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瀑布的葬禮》教案(精選14篇)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
認識本課出現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生詞。
【方法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情感與思想】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拓展與延伸】
向家人和小朋友介紹“大瀑布的藏禮”,進一步了解還有如此自然景觀或生物因人的影響而在無聲的藏禮中逝去了,與同學交流。
【重、難點突破】
重點是把握課文內容,明白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激發學生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從題目入手并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讓學生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提示:可參考問題:“‘葬禮’,通常是對死去的人的一種哀悼活動,為一條瀑布舉行葬禮,這是為什么呢?而且這個葬禮居然由國家總統親自主持,規格如此之高,這又是為什么?作者通過這次特殊的葬禮,意欲告訴人們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回答上面的問題。
教學提示:此環節意在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且領悟作者的寫作目的,為下面的細致、深刻地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教學參考:課文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大瀑布主持葬禮;接著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們為它舉行葬禮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課文開頭的場景,寫菲格雷特總統在葬禮中號召人們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先寫結果,后寫起因與經過。這樣從一開始就把讀者的心緊緊地抓住,這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此外,本課還采用對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偉壯觀與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對比,把昔日游客流連忘返的熱鬧場面跟如今乘興而來、失望而去的痛心結局對比,強烈地反映出葬禮的“特殊”與必要,震撼著每一個讀者的心。
三、再讀課文,想想大瀑布以前和現在的景象有什么不同,畫出相關的語句。
教學提示:(有條件的地方觀看錄像、圖片)感受大瀑布昔日雄偉壯觀與如今瀕臨枯竭的不同景象,對大瀑布的即將消失產生悲痛之感。再指名讀出不同語氣。本課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參考:
附課文重點句子理解導讀:
①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朵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
此句作者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寫出了大瀑布“雄偉壯觀”的美。“每秒鐘有1萬立方米的水”,運用數字形象地說明瀑布流量巨大、速度極快;“飛流直下”寫出了大瀑布咆哮而下的宏偉氣勢。作者花較多的筆墨描寫大瀑布,意在引起讀者的注意,起到與下文對比的作用。
②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把逐漸枯竭的瀑布比喻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老人,觸動讀者的心弦,激起讀者的悲傷之情。這樣作比,形象地寫出了瀑布的現狀,引起人們的警覺,并與前面的壯觀之美形成對比,讓人感傷、悲懷、震醒,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瀑布無限眷戀的感情。
③菲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講述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給巴西和其他國家人民帶來的驕傲與歡樂,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維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劇不再重演!
四、讀課文,想一想,造成大瀑布悲劇的原因。
教學提示: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進行理解,至于舉行葬禮的原因一定要以大瀑布的“死亡”并結合最后一自然段的重點句子理解。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葬禮是為死去的人舉行的,現在大瀑布并未完全消失,人們為什么就舉行葬禮了?交流后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感想。
教學參考: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交流:①上游建起了水電站;②水資源浪費,周圍工廠“用水毫無節制”;③森林破壞,亂砍濫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五、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教學提示與參考:用較快的速度回顧全文,想想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主要抓兩點:一是今昔對比;二是首尾照應。另外還采用了采用倒敘的手法。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強化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提高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禮》為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巴西總統親自為一條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將消失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葬禮的故事,涉及到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這一世界性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環境問題的深深憂慮。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了解塞特凱達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環保教育。
3.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漸消失的各種原因,受到環保教育。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3課《大瀑布的葬禮》。首先,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課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以及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在一條大瀑布腳下,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禮。當時的巴西總統菲格雷特親自主持了這個特殊的葬禮。”
師:聽了老師的介紹,誰有什么疑問?
生:提出問題。(略)
師: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通過“《大瀑布的葬禮》專題站”自學文章,看一看同學們能不能在小組內自已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二、自主探索,小組協作
網站設計了七個導航按鈕:課文速讀、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舉行葬禮、參考資料、拓展活動,學生按導航按鈕的順序依次自學。
1.課文速讀。要求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快速閱讀,讀完后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沒有解決。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帶給人們的是驚喜、愉悅。為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選了表現昔日大瀑布“雄偉壯觀”的錄像或圖片。
師:請同學們先通過錄像、圖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種什么景象,而后小組同學相互談一談各自的感受。
生:欣賞、交流(略)。
師:參與學生活動,了解學情,隨機指導。
生:有感情地讀句子,“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游客們常常為此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師:參與小組活動,相機指導學生讀出輕重緩急及贊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站為學生提供了幾幅大瀑布將枯竭的圖片。
生:觀圖后讀以下句子,“……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師:參與小組活動,相機指導學生用惋惜、失望、悲壯的語氣讀,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偉壯觀”、今日的“形容枯槁”,學生往往會問:“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如下設計: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用小標題的形式將原因概括出來。
生:(略)
5.舉行葬禮。
師:巴西總統親自主持塞特凱達斯瀑布這個特別的葬禮,作者的情感變得莊嚴、神圣。請同學們看一看當時舉行葬禮的相關圖片,聽一聽那低緩、悲痛的樂曲,體會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聽、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參考資料。僅憑一篇文章令學生受到深刻的環保教育顯然不夠,為此網站順應學生發展需要,及時提供相應資料:
⑴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
全世界每年生產的有害物質高達3.3億噸,這些有害物質含有重金屬、有機化合物等物質,它們污染了空氣、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氣中的鉛為200萬噸,砷78000噸,汞11000噸,鎘5500噸,超過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傾倒大海的船舶廢物640萬噸,從船上扔進大海的塑料集裝箱500萬只,漁民每年傾倒進海洋的塑料包裝材料22000噸。此外,每年從陸上和海上作業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萬至20xx萬噸之間,其中油船漏油40萬噸。
南極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個美國陸地面積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來絕,每24小時有150到200種生物物種從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陸地約76億公頃的面積均為森林所覆蓋,而到本世紀80年代所有不足28億公頃。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萬公頃的速度從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國地質學會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稱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類已經到了對自己的行為必須加以重新認識的時候了,保護地球,別無選擇。
⑵一個勢在必行的行動
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1983年底召開的第二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同志代表國務院宣布:“保護環境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一項基本國策。”
為了提供公眾保護水資源,珍惜水資源的意識,第四__屆聯合國大會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關于確立“世界水日”的決議,決定從1993年開始,確立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聯合國大會于1994年12月19日通過49/114號決議,將每年的9月16日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7.拓展活動。此環節一般安排為“教學流程”的最后一環節。
三、交流體會,拓展延伸
專題站的建設為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以及教師及時參與學生小組學習、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學重難點,教師為學生提供匯報學習成果,拓展延伸學習活動的機會。
1.交流體會。感情朗讀、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組自學時穿插進行。
2.拓展思維。為使學生真正領悟這一葬禮的特殊意義,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①“葬禮”埋葬的是什么?(人們的愚昧及破壞生態平衡的落后觀念、行為)②“葬禮”要喚醒的是什么?(尊重科學、尊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喚起人們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生存家園的責任心。)
3.拓展活動。本篇課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課內可引導學生思考:學了這篇文章我打算怎么做?課后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周圍有沒有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寫調查報告、建議書、畫宣傳畫等。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3
教材簡說:
這篇略讀課文以相對平實的語言,講述了賽特凱達斯大瀑布如何從輝煌到枯竭的過程,以瀑布前后強烈的反差來呼吁人們保護環境,發人深省。
教學目標:
1、能抓住表示時間的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利用課文資源寫演講稿,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利用資源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3、感受人類的破壞給大自然造成的傷害,喚醒環保意識,激活環保熱情,沖擊自己的思維并反思自己的行為。
過程預設:
板塊一
檢查預習情況,概括課文大意
(一)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二)立足表示時間的詞語,學生自主發現,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板塊二
體會今昔變化,領悟文本情感
(一)走進昔日輝煌
1、快速默讀課文2-7自然段,哪些詞語向你傳達了這種驕傲和歡樂?
2、學生反饋,出示句子,感受瀑布的壯觀雄偉,指導朗讀。
3、觀看圖片,視覺沖擊,教師補充介紹: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又名瓜伊雷瀑布,/article/瀑布寬3200米,被巖石分割成18股飛流的系列瀑布,年平均流量達13300立方米每秒,是世界上已知的流量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寬的瀑布之一。
再讀課文。
4、抓住長期以來,一唱三嘆,再讀展現輝煌的句子。
6、抓住曾經體驗強烈的感情落差。
(二)細看目前情況
1、出示段落,你的心情怎樣?指導朗讀。
2、抓住幾年過去,與長期以來進行對比,體驗變化之快,并引導學生質疑。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
(三)細究變化原因
1、明確原因
建水電站、毫無節制、濫砍濫伐
2、讀到這樣的詞語,你腦海里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總結:是人類的貪婪使這條瀑布最終走向滅亡。
板塊三
仿寫總統講稿,激蕩環保意識
(一) 仿寫總統講稿,遷移運用課文語言。
(二) 拓展相關資料,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能運用已有學習經驗自學生字詞,感受本課詞語的結構美。
3、抓住重點的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氣勢和而今的枯竭景象,從而產生對環境加強保護的強烈愿望。
4、在學文過程中初步感受作者生動的表達方法,積累自己喜愛的美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引領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去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和而今的枯竭,從而喚起學生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理解“葬禮”
①板書課題齊讀。談談對葬禮的理解。
②參加葬禮人的心情一般怎樣?帶著你的心情體驗讀課題
(2)質疑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感知
是呀,為瀑布舉行葬禮,這太有違常規了。讓我們帶著提出的問題去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邊讀邊思考:
①.這是一條怎樣的大瀑布?
②人們為大瀑布舉行了幾次葬禮?是怎樣的葬禮?重點寫了哪一次?
③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
2、檢查、交流生字詞
(1)誰能準確讀一讀大屏幕上的.這些詞語!
塞特凱達斯
咆哮而下 逐漸枯竭
滔滔不絕 生命垂危
一泄千里 奄奄一息
(2你讀懂了哪個詞的意思?誰有不懂的嗎?
(3)讀得真響亮,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第一排講的是壯觀的瀑布,第二排講的是枯竭的瀑布)
3、人們為大瀑布舉行了幾次葬禮?用上一個詞說說這是怎樣的葬禮?
過渡:為瀑布舉行葬禮,這太有違常規了 。而且儀式如此之隆重,參加人數之多,主持人之特別,看來這條瀑布非同一般哪!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文字走進課文,走進大瀑布。
三、品讀深悟
(一)初悟昔日大瀑布之雄偉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昔日大瀑布雄偉壯觀的句子并劃出來。點擊出示課件
2、想想你從哪些詞句感受到瀑布雄偉壯觀?能否用自己的話來來說說你的理解。
3、帶上你的理解一起讀讀這段話吧!男生女平時的瀑布,女生讀汛期時的瀑布。
4、瀑布笑了,因為你們讀出了他的氣勢。百聞不如一見,讓我們來瞧瞧它的廬山真面目吧!
①出示課件觀看昔日瀑布
②此刻,你最想對瀑布說什么?
③讓我們用朗讀表達瀑布帶給我們的震撼吧!。點擊課件讀
引讀:瀑布真是氣勢非凡,怪不得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引以為傲,怪不得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覺得他是——世外桃源,在這巨大的水簾面前——(陶醉不已,流連忘返)。這樣的大自然奇景,我們可套用一句古詩來表達: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見啊!
4、對比感悟,深化理解
景美文字更美,但是,你們發現了嗎?在這美好的文字中,卻有一個詞是如此的刺眼讓人心痛,你找到了嗎?(點擊)曾經一詞,讓我們明白了什么?
㈢感受現在瀑布的逐漸枯竭
過渡:同學們,回憶是甜蜜的、溫馨的,然而現實卻是殘酷。葬禮上人們看到的是這樣的瀑布:
(1)點擊出示現在瀑布的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點擊出示文本
誰來讀讀這段話,同學們邊聽邊思考:哪個詞告訴我們瀑布已雄姿不再,一切已是曾經
(3)此刻,你的心情怎樣?(傷心 惋惜 難過)指名讀
用朗讀表達你的傷心吧。——指讀——我深深地感受到你的傷心了!
能讀出惋惜之情嗎?——指讀——你的這份惋惜我感同深受呀!
(4)短短幾年,雄偉壯觀的瀑布就成了現在這般奄奄一息,這怎么不令我們痛心、難過呢?讀
(5)曾經,瀑布讓游人們流連忘返,但是,今日瀑布卻讓慕名而來的游人們——(乘興而來,失望而去)。如果此刻你故地重游,你想說什么?
㈣探求原因,提升情感,凝練精華
過渡: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我們人類)
1、請大家讀讀第6自然段。看看人們對瀑布都做了些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
你覺得人類的這些行為怎樣?
是的,正是因為人類的這些愚昧的行為,才釀造了大瀑布今天的悲劇。
2、現在你們知道人們為什么要給大瀑布舉行葬禮了嗎?隨機讀讀總統的號召。
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舉行這場特殊的葬禮想埋葬的是——人類的自私、愚昧的行為,想喚醒的是(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總統的呼吁化作四個字,那就是:保護環境
三、聯系實際,抒發感想
過渡:其實大瀑布的悲劇只是人類缺少環保意識的一個縮影,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圖片,相信會帶給你同樣的震撼!
1、點擊播放圖片
2、看到這些文字和畫面,你的心情還能平靜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把自己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總結:保護環境,任重而道遠。希望在座的每一個同學時刻刻都能謹記。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
最后,讓我們在詩歌《致瀑布》中結束今天這堂課!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5
一、談話導入,了解地理。
1、出示地圖,介紹地理位置。
2、出示課題。
(1)讀了課題有什么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理清文章主要內容。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
(2)交流讀文后的收獲。
三、今昔對比,品鑒感悟。
1、學習昔日瀑布。
(1)默讀課文,找找文中讓人看出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瀑布,帶給巴西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驕傲與自豪的句子。把有關內容劃出來,動情地讀一讀。
聚焦1描寫昔日瀑布的.句子。
聚焦2人們游覽瀑布后感受的句子。
(2)交流品鑒,朗讀和感受。
主要教學策略:
(1)抓詞眼感受昔日瀑布的雄偉壯麗。
(2)分層感受昔日瀑布的特點。
(3)反復朗讀,體驗感悟。
2、學習今天瀑布。
(1)觀看圖片談感受。
(2)朗讀感悟。
3、感受悲劇的原因。
(1)讀文,感受原因。
(2)補白寫話,感受已至暮年的塞特凱斯瀑布內心的心靈讀白。
(3)交流補白,提升認識。
四、感悟葬禮,提升主旨。
你從這場特殊的葬禮上感受到了什么?
五、回環昔日,向往美好。
讀曾經瀑布的句子,向往美好的未來。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讀感悟能力。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瀑布的壯觀景象和遭到破壞后的樣子,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在自學基礎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討論 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以及帶題求解自學法(談談、劃劃、議議、讀讀)。使學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組討論、朗讀、想象等閱讀方式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現能力。
課后查閱資料,擴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有關知識,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望。.
培養學生具有創新膽魄,敢于發表與眾不同之見解,善于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問題。
二.教學重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葬禮的重大意義。通過前后對比,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后”的不同感觸。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禮的重大意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同學們,閱讀是快樂的,它能給我們帶來樂趣、引發思考、幫助我們感受生活、完善自我。(或:浩瀚的海洋,奔騰的江河,平靜的湖泊,涓涓的溪流……美麗的水圈構成了萬物生長的源泉。)今天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的閱讀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禮》。
2.齊讀課題。
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就讓我們帶著問題去讀書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較快的速度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說一說。
3.看來同學們通過初讀,已經找到了一些問題的答案。下面我們就一起著重圍繞這兩個問題進一步讀課文。(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閱讀時,我們可以采用哪些閱讀的方法?
邊讀邊想;讀文字,想畫面;劃出不理解的好詞好句;有感情地朗讀;聯系上下文等)
請同學們根據學習的內容和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自學。
三.再讀課文,讀議交流。
1.生獨立學習。
2.學生分組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學習大瀑布以前的景象。大瀑布以前給人什么感覺?
讓學生讀課文的句子,通過評讀進一步體會。
聯系實際讓學生體會一萬立方米的概念:相當于我們的80間這樣的教室裝滿水,再同時從幾十米的高處直泄而下。
誰來把如此雄偉壯觀的景象讀出來?
再聯系實際體會30公里的概念,相當于我們30站路那么遠。
離那么遠都能聽見大瀑布的巨響,這是多么令人驚嘆哪!
你們能表達出這種感情來嗎?
當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看到奔流不息,雄偉壯觀的大瀑布的時候,他們會說些什么?
可是現在呢?我們的大瀑布還是雄偉如昔嗎?
指導讀:
它
在群山之中
無奈地
垂下了頭
像
生命垂危的
老人一般
形容枯槁
奄奄一息
怎不令人
惆悵滿懷
失望而去
師引對比讀:
師:賽特凱達斯大瀑布,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生接讀到完。
師:它那雄奇的身影曾是巴西人民的驕傲!可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又是什么樣子呢?她將逐漸枯竭,最后完全斷流。昔日的風光不再有,留給我們的,將是一片沉默的大山。生接讀。
師:游客們這時又會發出怎樣的感嘆呢?
師:讀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指名以讀作答。
師:大瀑布的形成可能經過了億萬年,它本來是神奇的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珍貴的禮物。可是最后竟然就這樣消失了,就這樣被葬送了!我們還會有第二個這樣的大瀑布嗎?我們還能看到那曾經雄奇的景象嗎?
師:誰愿意來說一說現在你心里的感受?
師:你們還知道發生了哪些像大瀑布這樣的悲劇嗎?
草地沙化;黃河斷流;臭氧層空洞;
師:如果人們再這樣下去,肆意破壞自然環境,我們還將會親手釀成什么悲劇?
讓我們也和那些熱愛大自然的人們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讓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齊讀為大瀑布舉行葬禮這一自然段。
請你們也用一句話來向人們呼吁吧。
最后,老師也有一段話與同學們共勉:
讓我們
共同愛護
我們生存的地球吧。
請珍惜
一山一水
請善待
一鳥一獸
讓我們的
山更青
水更綠
天更藍
云更白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為大瀑布舉行葬禮,而且是由一位總統親自主持,這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你可能對此感到奇怪,學習了課文,我們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一)分組學習、討論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3.思考下列問題:
(1)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什么要為一個瀑布主持葬禮?
(2)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發生了哪些變化?
(3)這一聞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樣被葬送的?
(4)巴西總統在主持葬禮時那飽含深情的話語說明了什么?
4.提出不懂的問題
(二)全班匯報,檢查學習情況。
三、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的哪部分描寫了大瀑布昔日的雄奇景象?請你找出并讀一讀。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課文的哪部分寫了大瀑布發生變化后的樣子?指名讀一讀。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由此你想到什么?
4.巴西總統是如何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這次行動的重大意義何在?(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
5.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總結、擴展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曾經給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的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的行動,也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五、布置作業
注意觀察你周圍環境的變化,想想我們該為此做些什么?
附:板書設計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變化的原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抓住含義深刻的詞語,句子,對比朗讀,讀中感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體會葬禮的重大意義,喚起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以及舉行葬禮的重大意義。
教具準備:PPT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讓學生回憶以前學習過的有關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2:由廬山瀑布過渡到塞特凱達斯大瀑布。
3:由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今昔對比引出課題《大瀑布的葬禮》。
4:質疑:人們為什么要給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舉行葬禮?
二: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課文重點段落一:昔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
1:昔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怎么樣的?大家找出有關的段落讀一讀。
2:畫出描寫大瀑布的重點詞語,看看哪個詞語最能概括昔日大瀑布的特點。
3:播放昔日大瀑布壯觀景象的視頻。
4:讓同學們說一說內心的感受或者說一句贊美大瀑布的話。
5:大屏幕出示重點段落一:昔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讓學生帶著那份贊美之情朗讀。
6:抓住一個關鍵詞曾經過渡到描寫今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段落。
(曾經指過去,以前。不代表現在)
三:用同樣的方法品讀課文重點段落二:今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
1:讀著曾經這個詞,一絲悲涼從我們的心底油然升起,現在的大瀑布怎么樣了?大家一定迫切地想知道吧?
2:師配樂朗誦描寫今日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段落。
3:同學們腦海中出現的又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可以用上書本中的詞語進行概括。(逐漸枯竭,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4:看到這奄奄一息的大瀑布同學們的心情怎樣呢?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去朗讀。(悲哀的語調)
5:概括出大瀑布逐漸消亡的原因。(建水電站,無節制用水,亂砍濫伐,水土流失)
四:創設情景,拓展思維,升華感情。
1:從菲格雷特總統的演說中概括出這次葬禮的重大意義。(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2:假如我們也在葬禮的現場,我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出示環境受污染的圖片資料),說說身邊的環保問題。我們應當怎樣做?小組討論。
4:總結全文:呼吁人類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葬禮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課前了解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所在的位子;搜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激趣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28課,請齊讀課題。
2、什么是葬禮呢?(為死者舉行安葬的儀式。)
3、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誰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怎樣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等等問題)
4、你們想了解這些問題,老師也想了解。但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學習這樣的課文就要同學們運用掌握的讀書方法來學習了。看看你們以往總結的學習方法,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就用這些學習方法來自學28課吧!如有什么問題需要與同學討論的可以與前后左右的同學討論。
2、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3、課堂交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寫什么內容?(主要寫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發生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這舉世聞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2)大瀑布發生變化前是什么景象呢?指名回答。這樣的景象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結合板書:雄偉壯觀)
(3)我們讀讀四五自然段體會一下這世界聞名的讓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引以自豪的大瀑布的雄偉壯觀的景象吧!(自讀,齊讀,指名讀)
(4)大瀑布變化后是什么景象呢?指名回答。這樣的景象又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結合板書:逐漸枯竭)同學們的心情難過嗎?
(5)請讀一讀8自然段吧!
(6)是啊!短短幾年,昔日雄偉壯觀,讓游客陶醉不已,流連忘返的大瀑布為什么變成了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這般模樣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大瀑布發生了這樣不可思議的變化呢?
(7)指名小結大瀑布發生變化的原因。(結合板書: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
(8)同學們,知道了大瀑布因為河流水源大減,水資源浪費,水土大量流失,造成了這樣大的變化。科學家們預測,如果不挽救大瀑布,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聽到這樣的消息,你想到些什么呢?(要挽救大瀑布,保護生態環境,節約用水等)
(9)是的,要挽救大瀑布啊!更要保護生態環境。我們看人們是怎樣做的呢?(來自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生態學、環境學的專家教授,大批熱愛大自然的人匯集在大瀑布腳下。模仿當地印地安人為他們的酋長舉行葬禮的儀式,一起哀悼將要消失的大瀑布。巴西總統也投身到這一行動中,特意穿上了葬禮專用的黑禮服主持這個為瀑布舉行的特別的葬禮。)
(10)巴西總統為什么要為這個聞名于世的大瀑布舉行葬禮呢?(他為這個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趕惋惜和遺憾。因為這個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
(11)總統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活動是為什么呢?(號召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注意保護生態平衡,愛護我們生存的地球,使悲劇不再重演!結合板書:保護生態平衡、愛護地球)
(12)同學們,如果你在場,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三、總結
塞特凱達斯大瀑布——這個給巴西和巴拉圭人民帶來驕傲與歡樂的大瀑布,由于人們肆意破壞而逐漸枯竭,而巴西總統的行動,也喚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心,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吧!
四、擴展
1、老師這里搜集了一份資料,同學們聽聽好嗎?(讀資料)同學們聽了有何感想?
2、你們課前也搜集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我們交流一下。
3、同學們,老師建議你們把你們搜集到的資料辦成小報,張貼在墻上做宣傳。
4、作為小學生你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呢?
板書設計:
28*
大瀑布的葬禮
前:雄偉壯觀
變化
原因
后:逐漸枯竭
保護環境
愛護地球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1、本課生字,積累好詞佳句,注重朗讀訓練。
2、了解大瀑布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變化原因。
3、了解大瀑布葬禮情況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環抱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其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大瀑布的資料
2、查閱身邊自然環境被破壞的資料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教師首先從“葬禮”入手,質疑,解疑,再補充板書課題。
二、教師范讀全文,學生標出自然段序號,并找出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部分。
三、知道學習“葬禮”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學生輕生齊讀這幾段文字,弄明白以下問題:
(1)那些人為瀑布舉行了葬禮?
(2)他們怎樣舉行葬禮的?
(3)舉行葬禮的目的何在?
四、指導學習“大瀑布變化前后的景象及變化原因”。
過度語:大瀑布淪落到為它舉行葬禮的這步田地,此時此刻,你還想了解哪些問題。(生答后,教師梳理以下問題。)
(1)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樣的狀況?游客此的態度呢?
(2)如今的大瀑布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游客此的態度呢?
(3)大瀑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的原因呢?
1、學生帶著以上的問題自主學習課文相關部分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
(1)找好詞,欣賞佳句,理解內容。
(2)教師指導訓練朗讀(讀出驚奇,驕傲的語氣和悲傷惋惜的語氣)
五、討論深化,滲透德育目標
這場隆重而盛大的葬禮結束了,同學們,如果當時你參加了這次活動,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請同學們討論或書寫),抽生匯報。
六、教師總結,結束全文
七、課外拓展延伸
請你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狀況。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1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大瀑布的葬禮教案精品教學設計好,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教學目標:
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理解課文內容。
⒊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原來、幾年之后的景象,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通過讓學生演講的方式,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教學難點:
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后的不同感觸。
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找大瀑布的資料、準備課件、在黑板上畫花圈、讓學生準備地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看黑板上,畫著的是什么呢?對,是一個花圈,今天,老師把這個花圈送給一條曾經是世界聞名的大瀑布,/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大瀑布的葬禮教案精品教學設計好
2、 板課題,讀課題
3、 看題質疑。
二、自主學習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學生讀書,自學,教師巡視。
3、 學生匯報讀懂的地方。
設想讀懂的地方:
⑴、5個生字,形近字:廷延訊汛迅
⑵、理清課文思路
⑶、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樣的呢?)
讀從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看出其流量大、從飛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蓮花,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看出水流湍急看學生的資料(圖片)看課件看到這么雄偉壯觀的大瀑布,你想說些什么呢?(三四個即可)指導讀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會怎樣呢?
⑷巴西總統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的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大瀑布。(從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對大瀑布的重視)
⑸1986年9月,/article/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舉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禮。
怎樣特殊?(是為一條瀑布舉行一次葬禮)
⑹塞特凱斯大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經為什么呢?現在的瀑布怎樣呢?(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奄奄一息。)
指導讀這里運用了什么手法(擬人法)寫出了大瀑布即將枯竭。板書:即將枯竭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樣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與阿根廷兩國的交界處。
我知道有些同學帶了世界地圖回來,你找到這個地方嗎?
4、讓學生說說不懂的地方,同學幫助解決
設想不懂的地方:
(1)為什么總統要親自主持呢?(他為大瀑布的逐漸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遺憾。因為這個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驕傲)
(2)為什么要為大瀑布舉行葬禮?
進行大瀑布前后的對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會說些什么呢?現在請大家來說說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稱,把自己當作是大瀑布。(3、4個)
(3) 為什么大瀑布會葬送?(小組討論)
(4) 匯報:
1、建水電站
2、水資源浪費。
3、破壞森林、亂砍濫伐。
過渡: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大瀑布逐漸枯竭,科學家預測,過不了多久,瀑布將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為他舉行了這么一個特殊的葬禮。大瀑布即將逝世了,它會留給世人什么呢?(談想法)
板書:保護環境、愛護地球
三、課外延伸
在我們現實當中,還有很多破壞環境的現象,你調查到哪些呢?
四、總結:
就讓我們一起行動保護地球,讓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爭當一名優秀的小公民,好嗎?
教學后記:
板書設計:
14、大瀑布的葬禮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大瀑布的葬禮,大瀑布的葬禮教案精品教學設計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氣勢和而今的枯竭情景,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從而產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③、教學重難點:
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引領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去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和今日的枯竭,從而喚起學生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法學法:
古人說:“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就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突破重難點上,通過讓學生對大瀑布前后的變化的朗讀對比,先進行詞語朗讀,在進行句段朗讀,從不同形式的朗讀中真切的感受到人類破壞大自然的嚴重后果,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讀、思結合的方法學習課文,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1、由腦筋急轉彎:
①什么池沒水?(電池)
②什么布剪不斷?(瀑布)
“錯,我們今天學的這條瀑布被剪斷了。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有一天瀑布給剪斷了,我們為瀑布舉行特殊的葬禮。”
( 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鮮明的對比從頭開始,思維矛盾強烈碰撞,為全文學習做鋪墊。) 板書:大瀑布的葬禮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找找課文中哪些詞語描述過去的瀑布和現在的瀑布?
2、學生反饋。
3、出示重點詞進行對比朗讀
咆哮而下 逐漸枯竭
滔滔不絕 生命垂危
一瀉千里 形容枯槁
震耳欲聾 奄奄一息
(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壯觀的瀑布讀的聲音響亮高昂,枯竭的瀑布讀的低沉緩慢,為下面讀段落做鋪墊。)
三、細讀課文,感受瀑布的變化
1、感受昔日“雄偉壯觀”
①課文哪一段描寫過去的瀑布?
②自由讀讀文中的3、4自然段,細細欣賞。用哪個詞來形容較合適?圈一圈
板書: 雄偉壯觀
③從哪些語句體會到了“雄偉壯觀”?引導多種形式朗讀
(抓住雄偉壯觀、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等詞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讀”站鰲頭,讀出味道來。這樣不但能輕松幫學生理解深化課文內容,還感受到昔日瀑布的壯觀,更是培養學生預感的好舉措)
④看圖片感受過去瀑布的壯觀
⑤面對這些,你最想說什么?(激發學生對過去瀑布的贊美)
⑥體會“曾經”的好處,再次感受瀑布消失的傷感,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的熱情。
2、教師范讀,學生感受現在瀑布的“奄奄一息”
A師讀第7自然段,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用文中一詞來概括請圈出來。
板書:奄奄一息
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B如果說如今的大瀑布是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那么曾經的大瀑布就是一個渾身上下散發著青春活力的年輕人。
你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C許多慕名而來的游人,見此情景,無不惆悵滿懷,游人看到即將枯竭的瀑布,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追溯瀑布枯竭的原因
1、短短的幾年之間,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變化呢?請快速地找出那段讓你痛心的文字。讀讀看,你知道了什么?
2、用“因為……所以…….將原因連起來
五、拓展升華,感悟情感
1、設想自己是總統會說什么?(激發學生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人類家園的重要性。)
板書
大瀑布的葬禮
曾經:雄偉壯觀
現在:奄奄一息
號召:保護環境,保護地球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3
一、審題質疑
教師板書“葬禮”二字,問:誰能談談對“葬禮”的理解?
生1:表達對死者的懷念。
生2:追悼會
(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請學生讀課題。)
師:我讀了課題,腦海里出現了一連串的問號?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生1:為什么要舉行這么一個葬禮?
生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大瀑布?
生3: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舉行的葬禮?
生4:是什么人組織的?
生5:有什么人參加了這個葬禮?
生6:是誰主持的,致了什么樣的悼詞?
生7:大瀑布是怎么枯竭的?
(教師把上述問題列在黑板一邊。)
二、自讀課文解疑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同位合作找一找上述問題的答案。
生自讀自畫,同桌討論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師:在這些問題中,你認為哪幾個問題比較重要。
經過討論,達成一致,確定了四個重點問題:1、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大瀑布?2、為什么要舉行這么一個葬禮?2、大瀑布是怎么枯竭的?4、誰致了什么樣的悼詞?
上述的四個問題中的前三個,在課文中有具體明確的描寫。我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體會。重點引導學生朗讀描寫大瀑布特點的第四、五自然段和描寫大瀑布一步步枯竭的第七、八自然段。
三、再次質疑
師:除了我們列出的問題,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學生提出:課文第一自然段就寫了巴西總統菲格雷特為大瀑布主持葬禮,為什么在課文的倒數第二自然段又一次提到。
師:這是前后照應的寫作手法。這樣寫一是使文章的結構更顯緊湊,二是突出了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葬禮。
四、寫悼詞
師:四個重點問題我們解決了三個,還有一個課文沒有具體寫,只是簡單地做了介紹,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生讀。
師:老師給每一位同學升官,現在你們都是菲格雷特總統的秘書,請你們根據這一段話的提示和課文中的有關段落寫出菲格雷特總統在大瀑布葬禮上的致辭。
在笑聲中,學生鋪開紙張,動筆寫了起來。
《大瀑布的葬禮》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 基礎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
(3) 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望。
2、發展目標:
(1)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讀感悟能力。
(2) 使學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組討論、朗讀、想象等閱讀方式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現能力。
課后查閱資料,擴展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豐富有關知識,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塞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原來、幾年之后的景象,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通過讓學生演講的.方式,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三、教學難點:
讀出瀑布“原來”、“幾年后”的不同感觸。
四、教學準備:
讓學生查找大瀑布的資料、準備課件、在黑板上畫花圈、讓學生準備地圖。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你們看黑板上,畫著的是什么呢?對,是一個花圈,今天,老師把這個花圈送給一條曾經是世界聞名的大瀑布,你們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 板課題,讀課題
3、 看題質疑。
(二)自主學習課文。
1、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學生讀書,自學,教師巡視。
3、 學生匯報讀懂的地方。
設想讀懂的地方:
⑴5個生字,形近字:廷——延訊——汛——迅
⑵理清課文思路
⑶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樣的呢?)
讀——從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看出其流量大、從飛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蓮花”,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看出水流湍急——看學生的資料(圖片)——看課件——看到這么雄偉壯觀的大瀑布,你想說些什么呢?(三四個即可)——指導讀——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會怎樣呢?
⑷巴西總統親自投身到這一行動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禮的專用的黑色禮服,主持了這個大瀑布。(從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對大瀑布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