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起來認一認》教學設計之一
教育學院 黃小忠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朋、觀、相、童、雷、香;了解這6個生字的結構;理解6個詞語。
2、學習4個偏旁:“又”、“木”、“雨”、“禾”。
3、學習兩個句子。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圖一幅,畫有兩個小朋友每個人各拿生字的一個部分,共兩張。
2、字詞卡片。
3、幻燈片若干張。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初學生字,學習生字的結構和新偏旁。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①用卡片“開火車”認讀已學的字:月、又、見、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②告訴學生:很多生字是通過已學的字拼湊而成,今天我們要講的生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2、看圖學字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說說把圖畫上兩個小朋友所舉的兩個字合起來是什么字?
3、拼拼讀讀
①要求學生翻書拼拼讀讀生字,并對照圖畫進行拼讀。
②指名試讀,正音。
③教師范讀,領讀生字。
4、字詞教學
師生共同分析字形,初步理解字義。
①朋: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構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
②觀: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構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又”跟我們已經學過的“又”是否有區別?然后指出這個“又”是偏旁,跟我們學過的“又”是有區別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又”的區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③相: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構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木”字跟我們已經學過的“木”字是否有區別?然后指出這個“木”字也是一個偏旁,跟我們學過的“木”字是不一樣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木”的區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上述三個生字的結構是否有共同處?然后指名讓同學說一下。老師最后點出這三個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
下面我們再學幾個上下結構的生字。
④童:同學們一起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成的?它是否是上下結構?邊書空邊說筆畫。
⑤雷:請一個同學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它是否是上下結構?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雨”字是否跟我們已經學過的“雨”字比起來有點小,這就對了,因為這里的“雨”字是作為一個偏旁。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雨”的區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⑥香:請一個同學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它是否是上下結構?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禾”字跟我們已經學過的“禾”字是否有區別?然后指出這個“禾”字也是一個偏旁,跟我們學過的“禾”字是不一樣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禾”的區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5、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四個新學的生字的筆畫,同時讓同學們知道不同結構的生字在田字格中應注意如何分配書寫空間,以使寫起來的生字有種美感。
6、課后作業
①熟讀生字。
②書寫6個生字各10次,注意今天剛學的偏旁的書寫。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6個詞語和2個句子,以進一步鞏固生字,達到對生字的理解。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①用卡片認讀新學的生字、偏旁。
②請幾位同學上來板書這幾個生字,其余同學在下面默寫這幾個生字。
③通過一個形象的說明:同學們玩游戲時如果只有一個人玩時是否會感到沒有意思,而兩個人玩時會感到特別有意思。其實字也是一樣的,如果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它,它會感到寂寞的,所以我們需要給它找個好朋友。
2、講授新詞語
用幻燈片的形式順次呈現要學的六個詞語,并在其中配以輔助圖片用以說明新詞。下面詞語未加說明都是事先呈現。括號里的內容為可能用到的情景。
①朋友:
同學們有沒有朋友啊?老師很想跟大家交個朋友,大家愿意嗎?“朋”是有兩個“月”構成的,兩個“月”在一起,是否可以成為好朋友呢?然后老師范讀“朋友”,同學們跟老師念幾次。
②觀看:
同學們還記得“看見”這個詞嗎?今天我們學得這個詞也有“看見”的意思。呈現“觀看”這個詞,不過這個詞比“看見”這個詞稍微正式一點,如我們說看電視節目,不能說“看見”,而應該說“觀看”,同學們說對嗎?然后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下這個詞。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③相同:
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解釋一下這個詞,或者舉個例子也可以。同學解釋后,老師指出這個詞就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再看一下這個字“相”,它的兩部分是否有相同之處。對了,它的左右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同學們真聰明。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④兒童:
你們是兒童嗎?對了,我們還有個兒童節呢!誰知道兒童節是幾號?請一位同學起來說說。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⑤雷雨:
同學們看圖中的雨下得大嗎?是否還聽到有聲音?同學們怕不怕啊?這就叫“雷雨”,呈現“雷雨”這個詞,下雷雨的時候都有“轟隆隆”的聲音,因為這時候天公發怒了。(啊!你問為什么天公發怒了?老師也不知道,老師希望你們長大了給老師一個答案,同學們愿意嗎?)好的,接下去跟老師讀幾次。
⑥香花:
我想問一下有多少同學去過公園?請這位同學起來說一下,公園里有些什么東西?(很好,不過好象還有些你沒說到,你說的都是好玩的,還有好看的嗎?再請一位同學。)對了,公園里還有許多花,你們覺得這些花香嗎?呈現“香花”這個詞,我們把這些花叫做“香花”。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接下去請同學們大聲讀幾次剛剛學過的這幾個詞語,邊讀邊書空。
3、講授句子
①呈現句子:“兒童公園里花兒香”,“雷雨過后,太陽出來了”。
②請幾位同學起來念一下,看看誰念得最好。(大家的表現都很好,我們給這幾位同學鼓掌。)
③老師先范讀句子一次,接下去同學們跟老師讀。
④用“觀看”和“相同”這兩個詞請同學們造句,把同學們說的句子都寫在黑板上,然后請同學們說這些句子造得對嗎?
4、書寫詞語
老師想看看同學們把剛才學的詞忘了嗎?出示詞語卡片,請幾位同學起來讀一下。然后書寫這幾個詞語和句子。
5、課后作業
①抄寫這六個詞語5次,句子兩次。
②用上節課學過的這六個字組詞。每個字組兩個詞語。
③用學過的這六個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④預習第二課生字和詞語。
- 《元宵節》教學設計
之二 第一課時一、談話。請學生談談前一天晚上參加燈展活動的收獲。長見識,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適當小結:農歷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全家人齊聚一堂,一起賞月、吃湯圓。還有元宵燈會,猜燈謎等傳統游藝活動。...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八佚名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七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教研室 盧雪 教材分析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六作者:顧明 教學設想: 是國標本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則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烏鴉想辦法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故事。全文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烏鴉想喝瓶子里的水卻喝不著,第二自然段講烏鴉想出了辦法,第三自然段講烏...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五何鳳蘭 【教學目的】 1. 指導學生看懂圖意,明白烏鴉是怎樣喝水的。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動腦筋克服困難。 3.學會生字詞,能區別“到處”和“處處”、“什么”和“怎么”、“辦法”和“用法”的不同意思。...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四俞歡華 蔡基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知道烏鴉用什么方法(怎樣)喝到水的。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來解決。 2.學會本課8個生字。...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三作者:實小語文組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二作者:安寶華、張冬梅、謝贛鶯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
- 愛爸爸媽媽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的教育。...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