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通用13篇)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1
《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煙臺市福山區西關小學 呂家良
【教學內容】
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第一冊第七課《小精靈》,內容包括歌曲《小青蛙找家》、音樂戲劇表演和創編歌詞表演。
【教學目標 】
1、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并能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結束和開始。
2、能在音樂表演中當好一個角色,邊唱邊表演,自信地表現自己。
3、能在老師的啟發下自己編詞演唱,即興表演,展現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用不同力度的聲音、不同的表情、形象的動作來表現出小青蛙找家前后的不同神態和心情,表達歌曲意境,并能與他人合作,創造性地進行編詞表演。
2、能在音樂伴奏中正確地按照歌曲速度進行念白;并能在游戲中流暢地與老師合作拍打節奏。
【教學設想】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出了鋪墊。各種“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后一句旋律平穩流暢,似乎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險,終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悅的心情。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根據歌曲內容,我要以 “你喜歡什么小動物?”的提問直接引入課題,找幾個學生模仿小動物的樣子。接著我帶領學生在《小青蛙找家》的伴奏音樂中用不同的形體動作來表現各種小動物富有特征的形象,讓學生全員參與模仿,從而激發了孩子們濃郁的學習興趣。
為了讓學生較快掌握歌曲中“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的節奏,我讓學生用“呱呱”等小動物的叫聲來模仿“小青蛙”等小客人在電子琴上彈出的節奏。接著進行的“開心列車”游戲是對這一節奏的鞏固和提高。這一環節以游戲為載體,在《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旋律中進行,這不僅能讓學生聽準節奏,并用正確的速度模仿,而且能使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掌握歌曲的念白節奏,并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歌曲的音樂旋律,為迅速學會歌曲做了鋪墊。
學唱歌曲這一環節,唱會歌曲并不難,關鍵是中間念白的準確無誤,并能用正確的聲音力度和不同的表情表現小青蛙找家時焦急不安的神態和找到家時的快樂心情。為此我采用聽唱法教學, 利用各種靈活多變的形式讓學生多聽范唱,自然感受,在快樂的情緒中不自覺地學會歌曲,并引導學生體會小青蛙迷失時與找到家時的不同情緒。在讓學生通過聽覺感受歌曲的音樂美、動態美的同時,指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在這節課的最后,我還設計了音樂戲劇表演和創編歌詞表演,使學生有參與、表現、創造的機會。通過扮演媽媽、小動物等不同的角色,使學生興致高漲,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通過創編活動,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不僅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教學準備】
CAI課件、電子琴、小青蛙等動物玩具,各種小動物頭飾、小方頭巾。
【教學實施】
一、激趣活動:動物模仿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呢?
生:我喜歡小白兔、我喜歡小花貓、我喜歡小猴子……
師:既然大家這么喜歡小動物,那么誰能到前面來模仿它們的樣子呢?
生:我、我、我……
師:請這三位同學下來表演。哎呀,這位同學模仿的是活蹦亂跳的小青蛙,真棒!這位同學,你喜歡什么?
生:我喜歡小白兔。
師:好,快模仿一下吧。吆,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可真可愛!快高高興興地回家吧!
這位同學你來模仿一下,大家猜猜看這是什么動物?
生:小鴨子。
師:這位同學模仿的小鴨子,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可真像!同學們,下面跟老師一起隨著好聽的音樂來共同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好不好?
生:好!【聲音響亮,情緒高漲】
師:起立。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在模仿老師的過程中,我每次變換動作,大家要盡快說出小動物的名字,咱們比比看,誰反映得快,模仿得像。好,現在我放音樂了……
【老師帶領學生在音樂中依次模仿小動物:小白兔、小花貓、小鴨子、小燕子、小熊、小象、小狗、小青蛙。在表演中學生興高采烈,邊表演邊說出小動物的名字,現場氣氛熱烈!
二、感受并學習歌曲主要節奏:念白節奏
師:剛才呀,同學們可愛的樣子吸引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認識它嗎?
生:想!
師:快看,它來了。【拿出一只小青蛙玩具向學生展示。】
生:咦,小青蛙、小青蛙……
師:小青蛙怎么叫?
生:呱、呱……
師:小青蛙想考考大家,它彈出一段節奏后,你們能用小青蛙的叫聲模仿嗎?
生:能!緦W生自信地說】
師:好,大家準備好。注意不是模仿動作,而是用小青蛙地叫聲模仿它彈出的節奏。
【老師用青蛙的腿在電子琴上彈出打擊樂節奏“噠 噠”,學生模仿“呱 呱”;彈出“噠噠 噠”,學生模仿“呱呱 呱”。如此反復兩次,并及時給與學生肯定和鼓勵的評價】
師:同學們,還有一位小客人在門口等得著急了,大家猜,它是誰?我們快把他請進來吧!【出示小鴨子玩具。】
生:小鴨子……
師:你能用小鴨子地叫聲來模仿節奏嗎?來大家一起試試看!
【老師彈節奏,學生集體用“嘎嘎”模仿,老師及時給與評價】
師:哪位同學能單獨模仿?來,這位同學!痉绞酵稀磕阏媸且恢豢蓯鄣男▲喿樱⊥瑢W們,看來,小青蛙、小鴨子都難不到大家,下面我要請出最后一位小客人,大家看誰來了?【出示小狗玩具】
生:小狗、小狗……汪汪、汪汪。
【老師彈出節奏,學生用“汪汪”模仿,老師及時給與評價】
三、玩“開心列車”游戲(鞏固所學節奏并增加難度)
師:小動物們都愛和大家交朋友,因為大家都非常聰明。老師也要獎勵大家,因為剛才大家的表現太棒了。這個獎勵就是和老師一起玩“開心列車”游戲。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師:好,同學們注意聽好游戲規則:老師呀當火車頭,【邊說邊戴上火車頭的頭飾】我開著“開心列車”來到一位同學面前,我敲節奏,請它來模仿,如果模仿對了,就可以乘坐我這輛開心列車。我們倆一塊兒再來到另一位同學面前,一起敲節奏考考他,他如果模仿對了,就可以乘上我的列車。我們三個人再來一起考考下一個同學,就這樣,模仿對了的同學都可乘上我們的列車。想玩嗎?
生:想!炯娂娕e手,躍躍欲試】
師:把手放下,準備好。
【游戲開始……先后有五位同學乘上列車】
師:好,現在,就請這幾位乘上列車的同學當小火車頭,你們開著列車,去邀請其他同學,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機會乘上列車,好嗎?
生:好。
師:不過我有個要求,這幾位小火車頭可要聽好剛才的音樂,在該拍手的時候才能拍,你拍對了,同學才能模仿對。好,下面咱們六輛列車同時出發,大家千萬要遵守交通規則,列車可不能相撞啊。【游戲繼續……同學們紛紛乘上列車】
師:同學們,在游戲最后,請大家一起模仿我的節奏!纠蠋熢谥虚g做,學生周圍模仿】。好,快開著列車回家吧!【學生紛紛回到座位上】
四、學習歌曲
師:看到同學們乘著“開心列車”回到了自己的家,小青蛙也著急了,它也在忙著找家,你們聽!【播放歌曲錄音范唱,大屏幕出現歌曲的詞譜】同學們,聽清楚了嗎?
生:聽清楚了。
師:那,我們也來當小青蛙,說說找家的故事,好嗎?
生:好。
師:準備了……幾只小青蛙,讀!【帶領學生一起按照歌曲節奏念歌詞】
師:小青蛙回到家了嗎?
生:回到了。
師:好,你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嗎?一起說。
生:《小青蛙找家》。
師:下面我唱歌詞,你們能把所有的“呱”唱出來嗎?
生:能。
師:好,準備好【老師自彈自唱,學生及時接唱“呱”】接的真棒!下面咱們再來一次!這一次要自己配上動作。【學生邊唱邊表演】
師:真棒!現在,我請大家扮演小青蛙,自己唱歌自己找家,行嗎?
生:行!纠蠋煆椙,學生演唱!
師:提個小意見,剛才的“跳跳,呱呱”唱得太快了,應按照歌曲的速度唱。咱們練習一下……【老師控制速度,領學生練習,糾正節奏快的問題。】
師:好,現在我們完整地再唱一遍。【老師彈琴,學生演唱】
師;真棒!我想問問小青蛙們,你剛才找家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呀?你說。
生:很著急呀!
師:你很著急的時候最想喊誰呀?
生:我最想喊家里的媽媽。
師:來,喊給媽媽我聽聽,迷路了,著急呀,我聽聽怎么喊的?
生:媽媽,媽—媽!驹撋糯舐曇,著急地喊】
師:哎呀,媽媽聽到了,趕快回家吧!還有呢?來,你,迷路的時候,你想喊誰?
生:嗯……我想喊我的小伙伴們。
師:來,你喊,我們來聽聽—
生:小伙伴們,小伙伴們……
師:你怎么啦?【老師提示】
生:我,我迷路啦。
師:你們聽到了沒有?【老師問其他同學】
生:聽到啦!
師:那么,下面你們想想迷路的時候、最著急的時候最想喊誰,就一塊兒放開聲音喊出來,來,預備起—
生:爸爸、媽媽、奶奶、小伙伴們……【各喊各的,聲音響亮】
師:哎呀,你迷路啦,下面我要看看唱這首歌曲誰最著急?【老師彈琴,學生有感情地演唱!
師:最后一句,小青蛙還著急嗎?
生:不著急啦。
師:因為小青蛙已經—
生:找到家啦。
師;大家看這樣唱對嗎?【老師表情著急,聲音沉悶】
生:不對。
師:這一句應該怎么唱?唱給老師聽聽—【老師彈琴,學生高興地演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師:對啦,應該笑呵呵地,聲音也應該比前面大一點兒,因為找到家太高興啦。下面咱們完整地用不同的聲音和表情再演唱一遍歌曲,有信心嗎?
生:有!纠蠋煆椙,學生用力度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表情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五、音樂戲劇表演
師:哎呀,最后小青蛙終于找到家啦,真高興!那么,咱們的小客人—小狗、小鴨、小青蛙都想看大家邊做動作邊唱歌,你們會不會呀?
生:會。
師:那,你們現在坐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請你們到前面來,這就是你們迷路的地方。好,小狗、小鴨、小青蛙可要聽你們唱歌啦。不過,記住唱到最后一句你們也要回到自己的家。準備啦—【老師彈琴,學生邊唱邊演,能聽音樂準確地開始和結束,F場氣氛活躍】
師:哎呀,表現得真好。那么,現在呀,有哪幾只小青蛙想戴上頭飾來表演呢?
生:我、我【舉手的、跳起來的,個個焦急萬分】
師:好,你來,你來!菊規孜粚W生戴上頭飾】 好,小青蛙站到迷路的地方,準備好。誰來扮演小青蛙的媽媽呢?好,你來……【找一名女同學扮演媽媽】對媽媽你呀,我有個要求,待會兒孩子們找到家,我聽聽你是怎樣夸獎你的孩子的?下面的同學,要唱好歌曲。大家準備好!痉乓魳,“小青蛙”們跳來跳去表演,下面的學生演唱,“媽媽”在等待。小青蛙們在歌曲最后一句都來到了媽媽的身邊】
師:你是怎么夸獎他們的?
生:你們真是好孩子。
師:然后呢?【老師提示】孩子們從那么遠的地方找回了家,你給他們準備了什么好吃的?
生:【恍然大悟】冰激凌、漢堡包!緦W生都開心地笑了】
師:孩子們,媽媽準備了這么多好吃的,你們應該怎么表示呀?
生:謝謝媽媽。
師:好了,累了一天了,快去吃得飽飽的,休息吧!【老師用手勢,引導學生歸位】
六、歌詞創作表演
師:同學們,小青蛙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小雞也有迷路的時候,下面老師要填上小狗的歌詞給大家唱一遍歌曲。想聽嗎?
生:想。
師:好!纠蠋熓帜眯」吠婢,即興地邊表演邊演唱,最后一句故意唱錯,唱成: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生:老師,唱錯啦,應唱小狗回到了家!緦W生迫不及待地糾正】
師:不是我,是它【指著玩具狗】,它唱錯了。應該怎么唱?
生:小狗回到了家,汪。
師:剛才這位同學唱得真好,大家一塊兒來唱一遍!緦W生隨琴演唱】小鴨呢?
生:小鴨回到了家,嘎!纠蠋熞来螁栃∝垺⑿‰u,學生依次填詞演唱】
師:下面我要把大家分成四組,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每組同學還要找出一個動物媽媽,這位媽媽要想好怎么夸獎它的孩子們!疽来谓o學生分組,指定一個同學當動物媽媽,其中一組故意找一個男同學當媽媽】
師:小動物們,請你們四組分別討論一下,小狗、小鴨、小貓、小雞是怎樣走路的?應怎樣編詞表演它們找家的?現在開始—【學生們分組編詞表演】
師:好,下面開始分組表演。哪個小組敢第一個上?【學生踴躍舉手】真勇敢,小貓先來。
【 音樂起,小貓們在音樂中邊唱邊演,最后一句小貓們都來到貓媽媽身邊】
生:孩子們,你們都長大了,路上辛苦嗎?我給你們準備魚和老鼠啦!
師:爸爸媽媽準備了那么多好吃的,你們應該怎么說?
生:謝謝爸爸媽媽。
師:好不容易見到了爸爸媽媽,你們高興地會怎么樣?【老師提示】快擁抱、親親他們呀!
生:爸爸、媽媽【擁抱、親吻在一起!
【其他小組,依次表演,高潮迭起】
師:好啦,同學們,請摘下頭上的小動物頭飾,放在座位下面。這么多小動物都找到家啦,可小青蛙又迷路啦,我們共同幫它回家,好嗎?
生:好。【師生一起隨音樂伴奏邊唱邊演《小青蛙找家》,學生把老師圍在中間,現場氣氛熱烈】
師:小動物們都回家啦,我們也該回家了,讓我們在歌聲中走出音樂教室,回到班級,好嗎?
生:好!靖杪曧懫,充滿了快樂和滿足】
【教學反思】
這節課較順利地完成了所設想的內容,通過 “動物模仿、開心列車游戲、學唱歌曲、音樂戲劇表演、編創歌詞表演”等一系列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懂得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配合,增進了友好的情感。在這節課中,我充分發揮學生“小主人”的作用,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大膽、自信地表現,積極、快樂地創造。學生的表現也很出色,真讓我暗暗佩服他們的聰明!叭巳耸莿撛熘,時時是創造之時”,實踐證明,教師只有為孩子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用靈活多變的方式,拓展教材,豐富學生的想象,孩子們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現。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節頗有新意的音樂課。老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充滿兒童情趣的活動來進行教學,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參與,在玩樂中學習歌曲,享受歡快的旋律所帶來的快樂。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節課教師沒有過多借用多媒體手段,而是在教學過程 中處處營造這首歌的音樂旋律背景,讓學生自然地感受歌曲,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歌曲,并體會到小青蛙迷路時與找到家時的不同心情,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這節課的另一成功之處在于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顒又屑扔星楣、情緒的對比,又有不同角色之間的情感交流,利用可愛的小動物啟發學生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表現小動物找家的情景,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表演欲望。在這一過程中突出體現了學生自主與合作,想象與創造的新型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講的是人音版一年級上冊教材,《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出了鋪墊。歌曲中“跳跳,呱呱”分別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組成,模仿小青蛙的鳴叫,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后一句旋律平穩流暢,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險,終于回到家時愉快、喜悅的心情。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處于低段學習階段,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是他們的身心特點。學習小動物的形象,模仿他們的叫聲和動作,是學生十分喜愛的表現形式和內容,教學設計理念:
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為了使兒童能在體驗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獲得形式、技能的領悟,本課將遵循音樂活動課教學的基本理念,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動、多想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
教學設計亮點:
1、多種形式感受節奏始終貫穿整節課堂。運用了故事導入體驗雨聲強弱、陪小青蛙過荷葉橋的游戲、給原唱、個人創編視唱等多種形式享受音樂,感受歌曲整體節奏。
2、表演、創編多種音樂活動感受表現小動物找家的情感變化。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這不僅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3、小青蛙找家的故事情節貫穿整節課堂,在地圖的每個地點都設置了聽、唱、演、編的音樂活動,既體現了音樂的娛樂性,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并用小組競爭的形式,哪組表現好就把哪組的小青蛙往前過一片荷葉,在游戲比賽中自然的去提高學習積極性。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一年級學生的基本學情,我將本課的重難點設定為:
1、能正確掌握念白節奏,并能用不同的聲音、表情、動作來表現出小青蛙找家時的不同神態和心情。
2、啟發學生編創新歌詞,用肢體語言創設情景表現音樂。
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分別為:
一、情景故事,激趣導入。
二、自主學習
三、學生自學
四、精講點撥
。ㄒ唬┻^荷葉橋,節奏練習
。ǘ┻^荷葉臺,學唱歌曲
(三)找荷花池,表演找家
五、拓展教學,創編歌詞。
六、課堂小結,課外拓展。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望各位領導給予指正。
教學反思:
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本課中,我遵循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主要采用了以下多種教學方法:
1、情景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征,在新課教學時我運用了雨過天晴后小青蛙結伴玩耍的故事導入,一邊讓學生體驗故事的有趣,一邊帶領學生初步感受節奏||| ||。
2、游戲競賽法:游戲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本課的節奏練習與游戲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參與荷葉橋的游戲,學生在游戲的快樂中不自覺的感受節奏,享受音樂。并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比比誰先幫小青蛙找到家,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
3、表演啟發法:首先模仿表演著急的、高興的小青蛙叫聲,初步理解小青蛙找家的情緒變化;然后全班同學配上小青蛙蹦跳的動作表演找家,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并創造性的給其他小動物編歌詞表演。
4、拓展創編法:創編歌詞部分,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先利用拍手的節奏學會各種動物有節奏的叫聲,然后通過改變部分歌詞配合動作表情充分表現歌曲,從而突破了本堂課中的教學難點。通過實際教學,我發現課堂中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音樂活動。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很好的理解旋律,學習節奏,并能創造性地創編歌詞,提高了音樂素養,達到了音樂教學的目的。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能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青蛙頭飾、荷葉道具、課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新課:請大家猜一條謎語:“大眼睛,寬嘴巴,身穿一件綠褲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來呱呱呱”。(青蛙圖片)。
一、動物模仿,激發興趣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跳跳)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叫聲。(呱呱)
二、節奏游戲,感受新知
1、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學唱歌曲:
課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大聲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師和小朋友跟音樂一起邊唱邊跳。
3、布置場景,小朋友們帶上頭飾來做《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游戲。創設了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幼兒相互學習、大膽表演。
附歌曲: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4
一、說教材分析
歌曲《小青蛙找家》選自人民音樂版一年級上冊教材第七課的內容。是一首通俗簡練、富于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這首歌曲,語言淺顯,旋律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的可愛形象。全曲共有四個樂句。第一樂句是一個點疑句,仿佛人們聽見小青蛙急切要回家的呼喊聲。第二、三句歌中“跳跳”“呱呱”的念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表現小青蛙焦急不安的神情。最后樂句旋律比較平穩,表現小青蛙歷經艱辛,終于找到家的歡快心情。
二、說學情分析
本班二年級學生共13人,屬中度智力障礙兒童,他們中間有自閉的、多動的孩子,但活潑、好動還是他們的天性,所以還是樂于參與歌表演等音樂活動,但有意注意時間短。所以根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特點,采用歌、舞、游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結合階段目標的要求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通過模仿小青蛙的動作和邊唱邊拍手的方式,準確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使學生鞏固掌握四二拍的節拍特點。
2、能力目標:能在音樂表演中當好一個角色,邊唱邊表演,自信地表現自己。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解決,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及難點策略:
重點:
1、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興致盎然的學習歌曲,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能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進行演唱。
2、通過創設故事情境,運用感受體驗法表現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緒。
策略:能在音樂伴奏中正確地按照歌曲速度進行念白,并能在游戲中流暢地與老師合作拍打節奏。
四、說教學理念以及教法
本課的教學設計理念: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于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于學生養成健康、快樂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本課中,我遵循二年級中度智力障礙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在本課的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激勵導入法,根據孩子愛玩好動的年齡特征,我在開課部分運用了帶大家去參加森林音樂會,聽各種不同動物的叫聲,激勵學生模仿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和行走節奏,為突破本堂課的教學難點作鋪墊。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并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2、情景引入法:在新課教學部分,通過孩子們最喜歡的故事開始新課,將學習貫穿與游戲與故事之中,環環相扣吸引學生。
3、啟發誘導法:學唱歌曲和歌曲處理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首先先利用多媒體進行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來模仿小青蛙進行律動,讓學生感受歌曲、學會歌曲,緊接著通過引導,幫助學生一步步理解歌曲中小青蛙的心情,并讓學生帶著力度不同的聲音和不同的表情來演唱歌曲。
由于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運用了聆聽法,通過多次聆聽來感受歌曲,學習歌曲。
五、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低年級智力障礙兒童年齡小,注意方式、思維方式、學習興趣與高年級不同。因此,我在課堂上結合本節教材的特點,主要采用情境教學和游戲相融合的方法,展開生動的情境啟發誘導,音樂游戲的靈活運用,創新的整合,從而創設生動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愉快地接收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實現審美。
六、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設計思路共分為4個大環節。
第一環節:激情引趣,律動發聲。(5分鐘)
設計一個簡短、有吸引力的導課,是一節課成功的開始。開課伊始,通過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森林王國要進行音樂會,邀請大家一起開火車去參加,接著聽著小動物歡快的叫聲,請學生一起來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和聲音,跟著老師打節奏,為教學難點作個鋪墊。接著請學生跟著音樂一起來跳舞,使學生盡快的融入到音樂學習中。
設計理念:學生是在聆聽中感受音樂的,因此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寬松、活潑的音樂氛圍,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放松性的模仿動物,使學生以飽滿的情緒走進音樂世界。
第二環節:情境之中,趣味學唱。(20分鐘)
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在故事中學習歌曲演唱。此環節分以下幾步:
1、“天色漸漸晚了,精彩的音樂會結束了,小動物們都回到了溫暖的家。可這時,遠處傳來了小青蛙的哭聲,這是怎么回事呢?
2、常識教育。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如果是你迷了路,會怎么辦?(打電話,向警察叔叔求救等等)
3、烏龜告訴小青蛙,只要沿著荷葉的順序,一個一個的跳回去,就可以找到家。
4、情景引入,學習念白部分。
(1)看課件,理解念白部分歌詞。
。2)請學生帶著節奏讀念白部分。
。3)請學生帶著律動讀念白部分。
。4)音樂游戲。
A、老師和學生邊唱邊表演,能聽音樂準確地開始和結束。
B、選四名學生戴青蛙頭飾,隨音樂分組跳回家游戲表演。
設計理念:游戲與音樂緊密結合,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也使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合作與分享。
5、揭示課題,出示歌曲《小青蛙找家》。
。1)電腦課件播放歌曲,讓學生聆聽并初步感受音樂情緒。
。2)帶領學生一起按照歌曲節奏唱曲和念歌詞。
(3)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A、小青蛙找不到家,心情很著急、害怕。(學生模仿著急、害怕、會哭等聲音與表情)
B、小青蛙很焦急,連蹦帶跳的跳回家。(學生模仿興奮、激動等聲音與表情)
C、小青蛙歷盡艱辛,終于回到家的心情。(學生模仿高興、自豪等聲音與表情)
(4)老師教唱,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學生邊接唱“呱”,邊配上動作。
(5)學生集體扮演小青蛙唱并律動。
設計理念:學唱歌曲是本堂的重點,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畫面,通過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來模仿小青蛙進行律動,活躍了整個課堂氣氛,豐富了課堂效果,也有利于學生更快的學會歌曲和感受歌曲。
第三個環節:歌曲處理,用拍手的方式邊打伴奏邊唱曲,增情添趣(4分鐘)
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編一個拍手歌讓學生自由練習,從而鞏固對節奏的掌握,加深對節奏的認識和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加入拍手歌,使歌曲更豐富,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并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最后一個環節:課堂小結,情感升華。(1分鐘)
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小結本課內容。
這一課的設計,我們突出情趣教學原則,從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出發,從重難點入手,各環節設計和及時評價都自然融在故事情境中。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開開心心的學習音樂,不知不覺地提高音樂技能,情不自禁的愛上音樂課。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5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隨音樂創編歌詞。
教學重難點:
演唱歌曲時能夠較好的表現出情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琴、場景布置、蓓蕾評價牌、動物卡片
課時數:
1課時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來,閉上眼睛。(多媒體演示動物王國的場景)
2、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地方?對,這兒就是快樂的“動物王國”,小動物們生活在這里,可幸福了。你們聽,誰來了?
。ǘ嗝襟w播放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說出動物的名字,并模仿動作)
3、(多媒體演示青蛙)
師:咦,小青蛙怎么這么著急的跑出來了?原來他有一件高興的事情想早點告訴小朋友。你們聽!
。ǘ嗝襟w演示《小青蛙與暴風雨作斗爭》)
師:小青蛙們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本領,終于戰勝了暴風雨,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4、師:可是,在與暴風雨作斗爭時,有幾只小青蛙迷路了,還沒回到家。這可怎么辦哪?
師:大家都很關心小青蛙。別著急,老師幫小青蛙編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會唱了,小青蛙們聽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ǘ嗝襟w演示歌曲動畫)
二、學習歌曲
1、師:你們看到了誰?(……)
那么這幾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W生發言,教師總結完整的歌詞)
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我們再來聽一聽這首《小青蛙找家》吧。ǔ鍪菊n題)
2、師:讓我們來跟著音樂一起說,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小學音樂教案》。
。◣熒餐S音樂朗讀一遍歌詞)
師:真好,下面我們來個比賽。
(分組說“跳跳、呱呱”)
3、師:我們和小青蛙一起輕輕地唱一唱吧。(師生共同輕聲唱歌)
教師指導演唱兩處歌詞的感情,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情感來表現,表現好的發給頭飾。
4、師: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讓我們拍著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師:唱得真好,現在你們都是小青蛙了,咱們一起來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師:真好聽!剛才老師發現有幾只小青蛙已經做好準備了。來!戴頭飾的小青蛙待會兒和老師一起表演,好嗎?
三、編創歌曲。
1、師:聽到小青蛙美妙的歌聲,小動物們都來了。
(多媒體演示)
師:他們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們能幫他們編一首這樣的歌嗎?
師:有一只小鳥已經飛到了老師的身邊,所以我給他編了一首《小黃鳥找家》。聽!
。ń處熉暻椴⒚姆冻
師:其他的小動物們早已來到了你們身邊。請你們輕輕地把他們請出來吧。
。ㄕ埥M長舉起頭飾,教師介紹哪里是動物的家)
師:小朋友們,現在請你們聽著音樂,輕輕地送小動物回家吧。
。犚魳纷寣W生輕輕地坐到動物小組)
2、師:你們真棒!現在就你們為小動物們編歌吧?茨膫小組的小朋友們最團結、最聰明,編出的歌曲最好聽。
。▽W生分組編創,教師巡回指導)
3、師: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編好了嗎?
。ㄕ埜餍〗M以各種形式表演、匯報)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的怎樣,輕輕商量一下,要不要為他們舉起我們的蓓蕾呢?
四、小結
1、師:今天,我們不僅幫小青蛙找到了家,還幫助動物王國的許多小動物都編出了好聽的歌,F在就讓咱們唱著動聽的歌,帶著小動物們一起,回到咱們的班級,咱們在學校的家吧。
。▽W生隨著音樂,唱著自編的歌,帶著小動物們離開教室
。ū菊n曾開市級公開課,除了教材自帶的課件,另自己又做了一個補充課件。)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能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青蛙頭飾、荷葉道具、課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新課:請大家猜一條謎語:。(青蛙圖片)。
一、動物模仿,激發興趣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跳跳)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叫聲。(呱呱)
二、節奏游戲,感受新知
1、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學唱歌曲:
課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大聲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師和小朋友跟音樂一起邊唱邊跳。
3、布置場景,小朋友們帶上頭飾來做《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游戲。創設了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幼兒相互學習、大膽表演。
附歌曲: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教學反思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緒歡快,活潑,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我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來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讓每位小朋友都積極參與、融入教學活動。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聲音都惟妙惟肖,孩子們的表演都棒極了。因為只有當孩子在音樂游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幼兒在學歌過程中邊動邊唱,以動作助記憶,這樣使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節奏感及創新能力也得以培養和鍛煉。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7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小青蛙找家》,通過演唱表現自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2、 學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的為歌曲伴奏。
重點難點
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復習《小青蛙找家》
二、學唱歌曲
1、 生跟音樂齊唱歌曲。
2、 師生接唱。
3、 師生一起隨音樂跳起來,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熱愛。
4、 班級合作:伴奏 演唱 舞蹈
5、 利用歌曲的曲調,啟發學生“你喜歡哪一類小動物?”
6、 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編歌謠形成一組,并說給大家聽,看哪一組創編的'歌謠好。
7、反饋交流,評出優勝小組。
三、感受
1、 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 引導學生跟錄音輕輕地哼唱。
3、 師范唱歌曲。
4、 生跟琴演唱,師指導。(唱的時候應柔和、抒情)
5、 讓學生說說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景。
6、 引導學生說說小蜻蜓的特征。
7、 鼓勵學生隨音樂表演,并選擇好的動作全班一起來。
8、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
課后反思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8
《小青蛙找家》音樂教學設計
杭州市九堡中心小學 朱莉莉
教學目標:
1、通過《小青蛙找家》這首歌的律動,理解并體會遇到困難迎男二上的精神。
2、能用優美、動聽的歌聲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動動無形中接受、хх∣ххх|的節奏。
3、能夠跟著音樂律動。
教學準備:磁帶、錄音機、青蛙毛絨玩具、青蛙頭飾、小黑板書歌譜、雙面膠
一、教學過程:1、婷著音樂《星光恰恰恰》學生愉快的進教室,師生唱問好歌。
2、游戲:用四種不同的動作打節奏ххххх拍手、排肩、跺腳等
二、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為同學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是誰呢?想知道嗎?猜猜看?
生:踴躍的發表自己的觀點。
師:(揭底)出示毛絨玩具小青蛙:(哦!原來是可愛的小青蛙。你們喜歡它嗎?)
生:親近小青蛙(抱它、親它)
師;能談談你對小青蛙的認識和感受嗎?
生:談自己對小青蛙的感受。
師:總結(小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小青蛙、愛護小青蛙)
三、1、導入新課:
師:有一天啊,幾只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師放小青蛙愉快活動的音樂)聽,他們玩的可開心了。(緊張的音樂)突然,天空響起了一聲很響的雷聲。風也忽然大起來,傾刻間風雨交加,下起了暴雨,你們聽,小青蛙們怎么了?
生:談自己聽后的感受(東躲西藏)并能跟著音樂做情景的律動表現小青蛙勇敢的面對困難,而迎難而上的精神。
師:帶領學生一起律動。
師:總結:小青蛙們靠自己的勇敢何本領,終于戰勝了暴風雨,高高興興的準備回家了。
2、導入新歌:
師:可是在和暴風雨做斗爭時,有幾只小青蛙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家了,這可怎辦?別急,老師有個辦法,能幫小青蛙們找到家。老師編了一段順口溜的節奏,只要同學們都學會唱了小青蛙聽到的話,就會找到家了。(隨機揭題并出示跳跳、呱呱的節奏)。
3、學唱歌曲鋪墊:
節奏學習(跳跳、呱呱的節奏學習)
4、歌曲《小青蛙找家》學唱
師:彈音樂《小青蛙找家》學生跟著音樂一起唱。
跟著老師的琴一起來唱歌曲。
分組唱。
集體唱。
反復地的唱。
個人表演唱。
師:哦!小青蛙有了我們歌聲的指引,他們終于回到了家。
四、1、鞏固歌曲,情感延伸:
歌曲《小青蛙找家》律動表演。
師:小青蛙為了感謝我們,熱烈的歡迎我們去它們家做客(師出示小青蛙的頭飾)
生:扮演小青蛙。
幾個學生戴頭飾上臺表演
全班表演,師給予琴伴奏。
四、小結。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談自己的收獲。
師: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不但去青蛙家做了客,同時我們還把迷路的青蛙送到了家,保護了小青蛙。同時我們還學到了小青蛙遇到困難迎難而上優秀的精神。希望同學們都能向小青蛙那樣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同時在生活中也能向今天這節課上一樣。關心小青蛙,保護小青蛙。)
五、下課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9
課題
第 七 課
課時:3-3
序號: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小青蛙找家》,通過演唱表現自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2、 學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的為歌曲伴奏。
重點難點
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復習《小青蛙找家》
二、學唱歌曲
1、 生跟音樂齊唱歌曲。
2、 師生接唱。
3、 師生一起隨音樂跳起來,表現自己對小動
物的熱愛。
4、 班級合作:伴奏 演唱 舞蹈
5、 利用歌曲的曲調,啟發學生“你喜歡哪一
類小動物?”
6、 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編歌謠形成一組,并說給大家聽,看哪一組創編的歌謠好。
7、 反饋交流,評出優勝小組。
1、 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 引導學生跟錄音輕輕地哼唱。
3、 師范唱歌曲。
4、 生跟琴演唱,師指導。(唱的時候應柔和、
抒情)
5、 讓學生說說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
景。
6、 引導學生說說小蜻蜓的特征。
7、 鼓勵學生隨音樂表演,并選擇好的動作全
班一起來。
8、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
課后反思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10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于圖譜的形式,學習2/4拍的節奏型。
2、感受律動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荷葉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青蛙生長過程。
二、進入主題,教幼兒學習青蛙跳躍的本領。
1、引導幼兒學習第一種本領。
2、幼兒練習青蛙跳。
3、學習第二種本領。
4、幼兒練習青蛙跳。
5、將兩種本領合在一起,帶領幼兒跳躍。
三、游戲活動。
1、分組讓幼兒練習跳躍。
2、播放音樂,與幼兒一起跳躍。
四、活動結束。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11
活動目標
1、學會輕快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借助節奏圖譜來理解、記憶歌詞,體驗自主學習帶來的歡樂。
3、樂意參與音樂活動并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節奏譜、音樂錄音、圈5個、《小青蛙找家》圖片一套。
2、小雞、小狗、小貓圖片。
活動過程
1、練聲
2、復習× × 、 ×兩種節奏型。
3、看圖譜,學唱歌曲教師:小青蛙也想參加演唱會,你們歡迎嗎?
今天小青蛙帶來了一首根據自己經歷創編的歌曲,叫《小青蛙找家》。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音樂錄音)提問:
(1)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面唱的是什么?(幼兒回答)。
(2)欣賞歌曲第二遍,要求聽清楚歌詞。
(3)熟悉第一樂句和隨后一個樂句的歌詞。
(4)拍說的部分的節奏,再集體說一說。
(5)教師小結: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學得歌曲不太一樣,它是說唱結合的歌曲。
4、集體完整演唱、合作演唱
(1)用好聽的聲音唱出小青蛙輕快跳躍的感覺。(放錄音)
(2)老師唱唱的部分,小朋友唱說的部分,我們一起來合作演唱;請一半小朋友唱唱的部分,請另一半小朋友說說的部分。
5、音樂游戲《小青蛙找家》
夏天,害蟲可多了,小青蛙們我們一起到田野里捉害蟲吧。(跟音樂跳出活動室)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12
課題
第 七 課
課時:3-3
序號: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小青蛙找家》,通過演唱表現自己愛小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2、 學唱歌曲《小蜻蜓》,用身體的動作感受、表現優美、抒情的音樂情緒,并能運用打擊樂器準確的為歌曲伴奏。
重點難點
對歌曲的感受
教學準備
錄音、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分步目標
預設活動過程
個性化思考
一、復習《小青蛙找家》
二、學唱歌曲
1、 生跟音樂齊唱歌曲。
2、 師生接唱。
3、 師生一起隨音樂跳起來,表現自己對小動
物的熱愛。
4、 班級合作:伴奏 演唱 舞蹈
5、 利用歌曲的曲調,啟發學生“你喜歡哪一
類小動物?”
6、 將學生分組,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編歌謠形成一組,并說給大家聽,看哪一組創編的歌謠好。
7、 反饋交流,評出優勝小組。
1、 聽錄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緒。
2、 引導學生跟錄音輕輕地哼唱。
3、 師范唱歌曲。
4、 生跟琴演唱,師指導。(唱的時候應柔和、
抒情)
5、 讓學生說說小蜻蜓飛來飛去捕蚊忙的情
景。
6、 引導學生說說小蜻蜓的特征。
7、 鼓勵學生隨音樂表演,并選擇好的動作全
班一起來。
8、鼓勵學生自己創編動作為歌曲表演,激發學生的創編熱情。
課后反思
音樂教案-《小青蛙找家》教學設計與實施 篇13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隨音樂創編歌詞。
教學重點:
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
教學難點:
演唱歌曲時能夠較好的表現出情緒。
教學方法:
表演法
教具媒體:
多媒體課件,青蛙玩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謎語:身穿綠衣服,唱歌頂呱呱。走路蹦蹦跳,害蟲都怕他。
(2)青蛙迷路了,要同學們幫它一起闖關他才可以回到
家。
二、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熟悉歌詞。
2、學唱歌詞。
。1)闖關:學生模仿老師打節奏
。2)教師唱歌曲,學生唱“呱”的部分。師:下面我唱歌詞,你們能把所有的“呱”唱出來嗎?(老師自彈自唱,學生及時接唱“呱”)
(3)配動作彈唱。師:下面咱們再來一次!這一次要自己配上動作。(學生邊唱邊表演)
。4)學生扮演小青蛙演唱歌曲。
3、體會歌曲。
。1)小青蛙迷路。師:我想問問小青蛙們,你剛才迷路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呀?(很著急)我們就用歌聲來唱出小青娃們想回家著急的心情。
。2)小青蛙找家。師:在迷路的途中,你在這個時候最想喊誰呢?可我們的小青蛙呀,它是怎么做的呢?邊跳邊喊的找著自己的家。好,我們來幫幫它,一起來唱這一段。
。3)小青蛙找到了家。師:有我們同學們的幫助,小青蛙門最后找到自己的沒有呢?對啦,小青蛙們通過努力終于找到了家,此時,小青蛙們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說說?
、儆缅e誤的情調唱這段,讓學生分辨。師:大家聽聽,這樣唱
對嗎?(教師用沉悶的調唱)
、诿鎺θ輼泛呛堑鼗氐搅思。(引導學生面帶微笑,大聲、開心地唱)
、酆铣Y尾部分。
三、歌詞創作表演
師:同學們,小青蛙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小雞也有迷路的時候,下面老師要填上小狗的歌詞給大家唱一遍歌曲。想聽嗎?
1、教師示范唱。(彈鋼琴,老師改編小動物唱)多媒體出示小狗的圖片,即興地邊表演邊演唱,最后一句故意唱錯,唱成:小青蛙回到了家,呱。讓學生來糾正,唱一遍。
2、師生一起唱一遍“小狗找家”。師:剛才這位同學唱得真好,大家一塊兒來唱一遍。(學生隨琴演唱)
3、改編小鴨子找家唱。師:剛才大家唱得都很準。那小鴨呢?
4、教師依次問,學生填詞演唱。
5、小動物們找家游戲。
。2)師:下面我要把大家分成四組,分別扮演不同的小動物。每組同學還要找出一個動物媽媽,這位媽媽要想好怎么夸獎它的孩子們。師:小動物們,請你們四組分別討論一下,小狗、小鴨、小貓、小雞是怎樣走路的?應怎樣編詞表演它們找家的?現在開始—(學生們分組編詞表演)(3)展示
。4)創編回家后的場景。小動物與爸媽擁抱在一起。
四、小結
。1)師:這么多小動物都找到家啦,可小青蛙又迷路啦,我們共同幫它找回家,好嗎?(師生一起隨音樂伴奏邊唱邊演《小青蛙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