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教學雜談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實驗學校 傅亞利】〖指點誦讀,以讀悟文,培養語感〗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讀能促進思維、培養兒童語感。就語文本身來說,語言文字是形式,思想感情是內容。從教學上來講,只讓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許多語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只有憑借語感,才能感知。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憑借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和思維,使課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頭腦中浮現出來,產生真切的感受,進而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葉老說過,學習語文不只用心與眼來學習,應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與耳才好。這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
如教學《靜夜思》時,先是通過有感情的范讀使學生受到感染。朗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重讀“光”“霜”,重讀之后壓低聲音,放慢速度,讀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之后,教者不必先作講析,而是適當指點,讓學生反復誦讀,學生邊誦讀邊體會,并給合電腦課件中的動畫,再配以自己理解到的動作,邊讀邊看邊做,當讀到這首詩時,仿佛看到李白在床前沉思,想念親人。顯然,通過誦讀,學生感知了詩中思想感情,對語言文字有了真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