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說話》教案(精選2篇)
《看圖說話》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嘗試對抽象事物的想象,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的能力。
2、通過游戲啟發幼兒大膽的描述抽象事物的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由易到難的五幅相關的圖片,(在前段時間中已經接觸到各種語言方面的培養。)
活動過程:
(一)豐富詞匯及句式的練習:
1、我喜歡 (詞匯練習)
2、因為···所以··· (語句練習)
3、抽象畫的聯想 (編故事的能力練習)
出示一張只畫了一條線的白紙。
(二)將五幅畫同時出示(圖片個別講述):
第一幅:直線
第二幅:一間小房子
第三幅:小兔、小雞和小姑娘
第四幅:大樹、小鳥、太陽和小朋友
第五幅:美麗的公園、盛大的聯歡會、滿天的氣球、彩旗飄揚
可將幼兒分成五組:自由的選擇喜歡的圖片編故事,教師可根據孩子的能力適當的進行調整;如:大組幼兒來編景物少的圖片(這樣可訓練他們的想象力,創編能力及抽象的思維能力。中、小組幼兒來編圖案多一些的,將故事的內容創編的有條有理,豐富多彩。
1、幼兒可以自由自在的相互欣賞,相互幫助將故事編完整。
2、每組找出一名幼兒代表分別講述這個組的創編內容。
(三)完整講述圖片的連續性及相關性:
將五幅圖片擺放在一起讓幼兒試著嘗試,每幅圖片的內容連接起來講述使它成為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把創編內容較接近的故事連接起來,使故事聽起來更完整一些。)
(四)經過教師的啟發幼兒可自愿的給同伴完整講述一遍:
可請家長幫助整理一下幼兒的創編故事,并將它記錄下來。(將其放在家長園地內,做為相互交流的內容展示出來。
《看圖說話》教案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7
聽竇桂梅老師講《看圖說話》有感
曾經聽過竇桂梅老師《為生命奠基》的報告,至今還記得她精彩的演講內容的,深深地被她那不平凡的經歷所打動。在“空中課堂”中能親自聽到她講課,真是受益非淺。
《看圖說話》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是寫話和中高年級的作文的基礎。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在指導看圖后只要求學生說清“誰(什么)?干什么(怎么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略加想像。而竇老師的這節課,在向我們展示了指導學生《看圖說話》的幾個層次中注重引導學把句子說得更生動。
在指導學生觀察《秋景圖》時分以下幾步:
1、 圖上有……有……還有……
2、 把第一個句子中說得內容帶到下面的句式中在說一說:秋阿姨給我們帶來了……帶來了……帶來了……
3、 圖上有( )的______,有( )的_______,還有( )的________。
4、 再次把上一個句子中的內容帶到下面的句式中說一說:秋阿姨給我們帶來了( )的______,帶來了(
)的_______,還帶來了( )的________。
5、 通過以上練習再請學生說說:秋阿姨來到_______,來到了_______,也來到了_________。
6、 秋天這么美,秋阿姨說:“_______________。”
大雁說:“_________________。”
小朋友說:“_______________。”
通過這一步步地指導,學生不僅可以說出通順完整的句子,而且竇老師還引導學生換角度說出了生動,富于情趣的句子。再這一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引導學生換角度說,更重要的是老師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架”,引導學生如何說,怎樣說。不管在任何教學活動中,老師的這種“支架”作用都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