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學生作文)
童年的發現
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發生的事往往充滿稚趣,但又很有意思。小時候一個小小的發現,竟使我明白了如何從大自然中取火的一個道理和方法。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中午,爺爺奶奶都去睡午覺了,只留下我一個人在陽臺上曬太陽。“玩什么好呢?”我冥思苦想了一會兒,仍想不出什么有趣的事可以做,就到爺爺的書房里東翻翻,西看看,看能否找到什么有趣的東西。這一翻,還真有點兒收獲,我發現了一個好玩的東西,它有一個塑料的把手,把手的一端是一個圓圓的透明的玻璃,通過這塊玻璃看東西,能夠把東西放大。我興奮極了,這不就是大人們所說的放大鏡嗎?我把它拿到陽臺上,東看看,西看看,對這神奇的東西愛不釋手,原來小的東西透過它一看,就變大了許多,真有意思。玩了一段時間后,我有點玩膩了,就把它靠在陽臺的欄桿邊上,然后靠在欄桿上望風景,過了一會兒,無意間回過頭一看,爺爺上午寫完掛在陽臺墻邊的書法作品在冒煙,有一小塊紐扣大小的地方被燒焦了,煙就是從那里冒出來的。我又緊張又害怕,這里沒有爐子,沒有火,怎么會燒起來呢?是不是我做錯什么事情,闖禍了?這時候,燒焦的面積慢慢擴大,我急了,跑過去用手去摸摸燒焦的地方,看是不是有火在燒。突然,我感到手有點熱辣辣的,我急忙縮回手,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有一束強烈的光照在燒焦的地方,而這一束光正是從放大鏡那里照過來的。咦,放大鏡不是把太陽光放大而是縮小了?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感到又好奇又緊張,忙把放大鏡拿開。
后來,爺爺告訴我,放大鏡就是一種中間凸起的凸透鏡,它可以將透過它的平行光聚集到一個點上,這是凸透鏡的一個基本特點。在太陽底下,凸透鏡能把透過它的陽光全部集中于一點,這樣熱量就被集中到那一點上,從而使被照的物體溫度升高,達到燃燒的程度。原來放大鏡還有這么神奇的作用呀!我為這一發現而興奮不已。爺爺還告訴我,以前去野外,如果沒有火了,而帶有放大鏡或望遠鏡,就可以用這方法來取火,望遠鏡的鏡頭也是凸透鏡。
從這件事情,我不僅懂得了利用大自然進行取火的一種道理和方法,還品嘗到了發現的快樂以及大自然的神奇與科學的美。
童年的發現
四川省成都市培華小學六年級⑴班 周松森
在人們的印象中,鳥和狗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它們一個在天上飛,一個在地上跑,生活習性完全不同,體積也相差懸殊。在常人看來鳥和狗根本就不可能一起和睦相處,但我家的鳥和狗卻讓我改變了這種看法。
我家養的鳥是一只白頭翁,它是被狂風吹落的一只雛鳥,它被人撿到后送給了我們。它剛到我家的時候還很小,連吃食也不會,我們就把鳥食調成糊狀,再搓成細條,小心地一口一口喂給它吃。現在它已經逐漸長大了,因為是我們一手喂大的,所以它一點也不怕人,還和我們十分親近。我家還養了一只小花狗叫憨憨,開始的時候,憨憨對這位陌生的外來入侵者還抱有一定的警惕心理,但后來它們漸漸熟悉了,憨也就接受了小鳥。
憨剛和小鳥一起玩時,我們還有些擔心,害怕哪天憨突然獸性大發,將小鳥當成一頓美味佳肴,張開血盆大口將小鳥吞進肚子里。有一次,我們一不留神沒有盯住他們,過了一會一看,小鳥怎么不見了,我心里一下子擔心起來,會不會是憨吃掉了?正在這時,小鳥一蹦一跳地從沙發下跳動了出來,害得我們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