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音,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5個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確書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水彩筆、頭飾、宣傳標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揭示課題
1、引導看圖,談話導入
(1)(多媒體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小河”“青草”
(2)教學“青”
“青”這個字讀時要注意什么呀?(后鼻音)誰會讀?(指名讀,評議)你們還知道哪些詞語中有“青”字?
(3)揭示課題
板書“與”
多么可愛的小河、青草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
教學“與”:這個字的音節(yu)是什么音節?(整體認讀音節)
指名讀題、評議,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課題讀給大家聽?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一”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詞
bian dao gan xie an
小 河 邊 看 到 感 謝 河 岸
jin jin bao zhu xi ai chong zu
緊 緊 抱 住 喜 愛 充 足
hun zhuo bi lu bi lu fen ku
渾 濁 碧 綠 碧 綠 水 分 干 枯
①請小朋友們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討論一下哪些字音比較難讀。
②你覺得哪些字難讀。指名討論并領讀
③下面讓我們開火車讀詞語,比比哪一列火車開得又快又穩。
④齊讀詞語
(2)檢查課文朗讀
①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②請六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其它同學注意聽,聽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③引導評價
誰來說說,你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
三、精讀訓練,讀中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一看
多媒體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們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樣的?
2、讀一讀
同學們說得真好,課文中也是這樣寫的,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3、畫一畫
小朋友們讀得真棒,你愿意把小河與小草畫下來嗎?
生自己動筆練畫,師巡視。
4、議一議
①請小朋友們分成小組,互相比一比、評一評,看看誰畫得好,為什么?
②實物投影兩位同學的畫作。
大家看了這兩幅畫,有什么想說的嗎?(引導學生評議)
5、品一品
(1)出示句子“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學生自由讀句子。
你覺得小草長得怎么樣?(多)哪一個詞寫出了小草的多?(長滿了)
(2)指導朗讀
小河彎彎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這句話該怎么讀呢?
①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試著讀一讀。
②誰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③請大家分成小組,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一聽,組長給讀得好的同學加顆星。
6、背一背
(1)聰明的小朋友已經把這句話記住了,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2)看圖練背
多媒體出示圖片
請小朋友們看著圖一起來背誦第一自然段。
(3)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這么綠呢,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青邊對能到”
2、認讀生字并擴詞
注意青qing 能neng要讀準后鼻音。
3、按筆順描紅
(1)請小朋友們打開書到課后練習第2題,找出這幾個字,并按筆順描紅。
(2)你記住了哪個字,是怎樣記的?
4、指導書寫
(1)觀察范字
①請大家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字,同座互相討論:每個字在寫時要注意什么?
②指名交流: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邊:半包圍結構。第四筆與第五筆不能交叉。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為點。
能:左右結構。左右基本相等。第三筆是豎,不可寫作。
到:左右結構,左寬右窄。第六筆是提。
(2)師范寫
5、練習書寫
(1)生自由練習,師巡回指導。
(2)反饋指導,加深印象。
①實物投影學生作業 ,引導學生討論、評議:你覺得哪些字寫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還要改進?
②重點比較“青”
青這個字的橫畫較多,你覺得怎樣寫才好看?(橫空相等,長短變化)
6、繼續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3課《小河與青草》。生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第1小節,誰能背給大家聽一聽。
3、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那么綠呢?聽了他們的談話,你也許就會明白了。
二、品讀課文,讀中悟情
(一)學習二、三自然段
1、我們先來聽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1)多媒體出示: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覺得小河怎樣?板書“清”
(3)自由讀句子,想想小草對小河說這句話時會是什么語氣。
(4)動畫演示清清的小河。
這就是那條清清的小河,誰來夸夸它?
(5)指導朗讀
①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引導學生評議。
②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小河是怎么說的?為什么要感謝小草?板書“感謝”
(3)動畫演示:岸邊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漸漸變成渾濁的泥水。
(4)從“緊緊抱住”你讀出了什么?
實物投影小草。
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這樣細小的根須緊緊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們想對小草說些什么嗎?
(5)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看來小河的確應該好好感謝小草。
指導學生用真誠、感謝的語氣朗讀第三自然段。
6、小草保護了小河的清澈,不僅小河要感謝它,許多人都應該感謝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魚兒、是愛到河邊戲水的孩子、是喜歡到河邊洗菜的老奶奶,你準備怎樣感謝小草?
(二)學習四、五自然段
小河和小草還說了些什么呢?我們接著聽。
1、錄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2、朗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1)比較句子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①自由地讀讀兩個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歡聽哪一句?為什么?
(2)指導朗讀,讀出對小草由衷的喜愛、贊美之情。
(3)聽到小河的贊美,小草驕傲了嗎?
(4)朗讀,理解第五自然段。
①指名朗讀
②為什么小草又要感謝小河呢?
③這里的“要不”又是什么意思。
④動畫演示:小河的水流光了,小草沒有了充足的水分,漸漸干枯了。
⑤指導朗讀:小河的功勞也真不小啊,沒有小河也就沒有小草,如果你是小草,你該怎樣讀這句話呢?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這么綠?現在小朋友們明白了嗎?
2、動畫演示小河歡快的流淌,小草快樂的生長。
正是因為它們誰也不驕傲,互相感謝、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所以,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
3、齊讀第六自然段
(四)角色體驗、指導背誦
1、分角色朗讀
(1)請同桌的小朋友自由練習,分角色讀小河和小草的話。
(2)指名分角色朗讀。
2、練習表演對話。
(1)分成小組,自由練習表演。
(2)小組匯報。
指名演得好的同學,戴上頭飾,表演給大家看
引導學生評議:演得怎么樣?
(3)為動畫配音
小朋友們讀得好,演得也好,讓我們一起來為這段動畫配音好嗎?
誰愿意當小河?誰愿意當小草?
3、練習背誦課文。
三、課外延伸,強化感受
1、動畫演示:從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河邊長滿了小草,魚兒在河里游來游去,孩子們在河邊戲水,大人們在河邊洗衣淘米。可是后來,上游蓋起了工廠,工廠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們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變黑了,變臭了,河里的魚蝦死光了,河邊的小草也干枯了,人們再也不能到河邊戲水、淘米、洗衣了。
2、小朋友們,看了這樣的畫面,你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3、在我們的家鄉還有許多小河,正面臨著污染的危險。為了保護它們,你想怎樣做?
4、倡議:讓我們人人爭當環保小衛士,共創美好家園!
誦讀宣傳標語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住得分干”。
2、認讀生字并擴詞。
3、按筆順描紅。
(1)自由練習描紅。要求:邊描邊記。
(2)你記住了哪個字?
4、指導書寫
(1)觀察范字
討論: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2)師范寫講解
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末筆橫較長。
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上上寬下窄。
分:上下結構。上邊的撇、捺要舒展,捺起筆高于撇,不能寫作、。
干:獨體字。第二橫稍長。
5、練習書寫
(1)生自由練習,師巡回指導。
(2)實物投影學生的作業 ,引導學生互相評議、修改。
(3)繼續練習。
附板書設計
小河與青草
小河←————→青草
清 綠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2
學習二、三自然段
師:我們先來聽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出示: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誰來讀讀?
生:讀句子
師:小草覺得小河怎樣?
生:小草覺得河水很清。
師:板書“清”
師:你們再讀讀這句,想想小草說這句話時會是什么語氣?
生:自由讀句子。
生:小草在夸小河呢!
師出示圖:清清的小河。
師:這就是那條清清的小河,誰來夸夸它?
生:你的水真清啊!
生:你的水真干凈呀!
生: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師:這么清這么干凈的水,你能看到什么呢?
生:我能看到河底的石頭。
生:我能看到河里的魚蝦。
生:我能看到水里的魚兒在游來游去。
生:我能看到河底里的水草。
生:我還能看到河底的小螃蟹在爬來爬去呢!
師:是呀,這么清的水,一眼能看到底。多美呀!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句子。
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3自然段
師: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生:讀
生:小河沒有驕傲。
師:小河是怎么說的?
生:小河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師:你們在什么時候會感謝別人的?
生:在別人幫助我以后,我會說謝謝。
師:那么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板書“感謝”
生:因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了。
師:小朋友猜一猜:如果小草不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小河會變成怎樣?
師: 出示圖。
生:會變得像這幅圖上的水一樣。
師:誰來說說這水怎么樣?
生:這水很臟。
生:這水里有很多泥土。
生:這水很渾。河里有些什么也看不清。
師: 既臟又不清,更看不到水底有什么,這就叫——
生:渾濁。
師:讀好這個詞。
師:而現在的小河是——
生:很清很清,一眼能看到底。
師:像這么清、這么干凈的水我們還可以用這個詞來贊美它,出示:清澈見底,領讀。
師:為了讓小河清的一眼能看到底,小草是怎么做的呢?
生: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
師:點紅(緊緊抱住)?抱住小朋友都會,那緊緊抱住呢?
生:就是用了很大的力氣。
師:用很大的力氣來抱就叫——
生:緊緊抱住。
師:出示圖,看,小草的根就像無數雙小手,把泥土緊緊抱住,不讓泥土溜到河里去,小草抱得多緊呀,誰來讀好這個詞?
生讀:緊緊抱住
師評價:真用力呀!抱得多緊呀!
生:齊讀。
師:正是因為小草的緊緊抱住,所以小河的水才清的——
生:一眼能看到底。
師:你能這樣來說說嗎?出示句式,練說。
因為 ,所以 。
師:看來,小草的功勞可真大呀,誰來做小河感謝一下小草?
生:讀。
師點評:多虧了小草呀,真是太感謝了!
師:這條小河,你也來感謝下小草吧!
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感謝小草
生:齊讀。
師: 這就是小河與青草的第一次對話,想再來讀讀嗎?
請男小朋友讀小草的話,女小朋友讀小河說的話,其余的話老師來讀。
師:小草保護了小河的清澈,不僅小河要感謝它,許多人都應該感謝它。如果你是河里的魚兒、是愛到河邊戲水的孩子、是喜歡到河邊洗菜的老奶奶,你準備怎樣感謝小草?
生:小魚說,謝謝你呀小草,有了你,我們才能在這么清的河水了舒適的生活。要不,我們早就死了。
生:愛到和別嬉戲的小孩說,謝謝你小草,是你讓河水這么清,我們才能在河邊盡情的玩。
生:老奶奶說,謝謝你呀,小草,有了你,我們總愛在這干凈的河水里洗米洗菜。
師:是呀,小草的功勞真不小呀!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小草和小河的對話吧!
教學反思:
在本段教學中,以課改理念為指導,發揮了教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作用,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1、指導學生體驗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教學時給了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提出具體的自學要求,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這對一年級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有了這樣的訓練,相信學生的自學能力會越來越強。同時還很注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把自學的情況在小組內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幫助、相互激勵,在此基礎上,教師才作必要的點撥。
2、各種手段,逐層深入,感悟品讀課文。通過看一看、讀一讀、品一品、背一背四個環節,引導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感悟到理解,由學習到積累。讓學生學會學習,是最終目標。有了這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訓練,學生會越來越愛學習,越來越會學習。
3、注重以讀為本,圖文結合,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教多讀的方式,有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得輕松,讀得有趣。逐段教學注重反復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如: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指導學生個性化的朗讀,強調“看到底”說明水清澈見底,強調“一眼”說明一下子能看到底,水真夠清的。讓學生愛怎么讀就怎么讀,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在教學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時,采用分角色朗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大大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掀起了一個個朗讀的高潮。最后,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升華,表演讀給家長看,為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搭建了一個合適的平臺。正因為采取了這么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3
導入:
上一節課,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了……(生齊讀課題)這篇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河與青草》,我們一起來讀懂這篇課文,讀好這篇課文.
1, 先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課文的第一小節,(一生讀)
2, 出示圖畫:這兒有四副圖畫,你們來瞧一瞧,哪一幅畫畫的是課文的第一小節
四幅圖畫分別是:a,黃顏色的草 b,筆直的小河
c,河邊沒有草 d,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生看圖)說另外三幅為什么說的不是課文的第一小節.體會"彎彎的""長滿了""青青的"三個詞語
3, 間插訓練讀詞
小卡片出示詞語 正面為"彎的河"反面為"彎彎的河"
正面為"長著"反面為"長滿了"
正面為"青的小草"反面為"青青的小草"
先讀正面,再讀反面,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彎彎的""長滿了""青青的"
指導讀法:讀這一小節,只要注意這幾個詞語就一定可以讀好!
指名讀 齊讀
過渡:他們生活在一起,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聊起天來了,想知道他們聊了些什么嗎 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學習第二,三,四,五小節
(一),學習第二小節
1,自讀課文 請小朋友們拿起課本坐坐直,自己大聲的讀課文的第二到第五小節
2,出示課件,問: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呢 ……真清呀……
3,出示一盆清水,你能看到水里有什么呢
4,想象說話:猜一猜,你還能看到什么呢 說明水真清呀! 板書:清
5,誰愿意來當小草夸一夸小河的 生有感情的說 指導不斷提升
6,誰來讀一讀第二小節 指名幾名學生來讀
7,齊讀
(二),學習第三小節
1, 聽了小草說的話,小河會說些什么呢
2, 指名讀 "這要感謝你呀……"
3, 問: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呢 指名回答 突出"緊緊抱住"
4, 實驗展示"渾濁" 小河里的水真清呀,要是小河邊的小草不把泥土緊緊抱住,泥土就會一點一點地掉到小河里去,(在剛才的一盆清水里慢慢地倒入泥土),泥土就會變渾濁了.你們見過渾濁的泥水嗎 這渾濁的泥水還美嗎 而小河里的水卻是清清的,所以,小河要感謝小草.你能來讀一讀小河對小草說的說嗎 把這種感謝之情讀出來. 生讀
5, 自己練習怎樣可以把這一句話讀好
6, 小結:這是小河和小草之間的第一次對話,我們分角色來讀一讀.男同學來讀小河的部分,女同學讀小草的部分,老師可以做什么呢 (生說讀其余部分)準備好了嗎
7, 分角色讀
(三),學習第四,五小節
他們的第二次對話中,小河又對小草說了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
1,一名學生說 ……碧綠碧綠的……
2,從哪一個詞語可以看出小草很綠很綠呢 板書:綠
3,我們來夸一夸小草,誰想來當小河 學生讀 指導提升
4,想來夸一夸小草的, 我們一起來夸.
5,小草聽了他的贊美,他會怎么說呢 誰來讀一讀小草說的話
8, 聽了小草說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9, 全體表演: 感受小草與小河之間的相互依存的關系
小朋友們,你們現在都是小河邊生長得碧綠碧綠的小草,喝著小河里甜美的喝水,咕嚕咕嚕,喝的飽飽的,你們長得更高了,更壯了,更綠了.可是有一天,小河里的水漸漸地少了,少了,越來越少了,小草得不到河水的滋潤,一天天,一天天地干枯了.
10, 現在你是一株干枯的小草,你最想說什么呢 你還想說什么
11, 反復讀小草說的話 不斷提升
12, 分角色讀課文 這是他們之間的第二次對話,老師想請兩個小朋友分別來讀小草和小河說的話,我們大家一起讀旁白部分
13, 你們還想不想再讀呀 全班分角色讀課文的二到五小節
小結:剛才我們讀了小河與小草之間的兩次對話,我們明白了小草緊緊抱住了小河邊的泥土,小河才會這么清,小河給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小草才會長的這么綠,他們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生活在一起過得非常地開心. 板書
三,學習第六小節
1, 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
2,生讀 你想怎么來讀課文的這一小節呢 誰來試試
2, 想讀的我們一起來讀
四,拓展
1, 大自然中,象這樣的好朋友可多啦!他們生活在一起相互幫助,相互依靠,誰也離不開誰,你們知道有哪些這樣的好朋友嗎 生說
2, 在大森林里,一棵茂盛的大樹上,住著一只啄木鳥,平時,他們也想小河和小草一樣互相幫助,你來想一想,啄木鳥會對大樹說些什么呢,大樹又會對啄木鳥說些什么呢 生說
五,結束課文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4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三
第二課時
高楓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對話時的不同語氣。
2.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學習小河與青草謙虛謹慎、善于看到別人身后的長處這樣一種美德。
[教學重點]:分角色朗讀,理解人物對話。
[教學準備]:小河情景圖,實物投影儀,流水音樂。
[教學過程]: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復習引入
1.讀課題,明確本課學習任務,要求讀得親切、自然。
2.指著小河情景圖問:看,課文中講到的小河是一條怎樣的小河?(彎彎的小河,是從小河的形狀上來說的;“清清的小河”是從河水方面來說的),課文中的小河水清得怎么樣?(一眼能看到底)
送詞: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就是。(板書:清澈見底)
3.指名說說青字怎么寫?(生講師寫)課文中哪個詞說明草很青?
(板書:碧綠碧綠)
4.用一句完整的話講清小河與青草的位置關系。(引導學生說得完整、具體)
二、精讀感悟
(一)第一次對話
1.自由讀小草的話,體會怎樣讀能讓人感覺到小河的清澈見底。
2.交流提示(指導讀出熱情的、主動打招呼、夸獎的語氣)將清、一眼、底讀得稍重些。
各自讀、個別讀、齊讀。
3.過渡:想想小河有沒有驕傲或得意?它是怎么做的?
自由朗讀
4.交流、送詞:小河沒有驕傲,反而感謝小草的幫助,出示謙虛(板書:感謝)
5.指導朗讀:首先要讀得謙虛,在感謝小草時抓住是你、緊緊、要不、早就等疑問詞,加強語氣。
個別讀、師生分角色朗讀、生與生分角色朗讀(要求盡量不看書)。
6.兩人小組討論,完成練習原來是才會有。
7.看著板書念2、3兩節。(放音樂)
過渡:小草夸獎小河清澈,結果得到了小河的感謝,下面請同學用剛才的學習步驟學習4、5兩節,看看小河與青草的第二次對話說了些什么?
(二)第二次對話
1.伴著音樂自由讀4、5兩節,想想小河與青草的第二次對話說了些什么?
2.交流,板書:感謝。
3.指導分角色朗讀:兩人小組練讀,小河要主動、熱情,讀出贊美的語氣;師生合作:練習表情和語氣;男女生分角色讀,配上合理的動作;不看書進行對話練習,要求是口語、情景式的表情與動作。
4.完成句式練習:原來是才會有。
(三)齊讀小結
1.聽音樂,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不看書念的盡量不看書。
2.提問:你對小河與青草有什么感覺?板書:互相合作、互相承認
3.師總結:其實,自然萬物都是像小河與青草一樣相互依存的,只有互相合作,互相幫助,一切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4.齊讀第6小節。
三、想象遷移,練習說話(音樂伴奏)
指圖:小河淙淙地向前流,流過樹林,流過田野,流古山嶺,小河與大樹,小河與莊稼,小河與鮮花,小河與麥穗會說些什么呢?
兩人小組任選兩個角色進行說話練習。
指名上臺表演。
集體起立,進行說話表演。
四、師總結
同桌互相合作,都說得這么棒,只要善于發現,你會看到周圍的人身后都有優點,希望大家都能學會與老師合作,與同學合作,與家長合作,與伙伴合作。好嗎?
(此教學設計為校評優課一等獎教案)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5
課時目標:
1、通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課文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知道小河與青草各自的特征和對對方的贊美。
一.導入
1. 板書:小河
(1)認識這個詞嗎?誰會讀?
(2)見過小河嗎?你見到的小河是什么樣的?
2. 板書:青草
這個詞語中兩個字都是生字,這個字是后鼻音,誰能讀準他?詞語誰會讀?
3. 老師還要在這兩個詞中間寫一個字,板書:與
(1)誰認識?
(2)與是什么意思?
(3)小河與青草就是小河和青草。
4. 齊讀課題。
5. 讀了這個課題,你的頭腦中有沒有冒出小問號來了?
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關系?板書?發生了什么事?是怎樣的?)
(1)小朋友們都會動腦筋,都能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真棒!
(2)不過,小朋友提這些問題是想老師告訴你答案呢?還是想你們自己通過讀書來解決呢?
二.初讀課文。
1. 這篇課文挺難讀的,老師都讀了好幾遍才把課文讀流利了。你覺得自己要讀幾遍才能把課文讀通順呢?
2. 先讀兩遍試試。爭取把每個字的讀音都讀準了,并且標好自然段。
3. 從小朋友的眼神中老師發現你們對自己頭腦中的小問號似乎已經明白了些,是不是?
不過,為了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先來看看生字表是不是已經認識了。
水分 干枯 對 能 流
感謝 河岸 看到 長得 充足
小河邊 緊緊抱住 渾濁
(1)這些詞語挺難讀的,先試著讀一讀。
(2)誰已能讀準了?當小老師領讀,齊讀。
4. 生字大家已經都讀準了,課文應該讀得有進步了吧!這回讀課文,老師要提要求了,要做到四個不;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不破句。
再自讀一遍課文。
5. 能做到四個不的小朋友舉手向老師推薦。
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課文了,相信剛才大家提出來的問題有的已經能夠解決了。
2、誰來說一說,課文中講到的小河與青草是怎樣的呢?(小河彎彎的,小草青青的)
3、你是從那個自然段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1)誰來讀一讀這個自然段?指名讀,齊讀。/article/
(2)小朋友讀得真棒,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忍不住想把這美好的情景畫下來了,你們同意讓老師畫嗎?那你們可要仔細看好了,看看老師畫得對不對?
(3)教師板畫(不把小草畫在小河邊,小草也畫得很少)
(4)老師畫完了,你覺得老師畫得對嗎?為什么?
理解小草長在小河邊,長滿說明小草很多)
(5)大家幫幫老師的忙,讓小河邊長滿小草,好嗎?(師生共同完成板畫)
(6)指者圖說:小河彎彎的,小草青青的,多美呀!現在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更美?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小河邊的小草青青的,它們的顏色可真漂亮。課文中還有一個詞語也寫出了小草的顏色很美。你知道是哪個詞語嗎?
碧綠碧綠的:讀一讀,感受到嫩嫩的綠綠的。
2、你是從哪個自然段找到的?讀一讀第四自然段。
3、原來是小河見到小草長得那么漂亮,在夸獎它呢!
誰來當當小河夸獎夸獎小草?出示第四自然段
小朋友,這嫩嫩的綠綠的小草天天陪伴著小河,小河對小草的夸獎和贊美可是誠心誠意的,誰再來夸獎?(讀好第四自然段)
4、小朋友,讀到現在,老師只知道這條小河是彎彎的,河里的水到底是怎樣的,你知道嗎?從哪兒知道的?
5、原來小草也在夸獎小河呢!(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讀
(1)老師這兒有一盆水,你們想看看嗎?
取出一盆清水給孩子們觀察后提問:你覺得這水怎么樣?(干凈、透明、清清的)
透過這清清的水你看到了什么?(臉盆底里的圖案
(2)小河里的水跟這水一樣清,小朋友想像一下,透過那清清的河水,我們能看到什么?(小魚、小蝦、絲螺、水草等)
(3)水里的什么東西都能看見,這就叫做一眼能看到底,一眼能看到底還能用一個四個字的詞語來說呢。出示清澈見底讀一讀
(4)小河里的水那么清,難怪小草要主動贊美它了。指導朗讀。
6、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彎彎的小河清澈見底,小草青青的、嫩嫩的、綠綠的,讓人一看就喜愛。
那小河為什么會那樣清,小草為什么會那樣綠呢?(板書:青 綠)
我們下節課再去學習。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
13、小河與青草
擬 2 課時
累 計
第96 課時
第 2 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相互依存、相互幫助。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難點: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 復習檢查。
二、 精讀訓練
1、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教師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2)自由讀,想想小草對小河說這句話時該是什麼語氣。
(3)指導學生用真誠、贊美的語氣朗讀第二自然段。
(4)齊讀第二自然段。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
(1)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 為什麼小河沒驕傲?
(3) 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是什麼意思?
(4) 現場演示,讓學生理解渾濁。
(5) 指導朗讀。
2、 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 這里的要不又是什麼意思?
(2) 指導學生用感謝的語氣朗讀第五自然段。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分角色朗讀課文《小河與青草》
可以在小組里討論。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
(6)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7) 為什麼小河沒驕傲?
(8) 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是什麼意思?/article/
(9) 現場演示,讓學生理解渾濁。
(10)指導朗讀。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必做:
1、 正確、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2、 會默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選做:搜集有關環保的資料向大家介紹。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7
一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進行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與突破重難點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認清字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學會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三、 教學重點、難點:朗讀課文、識字、寫字。
四 、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1)(出示掛圖)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什么,你最喜歡什么?
(2)圖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確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的故事。
出示課題:13、小河與青草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學生將不懂處用“-”劃出。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出示生字:
qīng hé duì néng dàozhù
青 草 河 邊 面 對 能 看 到 抱 住
defèn gān
長 得 水 分 干 枯
指名讀,正音,同桌互讀,開火車。
4、課文分幾自然段?
5、分小組朗讀自然段,正音,指導句間停頓。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所有生字,自讀,同桌互相指正。
2、指名讀,正音,組詞。
3、怎樣記住這個字?
4、教師范寫。
5、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一)觀察圖畫,導入課文。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這條小河是什么樣子的呢?現在再聽一下流水的聲音,你有什么感覺?
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么?這些小草是什么顏色呢(教學:青)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寫了小河和青草的故事。哪個小朋友來說說“與”字的意思?除了“和”外,你還能用其他字來替換“與”嗎?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
2、檢查自讀情況。
(1) 把生字寫在小黑板上,一行是拼音,一行是生字,請小朋友上來,用線把生字和它正確的拼音連起來。連好再請小朋友讀。
(2) 同桌互查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用心領會。
1、學習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示范讀第一自然段。
問:小河美嗎?如果你站在小河邊,你會說些什么?小草靠在彎彎的小河邊,它是怎么贊美小河的?
(2)如果你是小河,聽到這樣的贊美,心里高興嗎?小河怎么說的?(小實驗,為什么有了小草,水就學渾濁呢?你能從小河的話中找到根據嗎?)
(3) 指名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分角色朗讀小草和小河的兩次對話,(體會他們的互依互助)
(三)學習生字,認真書寫(課堂練)
1、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并指導字形結構,位置大小及正確筆順。
2、學生練寫(先描后仿),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筆順及寫字姿勢。
(四)課外延伸。
回家后,想一想,有沒有人對你的成長出有幫助的,你是不是也要像課文中的小河、小草那樣表示感謝呢?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方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2、屆時課題。指名讀題,教學青。
3、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認會寫的字。用三角畫出要求會認的字。
(3)給自然段加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略)讀。
(2)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點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三、精讀訓練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樣的?它們是什么關系?
2、課文第一自然段就講了這個意思,誰來讀?
3、點名讀。
4、句子比較:
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彎彎的小河邊,長著青青的小草。
(1)這兩個句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2)能不能把長滿了換成長著?為什么?
5、指導朗讀: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6、嘗試背誦。
7、看圖,設疑:
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那么綠?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四、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青 邊 對 能 到。
2、指導書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點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引入: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這么綠呢?聽了它們的談話,你也許就明白了。
二、繼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學習第二自然段。
我們先來聽聽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A教師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B自由讀,想想小草對小河說這句話時該是什么語氣?
C指導學生用真誠、贊美的語氣朗讀第二自然段。
D教師出示一瓶清水:這就是我從小河里取來的,誰再來夸夸它?
E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
A點名讀。
B為什么小河沒有驕傲?
C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是什么意思?
D現場演示,讓學生理解渾濁。
E從緊緊抱住你讀出了什么?
F指導學生用真誠、感謝的語氣朗讀。
G教師小結。
2、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小草和小河接下來又說了什么呢?我們接著聽。
(1)錄音播放第四、五段。
(2)指導理解朗讀第四自然段。
(3)聽到這么美的贊嘆,小草驕傲了嗎?
(4)理解朗讀第五自然段。
(5)分角色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這么綠?現在小朋友明白了嗎?
2、假如小河是驕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驕傲的小草,那會是什么樣子?
3、正是它們和睦相處,所以
4、齊讀第六自然段。
5、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
1、自由練背小河和小草的話。
2、指名表演對話。
3、練習背誦全文。
五、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住 得 分 干。
2、記憶字形,說說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教后記:這篇文章不難,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在朗讀方面學生也比較容易掌握。在學習方式上,我用了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學生比較感興趣,而且競爭意識較強。通過課文的學習,孩子知道了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在書寫方面,青和草較難掌握,寫起來不是很好看,要不斷的練習,我想會有進步。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9
師:請小朋友們讀“感謝”這個詞,文中是誰感謝誰呢?
生:(讀)感謝!
出示:小河與青草的動畫。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聽錄音。(小河和青草的對話)
播放錄音對話。
師:小草夸小河什么?用一個字說。
生:小草夸小河“清”!
師:小河夸小草什么?
生:小河夸小草“綠”!
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直接讀小草說的話。
師:你們讀了小草的話,仿佛看見了什么?
生:小河笑了!
師:你們都來夸夸小河!
指多名學生讀:“你的水真清啊!”
師:小河怎樣夸小草的/
生:(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師:誰來讀得“碧綠碧綠”的,非常綠,綠得發亮!
生:(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師:小河和小草聽了對方的夸獎后,又是怎么說的呢?
生:小河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師: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
生:是小草把泥土緊緊抱住,不讓泥水流入小河。
生:為什么小草能把泥土抱住?
師:出示實物:(根部帶有泥土的小草)老師讀了《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后,知道小草的根有固定泥沙的作用,課后你們也可以去讀一讀。
師:聽了小河的夸獎,小草說什么?
生:“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師:沒有了水,小草會變得怎樣?干枯后會怎樣?
生:小草不再長高,不能長得碧綠碧綠的了!
師: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演一演小草的種子。(播放音樂)
師:聽!鳥兒叫了,桃花開了,柳樹發芽了,小河在潺潺地流著,小草鉆出地面,低下頭喝喝水!小草小草,你們為什么長得這么高?
師:小草小草,你們為什么長得碧綠碧綠的?為什么這么開心?
生:是小河給了我們充足的水分!
指導讀:“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連起來讀對話,左邊的學生讀小草的話,右邊的學生讀小河的話。(戴上頭飾,加上表情動作)
師:(出示小草和小河圖景)看!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長得更綠了!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想到了什么?
生:小草和小河他們互相幫助,是好朋友。
生:小草很感謝小河,小河也很感謝小草。
生:小草離不開小河,小河離不開小草。
生:他們得到對方的幫助后,生活得更加幸福!
生:小河和小草都很謙虛!
師:小朋友們,你們說得真好!在大自然中,許多事物之間都是不能分離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也是一樣,平時要謙虛團結,得到別人的幫助后,要心存感激之情。
教后反思:
上述教學中,從“感謝”一詞切入,抓住小草和小河的對話,最后引出“感恩之心”。采取了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讀出事物間相互依存的道理,讀出做人要謙虛謹慎,讀出了人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在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中讀得輕松,讀得有趣。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與認知目標的融合。同時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于思考,樂于探索。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為什么會這么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蘇教版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中課文第13課《小河與青草》。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有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認識6個漢字。理解生詞。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反復誦讀,體會小河與小草謙虛謹慎,甘于奉獻,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內容分析:
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我注重了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三個維度”。
為了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給生字找朋友的游戲,既能鞏固漢語拼音,又能復習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學,玩中鞏固,寓教于樂。
在教學過程 與教學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讀為本,讀為主線,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與吸收不單靠理性的分析來解決問題,特別是抽象思維能力還處于起步階段的低年級兒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漢字的形、聲、義配合的方式,通過反復的誦讀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時十分便捷的了解課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內在美。
讀有層次。初讀時,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并在小組討論中讀一讀,講一講自己最想讀的句子。然后,通過學生看圖,逐段反復誦讀,深入感知文章的內在美。最后,學生分角色表演,讓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讀有目標。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我都以對話形式給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讓學生讀有所依。如:我在初讀時,向學生提出了:把你們最想讀的句子讀一讀,并向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讓學生在讀中有一個情感體驗過程,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
讀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較多讀的方式。比如,小組互相交流讀,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的輕松,讀得有趣。
正因為采取了這么多層次清晰,目標明確的讀,學生才可能在讀中一步步感悟課文要表達的情感和寓意,在讀中積累。
其次,我注重了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融合。
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是統一的,因此,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 中,我設計了讀、演、看、說多種形式的學生活動,以達到實現情感目標并與認知目標相結合。
我注重了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激發。
在教學設計中,注重提供學生寬泛的學習空間,給他們絕對的自由,和教師朋友般的相處。如:在教學過程 中,我所提出的問題都是以對話的形式或商量的語氣表達,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樂于思考。
多種激勵手段的運用,教師贊揚,肯定的話語,以及小青草的發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將自己的身份定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一同由未知走向已知。在教學過程 中,我與學生共同探討小河與青草生活在一起為什么會這么幸福快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是要互相幫助,取長補短的。
總之,在本次教學中,圍繞教學要求,以及新課程標準,我進行了愉快教學,通過對比,分角色朗讀等,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學習,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正確處理知識的重難點,與突破重難點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1
一、復習導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3課——小河與青草。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3課的生字和詞語,你們還記得么?(出示生字和詞語)(指名回答、齊讀)
過渡:讀了這些詞語后,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小河和青草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出示圖片)
二、精讀課文
(一)理解課文第一小節
1.圖上有什么?(指名回答)
2.我們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把書打開,自己讀第一小節。
3.練習填空,出示:玩玩的小河邊,長___了青青的小草。
4.為什么這里用“滿“,表達了什么樣的意思?
5.誰來讀讀第一小節,讀出小草的滿?
過渡:小河和小草這兩個好朋友,今天聚在一起說起了悄悄話,想不想聽聽他們說了什么?
教師讀課文,要求學生找出小河與小草說的話。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劃出。
(二)理解2、3小節
我們先來聽聽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1.小草覺得小河怎么樣?(板書:清)
2.小草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干什么,語氣是什么樣的?(夸獎、贊揚)
3.想不想看看小河的水到底有多清呢?(出示圖片)猜一猜,在這清澈的小河里能看到什么?(學生自由想象)
4.誰來當當小草夸夸這條小河?
聽到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么?
1.小河說了什么?
2.為什么小河要感謝小草?
3.理解“緊緊抱住”,同桌之間互相抱,感受一下。
4.如果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會變成什么樣子?(做實驗,將泥土倒入清水里)
5.小河被污染了,生活在河里的小魚小蝦會說些什么?(想象說話)
6.看來小草的功勞很大,誰來當小河感謝一下小草?
(三)理解4、5小結
過渡:小河與小草的對話結束了嗎?接著,小河又說了什么?
1.小河覺得小草怎么樣?(板書:碧綠碧綠的)
2.理解“碧綠碧綠的”,出示圖片幫助理解。
3.誰來讀讀,讀出小草的綠。
小草被夸獎了,它驕傲了嗎?
1.小草說了什么?
2.小草為什么要感謝小河?
3.如果沒有小河,小草會變成什么樣子?
4.誰來當小草感謝一下這條小河。
(四)理解第6小節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這么綠了吧?就是因為他們兩個相互幫助,和睦相處,小河才流的更歡了,小草也長的更綠了。
三、分角色朗讀
同桌兩個人,一個當小草,一個當小河,互相說說悄悄話。
四、制作賀卡
親手制作一張圣誕賀卡,把你對好朋友的感學寫在賀卡里,在圣誕節的時候,把它送給自己最好的朋友。
板書:13、小河 與 青草
清 緊緊抱住
感謝
水分 碧綠碧綠的
清 緊緊抱住
感謝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1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
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
教學要求:
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1、師:昨天,我們認識了兩個朋友,(出示圖片)“小河”、“青草”。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生:小河你好!青草你好!
2、生字寶寶還認識嗎?
3、出示生字卡片:
(1)開火車讀:干 草 河 分 住 青
(2)青青的小草 緊緊抱住 充足的水分 一眼能看到底
a、自由讀詞組,讀準字音。
b、(出示卡片)指名領讀。
c、出示“感謝”,課文寫了誰感謝誰?(小河感謝小草;小草感謝小河)
過渡:小河為什么感謝小草?小草為什么感謝小河?我們一起來聽課文錄音。
二、學習課文:
1、(出示動畫)聽課文錄音:
(1)出示小草的話。小草在夸小河什么?你能用一個字說說嗎?(清)
(2)出示小河的話。小河在夸小草什么?你也能用一個字說說嗎?(綠)
2、出示句子:小草對小河說:“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1)指名讀。
(2)直接讀小草的話。
(3)老師讀了小草的話,好像看到水里的水草在翩翩起舞了。你讀讀看,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小魚、小蝦、鵝卵石、河泥)
(4)小河的水真清啊!指名說,然后請你來夸夸小河吧!看誰把小河的水讀得最清!
指導個性化朗讀:a、“一眼”:真夠清的,一眼就看到底了。
還有誰有不同的讀法?
b、“看到底:”水底有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了,真清啊!
3、出示句子:小河對小草說:“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1)誰來夸夸小草?指名讀。
(2)師點評:有點綠了,還有誰想來夸?指導讀好“碧綠碧綠”。
點評:更綠了,好像看到小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了。
4、小河聽了小草的夸獎,小草聽了小河的夸獎,他們是怎么說的?我們來讀讀他們的對話。
自由讀2——5小節,別跟著別人讀。
(1)出示句子:小河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要不,我早就變成渾濁的泥水了。”
a、指名讀。
b、指名讀“渾濁”。讀準音。
c、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
d、小草怎么就能把泥土抱住了?出示實物。學生回答。
師述:它的根就像小手一樣緊緊抓住了泥土。
e、誰再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師點評:“緊緊抱住”抱得不緊。如果不緊,泥土就會掉進河水里,河水就會“渾濁”了。
渾濁的河水是什么樣的呢?
師出示量杯,演示“渾濁”的意思。你們說說渾濁的水是什么樣的?
對,所以呀,小草得緊緊抱住泥土,誰再來讀?
再指名讀,師評:抱得很緊了。再抱得緊一點兒。
再指名讀,師:小草的功勞真不小呀!齊讀。
(2)出示句子:小草說:“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給了我充足的水分,要不,我早就干枯了。”
a、小草為什么感謝小河?指導讀好充足的水分
b、“干枯”了的小草是什么樣子的?
c、大家學得真認真,現在老師獎勵大家,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學生趴在桌上休息,音樂起。)師: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是小草的種子,春天來了,小鳥在叫,小草們,快鉆出地面。聽這是什么聲音?(流水聲起)小草趕快喝水吧!(作咕咚、咕咚喝水狀)。小草快長吧!
師問單個“小草”:小草,你怎么長得碧綠碧綠的?生答。你也來感謝小河啊!
小草,你怎么這么開心呀!
師:你們這么開心,都要感謝誰呀?齊讀這句話。
(3)把小河、小草的對話連起來讀。
a、左邊的同學當小草,右邊的同學當小河。
b、自由練。 指名同桌倆讀。 獎勵好的同學戴頭飾演。 一齊分角色讀。
(4)請小朋友記住他們的話,表演時可以加上一些動作、表情。自己練練看!
5、小河和小草誰也離不開誰。
引讀:小河聽了,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
三、拓展:
1、 出示圖,小鳥對大樹說:“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大樹對小鳥說:“這要感謝你呀,是你 ”
2、 大樹對小鳥說:“你的歌聲真動聽呀!”
小鳥對大樹說:“這也要感謝你呀,是你 。”
四、學習生字:干 分
1、記字形。
2、書寫生字。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與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3課《小河與青草》。輕輕翻開書,請小朋友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一想:小河與青草,它們各有怎樣的特點?
2、你能讀出小河彎彎的樣子和小草青青的顏色?(指名讀)教師準確評價。
3、范讀:聽了小朋友有聲有色的朗讀,洪老師也想來讀一讀,小朋友愿意聽嗎?(歡迎嗎?)評價:你讀得真棒!通過你的朗讀,洪老師仿佛就看到了小草青青的可愛模樣。洪老師眼前仿佛就出現了一株株可愛的碧綠碧綠的小草,正搖晃著腦袋向我們小朋友微笑呢!
4、小朋友,一邊讀第一自然段,一邊還可以去看看書上的這幅插圖,第一自然段就描繪了這幅圖畫的意思。
5、洪老師這兒也有一句話,板書:小河邊,長了小草。(齊讀,指名再讀第一小節。)比較:黑板上的這句話和書上的這句,你喜歡哪幾句?為什么?再加上括號。
( )小河邊,長( )了( )小草。齊讀。點評:第二大組讀書姿勢最正確,學著他們讀一讀。
二、精讀訓練
(一)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小草和小河說起話來,小朋友想不想聽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趕快去讀讀他們的第一次對話。(學生自由朗讀)
2、小草對小河說什么?(指名讀、齊讀)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小河的水很清,板書:清。小草在贊美小河)
3、用贊美的語氣讀一讀。(指名讀)(師讀旁白,小朋友讀話)教師評價:老師也讀一讀,誰能超過老師的?這一組舉手的小朋友最多,獎勵你們來讀。
4、小河聽了,有沒有驕傲呢?它是怎樣說的?(學生回答)朗讀指導:語速加快,再來一遍,聲音響亮一點。
5、你從小河的話中,體會出了什么?(小河在感謝小草)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呢?請你也來感謝感謝善良的小草(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等)
6、說話訓練:其實,不單單小河要感謝小草,連我們人類也應該感謝小草,有了清清的小河,孩子們可以去小河里游泳,小姑娘可以去小河邊洗衣服,大嬸可以去小河邊淘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感謝小草呢?(謝謝你,可愛的小草,你使河水變得那么清澈透明,使環境更美了。不讓泥土去污染河水,你把大自然裝點得更美麗了,更迷人了!)
(二)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接著,小河對小草說話了,請女小朋友一起讀第四自然段,男小朋友仔細傾聽。再請男小朋友齊讀,女小朋友仔細傾聽。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碧綠碧綠
2、注意,小河是在夸獎小草呢!你有沒有在夸獎小草呢?(指名讀)夸夸小草。
3、小草聽了贊美,它有沒有驕傲呢?它又是怎樣說的?(指名讀,齊讀)(評價:你們一組坐得最端正,聽得最認真,獎勵你們一組讀)(第四組讀得真棒,第一、二兩組向他們挑戰)
4、小草為什么要感謝小河?(是小河給了小草充足的水分)
5、現在,你就是一株碧綠碧綠的小草,請你來感謝感謝樂于助人(熱心腸)的小河。(指名讀)誰愿意當這株碧綠碧綠的小草,來感謝小河?(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正是因為他們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所以(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小河感謝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小草感謝小河給了他充足的水分。那么,小朋友,你有沒有要感謝的人呢?為什么?
三、練習朗讀
1、分角色朗讀:兩個學生一人讀小河,一人讀青草,旁白:全體讀 ,講解旁白。
2、聽好老師的口令,四人小小組分角色朗讀,兩人一組也要講清要求(一人讀小河,一人讀小草,兩人讀旁白)(讀好的再讀第二遍,發圖標:團結合作獎,合作得愉快、團結。認真傾聽獎)
3、男女生讀(各讀小河與青草,旁白老師讀,不允許搶臺詞)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4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二
《小河與青草》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別人的長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流程】
導入〖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河與青草》,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開火車讀一讀。(出示詞語)
2、 齊讀生詞(每個兩遍)
二、 新授
1、 今天我們再次來到彎彎的小河邊,看見河岸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聽。小河和青草還在說話呢!
2、 出示:2-3小節,自己讀一讀
(1) 找一找:哪句話是小草對小河說的?(請一到兩個學生來讀一讀)
(2) 小草是在夸小河還是在批評它啊?怎么夸他的啊?(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誰來做一做小草,夸夸小河?
(3) 這么清澈的河里,想想看你能夠看見什么?(魚蝦、石子、泥土、水草……)
(4) 這么多的東西可以在河里看見啊?老師送給大家一個詞叫“清澈見底“,就是說這個河水很清,能一望到底呢!
(5) 我們大家一起來夸夸這條河!
(6) 聽小河的夸獎,小河驕傲了嗎?指名請學生來讀一讀第三小節。
(7) 小河驕傲了嗎?它是怎么說的呢?
(8) 小河為什么要感謝小草?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9) 展示:小草把泥土抱住的圖。請學生觀察,小草是用什么來抱住泥土的?
(10) 原來啊,小草是用細小的根須來抱住泥土的。否則,小河就會變成這樣。展示:渾濁的水(理解:渾濁的含義)
我們再也不能看見河底的美麗的景色了,所以小河要感謝小草呢!
誰再來學學小河感謝小草啊?
(11) 下面,請三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女生當小草,男生當小河。
3、 出示:4-5小節:自由朗讀。
(1) 指名讀第4小節。
(2) 出示兩句話。比較:
①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②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你來說說看,哪一句話小草會更喜歡!為什么?(兩個碧綠的,顯示出小草長得很好,很綠,突顯小河的功勞!)
(3) 小草非常喜歡小河夸獎它的話。請小朋友模仿小河的話,也來說一說。
“朱老師的頭發烏黑”,誰能說的更好些?
如果是其他的顏色呢?(雪白雪白、金黃金黃、湛藍湛藍)
(4) 誰來把小河贊美小草的話,讀一讀?
(5) 聽了小河的夸獎,小草也沒有驕傲,他也感謝小河呢!(指名讀第5小節)
(6) 為什么小草“也”要感謝小河呢?
(7) 我請同桌兩個,一個做小草,一個小河,讀一讀4-5兩個小節的話
指名朗讀。〖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請輸入課題關鍵字搜索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8)
4、 把2、3、4、5小節連起來讀讀。男生是小河,女生是小草,朱老師是旁白,一起來讀一讀。
5、 是啊,就是因為青草緊緊抱住泥土,所以小河清澈見底,就是因為小河給了充足的水分,所以才長得碧綠碧綠的,想想他們有什么樣精神?(互相幫助,互相感謝,不驕傲)
6、 所以“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第6自然段)
7、 生活中,你們肯定也得到過別人幫助,你也來學學小草和小河來感謝他們。
“我感謝 ,是 。”
8、 齊讀課文。
9、 識字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較長。注意:第5筆是豎。
草:上下結構。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板書設計】
小河——青草
清澈見底——碧綠碧綠的
《小河與青草》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4、學會生字:對、住、分、干,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3課《小河與青草》。
學生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小河與青草進行了幾次對話?
3、這節課王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好好地讀一讀這兩次對話,聽聽小河與青草到底說了些什么?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次對話
1、小朋友們,現在就請你大聲地、仔細地,讀一讀小河與青草的第一次對話吧!
(學生大聲地、自由地朗讀2、3小節)
2、小朋友,通過朗讀,你讀出了什么?
預設:生1:小河的水真清啊!
生2:是小草讓小河的水變得這么清。
生3:小草夸小河的水真清啊!
生4:小河感謝小草緊緊抱住河岸的泥土
……
3、是啊,小朋友們說得真好!小草夸小河的水清呢!平時你是怎樣夸同學,夸爸爸、媽媽的?
預設:生1:同學,你的字寫得真好呀!
生2:同學,你長得真漂亮呀!
生3:媽媽,你笑起來真好看呀!
生4:爸爸,你長得真是太高啦!
4、師:是呀,夸獎別人的時候要笑嘻嘻的,看著別人。現在你就來夸夸小河吧!
(指導學生讀第2節,教師相機評價,語氣、動作表情)
5、讀得真好!小朋友,你有沒有感謝過別人?你是怎樣感謝別人的?
預設:生1:謝謝你,同學,借給我水彩筆。
生2:媽媽,謝謝你,天天送我上學!
生3:奶奶,謝謝你陪我一起去公園看菊花。
6、小河是因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才有這么清的河水,小河非常感激小草。現在你們就是一條條清澈的小河。快來感激一下小草吧!
(指導朗讀第3小節,指讀師評價)
7、出示:清水、渾濁的泥水
小朋友們看,如果沒有小草,小河就是渾濁的泥水啦!你們知道還有誰會感謝小草?你也來感謝感謝吧!
預設:生1:小魚說,謝謝你小草,讓我有一個干凈、溫暖的家。
生2:小孩說,謝謝你小草,是你讓我可以在清清的河水里游泳。
生3:老奶奶說,謝謝你小草,讓我有干凈的水洗菜、淘米。
8、分角色朗讀課文2、3小節。
(二)、學習第二次對話
1、讀完了第1次對話,現在請小朋友們大聲地、好好地讀一讀第2次對話,聽聽它們又說了些什么?
學生自由朗讀4、5小節
2、小朋友,這回你又讀出了些什么呢?
預設:生1:這次是小河夸小草長得碧綠碧綠的。
生2:小草感謝小河給它充足的水分。
生3:小草碧綠碧綠的,真好看!
……
3、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看,老師這兒有兩個句子:
出示句子:
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①自由地讀讀兩個句子。
②如果你是小草你喜歡聽哪一句?為什么?
這次呀,是小河來夸獎小草啦!誰來夸夸看?
4、小朋友們剛才說,是因為小河,小草才長得這么好看。小草們快來感謝感謝小河吧!
(指導朗讀第5小節,教師引導學生從語氣、表情、動作評價。)
(三)、小結
1、示圖: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2、小河為什么那么清?小草為什么那么綠?
3、師小結:
正是因為它們誰也不驕傲,互相感謝、互相幫助、和睦相處,所以引讀——小河流得更歡了,小草也長得更綠了。
4、小朋友們,在我們的家鄉還有許多小河受到了污染,上游蓋起了工廠,工廠里的污水流入小河,人們把垃圾倒入河中。小河變黑了,變臭了,河里的魚蝦死光了,河邊的小草也干枯了,人們再也不能到河邊戲水、淘米、洗衣了。為了保護它們,你想怎樣做?
5、小朋友們說得真好,課后讓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設計幾條環保宣傳標語,保護我們的小河吧!
三、學習生字
師:接下來我們學習幾個漢字寶寶
1、出世生字卡片:對 住 分 干
2、認讀生字,給生字找朋友
3、學生跟老師書空筆順
4、教師范寫生字,學生在書上描紅臨寫
板書: 小河與青草
感謝
小河 青
清 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