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第一冊《靜夜思》教學設計
3、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大作家李白,我想問問你當時在思念故鄉的什么人?你想對他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想象能力,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思念家鄉的情感態度得到了升華。
四、指導書寫
師:看來大家都是認字小能手了,我們已經會認12個生字了,現在,我們要學會寫生字。比比看,誰把今天學的生字寫得最漂亮。
課件出示:“頭 是 鄉 故”
師:來,齊讀一遍。
師:要寫好字,要按一定的筆順規則來書寫,你知道有哪些筆順規則嗎?
生:先橫后豎,先撇后捺
生: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生:先中間后兩邊
生:先里面后封口。
師:同學們真棒,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筆順規則。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再來讀讀。(課件出示筆順規則)
師:我們先來看“頭”字,請同學們看老師寫字,注意每個字的筆順和在田字格的占格位置。
師:寫好了,同學們拿出小手來,我們一起再來書空一次。
師:寫字還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竅門,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身坐直,紙放正,拿穩筆,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子一拳遠。好,老師看到同學們都做好準備了,現在請你們描紅練習吧!
〖設計意圖〗:復習鞏固書寫規則,反復提醒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五、練習點評及展示
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教材中古詩《靜夜思》是唐朝大詩人李白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差不多都會背,可是通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會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那么怎么在這堂課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里還是沒有底,但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也有了新的啟發。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后請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學生來點評,在吸取經驗的基礎上讓其他同學也站起來讀,還通過范讀、小組比賽讀、表演讀、配樂齊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
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這一環節,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識字教學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分層次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己練習讀,發現自己讀得不正確的可以請同桌幫助。然后通過與“生字寶寶”交朋友的游戲來調動認字的積極性。出示打亂的生詞,讓學生“找朋友”、“認朋友”等游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非常喜歡。當學生基本能讀后,在加大難度,把拼音去掉,剩下生字及詞讓學生再來挑戰認讀,還加入“轉盤認生字”的游戲,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