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1
《我盼春天的薺菜》是浙江省義務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課文,作者是我國知名作家張潔。文中描寫舊社會農村的窮苦孩子以野菜充饑,以挖野菜為樂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對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從另一個側面揭露財主的罪惡。
教學目標 :1、了解舊社會農村貧苦人家孩子的苦,財主的惡,感受課文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設計思想:由于課文所寫的事情發(fā)生在舊社會,距現代生活較遠,學生體會該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難度,我運用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重點詞句品味分析,披文入情,讀中悟情。
教學過程 :
一、初步感知課文,提出問題,自行探究。
1、審題激疑:小女孩為什么要盼春天的薺菜?
2、運用自學方法,熟悉課文,了解內容。
3、提煉主線,圍繞“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這條主線初讀課文,探討課后題:“我”對薺菜有著“特殊的感情”,從那些詞句中看出來?采用變式教學,學習9-10自然段。
人人參與,默讀課文,圈圈點點,說說讀讀議議?偨Y出兩點理由:
A、薺菜味美。B、挖薺菜時坦然的心情是一種享受。
4、再次設疑,根據A和B提出有關問題。小組交流評價,全班交流評價,充分研究討論后,在羅列的問題中取舍歸納出最值得研究的三個小論題:
。1)、薺菜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真的很好吃嗎?那到底是一種什么菜?舊社會里的人們都過著怎樣的生活?如有圖片說明更佳。
。2)、為什么說挖薺菜是一種享受?財主是怎樣的一種人?
5、指導學生做好課外的資料收集與整理工作,完成簡單的研究報告。
。1)、研究方式:或單獨,或與同學合作。
(2)、搜集途徑:群眾調查,報刊,書籍(《上下五千年》《知識百科全書》)、上網。
。3)、研究成果:合作或獨立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以備在課堂上交流。
二、運用研究成果,師生共創(chuàng)情境,體驗思想情感。
1、探討問題1:薺菜真的好吃嗎?它到底是一種什么菜?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薺菜味澀難咽,那為什么作者認為“別提有多好吃”呢?
。3)研讀課文2-3自然段。
交流:因為作者非常餓。請找出文中有關句子體會體會她餓到什么程度?
點撥:a、從吃的樣子看狼吞虎咽:“一……就……”“一把把”“塞”“更別說”
b、從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嫩”“才”
c、小女孩為什么會這么餓?(貧窮)
d、請運用研究成果,說說那時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請學生將搜集的圖片放在實物投影儀上講解,交流成果。)
師補充圖片講解:翻開人類的史冊,我們才知道不管在昨天還是今天,饑餓仍然威脅著人類。這是在埃塞俄比亞的難民營里,一個孩子已經衰弱得無法移動去尋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體已經成為大群蒼蠅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嗎?同樣,在炮火紛飛的阿富汗、巴勒斯坦,還有許許多多的兒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樣飽受饑餓的折磨。誰能飽含感情地讀讀這兩小節(jié)呢?指導課文朗讀。
正因為如此,所以小女孩看到春天的薺菜才會如此高興。你能有感情朗讀第九自然段里的這些句子嗎?出示:“最使人感到饑餓的冬天過去了……別提有多好吃了。”
2、探究問題2:為什么說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可以稱得上一種享受?
。1)交流研究成果。
(2)研讀4-8自然段,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為餓掰了財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趕跳入河里,游蕩在田野上。)這件事除了“我”還出現了那哪些人物?(財主家的人、媽媽)請結合文中有關句子,淡淡你對這些人物有的評價?組內討論,全班交流反饋。
師點撥:a、“那家伙立刻拿著粗木棍緊緊追來!薄氨鶝龅暮铀畣艿梦掖贿^氣來,腦后卻傳來一陣冷酷的笑聲。”
引導學生在讀中求悟。抓住“立刻”“緊緊”“冷酷”,說明財主家的人十分兇殘冷酷。那財主又是怎樣的人?結合搜集的材料談談,加深對那個黑暗時代的認識。
b、“我怕媽媽知道,并不是怕媽媽打,而是怕看見媽媽那雙哀愁的眼睛!
理解“哀愁”。媽媽為什么而哀愁?身為一個母親,卻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受餓、挨打,卻無能為力。
c、于是,我一個人游蕩在田野上,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配上哀愁舒緩的音樂)師感情范讀第八自然段。
d、想想,文中寫了哪些景物?(羊兒回圈,鳥兒歸巢)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景物?抒發(fā)了作者此時什么心情?配樂學生有感情朗讀。
e、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會對村口呼喚你的媽媽說些什么?此時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f、所以“我”才會格外珍惜挖薺菜時的坦然心情。(出示)誰能有感情朗讀第九自然段中的這些句子:“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藍天上白色的云朵。”
3、總結全文:
。1)請選擇最讓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雖然我們生活在幸福的今天,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歷史。痛苦的過去會讓我們更加珍惜美好的今天。同樣我們也應該看到,今天的世界還有戰(zhàn)爭和饑餓,還有許多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世界美好的明天要靠大家去創(chuàng)造。
三、學習概括段落大意的新方法:自然段段意歸并法。
1、自學單元提示,說說運用歸并法的步驟:寫大意,分主次,取主舍次或歸并。
2、小組討論概括出第一和第二段段意。
3、全班交流評價。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初步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
3、讀通課文,并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教學難點:
讀通課文,并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談話:(板書:薺菜)問:同學們,你們見過薺菜嗎?誰來說說它是怎樣的?(薺菜是一種野菜,嫩葉可吃,味略有點苦。)(注:教師在談話過程中指導“薺”字的寫法。)
2、揭題:既然薺菜味有點苦,不好吃,那么“我”為什么會盼春天的薺菜呢?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來研究第13課《我盼春天的薺菜》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后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反饋。
三、再讀課文
1、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交流反饋:
、俜秸n后讀讀寫寫,說說你認為難讀難寫的生字,并說說為什么?
、谧x一段你最喜歡讀的段落。
五、作業(yè):
完成作業(yè)本第一、二、三題。
四、學習1、2大段
1、指名讀第一段,有什么疑問?
2、讀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哪一句話具體寫出了“我”小時候很饞?
3、薔薇枝、映山紅好吃嗎?為什么“我”會一把把塞進嘴里?
4、第3自然段共有幾句話?齊讀。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么樣,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句話來概括?
5、總結段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4—10小節(jié),了解舊社會窮苦人家孩子的苦,體會小女孩對薺菜特殊的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9、10小節(jié)。
教學重難點:
了解舊社會窮苦人家孩子的苦,體會小女孩對薺菜特殊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導入新課
薺菜只是大自然中一種不起眼的野菜?墒俏摇粋生活在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卻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一種強烈的愿望!這背后,究竟藏著多少辛酸種快樂的故事呢?
二、整體入手,理清主線
1、默讀課文4—10小節(jié),想一想:
填空:
我對薺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沒有薺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有薺菜的日子是的日子。
2、指名匯報。
3、總結:苦難享受
4、看課文插圖,應該是哪一種日子?另外一種日子,你能想象出來是什么畫面嗎?
三、學習4—8小節(jié)
1、自由讀4—8小節(jié)內容,思考:在那苦難的日子,我遭受到哪些痛苦?(邊讀邊劃出有關句子)
2、給第4自然段的畫面取一個主題(心情基調)。
[板:饑餓]
你從哪些詞句里體會出來?感情朗讀。
3、第5自然段的畫面取什么主題?([板:緊張]
應該怎么讀?(語速加快)
4、第6自然段?[板:冷酪或者悲慘]
怎么讀?評評同學哪里讀得好?
5、第7自然段?[喪氣、悲哀]
媽媽知道這件事為什么會哀愁呢?(討論)
讀出感情。(哀愁)
6、讀了第8自然段,你的心情如何?
這里為什么要寫羊兒回圈,烏鴉歸巢?(討論)
小結。讀出孤寂的感覺。
四、學習9—10節(jié)
1、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師)范讀第9、10節(jié)。
2、自由讀第9、10節(jié),思考:在有薺菜的日子里,我享受到了什么?(邊讀邊做上記號)
3、說說你最喜歡作者的哪些感受,為什么?(與前對比)
[板:好吃坦然]
4、小結:我不但解除了饑餓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同時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5、指導朗讀。
6、嘗試背誦。
7、在有薺菜的日子,我是這樣坦然,沒有薺菜的日子卻只有苦難!難怪我會對薺菜有著一種——難怪我會這么盼望——
8、春天帶給我多大的希望啊!如果你是課文中的小女孩,你會有哪些希望?
[春天帶給我多大的希望!
我多希望
我多希望]
五、總結課文,說說啟發(fā)。
六、課堂作業(yè)。
[板書設計:我盼春天的薺菜
苦難:饑餓、緊張、悲哀、孤寂……
特殊的感情
享受:好吃坦然希望……]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3
《我盼春天的薺菜》是小語九冊第五單元首篇課文,我從教材的特點、教法和學法的選擇、設計的意圖三方面作說明:
淺析教材:
《我盼春天的薺菜》共10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點明課題,“我”盼春天的薺菜是“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第2、3自然段中寫“我”小時候嘴饞,要吃野花野草,是因為肚子餓。第4----8自然中,寫了因饑餓掰了財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他家的人拿粗木棒兇狠地追趕而跳進河里,上岸后怕得不敢回家。9、10自然段寫“我”喜愛薺菜,不僅因為它好吃,更為重要的是挖薺菜時心情坦然無慮,不必擔心有誰兇狠地追趕,是一種享受。
課文寫舊社會農村的一個窮苦孩子以野菜充饑,以挖野菜為樂,抒發(fā)了對薺菜的特殊感情,反映了對自由的向往,也從一個側面揭露了財主的罪惡。
本課分三課時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學習第1、9、10自然段,第二課時:學習第2----8自然段,第三課時:練習分段,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根據大綱要求和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結合教材特點,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把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定為如下三點: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學習字詞。
采用變序法學習課文1、9、10自然段,初步感受舊社會窮孩子的苦,生活在新社會的甜。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我對薺菜有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難點是:課文寫的是發(fā)生在舊社會,距當今兒童生活距離遠,這對學生理解、體會本課思想感情有一定難度。
對教材附件的理解:此文中有幅插圖,教學中,結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描述插圖,可幫助學生直觀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感受文章的詩情畫意。
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在教學中,突出兩點:一是突出主體思想,以學生質疑,探索為主,根據課文內容和特點,鼓勵學生提出設計富有價值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求知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智力。二是突出以讀為主。這篇課文感情充沛,特別是最后兩自然段,一定要引導學生通過讀去理解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故此,可選擇講讀法、引讀法、觀察法,討論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啟發(fā)誘導,使教的過程變?yōu)榻處煂У倪^程,變?yōu)閷W生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以期達到優(yōu)化教學過程 的目標。此外,適當采用電教手段,加大教學密度,增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提高教學效率。
“教是為了不教”,“達到用不著教”的唯一辦法就是:“授之以漁”,即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九義”小語教學大綱提出:“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笨梢,做好學法指導,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尤為重要。本課的教學,著力從三方面進行學法指導:一是繼續(xù)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能獨立應用標號法、筆記法;二是繼續(xù)交給閱讀課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抓關鍵詞學懂句子,三是讓學生學會“讀、思、劃、議、寫”的讀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本課時的教法設計和學法選擇遵循語思統(tǒng)一原則和以讀為主原則。
設計意圖。
本課時的設計的總的指導思想是求實、求活、求新、求效、,力求緊扣目標,圍繞重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的:
第一步:揭題讀題,明確目標。
出示課題,讓學生自由地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說說為什么這樣地讀。目的是課一開始使學生全情投入。《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蔽以O計的這一程序,讀好課題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第二步: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緊接著,我就聲情并茂地范讀課文,讓學生思考,這樣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調,把握好課文內容,也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
這一程序旨在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三步:學習字詞。
學習字詞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學,可采用各種方法。學字詞為下文學課文作了鋪墊。
第四步: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鼓勵學生質疑,估計學生會提:A我對薺菜有著一種什么樣的特殊感情?從哪兒看出?B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特殊的感情?
明代學者陳獻章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善于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這是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的手段之一,是實現素質教育核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質疑,達到這樣的目的:1、弄清這幾個問題,也就理清了課文的主要內容。2、從學生質疑入手,將教學目標 轉化為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有利于促進主體性發(fā)展。
第五步;變序學習第9、10自然段。
學生產生了疑問,教師抓住契機,指導學生馬上學習第9、10自然段。讓學生自由地讀,找把能看出這種特殊的感情的句子劃出來,討論。
我國語文教學有“熟讀、精思、博覽”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耳,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fā)展。”本課的第九、十自然段寫得非常美,雖然文字淺顯,但細細品讀,回味無窮,在這一段教學時,我設計了指名讀,范讀,齊讀,選擇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來讀,讀得認真,讀得生動。
這段教學中學生對文中的理解有一個難點,就“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爆F在的學生裝生活條件好了,會有這種體驗嗎?我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尋找與文中生活相似性體驗。“餓時會餓得……”教師的語言有效地強化了與學生原有體驗間的聯系,感悟不一定借助實景實物,更多的是一種感覺的遷移,是一種情感的體驗與共鳴。聯系生活,借助想象,學生可以體驗到未曾經歷過的事。
第六步:總結課文,留下懸念。
本課的教學,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突出讀的訓練,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熏陶有機地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4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語言文字,了解“我”為什么會盼春天的薺菜。
2、培養(yǎng)學生自讀感悟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研讀,了解“我”為什么會盼春天的薺菜?
2、教學難點 :體味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ㄒ唬┙處熞耄和瑢W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和研究《我盼春天的薺菜》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讀課題,讀出我對春天的“盼”為什么我會盼春天的薺菜呢?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最能體現“我”盼春天的薺菜的一句話?(如:1、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感情究竟是怎樣的感情,你知道嗎?所以,這句話不是最能體現我盼的)2、薺菜,我親愛的薺菜呀!(我對薺菜為什么會產生親愛的感情,你知道嗎?所以這句話也不是最能體現我盼的)3、……我最喜歡薺菜!,我們就從這句話入手,研究課文。)
。ǘ┭凶x課文
1、置疑:“我”為什么會最喜歡薺菜?請同學們讀課文第九自然段,找出“我”最喜歡薺菜的原因。
2、反饋:
A、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得出我最喜歡薺菜是因為薺菜好吃)
出示重點句:
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
出示句子比較: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非常好吃。
請學生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從“別提有多好吃了”中體會到薺菜不是一般的好吃,而是特別的好吃)我們知道薺菜是有點苦的,很難吃的,那我為什么覺得薺菜特別的好吃呢?(因為“我”餓)
。1)老師建議同學們讀讀課文第2、3自然段,你從哪些詞語、句子中讀懂了“我”的餓。你可以自己一個人獨立研究,也可以與同學合作研究。(幻燈出示2、3自然段)
。2)匯報交流:請同學們用這種形式匯報交流:我從這句話中研究出我的“餓”,因為( ),尤其是( )。
(4)研讀舉例:
1、剛抽出來的嫩薔薇枝,把皮一剝,我就能吃下去。
(薔薇枝才剛抽出來,我把皮一剝,就能吃下去,說明我當時非常的餓)
2、才開放的映山紅,我會一把把塞進嘴里。
(映山紅的花是不能多吃的,吃多了會流鼻血,我卻一把把塞進嘴里,也說明了我當時是非常的餓,餓的連身體健康也不顧)
3、更別說是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了。
(三個“青”,說明了果實還沒成熟,沒成熟的果實能吃嗎,從而也體現了我的極度饑餓!案闭f明了這些未成熟的果實對我來說已經是比較好的食物了,也體現我當時饑餓的程度)
4、所以,只要我一出門,……羞的我頭也不敢回。
。ㄕf明了舊社會財主家的孩子看不起窮人家的孩子,根本不能體會窮人家孩子的苦,窮人家孩子的餓,說明了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頭也不敢回”說明了我餓到了連難為情都不顧了,如果不是餓的忍不住了,“我”是決不會去吃薔薇枝、映山紅、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的,從而看出了我實在是餓的受不了了)
。5)師小結:是呀,當時的“我”是多么的餓呀,餓的連不好吃不能吃的都吃了,餓的連難為情都不怕了,而薺菜,春天的薺菜雖然味兒有些苦,但它畢竟能吃呀!而且,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別提有多好吃了。再把“我”的這種感受讀出來。
B、師引入:同學們,好吃是一個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出示第二句重點句:
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1、讀課文第九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我”享受坦然的心情?(A、劃出你感受最深一處,并說說為什么?B、交流反饋)
2、師:是呀,同學們,這是一種多快樂的享受呀,同學們,你們挖過野菜嗎?你在田野上玩耍過嗎?你的感受怎樣?你的體會怎樣?“我”為什么挖薺菜時是一種坦然的享受呢?
①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第4-8自然段,讀了以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是從那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為什么?
②匯報交流,教師隨機點撥、朗讀。
③研讀舉例:
A、那家伙立刻拿著一根粗木棍,緊緊追來。
B、我沒命的逃,風在我耳邊呼呼直響。
C、我害怕到了極點,便不顧一切,縱生跳進那條河里。
D、冰涼的河水嗆的我喘不過氣來,腦后卻傳來一陣陣冷酷的笑聲。
E、我怕媽媽知道。我并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F、太陽落山了……可是我不敢答應。
(感受我的害怕、恐懼、孤獨、凄慘、無奈的心境)
④朗讀(a挑一句你讀得最棒的句子,把它讀給大家聽。b交流讀。c集體讀。)
、輲熜〗Y:是呀,當“我”餓極了掰玉米棒子被財主家的人發(fā)現追趕的時候,我是多么害怕,多么恐懼,多么悲慘,而挖薺菜就不同了。請同學們再讀讀我挖薺菜時心情坦然的語句,你肯定會有新的感受。(a學生談感受。b把這種心情用朗讀表達出來。)
。ㄈ煟菏茄,我盼春天的薺菜呀!
1、請同學們再讀課題。(深情地讀,發(fā)自內心的讀)
2、討論: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作者僅僅盼的是春天的薺菜嗎?作者還盼什么?
四、作業(yè)
背誦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
。ㄟ@是我去年上見習匯報課的教學設計,今天整理資料被我找到了,就拿出來了,大家也看一下,可能有點過時了吧。。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5
《我盼春天的薺菜》(小語第九冊)一文寫了舊社會農村的一個窮苦孩子以野菜充饑,以挖野菜為樂,反映了窮苦孩子對自由富足生活的向往,也從一個側面揭露了財主的罪惡。全文分四段,其中二、三段回憶了小時候因為餓,吃野花野菜,又因為餓,掰了財主家的玉米棒子,遭到財主家拿著粗木棒兇狠地追趕……在教學這兩段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根據課文內容,思考填空“的我”,以此為線索理解分析課文。學生們踴躍上黑板填自己的理解“(饑餓)的我,(羞愧)的我,(害怕)的我……這時,一名學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這個小女孩嘴那么饞,去偷財主家的玉米棒子,偷東西是很壞的行為,遭人打也是活該……”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見解,我當時的確有點不知所措,不知該如何應對,但很快我鎮(zhèn)定下來。請他坐下,及時思考,調整教學策略。
一、趨同——巧妙引導
當那個同學的想法一提出,很多對“財主拿著粗木棒兇狠追趕”忿忿不已的同學立刻把目光投向我,并小聲議論:“偷東西是該受到懲罰呀!”而此時,我面對那么多和那位同學“站成一條戰(zhàn)線”的學生,想要強調當時的社會背景、課文的主旨等顯然顯得太蒼白了。于是,我也立刻和大家“站成同一戰(zhàn)線”:“對呀!這小女孩掰財主家玉米棒子,是該抓住她,是該打一頓。大家同意我的看法的請舉手!”
此時,本來熱鬧起來的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個別同學先是猶猶豫豫地舉起了手來,接著偷偷左右望望,又輕輕放了下去,連那位一開始提出有個性的想法的學生也不作聲了。
二、求異——順水推舟
在大家猶豫困惑的目光下,我沒有及時陳述,而是把分析這個問題的主動權拋給學生:“和我執(zhí)不同意見的同學能說服我嗎?”
此時,一石激起千層浪,發(fā)言者更是踴躍,有的說:“小女孩并不誠心想偷,她實在是餓壞了!”有的說:“財主家的所有東西都是不勞而獲,從窮苦人那里剝削來的,那玉米棒說不定還是小女孩他們種出來的呢!”有的說:“我們現在有些人是不想勞動才去偷,她是辛勤勞動卻吃不飽,餓急了才出此下策!”……
多么淺顯而又深刻的語言!隨著學生運用正確的思維思考問題,我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理解文章,再次提問:“小女孩去掰玉米棒的事,我們該如何正確地評價呢?”然后引導學生們再回到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思、有所悟。最終,學生們在討論中無意識地把文章深層次的內涵挖掘了出來:正因為舊社會財主的殘酷剝削,窮苦農民食不果腹,使得“我”對于挖野菜都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所以她盼望春天來臨,盼望能挖春天的薺菜,其實更盼望自由、幸福的生活!
反思:
細細想來,進行批判性質疑,不輕易認同別人的觀點,通過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其本身是應該加以肯定、鼓勵,即使違背課文主旨的質疑,也因“疑源于思”,關鍵在于教師如何運用教育機智、引導得法!笆局詣,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打仗如此,課堂上也可借此一用。如這堂課中的突發(fā)問題,不妨表面上贊同,不干預學生思維走向;暗地里,采用巧問妙題,“迂回進攻”,讓學生自己從思考、討論中求得正解。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6
《我盼春天的薺菜》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的散文,女作家張潔小的時候生長在舊社會,飽嘗人間冷暖,她經常忍饑挨餓,吃不飽穿不暖。當她饑餓的時候家去田野上挖薺菜來充饑,所以她對薺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文章開門見山就說明:“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接著就筆鋒一轉,寫到“我”小時候是多么地“饞”,為下文做好鋪墊。當時的小姑娘因為極度的饑餓而去財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財主家的人”發(fā)現了,他手提著一根又粗又直的木頭棒追趕著小姑娘。小姑娘因為恐懼,慌不擇路地跳入了一條冰涼的河水,差點被河水嗆死!柏斨骷业娜恕钡娜藚s在岸上發(fā)出“冷酷”的笑聲。作者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饑餓、恐懼、無助和悲傷。特別是寫“我”獨自一人游蕩在田野里的情景,更是委婉動人,令人心酸不已:夕陽西下,倦鳥歸林,夜色降臨,“我”卻有家不敢回。作者以鳥兒歸林,羊兒回圈反襯出小女孩的孤獨寂寞,悲傷凄涼的心境。最后,文章開始用熱烈的筆調描寫自己在挖野菜的快樂坦然的心情。
揭題設疑后(我們從來沒有渴望春天的薺菜這樣一種感受,作者卻對薺菜還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這是怎么回事呢?),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畫面。交流后,選擇學生感受最深、最難以忘懷的一幕(“我”因偷財主家的玉米棒而被追趕、*跳入冰冷的河中,掙扎爬上岸后,一人可憐的游蕩在田野上)先學,然后再追述她為什么要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去偷玉米棒,讓學生感受到她的無奈,她是迫不得已,實在是由于太餓的緣故。那么餓到怎樣一種程度呢?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習第二段,理解作者的“餓”。正因為作者飽嘗了饑餓的折磨,她才對薺菜有著特殊的感情,才那么“盼春天的薺菜”。于是,自然地進入第四段的學習,理解作者的“盼”。從情感發(fā)展來說,我認為這樣設計比較自然,更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更易于學生的理解。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圈”;理解10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簡直”、“可是”、“漸漸”等詞語寫句子。
2、能根據提示較深入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3、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過程與方法
1、借助語言文字和課文情景,通過反復研讀,品味分析,了解“我”為什么會盼春天的薺菜,披文入情,讀中悟情。
2、培養(yǎng)學生自讀感悟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舊社會窮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感受媽媽疼愛孩子的感情。
3、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舊社會窮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教學難點】
由于課文所寫的事情發(fā)生在舊社會,距現代生活較遠,學生體會該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難度,因此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感悟的學習情景。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查一查關于薺菜的資料,向老人們詢問舊社會時窮人的生活狀況。
第一教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導入
投影出示薺菜圖片,同學們,相信大家一定吃過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對于薺菜,大家知道多少?(從生長季節(jié)、地點、形狀、味道等方面展開說說)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盼春天的薺菜》,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盡情地讀,可輕聲讀,放聲朗讀,也可獨自讀,小組合作讀。
要求:(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記記新詞的字形,想想詞義。
(2)讀出你的感受,讀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讀書結果:
(1)投影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2)做作業(yè)本第一題。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組分工讀課文。要求:讀者盡情,聽者盡心。
談談自己讀了課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難問題
4、這個故事發(fā)生什么年代,從哪里看出來?
5、迅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薺菜的?(9、10自然段)
課文其它部分寫了哪些內容?
給課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8
之五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能在教師指導下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大意。
2、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29個新詞語的意思。
3、能分別用“簡直、可是、漸漸”寫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10自然段。
5、了解舊社會農村貧苦人家孩子的苦,財主的惡,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 :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了解舊社會農村貧苦人家孩子的苦,財主的苦,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間:3課時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第9、10自然段,理解“坦然”的意思,初步了解作者喜愛薺菜的原因。
(二)教學過程 :
1、讀題并質疑: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齊讀)13 我盼春天的薺菜。誰見過薺菜、知道薺菜?(出示薺菜)誰挖過薺菜,對薺菜有什么感受?請大家再一起讀課題,想一想: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2分)
(從“盼”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愛薺菜。作者為什么喜愛薺菜?)
2、作者為什么喜愛薺菜?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邊讀邊想,作者喜愛薺菜的原因是什么。(10分)
交流:(10分)
。1)字詞:同學們,在自學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字詞容易讀錯、寫錯?(豌、掰、嗆、巢、蔥、綻)把易、難寫的字寫一寫。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讀得正確嗎?
。3)說說通過自學,你認為作者為什么喜愛薺菜?你還知道什么?
3、學習課文9、10自然段。(15分)
。1)哪些自然段直接寫出了作者對薺菜的喜愛?(9、10自然段)
(2)自由地讀課文9、10自然段,想一想、劃一劃,我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交流:
、佟按禾鞄Ыo我多大的希望啊”“希望”是指吃的希望。田野里長滿了各種野菜,我就有吃的希望了。
②“我最喜歡薺菜”“最”說明了在各種野菜中我最喜歡薺菜。(指導朗讀“春天帶給……最喜歡薺菜”)原因是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高興了。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邸皠e提有多好吃了”就是非常非常好吃!(指導朗讀)
④“坦然”形容心里平靜,毫無顧慮的樣子!案北硎疽馑歼M一層,就是說挖薺菜時的坦然心情比吃薺菜感覺還好!跋硎堋钡囊馑际峭谒j菜時的坦然心情感覺非常好。從哪里可以看出呢?“向田野奔去”“奔”的意思是跑得速度很快,說明心情很高興,非常喜愛挖薺菜,迫不急待地去挖薺菜!澳凵乃j菜用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边@里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薺菜和我成了好朋友,也寫出了我高興的心情。“我可以不時地抬頭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飛過的小鳥,樹上綻開的杏花,藍天上白色的云朵”挖薺菜時看到的景色真美!天空中飛過的小鳥多自由啊!我此刻的心情多自在啊。ㄖ笇Ю首x,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我此刻的心情。)
⑤薺菜別提有多好吃了,而挖薺菜更是一種享受,我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了感嘆:薺菜,我親愛的薺菜。ㄖ笇Ю首x)
。4)有感情地朗讀9、10自然段。
4、再讀9、10自然段,質疑: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9、10自然段,讀懂了許多,下面再請同學們讀一讀,有什么問題?(①薺菜并不好吃,可文中的我為什么覺得別提有多好吃了?
、跒槭裁凑f挖薺菜時那種坦然的心情是一種享受?為什么說“我再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木棍兇狠地追趕我”?)
同學們的問題提得非常好,下堂課我們再來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4、作業(yè) :作業(yè) 冊第1、3題;背誦9、10自然段。(3)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1至8自然段,理解“簡直、可是、漸漸“等詞語的意思,了解舊社會農村貧苦人家孩子的苦,財主的惡,感受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
1、復習回顧: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9、10自然段,請有感情地讀一讀9、10自然段,說說作者喜愛薺菜的原因之一—?
在上堂課的學習中同學們不僅知道了作者喜愛薺菜的原因,而且還提出了一些問題:(點擊課件)
怎樣探究這些問題?(學習下文)(2)
2、學習課文2、3自然段(10)
那我們先來探究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這個問題?(2、3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2、3自然段,分別說說兩個自然段的段意。
。2)課文怎樣寫出我饞?(剛抽出、才開放、更別說)
。3)用“因為所以“把兩個自然段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4)其實我并不饞,只是餓得發(fā)慌,沒法子才吃嫩薔薇枝、映山紅、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可財主家胖兒子卻跟在我身后,跳著腳叫“饞丫頭!”“饞丫頭!”羞得我頭也不敢回!柏斨鳌笔鞘裁匆馑?此時我的心情怎樣?(沒東西吃,才吃一些嫩薔薇枝、映山紅、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還被叫:“饞丫頭”,心里既羞又痛苦。)
。5)練習有感情地讀2、3自然段。
。6)現在誰來說說我為什么覺得薺菜別提有多好吃了?
3、探究第二個問題:(18)
。1)瀏覽課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
。2)自讀課文4——8自然段,思考:讀懂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3)交流
、僬n文4——8自然段寫了我因為實在餓極了,掰財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財主家人兇狠追趕而跳進河里,后來不敢回家,獨自游蕩在廣闊的田野上這件事。
、谪斨骷业娜藘春荨⒗淇,因為——(拿粗木棍、緊緊追、冷酷地笑)
、郛敃r我可憐、悲慘,因為——
*我沒命地逃……害怕到極點,便不顧一切,縱身跳進河里。“不顧一切”就是連生命都不顧。
*沒過……掙扎……失去了平衡……嗆得我透不過氣來
*簡直……喪氣……掉了一只(“簡直”:表示“完全這樣”或“差不多這樣”、“實在是,真是”的意思,帶有夸張的語氣,說明我害怕到了極點。
*沒有勇氣……又不敢回家……
出示:“我并不是怕媽媽打我,我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弊x一讀,有什么問題?(“哀愁”是什么意思?愁什么?我為什么怕看見哀愁的眼睛?)(愁的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遭到財主毒打,擔心財主會借此逼債,而窮苦的孩子與自己的父母相依為命。(很懂事,很體諒父母。)
*……獨自……游蕩……晚霞漸漸地退去……羊兒……烏鴉……升起……越來越濃……靜得可怕……不敢答應……
漸漸——慢慢,說明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覺得時間過得真慢。出示:太陽下山了,晚霞漸漸地退去。稍遠處,羊兒咩咩地叫著,被趕回羊圈了。烏鴉也呱呱地叫著回巢去了。(這里,為什么要寫“羊兒回圈”“烏鴉歸巢”)(襯托出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悲慘)
、芫毩曈懈星榈乩首x4——8自然段
、菡f說問題的答案。文中的我小時候曾經因為實在餓極了而有過這樣一段經歷,所以說“我再……”。
4、通過學習2——8自然段,我們理解了作者喜愛薺菜的深層原因:小時候因為貧苦,沒有吃的,靠薺菜充饑,薺菜帶給他多大的希望。挖薺菜時是那樣的自由自在,不會有粗木棍追趕。讓我們知道作者確實是非常非常喜愛薺菜的——盼薺菜,讓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第9、10自然段。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5、學習自然段:特殊——不一般——最喜愛、親愛
讀:第一自然段,第十自然段(3)
6、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2)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給課文分段;學習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并給課文第三段概括段意,完成作業(yè) 本4、5、6題。
。ǘ┙虒W過程
1、給課文分段,學習單元提示語,并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落實單元訓練重點(完成作業(yè) 第4題)。(15)
2、指導完成作業(yè) 本第5題,在理解“簡直、可是、漸漸”的基礎上造句。(15)
3、完成作業(yè) 第6題。(10)
附:板書
13 我盼春天的薺菜
特殊的感情
別提有多好吃!
最愛薺菜
坦然的心情是一種享受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9
之四
佚名
教學目標 :
l.通過朗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舊社會窮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通過理解作者的“盼”,養(yǎng)菜的“好吃”,使學生真正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3.會背誦課文的9、10兩段。
教學過程 :
。ㄒ唬⿵土曌衷~:
1.昨天我們學習了生字詞語,還讀了課文。我們來復習一下。
2.看拼音寫詞:
jì cài wǎn dòu yě cōng
3.看老師做一個動作,寫一個字。(掰)
4.“窩”的同義詞。
5.在這篇課文里有四個口字旁的字,你記住了幾個?寫一寫。
6.好,咱們來校對一下。
(二)學習新課:
《盼》
1.來,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我也來讀一遍,咱們讀得一樣。
2.我盼春天的芥菜,盼,是怎樣的一種感情?(渴望盼望期待)
3.我渴望春天的薺菜?我期待春天的薺菜?我好像沒有這種感覺,你們有嗎?(也沒有)
4.可是作者對薺菜有著一種——
5.課本上哪句話表現了作者對薺菜最強烈的感情?
6.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喜歡薺菜的。(自由朗讀)
7.再讀第九自然段,把作者喜愛薺菜的語句劃下來,然后再讀一讀。
8.反饋:你們找了哪幾句?
。╨)我最喜歡薺菜。
(2)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
(3)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8.“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別提有多好吃了。”有多好吃?那咱們來讀一讀,讀出那種好吃。
9.真的嗎?為什么作者卻說“別提有多好吃了?”(因為她餓)
《餓》
1.我沒有餓過,我相信你們也從來沒有餓過,因為我們的爸爸媽媽絕對不會讓我們挨餓。作者餓過嗎?餓到怎樣一種程度?
2.自己讀讀書,在書上找到,劃下來。
3.誰來讀讀?
。╨)剛抽出來的嫩薔薇枝,把皮一剝,我就能吃下去。
。2)才開放的映山紅,我會一把把塞進嘴里。
。3)更別說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了。
4.聽我讀一遍。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l)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什么味兒?能吃嗎?
。2)薔薇枝?吃下去?
(3)映山紅?一把把塞進嘴里。
5.真讓人辛酸哪!咱們一起來讀讀吧!
6.我真沒想到,作者餓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能再說下去嗎?
(l)我真沒想到,作者餓得竟然去吃青棗后豌豆!
(2)我真沒想到,作者餓得竟然把剛開放的映山紅一把把塞進嘴里!
。3)我真沒想到,作者餓得竟然把剝了皮的嫩薔滾枝吃下去!
7.我們都沒想到,作者竟然餓到了這種程度!咱們一起來讀這句話吧!
8.那,和這些東西比起來,把薺菜下在玉米面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真的——
9.咱們再讀這句話。
10.除了薺菜比這些好吃,我才喜愛薺菜以外,還有什么讓我愛它的呢?
11.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簡直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12.挖棄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簡直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怎么是一種享受?讀一讀。
13.師讀。
14.我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木棍兇狠地追趕我,誰會拿著木棍追我?
15.這事發(fā)生過嗎?愿意聽我把這個故事講一講嗎?
《故事》
1.第四段:
。1)那家伙——怎么樣?
(2)粗木棍?用來干什么?
。3)多可怕呀!
2.第五段:
。╨)風怎么會在我耳邊呼呼直響?風在我耳邊呼呼直響是因為——
。2)不顧一切?不顧什么?
。3)多危險啊!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3.第六段:
。1)誰在笑?
。2)我在河里掙扎,他卻在岸上笑,他真——
4.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看,羊兒嘩嘩地叫著,烏鴉也呱呱地叫著回巢了,按理說——(我也應該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經聽到媽媽在呼喚我,但是我卻不敢回家,因為我怕——(媽媽知道)。我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6.媽媽哀什么?愁什么?
7.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讀讀第八自然段。
《坦然》
1.最使人感到饑餓的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春天帶給我多大的希望!我可以坦然地——(學生讀)
2.嫩生生的薺菜用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它們在對我說什么呀?多好呀!讀一讀。這薺菜是我的了!多好的薺菜,我們把這句話背下來!
3.能不能把寫“薺菜有多好吃”的句子也一起背出來!一起試試吧!
4.我可以坦然地——(學生說)
5.用上書上的話。
。1)我可以坦然地抬頭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飛過的小鳥。
。2)我可以坦然地看著樹上綻開的杏花。
。3)我可以坦然地看看藍天上白色的云朵。
6.是呀!我從來沒有那么自由過,一起來讀,能背出來嗎?
7.你現在對薺菜有什么新的認識了嗎?
8.所以作者才會從心底里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薺菜,我親愛的薺菜呀!齊讀。(再次體會作者情感。)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積累生字新詞。
2、變序學文,前后聯系,探究原因,憑借朗讀體會“我”對薺菜的特殊感情。
3、感受舊社會農村貧苦人家孩子的苦、財主的惡,以及“我”對自由的向往。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揭題質疑
1、出示薺菜實物,聯系生活談談自己對薺菜的認識。著重指出這是一種有苦味的草。
2、揭題,課題重點詞是什么?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好課題。
3、質疑。薺菜是一種野菜,“我”急切地盼望薺菜,可見“我”對薺菜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指名讀第一句話,說說讀了課題和這句話,你頭腦中出現了哪些問號。
篩選歸納:
(1)“我”對薺菜有著一種怎樣特殊的感情?
。2)“我”為什么會對薺菜產生特殊的感情?
二、自讀課文,感知“特殊”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理解新詞,讀通課文。
。2)讀出自己的感受,特別體會一下這份“特殊的感情”。
2、交流所得。
。1)提醒要注意生字,重點是“豌”“掰”“綻”。
。2)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估計選擇第9、10自然段,這兩段集中描寫了“我”對薺菜的特殊感情。)
三、變序輻射,探因悟情
1、我們現在就來研究一下這份“特殊的感情”。自由朗讀,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這份特殊的感情?畫一畫有關詞句。
2、交流討論。
出示句子:我最喜歡薺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
(1)點名讀句子。為什么這樣讀?薺菜真有那么好吃嗎?這個“吃”與這段第一句哪個詞相呼應?(饑餓)
。2)前后聯系,感受饑餓。
像我們現在是不會有這種饑餓的感受的,那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我”那餓得慌的生活。找找課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寫了“我”很餓?
自讀。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我”很餓?
。▌偂 才……會 更別說 青 還沒熟實在太餓了)
。3)再讀句子,深入悟情。
“我”太餓了,特別是冬天,而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各種野菜任你吃,這對一個饑餓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救命草,別提有多好吃了。了解了“我”這樣的經歷后,再來讀讀這句話,“我”對薺菜的這種特殊感情你們會體會得更深。(再次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
出示句子: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提著籃子,向廣闊的田野奔去,嫩生生的薺菜用它們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我再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粗木棍兇狠地追趕我。我可以不時地抬頭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飛過的小鳥,樹上綻開的杏花,藍天上白色的云朵。
。1)“坦然的心情”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心里舒坦,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2)你能讀出“我”挖薺菜時那種自由自在的心情嗎?自由朗讀體會。
。3)指名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朗讀時邊讀邊想像畫面,這叫“過電影”!斑^電影”能讓我們更好地體會這種情感。(再讀體會。師注意用激勵性語言評價:我仿佛看到小女孩正邁著輕快的步子向田野奔去,薺菜像朋友一樣用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春天的景色是那么迷人,我是那么自由。
(4)前后聯系,探究原因。
“我”的這種坦然的心情是和“我”的經歷分不開的。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經歷,找到課文相應的段落讀讀。
、僮x了這件事后,你覺得財主可恨嗎?你覺得“我”可憐嗎?
說說你讀到哪兒覺得可恨?讀到哪兒你覺得可憐?
、趦煞矫娼涣鳌
財主殘忍、可恨——拿粗木棍 緊緊追來 冷酷地笑
“我”的悲慘、可憐——沒命地逃 不顧一切地逃
掙扎 撲騰 爬
重點讀議:
△我不敢回家。我怕媽媽知道。我并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媽媽為什么而悲哀?為什么而憂愁?(哀我遭毒打,愁地主逼債。)
△太陽落山了,稍遠處,羊兒咩咩地叫著,被追回羊圈了。烏鴉也呱呱地叫著回巢去了。羊兒回圈了,烏鴉回巢了,而我獨自一人在空曠漆黑的田野里游蕩,有家不能回。我的命運簡直連羊兒、烏鴉也不如。∥业男睦镏挥泻ε。
。5)前后對比,再讀感悟。
現在好了,我再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粗木棍兇狠地追趕我了,比起偷玉米時那種緊張害怕的心情,現在這種坦然的心情可要稱得上是一種享受!我自由了。ìF在你們再讀這一段,感情又會深一層了!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段。)
四、升華主題,拓展閱讀
1、讀到這里,你能說“我”盼望的僅僅是春天的薺菜嗎?實際上盼什么?這僅僅是“我”一個人的盼望嗎?
2、介紹作者,拓展閱讀。
張潔,當代女作家,1937年生于北京,從小被父親遺棄,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1960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主要作品有:《愛,是不能忘記的》《沉重的翅膀》《森林里的孩子》《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等,她是一位在當代文學界很有影響的女作家。
課外閱讀初中教材中《我盼春天的薺菜》的姐妹篇《挖薺菜》。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11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 初識課文,了解大致內容。
2、 采用變序法學習課文1、2、3、9、10自然段。
3、 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4、 學習部分生字新詞,并鞏固運用。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的9、10兩個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
掌握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步驟。
教學過程 :
1、 課前談話
同學們,相信大家一定吃過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對于薺菜,大家知道多少?(問……)因為薺菜它是一種春天開花的野菜,因此,春天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嘗它的味道。今天,老師把薺菜的表哥帶來了——這叫蒿菜,它的味道和薺菜差不了多少。請一位同學上來品嘗一下,如何……
這是一種略帶苦味的菜!既然是這樣一種菜,應該是不太受大眾喜歡的。但有人卻對薺菜懷有一種深深的感情。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十三課《我盼春天的薺菜》,來了解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
2、 揭示課題
(1) 多媒體打出課題。(13、我盼春天的薺菜)
(2) 我們看題目,我盼春天的薺菜。先看這個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
望)。那題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薺菜。那么,我們先來解決一個問題(看屏幕)——我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薺菜?第二個問題,我對薺菜有著怎樣的一種感情?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出正確的答案。(特殊)讀一讀。
大家看一看,老師給大家上課,與你們老師平時給你們上課有什么不同?
那你們的心情怎樣?這就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既然這是一種特殊的感情,那課文的我為什么會有這種感情?(先請幾個學生談一談)
(3)我們先來看一看,這一幅圖。(多媒體打出圖),想想看,課文那一節(jié)是描寫這幅圖的。(第九自然段)
3、 指導閱讀9、10自然段。
。1)、聽錄音,思考從那些詞句中可以看出我對薺菜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用————劃出。
。2)提問,指名回答。
。3)歸納: {1、別提有多好吃了。
最喜歡薺菜{2、心情坦然。是一種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薺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嗎?(為了填飽肚子)
。5)坦然是怎樣一種心情?請一位同學念一念這句話。(教學坦然一詞)
從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從人物的動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擔心,可以不時的看一看;二是從景物的描寫中,側面襯托出我當時的心情:薺菜用綠色的手掌招呼我,歡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鳥,綻開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時此刻,我們應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發(fā)出一份發(fā)自內心的感受:薺菜,我親愛的薺菜!
4、 過渡:薺菜它只是一種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卻說別提有多好吃。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當時,我餓。
5、教學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辦法呢?我餓啊!
(2)指名讀這一句話。(無奈的心情)
(3)正因為我餓,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請一個同學讀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我小時侯很讒)
。4)從財主的胖兒子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從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很餓?(青………………)
。6)這些青的東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這說明我的確是——饑不擇食。
(7)帶著同情的心情,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兩節(jié)。
。8)那么下面我們能否用一句話來概括2、3兩個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為我小時侯餓,所以我讒。
2、我小時侯讒,是因為我餓。
(9)這就是歸納段落大意的一種方法:自然段段意歸并法。它的一般步驟:
1、 先寫出每個段落大意的意思。
2、 再看看它們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們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 最后進行歸并。
4、 用這種方法來歸納段落大意是比較有效的。在進一步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們將進一步運用。
6、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們先將1、2、3、9、10這五個自然段的詞語進行集中學習。
7、教學詞語
薔薇枝 映山紅 青棗 青豌豆 財主 丫頭 馬齒莧 野蔥 鹽花 吱吱喳喳 綻開
1、 齊讀一邊
2、 男女同學競讀
3、 說話練習:分析詞語,用3詞造句、用上4詞造句
8、總結本節(jié)課
板書設計 :
盼 特殊的感情 最喜歡薺菜
餓 讒 饑不擇食
飽 胖 惡語嘲諷
《我盼春天的薺菜》教學設計 篇12
海寧市紫微小學 許晗峰
【教材分析】
《我盼春天的薺菜》是浙江省義務教材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的打頭課文,作者是我國知名作家張潔。文中描寫舊社會農村的窮苦孩子以野菜充饑,以挖野菜為樂的故事,抒發(fā)了作者對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從另一個側面揭露財主的罪惡。
【教學目標 】
一、 知識與能力:
1、 學會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圈”;理解10個新詞語的意思,能用“簡直”、“可是”、“漸漸”等詞語寫句子。
2、 能根據提示較深入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3、 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 過程與方法
1、 借助語言文字和課文情景,通過反復研讀,品味分析,了解“我”為什么會盼春天的薺菜,披文入情,讀中悟情。
2、 培養(yǎng)學生自讀感悟能力。
三、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感受舊社會窮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 感受媽媽疼愛孩子的感情。
3、 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學會運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舊社會窮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教學難點 】
由于課文所寫的事情發(fā)生在舊社會,距現代生活較遠,學生體會該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難度,因此必須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感悟的學習情景。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查一查關于薺菜的資料,向老人們詢問舊社會時窮人的生活狀況。
第一教時
【教學流程】
一、 導入 揭題
1、導入
投影出示薺菜圖片,同學們,相信大家一定吃過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對于薺菜,大家知道多少?(從生長季節(jié)、地點、形狀、味道等方面展開說說)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盼春天的薺菜》,齊讀課題。
二、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盡情地讀,可輕聲讀,放聲朗讀,也可獨自讀,小組合作讀。
要求:(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記記新詞的字形,想想詞義。
(2)讀出你的感受,讀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難問題。
2、交流讀書結果:
(1) 投影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2) 做作業(yè) 本第一題。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組分工讀課文。要求:讀者盡情,聽者盡心。
談談自己讀了課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難問題
4、這個故事發(fā)生什么年代,從哪里看出來?
5、迅速瀏覽課文,想想課文哪些自然段具體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薺菜的?(9、10自然段)
課文其它部分寫了哪些內容?
給課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二教時
一、 讀課題,自由讀,指名讀。
1、你想讀出哪個詞語?(盼)“盼”是怎樣的一種感情?(盼望、渴望、期待)
2、分別用這三個詞語再次讀讀課題。
我盼望春天的薺菜——我渴望春天的薺菜——我期待春天的薺菜
3、可見作者對薺菜有著十分濃厚的感情,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4、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5、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我對薺菜有著特殊的感情?(9—10)
二、研讀全文,感悟我對薺菜的那份感情
1、自由讀課文9—10自然段,把描寫作者喜愛薺菜的句子劃下來,圈圈點點,讀讀議議。
2、四人小組交流,讀讀你劃的句子,說說你的體會,聽聽別人的朗讀和理解。
3、集體交流
探究主題1:我最喜歡薺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點鹽花,別提有多好吃了。
一、 好吃,咱們來讀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二、真的很好吃嗎?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薺菜味澀難咽,為什么作者認為“別提有多好吃”呢?(因為她餓)
3、研讀課文2—3自然段。
我沒有餓過,我相信你們也從來沒有餓過,因為我們的爸爸媽媽絕對不會讓我們挨餓。作者餓過,餓到怎樣一種程度?請大家讀讀2—3自然段,找出文中有關句子,體會體會她餓到什么程度?
。1) 誰來讀讀? 自由讀,指名讀。
A、剛抽出來的嫩薔薇枝,把皮一剝,我就能吃下去。
B、才開放的映山紅,我會一把把塞進嘴里。
C、更別說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了。
(2)你想要說什么?
A、青玉米棒子?青棗?青豌豆?什么味兒?能吃嗎?
B、薔薇枝?吃下去?
C、映山紅?一把把塞進嘴里?
D、從吃的樣子看狼吞虎咽:“一……就……” “一把把” “塞” “更別說”
E、從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 “嫩” “才”
。3)真讓人辛酸哪!咱們一起來讀讀吧!出示:
我真沒想到,她餓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還能說嗎?
A、我真沒想到,她餓得竟然去吃青棗青豌豆!
B、我真沒想到,她餓得竟然去吃剛開放的映山紅一把把塞進嘴里!
C、我真沒想到,她餓得竟然去吃剝了皮的嫩薔滾枝吃下去!
我們都沒有想到,她竟然餓到了如此的程度!齊讀A、B、C。
小女孩為什么會這么餓?(貧窮)
。4)說說那時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如有實物、圖片或相關的文字資料則效果更好。)
教師激情演講,渲染情景: 翻開人類的史冊,我們才知道不管在昨天還是今天, 饑餓仍然威脅著人類。在埃塞俄比亞的難民營里,一個孩子已經衰弱得無法移動去尋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體已經成為大群蒼蠅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嗎?同樣,在炮火紛飛的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還有許許多多的兒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樣飽受饑餓的折磨。誰能飽含感情地讀讀這兩小節(jié)呢?指導課文朗讀。
正因為如此,所以小女孩看到春天的薺菜才會如此高興。你能有感情朗讀第九自然段里的這些句子嗎?
出示:“最使人感到饑餓的冬天過去了……別提有多好吃了! 學生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讀。
探究主題2: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
一、怎么會是一種坦然的心情?(我也不必擔心有誰會拿著木棍兇狠地追趕我)
二、研讀4-8自然段,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為餓掰了財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趕跳入河里,游蕩在田野上。)這件事的哪些地方使你很為她感到難過、傷心?
1、“那家伙立刻拿著粗木棍緊緊追來!
“粗木棍”他要干嘛?(是為了追到了打起來解恨)多可怕啊!
2、我沒命地逃,風在我耳邊呼呼直響……便不顧一切……
“風呼呼直響”說明了什么?
“不顧一切”,不顧什么?多危險吶!
3、“冰涼的河水嗆得我喘不過氣來,腦后卻傳來一陣冷酷的笑聲!
誰在笑?
我在河里掙扎,他卻在岸上笑,他真——
引導學生在讀中求悟。抓住“立刻” “粗” “緊緊” “冷酷”,說明財主家的人十分兇殘冷酷。那財主又是怎樣的人?結合搜集的材料談談,加深對那個黑暗時代的認識。
4、“我獨自一人游蕩在田野上。……”那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配上哀愁舒緩的音樂)指名感情朗讀第八自然段。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看,羊兒嘩嘩地叫著,烏鴉也呱呱地叫著回巢了,按理說——(我也應該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經聽到媽媽在呼喚我,但是我卻不敢回家,因為我怕——(媽媽知道)。我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5、“我怕媽媽知道。我并不是怕媽媽打我,而是怕看見她那雙哀愁的眼睛。”
媽媽哀什么?愁什么?感受媽媽此時的心情。
身為一個母親,卻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受餓、挨打,卻無能為力。
6、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會對村口呼喚你的媽媽說些什么?此時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7、所以“我”才會格外珍惜挖薺菜時的坦然心情。懷著愉悅、輕松的心情,有感情朗讀句子:“而挖薺菜時的那種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享受……藍天上白色的云朵。”
4、總結全文:
。1)請選擇最讓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我們不能忘記歷史,只有知道過去,才會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擁有的幸福生活。
第三教時
一、學習單元學習提示
二、 讀課文,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 背誦課文第九自然段。
四、 作業(yè) 本第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