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精選4篇)
《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佚名
學習目標:
1、讀讀背背唐詩,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2、閱讀短文,理解文章內容。
3、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口語交際。
4、把搜集到的材料進行刪減后,抓住重點,寫家鄉的變化。
學習重點:
1.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2.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
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習時間:5課時
課前準備: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一讀、背一背古詩《終南望余雪》。
1.自由讀,互相交流理解古詩。
2.練習背誦。
二、朗讀《霧凇》,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著解決問題。
2、討論交流:
(1)說說作者是從那幾方面描寫霧凇的?
(2)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三、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
一、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家鄉的山山水水養育了我們,根據你的調查,家鄉有了哪些變化,哪些變化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要求:
1、注意禮貌用語,敘述有順序、有重點。
2、語言簡單、明白、生動。
三、小組匯報
說:每組向全班匯報。
說說你印象最深的一兩個方面。
聽:同學們認真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
談:如何努力,將來建設可愛的家鄉。
四、總結:
表揚積極參與的同學。
第三、四課時
運用搜集到的有關家鄉變化的資料寫作文。
一、指名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了解作文內容。
二、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利用學積累運用七時搜集的有關資料。
2、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刪減,按一定的順序、有重點地敘述。
3、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4、寫完后讀給別人聽,再自己修改。
二、學生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第五課時
作文講評:
《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 篇2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讀背對聯,初步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3、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重難點:
1、了解有關對聯的知識,感受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讀背對聯,初步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教具準備:對聯一幅
過程:
一、談話
1、過年了,你們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聯)
2、說說看,你知道哪些對聯?背一背
3、小結,逢紅白喜事都興帖對聯來表情達意。
二、學習“讀讀背背”
1、出示對聯,齊讀
2、說說讀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聯,后半句是下聯
(2) 4個字的詞是橫額,也叫橫批
(3) 上聯與下聯對仗工整。
(4) 下聯的最末一個字一般是第三、四聲,下聯的末字常是第一、二聲。
3、出示事先準備的對聯,讓學生說說讀對聯或帖對聯的知識。
4、逐句學習文中對聯,說說每幅對聯描寫的什么?歌頌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頌祖國江山美,表現祖國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慶對聯,表現出祖國不老,大地同樂的情感。
第三幅:歌頌祖國人材多,祖國氣象興旺。
第四幅:科技發達,經濟騰飛。
第五幅:昐祖國早日統一,親人團聚
5、指導朗讀,注意語氣與停頓
6、試著選中其中之一背誦,說說你是怎么背的
7、指導背誦
三、學習“閱讀”部分
1、快速閱讀短文,完成下面練習:
(1)、課文講了哪些人?誰是最主要的人物?
(2)、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
(3)、畫出文中用來解釋題目“手不釋卷”的意思的句子。
2、檢查閱讀成效。
(1)課文講了吳王孫權、大將呂蒙、主將魯肅三個人,主要講的是大將呂蒙。
(2)課文講的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在吳王孫權的影響下教育下,由一個不愛讀書的人變成一個愛讀書的學問家,并做了吳國主將的事。
(3)課文最后一節解釋了標題意思。另孫權的話中也有一句從事物方面講了這一意思:“手不離書本”(孫權、光武皇帝)
3、針對“我愛讀書,可是沒有時間讀書”(即呂蒙語)展開一個辯論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啟示:
(1)只要肯擠,都能擠出時間。(孫權語)
(2)讀書可以得到許多知識,還可以為人們爭來許多榮譽(如文中倒2節)
(3)讀書很重要,只有多讀書,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辦得更好。(孫權語)
4、齊讀課文。
5、課堂練習。
四、小結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語言優美,我們要利用大好時光,多讀有用的書,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干,為自己將來為祖國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2、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出示作文的要求
二、指導審題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提出了哪些要求
(1)不給命題
(2)不定范圍,自由表達
(3)把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
(4)不寫錯別字
(5)寫完后讀一讀,認真地修改。
2、談話,拓寬思路,尋找作文素材
(1)小組談話,組內互相傾聽,并對發言人提出意見,指導對方修改。
(2)派成員匯報,注意說清過程
三、指導書寫作文
四、作業
繼續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指名讀自己習作中的好詞佳句。
二、欣賞1~2篇好作文,同學評議。
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處?
三、評議1~2篇中等作文。
四、分小組互評同學的作文。
五、根據同學的評議,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抄正作文。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組織學生收集、欣賞春聯
2、指導學生用毛筆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
教學過程 :
一、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完成“實踐活動”部分
二、出示活動要求,明確活動要求
1、春聯的意義,象征著祝福與愿望
2、何為好春聯?(對仗工整,文字優美)
3、平時注意搜集春聯,與好朋友交流欣賞
4、練習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
5、節日里為家里、親戚或鄰居寫春聯
三、展示課前收集的對聯,學會欣賞
1、指名朗讀、投影自己搜集的對聯,說說這幅對聯的內容及表達的含義
2、評一評,誰的對聯美,匯報過程大膽,語言清晰
四、結合寫字課指導書寫春聯
五、作業 。
《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讀背對聯,初步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3、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重難點:
1、了解有關對聯的知識,感受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讀背對聯,初步了解對聯的有關知識,體會祖國語言的美麗。
2、閱讀短文,了解我國古代名人愛讀書的故事,從中受到熱愛讀書的教育。
教具準備:對聯一幅
過程:
一、談話
1、過年了,你們家要做什么?(引出帖春聯)
2、說說看,你知道哪些對聯?背一背
3、小結,逢紅白喜事都興帖對聯來表情達意。
二、學習“讀讀背背”
1、出示對聯,齊讀
2、說說讀懂了什么。
(1) 前半句是上聯,后半句是下聯
(2) 4個字的詞是橫額,也叫橫批
(3) 上聯與下聯對仗工整。
(4) 下聯的最末一個字一般是第三、四聲,下聯的末字常是第一、二聲。
3、出示事先準備的對聯,讓學生說說讀對聯或帖對聯的知識。
4、逐句學習文中對聯,說說每幅對聯描寫的什么?歌頌的是什么
第一幅:歌頌祖國江山美,表現祖國蒸蒸日上的情景。
第二幅:喜慶對聯,表現出祖國不老,大地同樂的情感。
第三幅:歌頌祖國人材多,祖國氣象興旺。
第四幅:科技發達,經濟騰飛。
第五幅:昐祖國早日統一,親人團聚
5、指導朗讀,注意語氣與停頓
6、試著選中其中之一背誦,說說你是怎么背的
7、指導背誦
三、學習“閱讀”部分
1、快速閱讀短文,完成下面練習:
(1)、課文講了哪些人?誰是最主要的人物?
(2)、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
(3)、畫出文中用來解釋題目“手不釋卷”的意思的句子。
2、檢查閱讀成效。
(1)課文講了吳王孫權、大將呂蒙、主將魯肅三個人,主要講的是大將呂蒙。
(2)課文講的是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在吳王孫權的影響下教育下,由一個不愛讀書的人變成一個愛讀書的學問家,并做了吳國主將的事。
(3)課文最后一節解釋了標題意思。另孫權的話中也有一句從事物方面講了這一意思:“手不離書本”(孫權、光武皇帝)
3、針對“我愛讀書,可是沒有時間讀書”(即呂蒙語)展開一個辯論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本文的啟示:
(1)只要肯擠,都能擠出時間。(孫權語)
(2)讀書可以得到許多知識,還可以為人們爭來許多榮譽(如文中倒2節)
(3)讀書很重要,只有多讀書,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把事情辦得更好。(孫權語)
4、齊讀課文。
5、課堂練習。
四、小結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語言優美,我們要利用大好時光,多讀有用的書,增長自己的知識和才干,為自己將來為祖國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審作文題,并能把自己想說的意思寫具體。
2、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出示作文的要求
二、指導審題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提出了哪些要求
(1)不給命題
(2)不定范圍,自由表達
(3)把想說的意思寫具體、寫清楚
(4)不寫錯別字
(5)寫完后讀一讀,認真地修改。
2、談話,拓寬思路,尋找作文素材
(1)小組談話,組內互相傾聽,并對發言人提出意見,指導對方修改。
(2)派成員匯報,注意說清過程
三、指導書寫作文
四、作業
繼續作文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指名讀自己習作中的好詞佳句。
二、欣賞1~2篇好作文,同學評議。
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之處?
三、評議1~2篇中等作文。
四、分小組互評同學的作文。
五、根據同學的評議,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抄正作文。
第四課時
教學目的:
1、組織學生收集、欣賞春聯
2、指導學生用毛筆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
教學過程 :
一、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完成“實踐活動”部分
二、出示活動要求,明確活動要求
1、春聯的意義,象征著祝福與愿望
2、何為好春聯?(對仗工整,文字優美)
3、平時注意搜集春聯,與好朋友交流欣賞
4、練習書寫自己喜愛的春聯
5、節日里為家里、親戚或鄰居寫春聯
三、展示課前收集的對聯,學會欣賞
1、指名朗讀、投影自己搜集的對聯,說說這幅對聯的內容及表達的含義
2、評一評,誰的對聯美,匯報過程大膽,語言清晰
四、結合寫字課指導書寫春聯
五、作業 。
《積累·運用八》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讀背詞一首《西江月》,豐富學生詞的積累。
2.閱讀短文,做練習。
3.寫一封信。
4.會講成語故事,并根據故事繪制連環畫。
課時安排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讀背詞《西江月》
教學步驟
一、介紹辛棄疾。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歷來同蘇軾并稱。
二、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
2.獨立思考詞的意思。
三、師生討論,理解詞句的意思。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道:即黃沙嶺,地名。在江西上饒西南。
“七八個星”二句:這兩句是倒裝句,意思是,天外有七八個星,山前落了兩三點雨。
社:社祠,就是土地廟。“見”通“現”。
四、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在靜穆的夜色里,作者一邊趕路,一邊悠閑地欣賞著美妙的自然景色。徐徐清風中,傳來了蟬的鳴聲,還傳來了稻花的香味和青蛙的叫聲。
一會兒,天空陰云聚合,近處的星星已被云彩遮沒。只有遠處的天邊還剩幾顆稀疏的星星,暴雨即將來臨。作者緊走幾步,經過小溪的橋頭,便出現了他熟悉的茅屋小店。
五、體會詞中表達的感情。
全詞描寫的是黃沙嶺的夜景,通過美麗的自然風光描繪,表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六、比賽背誦。
七、抄寫這首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閱讀短文《爸爸的咳嗽》。
教學步驟
一、提出閱讀要求。
學生讀短文和文后的練習題。
二、再讀短文
1.邊讀邊思考文后的題。
2.給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做記號。
三、學生自學后,討論交流。
1.這篇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短文講自從搬進新居后,我發現父親的咳嗽病,經過仔細觀察和咨詢,終于找到了病因——硫酸廠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從中應該懂得:a.遇事要動腦筋,仔細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b.環境污染威脅著人類健康,應早日治理。
2.短文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1)文章層次清楚,寫了發現病情——仔細觀察——找到病因——希望治理。
(2)形成新穎活潑。采用觀察日記的形式記敘,因果關系清晰明了。
第三、四課時
教學目的
進行習作訓練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向學生介紹給聯合國秘書長寫信的小朋友及其信的內容。
二、明確要求
1.讀作文題。說說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寫信給長輩
(2)可以寫家鄉的變化、自己的心里話……
(3)說話要得體,要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書信的格式
四、分小組討論,談談自己打算告訴親人一些什么情況和想法。
五、用信紙譽好。
六、寫好信封,課外寄出去
第五課時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創造力,鼓勵學生積累與思考。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成語及成語故事,作下記錄。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1.老師講故事:掩耳盜鈴
2.過渡談話,在祖國的語言定庫中,有許多言簡意賅,流傳千古的成語,這些成語有很多源于一些生動的故事。今天這堂課我們就開展一場特殊的故事會:成語故事會。
二、組織活動
1.老師宣布比賽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要求發言人聲音宏亮,以故事多少定輸贏。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
3.進行故事。(教師可把所講的故事成語記錄在黑板上)
三、編連環畫
1.給學生看一些連環畫。(可以課件出示)教師簡要講講連環畫的作法和要求。
2.生自由選擇故事作連環畫。
3.擇其優秀作品辦一個連環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