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二》教學設計(精選3篇)
《習作二》教學設計 篇1
文章摘要:通過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習作二的教學設計總結出作文教學的特有規律:以逼真的情境喚醒表達欲望、以生動的例文豐富言語圖式、以“簡快”的結構拉長有效思維、以積極的評價培植言語個性。
關鍵詞:作文貼近心靈 言語動機 簡塊結構
教材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六年級上冊。
羊羔用跪乳來感恩親情,烏鴉用反哺來回饋親情,古老的《詩經》用“萱草”來承載親情,孟郊用“三春暉”來贊美親情,泰戈爾用溫婉的詩來昭示親情。
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會怎么來感恩親情?
“想一想爸爸媽媽平時的關愛與呵護,然后跑到他們面前,看著他們的眼睛認真地說:‘我愛你!’”記住父母親的反應,并把整個過程記下來,與老師、同學一起分享。”
這是蘇教版國標本六年級上冊習作二的教學內容。當學生對著爸爸媽媽的眼睛認真地說出“我愛你”,他們該是什么感受,而父母又是什么反應呢?這次作文指導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貼近自我,貼近自我的心靈,喚醒學生心靈深處最柔軟的部分,發掘學生心中“不一樣”的發現。在表達方法上,重在引導學生用生活化的典型細節,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來表現真情。
一、再現情景,激活表達欲望
1.從小到大,我們沐浴過多少愛呢?數不清。你對一直疼愛、呵護你的爸爸媽媽表達過愛嗎?昨天,我讓你們回家做一件事情,想一想爸爸媽媽平時是怎么愛你的,看著爸爸媽媽的眼睛,認真地對他們說聲“我愛你”。說說吧,你有什么感受,他們有什么反應?
(學生的腦袋低了下去。“澀”了一會兒,幾只小手陸續舉了起來。又過了一會兒,小手多了,紅通通的臉蛋兒也多了,他們躲躲閃閃的眼睛里多了幾分羞澀。)
2.交流(課后補記):
生:我勇敢地對爸爸說……
師:勇敢之前呢?小腦瓜里想些什么?
生:您剛布置作業時,我沒覺得太難,可離家越近越覺得做不到。一路上,就像揣著小兔子似的,腳步重極了,腦袋在不停地翻騰:他們有多愛我呢?連吃飯都是心不在焉的……終于在臨上學的時候,凝視著爸爸關心的眼睛,我的眼睛就莫名其妙地濕了,不由自主地說:“爸爸,我愛你!”
師:爸爸有什么反應啊?
生:我轉身便跑掉了,不知道他的反應,我是挾著淚水跑出去的,在那一刻,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了。我覺得就是用繩捆住我,我也會跑的。
師:為什么?
生:歉意,突然覺得對不住爸爸……
師(順勢煽情):是啊,父母之愛最無私,會讓天地動容。因為只有爸爸媽媽的愛才會讓你肆無忌憚地索取,永無止境地享用。然而正因為它從來都不求回報,所以我們往往會心腸有點粗糙,有點冷,會忽略了它的存在。你的眼淚就是最動人的細節呀。(板書:我的 小細節)
(她的眼里有淚花閃爍,教室里的深情彌漫開來。)
師:有不一樣的感受嗎?
生:媽媽很驚訝,愣了一兩秒鐘,笑了笑:“今天怎么這么肉麻,說罷,有什么事,我可不吃你這一套。”天哪,媽媽怎么會這樣想!我做了個要暈倒的動作,說:“在你心中,我只有有事的時候才會說‘我愛你’嗎?”我轉身走了,邊走邊嘀咕:“媽媽怎么這么不可理喻。”我又悄悄轉回去,扒著門縫往里看,隱隱約約竟然看到媽媽在抹眼淚。我這才知道,媽媽剛才的話不是發自內心的,她開心著呢。
師:你的親情是咖啡味的!它與眾不同,就因為這是只屬于你們倆的小秘密呀!(板書:小秘密)這是最昂貴的財富!
3.聽閻維文的《母親》,呈現歌詞: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你身在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家里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淚/你露出笑容時有人樂開花……
悠揚婉轉的旋律打開了學生情感的閥門,幾個敏感的孩子淚眼婆娑,舉起的小手多了起來。我知道,動筆的時刻來了。
(這樣的設計一石三鳥:學生如果沒經過必要的情感喚醒,就不可能體驗到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學生沒有想清楚就寫,就必然東一榔頭西一錘。因此,我安排了學生說話的情感再現,借以錘煉他們的口頭功夫,培養他們想清楚再寫的習慣。同時,因勢利導,將寫作方法的指導融匯在彼此交流里,不著痕跡。此外,當音樂使他們的表達欲望變得濃烈時,交流卻戛然而止,寫作自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需要了。)
二、指導寫作:借得柔情抒我心
1.指點寫作方法:這首歌為什么打動你?
◆指點:這就是細節!這就是親情的溫度!這些我們平時最容易忽視的地方,一個不經意的眼神,一個隨意的動作,一句最平常不過的叮嚀,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瑣事,一次委屈的爭辯,就是最美最有表現力的瞬間,(屏幕呈現)才會觸動我們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這就是寫好文章的第一件法寶。(板書:小事情 真感情)寫文章說白了就是說話、想心思。把你對爸爸媽媽真實的心思用筆輕輕地“說”出來,說得像吃飯、穿衣一樣真實、自然,你的文章就感人了。
(以往的習作指導,往往都是在學生嘗試片段之后進行。這就像等到學生從懸崖邊掉下去再告訴他:“你不能這樣走”一樣,亡羊補牢,事倍功半。把方法融進生活、音樂、詩歌的再現里,通過“小秘密”、真感情凝煉地體現出來,就從技巧層面上喚醒了學生的自我心靈,打開了寫作千人一面的局面,發現了學生“不一樣”的發現。)
2.學生動筆寫作。
柔情百結的輕音樂繼續響著,學生們安靜極了,我想看一眼都遭到了大部分學生的拒絕。于是,我撤掉了自評與互評,僅僅例行公事地要求他們把寫好的稿子用心地看一遍。
學生的感情細膩極了:
“聽到身邊有聲音,我馬上睜開了眼睛。
“是媽媽,他一面小心翼翼地給我蓋被子,一面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我伸出雙手,輕輕地托住媽媽溫暖的臉,仔細地,深情地,久久地端詳著,那張曾被我匆匆看過幾百次的臉,那真是一張飽經滄桑的臉——布滿了歲月的劃痕。
“第一次,我這樣看著媽媽眼鏡后面的眼。我輕輕地看著媽媽,看到了小小瞳孔里小小的我的眼。
“輕輕地,我看著媽媽,告訴她:‘我愛你!’每個字都輕輕的,卻是清楚的,有力的。
“媽媽沖我笑。‘你不高興了嗎?’我問媽媽。她還是輕輕地笑,我還是輕輕地托著媽媽的臉,久久地看著。我覺得那不是媽媽平常那種‘瘋傻傻’的笑,那是一種我從沒有在她臉上見過的頗有內涵的笑。我覺得那種笑是有意圖的,輕輕一笑,傳遞出數不盡的溫馨、關懷、期盼,傳遞出了那淋漓盡致的愛……
“就在那一瞬間,我想到了十三年間無法淡忘的事。是誰在我生病的時候,抱著我,趕往醫院?是誰在我住院的時候,每天給我送飯,在床邊抓著我的手?是誰在我掛水的時候,冒著大雨去給我買雞腿?是誰在飯桌上,不厭其煩地往我碗里夾肉……
“當一種執著的愛濃烈地釋放,卻不渴望得到任何回報;當一種牽掛在無形中寄托,卻不想完成任何欲望;當一種付出默默地散發,卻不要求達到任何目的;當無盡的愛被歲月的長久稀釋、淡化,留下的,就是一種美,一種無盡的美,一種平淡的感動。”
當學生在課堂上由沉默到沉思轉至潸然淚下,當學生沉浸在馥郁的愛巢里,任溫馨的情感肆意噴涌,任百結的柔腸盡情傾瀉時,我們不禁感嘆:他人的修改簡直就是多余的了。真愛如此,復有何求?
【附】板書設計:
我的小事情:小細節、小秘密
我的真感情:像吃飯、穿衣一樣真實
教后反思:
以逼真的情境喚醒表達欲望。成功的作文教學,首先要解決“學生拿著題目往往會頭腦中一片空白”的問題。“沒有比失去言說的欲望更糟糕的了。”“在寫作教學的一切要件中,最重要的是使學生喜歡上寫作。”(潘新和)在作文教學中,存在著“言”和“意”的矛盾,應以后者為重。如果學生沒有進入一個不吐不快的情境——“意不至”,那么學生的“言”只能是空殼。因而,我們必須在“得心”上下功夫。心靈豐富了、敏感了,再來看同樣的生活和人,就能覺出蘊含在其中的多姿多彩的魅力。本來覺得不好寫、不能寫的東西就變得很好寫,甚至能寫出“生花妙筆”。這個教學設計就注重 “話欲”的激發,創設氛圍,讓學生深受感動后,寫作水到渠成。
“每次寫作文,學生都憑著感覺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是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個大的問題。在方法層面,作文教學存在著教師導悟和學生自悟之間的矛盾,應以“自悟”為主,“放”是主旋律,倡導寫率性、個性之文。但,每次的作文訓練一定要滲透“教”的作文知識,這是作文教學的實體內容。這篇作文我就把“我的小事情:小細節、小秘密我的真感情:像吃飯、穿衣一樣真實”滲透在教學過程之中。
以“簡快”的結構拉長有效思維。作文教學也要“倡簡”。蘇教版教材作文的編寫,每次訓練的要求簡單精煉,導語簡單明快。這個教學設計大致要經歷“動機—目標—習作—反饋、矯正”這樣幾個階段,課堂結構也應往“簡快”上努力。在課的前15—20分鐘,學生的精力最好,利用“話題”和“例文”,解決“動機—目標”問題;然后進入“競技”狀態,利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成文。有的同學寫得快,有的同學寫得慢,這兩類的同學都容易產生“思維倦怠”,因而,教師可以把寫好的作文收上來,記錄時間和字數,然后把作文傳給同學互看、互評,讓所有的學生有事可做,始終處于興奮之中。這樣的教學,學生的思維密度是高的,有效思維是長的。實際上,這也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通過創設情境,學生產生“不吐不快”的心理,之后進入“靜的活躍”,然后同學間互閱、互評、互動,進入“動的活躍”,導、聽、作、評、改一體,學生始終處于有效的思維狀態。
《習作二》教學設計 篇2
知識目標:觀察例畫,學習例文,學習寫人物時應抓住人物特點寫的辦法。
能力目標:能通過習作將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點表現出來。
情感目標:通過習作練習,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人物的特點,并激發寫作興趣。
重點: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寫出他的外貌、性格、愛好。
難點: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一激趣導入
1今天劉老師帶來了幾張體育明星的畫像,想不想看?不過我有一個要求,看過后要猜出他們是誰,好嗎?
2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生答>你們觀察得特別仔細,剛才你們所說的都是抓住劉翔的特征來猜的。
3再看看他們是誰?(姚明和郭晶晶)真厲害,這么快就猜出來了,你們又是怎么看出來的?你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 抓住特征一下子就猜出這些體育明星的名字。
二習作要求。
1我們今天的這節習作課習作要求:
今天,我們來為別人畫一張像,可以畫同學、老師、家長,還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畫好了再寫一寫,除了寫外貌,還要寫寫他的性格、愛好.
畫人物時,畫出特點,才能逼真,寫人物時,要仔細觀察外貌,性格,愛好,抓住特征,才能形象。
2今天汪老師見過你們后覺得你們特別可愛,很想跟你們其中兩個同學交朋友。我不直接把他介紹給汪老師。怎么辦呢?做個游戲。
3我先把他們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然后,你們站起來告訴老師這個同學長得什么模樣?你們說,讓她來猜。好不好?再請徐君軒來畫,他的特征畫出來。
4這個游戲第一,考你們會不會說,說得準不準,;第二,看汪老師會不會猜。第三考考畫的像不像。我先說一下游戲規則為了考住汪老師,你們不能暗示,不要使眼色,不要朝他看。好嗎?
5有請汪老師
韓景怡
我來猜了。
看看他畫得像不像?烏黑的頭發扎個馬尾辮,頭上帶著發夾,白里透紅的皮膚,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
聽你們劉老師說你畫畫特別好,幫我把第二個朋友畫出來好不好?
6我們再幫汪老師找第二個朋友,大家要注意游戲規則哦。韓景怡
來畫。
武文海
我開始猜了
看看韓景怡畫的想不像。胖胖的臉龐,小平頭挺精神,一張嘴巴能說會道,圓圓的肚子藏著不少墨水呢!
聽劉老師介紹你的字寫的特別好,能不能展示一下?果然蒼勁有力。
我們一起合影吧
7今天特別開心我們三2班有兩位同學和汪老師交上了朋友,。可是下課后王老師就要走了,她要是想你們怎么辦呢?
8我想請同學們寫一寫他們二人,當王老師一想念他們,就會讀讀你們寫的作文,好像又看到韓景怡水靈靈的大眼睛了,又高又壯的武文海上語文課時又從板凳上摔下來了,一看就樂了,所有的疲勞也沒有了。愿不愿意寫這兩位同學?
三練習說
1有的同學不想寫她們,想把自己畫的人介紹給在座的老師,也可以。我們打開語文報看看別人怎么寫的。
語文報
2自己先把畫的人說給同座聽。
指名說。
3今天還有同學沒有舉手發言,我再介紹兩個人給你們寫好不好?(孫悟空)認識嗎?愿意寫孫悟空的舉手。如果你不愿意寫孫悟空,我再向你介紹一位,此人姓豬。豬九戒,認識嗎?豬九戒是豬八戒的弟弟。他長什么樣?不知道,俗話說,畫鬼容易,畫人難,誰也沒有見過豬九戒,你說什么樣就什么樣?我請你們當設計師,你想說他胖他就胖,你想說他瘦他就瘦,你可以給他穿各種衣服配上各種兵器,拿刀拿*,拿掃把也行,你可以先畫再寫,也可以先寫再畫。你也可以寫汪老師,寫我劉老師也行。要做到圖文并茂。
課后小記:
習作二要求畫同學、老師、家長,想象中的人.畫好了再寫一寫,除了寫外貌,還要寫寫他的性格、愛好.教學中,我先游戲引入,讓同學說班上同學的樣子然后讓老師猜。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很快的就明白了,描寫一個人外貌時,要做到有特點,不能千人一面。然后,指導學生閱讀例文,看看別人是如何將自己熟悉的人描繪出來的。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畫的熟悉的或者想象中人物的全身像,小組中說說這個人物的與眾不同之處,要求表現其性格或者愛好特點。講出具體事例。在課結束的時候,引逗學生寫寫想象中的人。
上課時,學生表現積極,收上來的作文也充滿了個性,學生用兒童化語言寫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但也存在著問題。主要有:1外貌描寫缺乏條理性,沒有一定的順序。東一句,西一句。2選取的事例不能較好的表現人物的特點或是寫得太簡單,有的僅一兩句話。
《習作二》教學設計 篇3
作者:宗陽春 發表時間:2004-4-29 閱讀次數:169
一.教學目標 :
1.讀懂例文《決賽》,了解例文內容的主次詳略和把人物的動作、神態寫具體的方法,
2.讀懂“習作要點討論”,通過討論,領會競賽場面的寫作要領和一般方法。
3.能按作業 要求,依照例文寫一篇描寫競賽場面的習作。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對競賽場面進行觀察、表達。
2.準確、形象地表達出參賽者及觀眾的動作、神態。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1.同學們,你們對哪些競賽還記憶猶新?看誰能記得清、說得好?
2.學生構思,同桌互說,大組交流。
(二)讀懂例文,了解寫法。
1.出示例文前的圖畫,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這幅圖畫上有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2.如果讓你說出這個比賽的場面,你打算怎樣說?要把什么作為重點內容來說?重點要說清什么?還要把什么說出來?
3.學習例文:
(1)學生讀例文,思考:小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球賽的?小作者重點介紹的是哪一場球賽?他是如何把當時的場面介紹得活靈活現的?用波浪線畫出參賽者的動作、神態;用橫線畫出觀眾的反應。
(2)學生集體討論。
(三)運用遷移,進行讀寫訓練。
1.學生歸納學習例文的收獲。
2.師生討論,明確寫法: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有重點地介紹一次競賽的情況,不但要抓住參賽者的動作、神態,還要寫出觀眾的反應,以襯托比賽的激烈氣氛。
3.出示作文題:“難忘的——賽”,學生構思重點段(決勝局)的內容,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
4.同桌互說,相互提示,共同提高。
5.指名大組發言。(介紹決勝局的情況)
6.師生評價。(運動員的動作、神態及觀眾的反應有沒有寫清楚?有什么地方要進一步修改,使文章更具體、更生動)
7.學生起草重點段,指名讀,師生再評再改。
8.學生修改重點段。
9.學生拼裝文章的頭尾,完成全文的寫作。教師行間巡視、個別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