景,更顯悠然盡興。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和情趣中,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作者與山、水、云霞相融的情懷,更好地表達作者對美好世界的向往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最后一句:“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贊美之情。全文條理清楚、語言流暢、文字優美、動靜相宜,很適合朗讀、背誦,讓我們在自然知識的學習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本文是學生積累詞匯、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技能的佳作。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情感投入和視覺變化,要求學生把自己當成文中的“我”,身臨其境地看到“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觀,朗讀起來既能投入感情,又能理解課文。充分發揮以朗讀、描繪代替煩瑣講解的功能,創造性地把讀、想、看、問、思、說聚合交融,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景中讀文、讀中看景的主體建構活動。在深情的“美讀”中,學生自然而然體會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思想感情,更能體會到作者當時內心感受。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他們可以讀懂文章的基本內容,這為深入理解文章做好了鋪墊。本班學生學習語文的愿望強烈,喜歡質疑問難,喜歡大聲朗讀課文,會與合作伙伴進行交流學習。但如何通過自己的朗讀展示自己對文章內容個性化理解的能力還有待于加強。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3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科生自信詞,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學難點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具學具自制幻燈片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住在海邊,大部分同學都看過日出,水來說說日出的景象是怎樣的?指名說說。
二、指導看圖:
1、投影圖片1和圖片2說說圖商會了怎樣的景象
2、檢查朗讀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一段
①指名讀課文
思考:“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講讀第2—3自然段
①微機出示圖片(一)說說圖意
順序:(天空—太陽—海面)
②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
③討論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變化?
重點理解詞語: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
太陽是怎樣升起的?說說過程
理解詞語:一縱一縱一剎那奪目
演示日出的過程欣賞壯觀的景象
④指導朗讀句子(日出過程的句子)
體會用詞的準確
3、講讀4—5自然段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培養愛護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學會欣賞美的自然現象.
教學重點,難點:
(一)重點:品讀詞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
(二)難點: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涵義.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帶 相關課件 掛圖
課時設計: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導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觀的.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巴金,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看課件).
2,誰看過海上日出 是什么樣子的 當時的心情怎么樣
(聯系學生生活感受與作者產生共鳴,便于理解課文內容)
(二)整體感知
1, 說說圖1,圖2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學生簡單描繪)
2, 文中哪些段落寫了太陽升起的景象 自由讀課文.
注意正音:一縱一縱(zòng)一剎那(chà)鑲(xiāng)
(三)目標完成過程及重點難點學習: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大亮.地點——在海上.環境——周圍很靜.事件--看日出."常常"說明"我"多次觀察日出.)
師:小結第一自然段寫出了作者在看海上日出的時間及周圍環境,點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觀察日出的所得.
2, 講讀第六自然段.
(1)快速瀏覽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熱情贊美了海上日出這一自然景象 找出來讀一讀.
(2)出示句子: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①理解什么是"奇觀" 這指什么 整句又是什么意思 ("奇觀"指雄偉,壯麗而 又少見在景象;"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話指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景象.)
②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雄偉,壯麗的 是一種奇觀 (不要求回答.)
請同學們默讀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討論回答:明確寫了晴朗的天氣和有云情況下的海上日出.)
(四)作業: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日出的景象,從中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方法.
2,寫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奪目( ) 目不轉睛( )
分辨( ) 水天相接( )
第二課時
(一)講讀二,三段
1,指名讀,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 (事情發展順序)
2,用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的詞語,并展開想象.
出示相關課件,學生觀察后并作詳細描述.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覆蓋片)天邊出現紅霞
圖3:(覆蓋,抽拉片)在天水相接處出現太陽的小半邊臉,紅紅的.然后太陽一縱一縱的上升.最后定格為本課插圖1呈現的景象.
3,再默讀第三自然段,討論太陽升起時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
(上述內容從色彩和亮光方面讓學生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
4,描寫太陽躍出海面的兩句話,體會用"負著","一縱一縱""沖""跳"等詞語的好處.
5, 體會用怎樣的感情朗讀這段課文 .
(二)講讀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插圖2,觀察后說一說.
2,學習第四自然段, 想像云層薄時日出景象,
3,云層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默讀課文,展開想像,把想到的畫成兩幅畫.再指名聯系課文說明這樣畫的原因.
(三)總結,擴展
1,聯系全文思考為什么作者能感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無論是晴朗的天氣還是有云的天氣,太陽都能最終沖破云霄,給世界以光明,所以這樣感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的熱愛)
2,日出日落其實是很平常的事,為什么作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寫得細致傳神,變化萬千呢
3,作者運用語言有什么特點 幻燈片出示:比較帶點詞語的意思有何不同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發痛.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上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四)指導背誦
投影片出示全文動態過程,邊看圖邊說,說后按原文背,再指導試背,最后全班齊背.(學生邊背邊在腦海中浮現畫面.)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1)太陽升起來了.(2)花在開放.(3)樹在搖晃著.
3,預習《夕照》留心觀察夕陽西下的景象.
附板書設計:
1 海上日出
開頭—— 交代時間 地點
日出前——顏色變化:藍,紅,亮
偉大的奇觀 日出時——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奪目
日出后——云中情景:射進云里,透出重圍
結尾——贊嘆美景
(按時間先后的觀察順序)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5
之一
楊曉麗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科生自信詞,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學難點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教具學具 自制幻燈片磁帶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住在海邊,大部分同學都看過日出,水來說說日出的景象是怎樣的?指名說說。
二、指導看圖:
1、投影圖片1和圖片2 說說圖商會了怎樣的景象
2、檢查朗讀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一段
①指名讀課文
思考:“我”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講讀第2—3自然段
①微機出示圖片(一)說說圖意
順序:(天空—太陽—海面)
②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
③討論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變化?
重點理解詞語: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
太陽是怎樣升起的?說說過程
理解詞語:一縱一縱一剎那奪目
演示日出的過程欣賞壯觀的景象
④指導朗讀句子(日出過程的句子)
體會用詞的準確
3、講讀4—5自然段
①微機出示圖片(二)
指導觀察云—太陽
②指名讀4—5自然段
理解詞語:分辨燦爛重圍光亮
概括段意
指導讀句子“他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黑邊……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紅色。”體會“鑲、透、染”等詞好在那里?
4、講讀第6自然段
齊讀課文
“奇觀”指什么?
這偉大的奇觀指什么?
作者看到這壯觀的景形象,心情怎樣?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一個什么句子?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朗讀課文
四、作業 :
1 練習背誦課文
2 識記生字
第二課時
一、練習背誦課文
1、練習背誦第一段
2、指導背誦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練習2
3、指導背誦4—5自然段
4、同桌練習背誦全文
5、抽查
二、指導書寫練習用“擴大、分辨”造句
1、指導寫生字
2、理解“擴大、分辨”并造句
3、書寫句子
4、聽寫生字
三、小練筆
寫早晨校園的一處景物
四、作業 :
1、熟背課文
2、預習第3課
板書設計 :
2 海上日出
沖、跳
上升 躲
露半邊 黑云
紅霞 透
淺藍 光亮
教學札記:
學生在觀察圖畫時對于兩幅日出圖區別之處看不出,只認為第二幅圖是
第一幅圖的延伸。同時“分辨”與“分辯”分不清楚。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6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以“美景奇觀”為主題的習作單元的第一課。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自然景觀為題材的文章,主要指導學生學習按游覽順序寫景物的方法。本課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描繪了作者乘船時看到晴天和多云兩種天氣情況下,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
這篇文章按時間順序,緊緊圍繞“奇觀”展開描寫,層次清晰,語言生動。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擴、剎”等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荷”,會寫“擴、范”等9個字,正確讀寫“清凈、擴大”等詞語。
2.默誦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邊讀邊想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主要采用的教法是以讀代講法。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可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這節課主要讓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此外,我還通過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力圖讓課堂生動有趣,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
以在日常生活中或影視作品中看日出的感受引入,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激起學習文章的興趣。
(二)朗讀課文,思考探究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探究,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和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指導學生圈點勾畫,理解不懂的詞語。
啟發思考: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三)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學生交流生字識記方法,教師點撥書寫要點。
反饋思考的問題,劃分段落層次,理清寫作順序。
(四)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時間:天還沒有亮人物:我地點:海上事情:看日出環境:周圍很靜)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說明什么?(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
(五)合作探究,學習2、3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讀,想想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用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的,并展開想象。
3.教師課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變化,結合圖片展示。
4.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太陽升起時,它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勾畫出重點詞句。
5.寫法指導。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日出時的美麗景色寫得這樣惟妙惟肖,變化萬千的?
總結:
(1)善于發現,細致觀察。
(2)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景物的特點。
(3)運用多種修辭方法。
(六)合作探究,學習第4、5自然段
1.過渡: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4、5自然段,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小組討論解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品析語句。
(1)有時太陽走進了云堆中,它的光線卻從云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師:為什么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你是怎樣理解的。(欣賞圖片)
(2)然而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后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當時的畫面)
3.過渡:當你看到這幅美麗的景象時,你會有什么樣的感概?作者呢?
(七)學習第6段總結全文
1.過渡:作者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看到了這樣一幅偉大、奇特的景象,不由得發出了感概:(大家齊說: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師:這是什么句式。——反問反問能加強語氣,有強調的作用。同時也突出了作者對日出美景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齊讀本段,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一種奇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無論是晴朗的天氣還是有云的天氣,太陽都能最終沖破云霄,給世界以光明,所以這樣感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和美的熱愛。)
(八)課文小結
本文是一篇優秀的寫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展現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表達了作者對對光明的追求,以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7
之五
佚名
一、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小黑板、掛圖、投影、幻燈。
六、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海上日出》。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縣,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三、指導自學。
1、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2、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
4、把作者描寫日出時最美的句子畫下來。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自學情況(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生字新詞:紅霞、范圍、分辨、奇觀,剎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流利、正確。)
3、討論。
①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
②課文共分幾段?(全文分為四段)
五、讀講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么?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用卡片檢查識字和理解詞語的情況。
二、讀講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二段。
6、小結:課文二、三兩段描寫了不同天氣里海上日出美麗雄奇的景象。
四、讀第三段
1、練讀第三段。
2、這句話與全文有什么關系?
▲教學小結: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作者寫這篇《海上日出》有什么特色?
第一、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第三,課文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文,并通過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全文。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課文,在腦海里構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過學習、理解文中“偉大”、“奇觀”的涵義,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難點:
1、學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觀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通過閱讀,感悟海上日出的動靜相宜的描寫
2、體會作者觀察角度的變化和擬人手法的運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隨文入精境、以境促讀,以情怡景。教學過程:
一、注重情景設置,培植審美心境
1、同學們見過海上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海邊觀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愿意嗎?(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2、學生讀課文,看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3、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讓二位學生上黑板聽寫生字,其余學生在下面聽寫。
4、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我為什么早起?四周清靜說明什么?
二、隨文入境,品詞析句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讀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觀察老師出示的畫面,思考:天是什么顏色?轉眼間又有什么變化?接著又有什么變化?我這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導理解:指明學生用書中句子回答問題,“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從這個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誰能讀一讀這個句子,要把這種感悟讀出來(指明讀、評讀、齊讀)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詞說明了什么?接下來看見什么?我當時是怎么想的?后來的變化又怎么樣?
2、分組討論:指明學生回答問題:生甲:“果然”一詞說明了太陽要從天邊升起的想法是正確的,我終于看見海上日出的真實情景了;生乙:接下來海邊露出了紅而無光的小半邊臉兒;生丙:我想:在太陽升起的過程中,太陽就向背著很沉重的東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來,太陽終于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發痛,旁邊的云片也有了光彩。
“這個太陽好象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這個句子你讀懂了什么?(出示句子)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終于沖破了云霞)誰能把這個句子讀一下(指明讀、齊讀)
3、本段描寫太陽形狀的詞語有那些?描寫太陽色彩的詞語有那些?用擬人手法描寫太陽動態的詞句有那些?(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回答:
生:描寫太陽形狀的詞語有:小半邊臉、圓東西
生:描寫太陽色彩的詞語有:紅、深紅
生:用擬人手法描寫太陽動態的詞語有: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沖破云霞,跳出海面,發出奪目的亮光。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2、觀察畫面分組討論后,指明回答,出示重點句:“太陽走進了云堆中,它的光線從云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師問:為什么光線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燦爛呢?各個小組繼續討論,(書中沒有現成的句子)引發學生思考。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第五自然段,注意思考:“有時”說明了什么?“金邊”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2、觀察畫面,分組討論。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通過舉例,讓學生知道:“有時”是一種不經常的現象,“金邊”這么一個富有吸引力的詞,誰不想親自瞧一瞧呢?一下子,把學生引入了佇立海邊觀看太陽被黑云檔住,云端邊緣,光芒四射,紅而白亮,猶如金邊鑲嵌的自然美景中,(出示: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通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一個“沖”和“染”把太陽賦予了人的行為,太陽就是鑲嵌金邊,美化云彩的使者,(出示:后來太陽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邊,甚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云、水同時融入了霞光萬道,水天一色的光亮的世界里,(出示:這時候,發亮的不只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你們感受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
1、指明讀第六自然段“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2、從這句話中你想知道什么?(指明回答)偉大表現在那些方面?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偉大的奇觀?
3、分組討論,引導理解。
剖析“偉大”、“奇觀”:
“偉大”:“品格高尚,才識卓越,氣象雄偉,規模宏大,超出尋常,令人景仰或欽佩的算偉大”;
“奇觀”:“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或出奇少見的事情算奇觀”。
引導學生分析課文:
“偉大”之一:太陽冒出海面,藍天變紅霞,白云有了光彩,水、天一片燦爛;黑云遮擋,替黑云鑲上金邊,沖出黑云,把黑云染成紅色或紫色,太陽升出海面,就象一位美化的大師,運用藍、紅、黃、黑、紫等幾種顏色著力地渲染海晨的天空,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水天一色的海上日出的壯麗畫卷。
“偉大”之二:文中采用擬人手法描寫太陽負荷慢升,沖破云層,跳出海面,鑲上金邊,沖出黑云,染成紅色或紫色等幾個動詞的巧妙運用,把太陽人格化,賦予了太陽人為的任何困難和勢力都不可阻擋的神奇的`力量,也只有太陽,才能使出這超神的魅力,為我們描繪出“海上日出”的晨曦海天畫卷。
“奇觀”之一:太陽走進云堆,光線從云堆里直射水面,天上霞光萬道,海面金光閃閃,形成了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
“奇觀”之二:黑云遮擋,太陽光芒四射,替黑云鑲上一道發光的金邊,后來沖破黑云,升上云端,黑云被染成紅色或紫色,人、水、天都成了發光的亮點,這是海晨的天空被太陽美化的自然奇景。
4、出示課文后面的練習
①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偉大”、“奇觀”的意思指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文中“偉大”、“奇觀”所在
②給2—5自然段加上小標題
讓學生自己做,然后根據前面聽寫的內容提煉出2—5自然小標題5、以讀怡情,回歸全文
①同學們現在已經是早上八點多鐘了,太陽也升高了許多,我們就要離開海邊了,希望你們能把這難得一見的“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遠留在你們的記憶中。
②、我們今天觀賞“海上日出”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愿我們
回去能將這幅美麗的圖畫親自畫下來,你們能做嗎?并將自己觀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經過講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享受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
看日出早起
↓
天:藍紅霞亮光半邊臉無光負荷
慢升光彩
↓
海上日出
日出:太陽進云堆光射水面一片燦爛進黑云鑲金邊出黑云太陽明亮
↓
偉大奇觀
↓
驚喜、興奮贊美
熱愛大自然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去組詞造句。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擴展學生發散維能力。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二、三段是重點,寫觀察到日出的
景象和在多云情況下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教學難點: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投影機,幻燈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板書設計
日出前:淺藍 紅霞 越來越亮
日出時:負 縱 升 沖 跳 射
海上日出 薄云:躲時 透過 直射 亮光
日出后: 厚云:鑲 透出 出現 染成 光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作者介紹、文章背景簡介。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海上日出》就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錄,海上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二、引導學生自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2、畫出生字、新詞,要求自己查有關資料。
3、畫出不懂的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與學生交流自學的情況
1、學習生字新詞:范、擴、辨、紅霞、剎那、奇觀。
2、請學生回答如何分段,并概括大意。
3、按照分好的段落,分小組閱讀(讀得流利、準確)
四、進行小組討論,解說課文。
1、指名第一段,思考問題:這一段作者寫了什么?第一句“常常”說明的是什么?這一段與全文有什么關系?
2、發動學生積極回答,自己進行補充說明。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提問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識,并造句。(通過檢查,了解學生自學生字的情況,把字詞教學落實好。)
二、讀講課文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問題:太陽沒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什么變化?在幻燈片上填上答案。
2、第四句中的“知道”是什么意思?
3、導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太陽像~~~可愛”這句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4、作者寫太陽升出海面是分幾層意思寫的?
5、齊聲朗讀第二段。
三、講讀第三段
1、叫學生有感情朗讀第4、5自然段思考提出的問題:
2、“陽光透過``````燦爛的亮光”這句話為什么說很難辨別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山?
3、“這時候``````光亮的了”這句話寫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在第5自然段中有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的?
5、齊聲朗讀第三段。
五、小結:課文第二、三是如何描繪出一幅海上日出的美麗奇特的景象的。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一遍,體會文中各段與全文的關系。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3、課后搜集巴金爺爺的其他文章閱讀,可以舉行一個巴金爺爺文章閱讀會。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5月24日,我在成飛小學四年級一班,上巴金名篇《海上日出》。
選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雜記》的《海上日出》,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寫景抒情的優美散文。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和有云時海上日出壯麗景色,將日出這一“偉大奇觀”展示在我們眼前。結合時代背景,不難讀出文章字里行間,作者對的大自然熱愛,以及年少的他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了“我”在晴朗的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寫了“我”在有云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問的句式總括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這篇課文的重點是第二、三部分,描寫了晴天里和有云時看到海上日出時的不同景色。
學生情況分析:
上午拿到教材,下午開始上課。要求是 “就本篇課文的內容,自己選擇,隨便上哪一部分,時間為20分鐘”,學生是否預習,抑或上過第一課時,只等精讀課文?還是完全沒有準備?……一切情況不清楚。手邊沒有教參書,沒有四年級教學大綱,一句話:除了一張印得發黑的紙,(一起去的馮老師還問:你看得清楚不哦?第五段全是黑的....)我手上什么也沒有,可想當時的感覺......
但是,既然是四年級的學生,一定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也初步具備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雖然是四川盆地內的孩子,缺乏對海上日出的直觀感受,但是一定通過電視,圖片,旅游等各種手段,有過間接或者直接的感受。所以,老師只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用心捕捉作者的思路,體驗作者的情感,充分發揮想像力,邊朗讀邊在腦海里形成畫面,便可以引導他們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
畢竟是比賽,為了追求盡可能的萬無一失,我和馮老師決定,上第一課時。定下了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0分鐘)
1.隨文學習本課3個生字,理解 "一剎那"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初步感受海上日出是“一個偉大的奇觀”。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入
板書: 日出
師:來,讀一讀。(生讀:日出,果然如金校長預料,毫無激情。)孩子們,你見過日出嗎?(生:見過)在哪里見到的?你能描述一下日出的畫面嗎?
生:我在我的房間里見過,我的房間正對東方,很多時候都能看到日出。
師:真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孩子。你覺得日出怎么樣?
生:很漂亮。
生:我也見過,在三亞旅行的時候,在海邊看到過。
師立刻板書:海上
師:恩,你有幸看到過海上日出,真羨慕你,你覺得怎么樣?
生:恩,恩,很漂亮。
生(紛紛說):我也看到過,我也去過海南島……
師:孩子們,寂靜的黎明,一只船在茫茫的大海中駛向遠方,這時,一個深紅的圓東西從波瀾壯闊的大海中躍了出來,啊!這就是……(指課題)生齊讀:海上日出(有感情了)
師:多年以前,巴金爺爺乘船出海,就見過這么一次海上日出。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寫下了一篇優美的散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跟隨巴金爺爺揚帆遠航,駛入這波瀾壯闊的大海中,去看一看……(再一次指課題)(生激情朗讀:海上日出)吧!(板書:p75)
二、聽讀課文, 整體整知。
師:仔細聽老師讀課文,靜心體會,海上日出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師范讀課文,生勾畫,標自然段。)
師:剛才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好多孩子還自己標出了自然段,看得出來你們平時就很會學習。現在誰愿意給大家說說你的感受?
生:我覺得海上日出很漂亮。
師:恩,看得出來你很會邊聽邊想。
生:我覺得海上日出比較奇妙。
師:你確實用心體會了的!
生:海上日出很偉大!
師:喲,你的見解與眾不同。你們談的都是自己的感受,都談得很好,那巴金爺爺當時有什么感受呢?書上有一句話寫出他的感受,找一找,勾出來。
生匯報:這真是偉大的奇觀!(師板書:偉大的奇觀)
三、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師:真會學習!一下就找對了。孩子們,你也一定想看看這偉大的奇觀吧?現在請你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生:自讀。師巡視。將生字詞板書在黑板上:擴大,鑲嵌,重荷,一剎那。
四、檢查自學情況:
五、
師:讀完了嗎?剛才老師發現這幾個詞比較難讀,誰來教一教?
抽生領讀,全班跟讀。一剎那讀成了平舌音。
師:仔細想想,這個字怎么讀?
生改正,齊讀。
師:誰知道一剎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時間短,極快。
師:你的解釋很精確啊,(生說:我剛才查了字典的。)真會學習!那你能讀讀嗎?(生讀,不夠快)
師:有點快了,還不夠。(一生自己起立讀,還不夠。)
師:想想,再練練,來,一起讀讀。(全班齊讀,感情到位了。)
師:(指 重荷,一剎那)這兩個詞很難讀,你們讀的都很好,能讀好詞,就能讀好句子,能讀好段。找一找這兩個詞在哪一段?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全體拿起書來。
師:都這么有自信啊?(生笑:啊!)那好!全班一起讀。
生齊讀(通順流利)
師:讀得不錯。剛才自學時,還有那些段你覺得比較難的,你愿意讀給大家聽聽的?
抽生讀,
一生讀4段,“直射到水面上”讀成了“一直射到水面上”。
生:這句他讀錯了,應該是“直射到水面上”。
師:可見你聽的很仔細,全班一起讀讀看,注意不要加字。
生齊讀。
一生讀5段,“重圍”讀成了“zhong ”,女生坐下時自己覺察到了,伸了一下舌頭。
師:你伸舌頭做什么?我覺得你讀得非常棒,只是有一點小小的錯誤,改正過來就完美了。你知道那里錯了嗎?
生:應該是“chong ”.
師板書在“重荷”旁邊: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個詞。(生齊讀)它們是…(生:多音字)好,拿出小鉛筆,(看得出來梁老師教低端教久了。;_p)寫在書上,今后一定不會再錯了。
一生讀2段。
(孩子剛剛讀完,20分鐘到了,設計的內容還剩下一個步驟:課文讀得不錯,說明大家都很會余曦,現在請孩子們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那些天氣下日出的情景。引導孩子們找出2.3段寫了晴朗;4.5段寫了有云。)
教學反思:
因為是這樣的情況下上的課,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更多的追求了“穩”。所以,整個大環節清晰,但是沒有什么新意,加上不知道孩子事先的情況,將目標定在了初步感知上,顯然目標定得不高。不過在學生自讀課文的時候,我問了幾個孩子:你讀得真好 ,難道在家里預習過?孩子說:這是第一次讀。當時就嚇出了一身汗,幸虧幸虧。
下來之后再回想這20分鐘,覺得在處理中心句的時候,應該加一個步驟,當孩子找出“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之后,我出示: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和 這是偉大的奇觀。這兩句話,讓學生讀讀兩句話。思考:這兩句話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這樣處理,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使學生對反問這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能有更感性的認識。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11
一、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整體感知課文。
2、精研課文,體會作者在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詞采的華燦以及作者詩化靈動的文辭。
3、 理解、體驗作者于字里行間浸透的一種給人以新的、生機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的精彩詞句,比較劉白羽的《泰山日出》。
2、難點:所浸透的詩化的靈動的美。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
日出的景觀是壯美的,許多人會贊美它,描繪它,形容它,可是我們大多數人卻不知道該怎樣下筆,心頭一片茫然。徐志摩的這篇散文只選取泰山日出的一個短暫場面,卻在它的妙筆生花下,整個日出景象被描繪得絢爛多彩,變幻無窮,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2、課前預習(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3、給下列加點的詞注音:
飽飫(ù) 無饜(àn ) 醒豁(hu) 厚毳(cuì) 霧靄(ǎi) 溟濛(íng) 颯颯(sà) 祈禱(qídǎ) 層累(lěi) 蜿蜒(
《海上日出》說課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方法: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五、使用媒體: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大家欣賞過日出的壯美景觀嗎?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沒見過,今天,我們就跟隨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神奇。
二、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師補充出示課件
作者簡介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到法國留學,1928年底回國。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船趕巴黎留學,他把旅程見聞整理成《海行雜記》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三、看視頻聽朗讀,欣賞巴金筆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學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處理生字詞
1、指生讀,齊讀相結合。
2、指導書寫。
3、重點講解“辨”(結合著辯和辮識記),“鑲”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自讀課文,學生質疑
七、梳理問題,精讀釋疑,師生共同解決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作者描繪了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這句話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么?好在哪里?
(7、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時日出景色如何 ?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4、5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齊讀第6自然段。
仔細閱讀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種表達更好,為什么?
a這不是偉大奇觀嗎?
b這是偉大奇觀。
八、小結
日出是壯美的,人人都見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卻能將它寫的如此神奇壯麗,不僅源于他細心是觀察,還源于他掌握了正確的描寫方法,能按規律,按順序使美麗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現眼前,用詞造句十分講究,這同樣是老師對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
2、按順序描寫
3、語言要形象生動
九、在不同的地方觀日出會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們共同欣賞一下《黃山觀日出》又給你什么感覺?
十、重溫課文朗讀視頻
十一、布置作業
1、學習第三自然段,將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描寫出來
2、摘抄文章的好詞好句
六、板書設計
7、海上日出
好天氣
偉大的奇觀 有薄云 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