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精選14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
一、教材簡析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課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認識“齡、栽”;文中長句的朗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春天來了,柳樹醒了,桃花紅了。這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植樹的好日子。’
2、簡單介紹植樹節的來歷。
3、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為什么呢?請自由讀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
自主預習,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點撥。)
2、同桌互查:生字認識沒有,課文能否讀通。沒讀通的句子請同學幫忙。
3、請“小老師”組織同學們“開火車”抽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朗讀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討論題:
a、你知道鄧小平爺爺哪些情況?
b、哪些句子是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找出有關句子,并多讀幾次)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c、組內交流展示:
討論老師出示的問題,理出組內解決不了的疑問。
3、全班交流反饋:
a、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
b、抓住文中的長句子及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2)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復習鞏固字詞
1、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重點指導學生記“齡、栽”。
2、讀生字與其它字組成的詞語:
姓鄧節日歲數年齡經過消息站著扶著親人行動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讀。教師了解學生讀長句子的情況,及認讀生字的情況。
2、讀生字,給生字擴詞。
3、小組互幫互助,牢記生字。
你還有哪些字不太認識嗎?快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看看別人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
朗讀質疑
1、自由讀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小組內提出不懂的詞句或問題,互助解決。
3、全班討論交流各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
4、齊讀課文。
寫字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請學生上臺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書寫。教師相機示范,重點指導雙人旁的寫法。
3、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到植樹節那天和家長一起種一棵小樹,定期為它澆水,并作觀察記錄。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2
嘉善逸夫小學 于菊芳
教學理念
依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自己動手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能力,了解植樹的意義,從而樹立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課前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有關事跡。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4.談話導入 :誰能說說鄧小平爺爺的故事。
2、看圖揭題。(投影儀出示)板書:鄧爺爺植樹
二.自主識字。
導語 :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嗎?打開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自由讀)
2.自學生字。
(1)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去掉拼音,再打亂秩序讀。
(6)匯報識字方法。
3.檢測自學情況。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朗讀。如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戲,復習本課生字詞。由低到高依次認讀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頂。
2.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3.導入 :小朋友識記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先學生自由朗讀,再小組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評價總結。
2.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讀全文。(自由讀、齊讀、個別讀)要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三.書寫生字。
1.學生先觀察,再說說如何記住這6個字。
2.學寫“爺、節、歲、親、的、行”。
a. 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3.學生練習,強調筆順。
4.展示學生寫字本,指各學生點評。
四,布置作業 :
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去植樹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3
佚名
一、教材簡析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圈。……”從那時起,祖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展開了現代化建設的新畫卷,走進了萬象更新的春天。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
課文描述的是1985年3月12日,鄧小平爺爺在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情景和“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二、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認識“齡、栽”;文中長句的朗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春天來了,柳樹醒了,桃花紅了。這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植樹的好日子。’
2、簡單介紹植樹節的來歷。
3、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為什么呢?請自由讀課文《鄧小平爺爺植樹》。
自主預習,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通課文,讀準生字字音,了解課文大意。.
(教師巡視,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點撥。)
2、同桌互查:生字認識沒有,課文能否讀通。沒讀通的句子請同學幫忙。
3、請“小老師”組織同學們“開火車”抽查生字認讀和課文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朗讀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討論題:
A、你知道鄧小平爺爺哪些情況?
B、哪些句子是寫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找出有關句子,并多讀幾次)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C、組內交流展示:
討論老師出示的問題,理出組內解決不了的疑問。
3、全班交流反饋:
A、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
B、抓住文中的長句子及關鍵詞句進行品讀。
(1)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2)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復習鞏固字詞
1、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詞,重點指導學生記“齡、栽”。
2、讀生字與其它字組成的詞語:
姓鄧節日歲數年齡經過消息站著扶著親人行動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讀。教師了解學生讀長句子的情況,及認讀生字的情況。
2、讀生字,給生字擴詞。
3、小組互幫互助,牢記生字。
你還有哪些字不太認識嗎?快和小組同學交流交流,看看別人有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
朗讀質疑
1、自由讀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小組內提出不懂的詞句或問題,互助解決。
3、全班討論交流各小組沒有解決的問題。
4、齊讀課文。
寫字指導
1、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請學生上臺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書寫。教師相機示范,重點指導雙人旁的寫法。
3、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學生的作品。
拓展延伸
到植樹節那天和家長一起種一棵小樹,定期為它澆水,并作觀察記錄。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朗讀文章內容,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
同學們,圖上的這位老爺爺誰認識?
(他叫鄧小平)
誰了解鄧小平爺爺?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
(請學生說)
2、簡單小結:
鄧小平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3、繼續觀察圖畫提問:
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
學生1:鄧小平爺爺在給樹澆水。
學生2: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樹澆水。
學生3: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新種的樹澆水。
教師引導:
是這樣的,那大家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板書課題)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識生字、詞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準。
2、兩人一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互相檢查字音。
3、反饋生字讀音:
⑴ 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讀。
⑵ 教師抽字卡,指名讀,重點指導讀:
植、歲、站、栽、齡、行這幾個字。
4、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⑴ 熟字加偏旁:
直──植 夫──扶
⑵ 熟字換部分:
爺──節 多──歲 那──鄧 冷──齡
⑶ 熟字相加:(自+心)→息 (白+勺)→的
⑷ 形近字比較:己──已
⑸ 利用相同部分記憶:我──栽 站──親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1:我知道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教師:請問大家每年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3月12日)
學生2:我知道鄧小平爺爺81歲了。
學生3:我知道鄧小平爺爺植樹時很認真。
學生4: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把樹種好后很高興。
學生5: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是在天壇公園里種的樹。
學生6:我還知道那棵樹叫“小平樹”。
2、重點品讀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⑴ 自己再看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給同學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教師邊隨學生讀課文邊指導朗讀。
學生1:讀第二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81歲那么大年紀了還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教師隨機指導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請其他學生再讀。
(抓住“格外引人注目、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去讀去體會)
學生2:讀第三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植樹特別認真。
教師指導時把描寫鄧爺爺植樹認真的詞語重點讀出來。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并使學生了解植樹綠化的意義。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找關于鄧小平爺爺的資料。
2.《春天的故事》mtv。
3.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春天是植樹的好時候,你們知道哪天是植樹節嗎?(3月 12日)那你們知道1985年的植樹節在北京的一個公園里發生的事嗎?(板書課題)你想知道嗎?那就請大家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探究新知(出示預習學案,自主學習)
(一)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
2.生讀課文。想辦法將課文讀通順。遇到不懂的字用筆圈出來。
3.小組內讀課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詞句,可以問問同學。
(二)識字
小組內自學生字,總結識字的好辦法。
三、自學匯報。
1、指名讀,開火車讀。
2、我會記: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直──植
(2)熟字換偏旁:爺──節那──鄧多──歲……
3.指名讀字卡、詞卡。
4.將生字請回到課文中,再次讀課文。
5.將課前搜集的有關鄧爺爺的資料進行匯報,教師也可以給予補充。使學生充分地了解這位偉人。
四、寫字
1.讓學生先觀察要寫的6個字。
2.指名說說要寫好這些字需注意什么?
3.師范寫有難度的字,例如:爺、歲,講解字的結構;提示“親”字的第五筆橫長,第六筆橫短,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4.生先描紅,再練寫。
5.班級內展評。
五、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一定對鄧爺爺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為什么要在植樹節這天親自植一棵樹呢?他植樹的態度如何呢?下節課我們將共同來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以詞卡的形式復習生字。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指名讀。
二、精讀課文(出示導學案)
1.自由讀全文。
討論:鄧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小組討論,不明白的問題記下來)
2、體會: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三、探究導學案問題,反饋小組交流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
教師提示學生要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邊讀邊體會。例如:
(1)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2)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然不肯休息。
(3)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2、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體會: “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
3、配樂朗讀全文。
四、課外延伸
1.觀察校園內的每種植物有什么特點,選一種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植樹節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爸爸媽媽種一棵小樹或栽一盆花。
五、課堂檢測
1、看拼音寫詞語
yé ye suì yuè jié rì qīn péng zì xíng chē
( ) ( ) ( ) ( ) ( )
2、給下面的字注音
植( ) 歲( ) 經( ) 站( ) 栽( ) 親( )
3、個性練習
說說“小平樹”為什么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六、小結
植樹是一種綠化行為,它是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們種植了一棵小樹,不久它就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會為我們人類做出巨大貢獻。因此我們要記住鄧爺爺的這句話:“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
板書設計:
鄧小平爺爺植樹
識字方法:加偏旁
換偏旁
熟字相加
形近字
詞語: 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
挑選、小心、揮鍬
仔細、連聲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6
佚名
學習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植樹的態度和他的心愿。
教學準備
1、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情況及植樹節的來歷。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看見小朋友們表現這么好,老師先請大家聽一首歌(課件播放《春天的故事》配相關圖片)誰知道歌曲中的老人是誰?
你了解他的哪些情況?
2、,簡介鄧爺爺。(課件出示:鄧小平爺爺照片)
3、誰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了鄧小平爺爺的什么事?(課件出示課題,齊讀,認識生字:“鄧、植”)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課件出示第一小節,誰來讀?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樹節?(課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背景為剛栽好的小樹苗。)
為什么說“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勾出生字詞。
3、同桌伙伴自學生字。
4、自學匯報。
①、我會認。(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13個生字。)
指名讀,開火車讀。(隨機一一點擊課件中的生字,字放大。)
②、我會記: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
三、朗讀感悟,了解人物
1、課件播放課文朗讀,認真聽聽講議內容,討論:
①鄧小平爺爺為什么也來參加植樹活動?
②你覺得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文中的以下長句子及關鍵詞進行品讀)
a、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上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b、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c、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扶正。
2、,讀讀,議議:(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
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3、讀全文。
四、游戲活動,鞏固識字
1、,現在正是春天,天壇公園到處是綠樹,到處是鮮花,你們看,這就是其中的兩棵樹,美嗎?(課件出示兩棵開滿鮮花小樹,花兒上面寫有“我會認”中的13個字)誰會讀花兒上的字,就把花兒送給他。(學生讀對一個字,點擊課件上相關字,花上的字就消失)
2、誰能把小樹苗栽進樹坑里?
(課件出現八棵小樹,上面分別寫有:“爺、節、己、已、多、歲、站、親”;八個坑里寫有這八個字打亂后的音節,學生讀對一個相應字就進入填里)
五、指導寫字,掌握方法
1、我會寫。(課件出示“我會寫”中的六個字)指名讀后,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找出最難寫的字。
2、看老師示范。(課件演示難寫的字的筆順)
3、學生獨立描紅,臨寫。
六、互動天地,拓展延伸
植樹節快到了,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植樹吧!給你的小樹取個名字,經常去看看它!還可以做個植樹卡。
(課件出示一個精致的植樹卡,上面這樣寫: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種下一棵小樹,我給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鄧小平爺爺植樹》課件制作說明
目錄(具體要求見教案)
1.人物導入 :三個畫面。
2.認識生字:三個畫面,其中點擊每個生字都能放大。
3.朗讀感悟:兩個畫面。
4.游戲活動:三個畫面。
5.寫字指導:兩個畫面(點擊田字格中的任何一個生字都能演示筆順)。
6.互動天地:一個畫面。
所需資料、圖片
1.第二冊語文課本。
2.鄧小平活動照片。
3.開滿花兒的小樹(每多花兒中間能插入漢字)。
4.小樹(能插入漢字)、樹坑(能寫拼音)。
5.歌曲《春天的故事》(配圖片)。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本課的十三個認讀字和六個會寫字。
2、朗讀文章內容,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激發興趣
1、出示課文插圖提問:
同學們,圖上的這位老爺爺誰認識?
(他叫鄧小平)
誰了解鄧小平爺爺?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
(請學生說)
2、簡單小結:
鄧小平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領導人,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3、繼續觀察圖畫提問:
鄧小平爺爺在干什么?
學生1:鄧小平爺爺在給樹澆水。
學生2: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樹澆水。
學生3:鄧小平爺爺和一位同學在給新種的樹澆水。
教師引導:
是這樣的,那大家想知道鄧爺爺是怎樣種樹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板書課題)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識生字、詞語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準。
2、兩人一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互相檢查字音。
3、反饋生字讀音:
⑴ 教師出示生字卡,學生開火車讀。
⑵ 教師抽字卡,指名讀,重點指導讀:
植、歲、站、栽、齡、行這幾個字。
4、互相交流識字方法,記憶生字:
⑴ 熟字加偏旁:
直──植 夫──扶
⑵ 熟字換部分:
爺──節 多──歲 那──鄧 冷──齡
⑶ 熟字相加:(自+心)→息 (白+勺)→的
⑷ 形近字比較:己──已
⑸ 利用相同部分記憶:我──栽 站──親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1:我知道1985年的植樹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教師:請問大家每年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3月12日)
學生2:我知道鄧小平爺爺81歲了。
學生3:我知道鄧小平爺爺植樹時很認真。
學生4: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把樹種好后很高興。
學生5:我還知道鄧小平爺爺是在天壇公園里種的樹。
學生6:我還知道那棵樹叫“小平樹”。
2、重點品讀文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⑴ 自己再看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給同學聽并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教師邊隨學生讀課文邊指導朗讀。
學生1:讀第二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81歲那么大年紀了還積極參加植樹活動。
教師隨機指導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請其他學生再讀。
(抓住“格外引人注目、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去讀去體會)
學生2:讀第三自然段,因為鄧小平爺爺植樹特別認真。
教師指導時把描寫鄧爺爺植樹認真的詞語重點讀出來。
(抓住“挑選、小心、仔細看、連聲說、走上前”這些詞語去體會)
學生3:讀第四自然段,因為樹種好了,鄧爺爺特別高興。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像……一樣,滿意的笑容”讓學生體會。
⑵ 四人為一學習小組,互相聽讀,評價。
3、討論交流,評價人物:
⑴ 教師范讀最后一自然段,請學生提疑:
學生1:“小平樹”為什么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學生2:天壇公園在哪兒?
教師問:誰知道?
大家:首都北京。
⑵ 四人為一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學生1:樹長得又高又直又茂盛。
學生2:這是鄧爺爺親手種的一棵樹。
學生3:鄧爺爺種樹時已經81歲高齡了。
學生4:鄧爺爺已經去逝了,很多人去參觀也是去懷念鄧爺爺。
⑶ 教師小結:
就像同學們說的一樣,鄧小平爺爺雖然已去逝多年,但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后代: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地傳下去!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第3課鄧小平爺爺植樹。
四、板書設計
3、鄧小平爺爺植樹
積極 認真 高興
81歲 挑選 就像……一樣
興致勃勃 小心 滿意的笑容
布滿汗珠 仔細看
不肯休息 連聲說
走上前
五、課堂作業設計
1、填空:
( )月( )日是植樹節。
2、給下面的音節標上正確的聲調:
植(zhi) 歲(sui) 站(zhan)
栽(zai) 齡(ling) 行(xing)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寫好“爺、節”等六個生字。
2、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實物展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抽讀生字,讀準字音。 2、讀字、讀詞練習擴詞:
植 植樹(種植) (植物園)……
節 植樹節(節日)(節約)……
經 已經(經常) (經過)……
親 親手(親切) (父親)……
3、這節課我們練習寫好六個生字,一起讀一讀。出示字卡。爺、節、歲、親、的、行。
二、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請學生自己認真地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學生1:“爺、節、歲、親”是上下結構的字,“的、行”是左右結構的字。
學生2:“爺、節”兩個字都有“p”。
學生3:“爺”字上大下小”“歲、節”二字上小下大。“親”字上下相當。
學生4:“行”字左窄右寬,“的”字左右相當。
2、指導寫上下結構的字:
⑴ 教師范寫“爺、節”二字:
提示前一個字的部首“p”要比后面的一個短小些。
節 爺
⑵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⑶ 教師范寫“歲、親”二字:
① 提示上下的位置。
② 要告訴學生“歲”下面的“夕”字的第二筆“/”要注意占位,不易過寬。
③ “親”字的第五筆橫要寫得長一些。
歲 帝
⑷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給予指導。
3、指導寫左右結構的字:
⑴ 教師先請學生描一描自己體會。
⑵ 教師巡視,針對問題再進行范寫。
“的”右邊的“勺”字起筆要高于左邊,收筆要低于左邊。
⑶ 學生根據指導繼續練習。
三、利用實物展臺評說學生寫的字
四、同桌互讀課文,共同積累喜歡的詞語,寫入積累本
五、實踐活動
植樹節快到了,同學們有什么打算?
(提議去植樹,去為花草樹木澆一澆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來綠化我們周圍的環境)
六、板書設計
節 爺 歲 親
七、課堂作業設計
1、看拼音寫詞語
qīn shǒu( ) bù xíng( )
yé ye( ) zhí shù jié( )
2、按要求填空:
寫出本課上下結構的字──
寫出本課左右結構的字──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8
一、看拼音寫詞語
yé ye jié rì suì yuè qīn rén hǎo de bù xínɡ
( ) ( ) ( ) ( ) ( ) ( )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1、每年的是植樹節。1985年的植樹節那天,_________爺爺在北京_______公園里栽種了一棵柏樹。如今,這棵柏樹成了這個公園一處美麗的_______。
三、連一連
滿意的 美麗的 難忘的 綠油油的 親愛的
植樹節 小樹苗 笑容 鄧爺爺 風景
四、選詞填空
填 看看 扶正 挑選 移入 揮
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 )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 )樹坑,又( )鍬( )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 ),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 )。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9
《鄧小平爺爺植樹》是人教版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況且課文篇幅又是那么長,三百字左右的課文對于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大部分學生要跳一跳才能讀上來。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體會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課堂上我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我心里還是沒底,直嘀咕:講得那么用勁,不知道學生能聽進幾成呢?與其我唱獨角戲,還不如聽聽學生的心聲,于是,我笑容可掬地問:“小朋友,昨天有沒有讀課文呀?”“有”嗬,響聲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問:“那么你讀了后,知道了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我們來討論討論”這下子學生來勁了,教室里像炸開了鍋。
生:老師,我讀了以后,覺得很感動!
生:我也是,我覺得鄧小平爺爺可認真了。
生:鄧爺爺種樹時,看到小樹苗移入坑中,覺得不正,要把小樹苗扶正才滿意。
生:什么叫高齡?
生:鄧小平爺爺那么大了,還去種樹。
生:鄧小平爺爺為了有更多的樹長大,所以他要植樹。
生:什么叫興致勃勃?
生:什么叫萬里無云,春風拂面?
生:什么叫引人注目?
生:什么叫人群?
生:什么叫額頭上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生:鄧小平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老師,我不懂。
…………
學生們紛紛說道著,我忍俊不禁地思緒飄了起來,帶著高興,帶著憂慮……
高興的是:我看到了我們新課程教學的希望,在新課程教材與理念的指引下,我們一小部分學生的思維開闊了,他們隨著閱讀量的增大,課文的字詞閱讀對他們來說已不成問題,而且能主動地去了解去學,特別是開放的問題下他們會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鄧小平爺爺植樹》所蘊含的道理確實對于現在學生是很難感悟的。但他們能從鄧小平爺爺植樹的實際行動中,有所感動,有所體會。這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地探索,作為教師感到心慰。
憂慮的是:在新課改下,我們相當一部分學生已跟不上每天認識十幾個字,閱讀那么長篇幅文章的學習了,如《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要認識13個字,寫6個字,讀懂300百字左右的課文。這些學生對于讀課文已感到困難重重。雖然,他們提出許多問題?這是學生的發現,說明他們也在參與學習,也在主動地思考。但連“人群”這個詞都不能理解,從側面反應了我們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確實有限。因此對于我們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與挑戰。
怎樣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已嚴峻地擺在我們面前。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0
教學理念
依據課標精神,本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自己動手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能力,了解植樹的意義,從而樹立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課前了解鄧小平爺爺的有關事跡。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4.談話導入 :誰能說說鄧小平爺爺的故事。
2、看圖揭題。(投影儀出示)板書:鄧爺爺植樹
二.自主識字。
導語 :想知道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嗎?打開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呢?
1.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自由讀)
2.自學生字。
(1)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5)去掉拼音,再打亂秩序讀。
(6)匯報識字方法。
3.檢測自學情況。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第二自然段可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朗讀。如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
1.做“登山看日出”游戲,復習本課生字詞。由低到高依次認讀生字,一步步登上山頂。
2.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如:
種植春節歲數年齡已經
經常行走扶手栽樹親人
3.導入 :小朋友識記生字真是太棒了,那么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和三、四、五自然段,并思考:鄧小平爺爺是怎樣植樹的?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
先學生自由朗讀,再小組交流,然后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師評價總結。
2.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3.朗讀全文。(自由讀、齊讀、個別讀)要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三.書寫生字。
1.學生先觀察,再說說如何記住這6個字。
2.學寫“爺、節、歲、親、的、行”。
a. 觀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b. 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3.學生練習,強調筆順。
4.展示學生寫字本,指各學生點評。
四,布置作業 :
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一起去植樹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鄧、植”等13個生字,會寫“爺、節”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樹的意義,有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認真態度和他的心愿。
2、難點:樹立植樹綠化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前準備】
1、帶領學生到校園里走走,了解植樹的作用。
2、課件:一幅圖。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讓學生說說歌曲中的老人是誰。
(了解多少說多少)
2、老師出示圖片,介紹鄧小平爺爺。
3、揭示課題《鄧小平爺爺植樹》,認讀“鄧、植”兩個生字:
注意“鄧”是后鼻音,“植”是翹舌音。
結合課題簡單介紹或引導學生說說課文背景:
如“植樹節”是怎么會事,“鄧小平爺爺”是誰,“81歲高齡”是什么意思,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節、歲、 齡”等生字。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認讀字詞
1、聽老師范讀全文,想想:
課文主要講了鄧小平爺爺的什么事?
2、自由拼讀,勾出生字詞:
讓學生看生字條,看看有沒有已經認識的字。
把不認識的字在課文中勾出來,借助拼音讀一讀。
3、分小組自學生字。
4、自學匯報:
⑴ “我會讀”:
讀生字卡片。
自愿讀。
開火車讀。
提示:看清聲母讀:植、歲、站、栽
看清韻母讀:齡、行(多音字)、鄧、經
⑵ “我會記”:
學生向大家介紹識字方法。
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生字的構字規律,并和以前所學漢字的聯系,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如:熟字加偏旁:直──植
熟字換偏旁:爺──節 那──鄧 多──歲 冷──齡
熟字相加:自+心──息
形近字比較:己──已
找相同部分:我──栽 拉──站──親
5、識字的鞏固:
⑴ 用生字卡片檢查識記情況。
⑵ 同學之間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認識。
⑶ 讀詞語,看看是否有不認識的字。
如:種植 春節 歲數 年齡
已經 經常 氣息 站隊
行走 扶手 栽樹 親人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生字卡片抽讀,齊讀,開火車讀。
2、指名讀課文。
二、讀文討論,評價人物
1、你覺得鄧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課文的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⑴ “只見他手握鐵鍬,在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額頭已經布滿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進行理解和體會,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⑵ “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
可抓住“挑選”、“小心”、“揮鍬”進行品讀。
⑶ “他站到幾步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
可抓住“仔細”、“連聲”等進行品讀。
2、為什么說“小平樹”成了天壇公園一處美麗的風景線?“美麗的風景”美在哪里?
⑴ 自己讀書感悟。
⑵ 小組交流。
⑶ 各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⑷ 老師評價總結:
樹長得茂盛、漂亮;是鄧小平爺爺親手栽種的;鄧小平爺爺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很多人去參觀,懷念鄧小平爺爺……
三、朗讀感悟
本文是一則短小的故事。重點是鄧小平爺爺植樹的經過。
朗讀本文,要讀得平實,讀出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關鍵:體會鄧小平爺爺在植樹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肅認真的態度,一絲不茍的精神,對他的優秀品格有所感受。另外,從鄧小平爺爺的行動中,領會植樹綠化的重要意義。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暢談感想
1、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的感想:
可以對事件,也可以對人物。
3、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匯報。
二、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指導應放在上下結構的字上:
“爺”字上大下小,“親”字上下相當,“節、歲”二字上小下大。
“爺”和“節”都有一個部件“ㄗ”,前一個要寫得比后一個短小些。
本課新出現的雙立人,可結合單人旁進行書寫指導,注意豎的起筆位置。
“節、歲、親、行”四個字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要重點指導學生識記和書寫。教師可通過課件、投影展示,或在黑板上范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揣摩、臨寫。
三、實踐活動
1、觀察校園、花園里有哪些植物,每種植物有什么特點?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植物畫一畫。
2、照課后說的那樣做:“植樹節快到了,我們也去植樹吧!”
【板書設計】
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 1985年的植樹節 天壇公園
手握 興致勃勃 布滿汗珠 不肯休息 小心地 仔細看看 扶正 滿意
【作業設計】
1、把“鄧小平爺爺植樹”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有關植樹綠化、環境保護的資料。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2
《鄧小平爺爺植樹》介紹了1985年的植樹節,81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北京天壇公園親手栽種松柏的經過,帶著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壯成長,“小平樹”已成了天壇公園的一道風景。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鄧小平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況且課文篇幅又是那么長,三百字左右的課文對于一年級下半學期剛開學的學生來說,確實大部分學生要跳一跳才能讀上來。于是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從而培養創新思維和能力。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體會感悟,我只能先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課堂上我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針對這一課的四字詞語比較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時設計“四字詞語競賽”,看誰積累的詞語多。同學們個人躍躍欲試,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活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他們除了把課文中的四字詞語找出來,還有許多同學把平時積累的成語也說了出來。這樣抓住時機將重點詞語 “興致勃勃、布滿汗珠、不肯休息”展示出來,讓學生說說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這樣富有挑戰性的做法,既滿足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望,又使學生創造性的積累了詞語。 同時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已跟不上每天認識十幾個字,閱讀那么長篇幅文章的學習了。雖然,他們提出許多問題?這是學生的發現,說明他們也在參與學習,也在主動地思考。但連“人群”這個詞都不能理解,從側面反應了我們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確實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識字教學。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3
1、把下面的字寫在田字格,看誰寫得工整。
爺 爺 節 日 親 人 的 行
2、讀一讀,連一連,小花之間拉拉手。
3、讀課文,從中找出下面詞語。
(1) 形容天氣好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形容心情好的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憶課文填一填。
( )的樹苗 ( )的小樹 ( )的額頭
( )的風景 ( )的笑容 ( )的日子
5、回憶課文,連一連,讀一讀。
挖 土 植 直
揮 鍬 扶 正
填 坑 站 樹
6、你知道嗎?
(1) 植樹節是幾月幾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天壇公園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樹
小樹, 它召喚來,
在春風里搖。 愛唱歌的小鳥,
綠了嫩芽, 和它說:
綠了樹梢。 “等我長成了大樹,
狂風來了,
小樹, 也吹不倒。
在春風里搖。 你就在,
紅了花蕊, 我的枝葉間,
紅了花苞。 筑溫暖的巢。
閱讀思考:
1、讀了《小樹》你想說點什么呢?
2、小鳥聽了小樹的話,心里怎么想呢?
向家長請教種樹的方法,和同學交流。
一年級語文下冊《鄧小平爺爺植樹》教案 篇14
讀《鄧小平爺爺植樹》有感
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⑼班 馮思程
我還沒開始教這課時,就聽其他老師說這課挺不好上的。也是啊,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鄧爺爺的時代離他們實在太遠了,而且他們不能完全理解本課的主題。基于如此,我先在課前簡單介紹講述了鄧小平爺爺的一些故事,激發情感,然后布置學生回去預習,讓他們先自讀課文。不過我心里可沒有底,直嘀咕:講得那么用勁,不知道學生聽進幾成呢。
第二天上課,我“笑容可掬”地問:“小朋友,昨晚有沒有讀課文呀?”“有!”呦,響聲震天,真的假的啊?我又問:“那么你讀了有什么想法呢?”姚佳圓舉手了:“老師,我讀了以后,覺得很感動!”我一下子也被“感動”了!孩子的表現真的讓我出乎意料!姚佳圓一打開局面后,小手一只只舉起來了:“我也是!”“我的想法和姚佳圓一樣”……雖然不能排除學生“人云亦云”的“嫌疑”,但也不失真實性啊。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了,抓住這個契機,又問:“那你為什么感動呢?”小手舉得更歡了,王海軍說:“因為鄧爺爺是主席,他工作很忙,可還是為天壇公園種樹。”陶佳健說:“鄧爺爺那么老了,可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堅持種樹。”姚佳圓又說:“老師,鄧爺爺為了讓天壇公園更加美麗,所以他才來植樹。”“對!我們也要像鄧爺爺一樣,愛護花草,不踩草!”孩子們紛紛說道。我忍俊不禁說,“孩子們,老師是不是應該頒發一個“環保小衛士”的獎給你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