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分號誤用情況分析和注意事項
一、誤用于一般的并列詞語
冒號引出的表示分項列舉的并列詞語可用分號分隔,但一般的并列詞語不能用分號分隔。
例如:
是的,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長堤;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葦泊;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氣,使我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美麗,這是一種極致。
分析:不能看成三個分句組成的復句,分號可改為逗號,“湖光山色,密柳長堤”和“茂林修竹,桑田葦泊”中間的逗號可改為頓號,使三個“這里的”領起的并列名詞性短語作句子的主語。
1992年中央電視臺還組織了一系列業(yè)務培訓班。由中央臺出資,各臺派人參加,如“全國播音員培訓班”;“全國第二屆燈光技術培訓 班”;“全國影視聲音技術研討班”;“全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研討班”;“第四期全國電視攝制培訓班”。
分析:分隔五個并列名詞性短語的分號要改為頓號。第一個句號使用不當,造成前后意思不連貫,語序須稍作調整。培訓班和研討班名稱不必加引號。
全句可改為:
1992年中央電視臺還組織了一系列業(yè)務培訓班和研討班,如全國播音員培訓班、全國第二屆燈光技術培訓班、全國影視聲音技術研討班、全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研討班、第四期全國電視攝制培訓班,由中央臺出資,各臺派人參加。
有些復雜的并列短語包含主謂結構,看起來像分句,實際上是短語,不能用分號分隔。
例如:
當看到我參加創(chuàng)辦的大學出版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日新月異,興旺發(fā)達的時候;當看到經(jīng)我編審的成百種圖書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圖書市場的時候;當一批老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因幫助出版他們的學術著作,而名揚全國或破格晉升的時候,心中的快樂和高興油然而生,積聚的苦累、煩惱、怨氣、暮氣也就煙消云散。
四個“當……的時候”是并列的介賓短語,在句中作時間狀語,分隔這些短語的三個分號要改為逗號。
二、誤用于非并列的單重復句的分句之間
南廣河沒有金沙江那樣磅礴的氣勢;但是金沙江也難得有南廣河如此安逸的情懷。
轉折復句,非并列的單重復句,其中的分號要改為逗號,非并列的多重復句才可以用分號。
物質的追求和生活的安逸可以分散人們在工作、勞動、學習上的精力;還可以養(yǎng)成人們拖拉懶散的作風。
遞進復句,非并列的單重復句,其中的分號要改為逗號,非并列的多重復句才可以用分號。
三、承前省略主語的并列分句不包含逗號,誤用分號加以分隔
人們常說:工具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是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
冒號后有三個并列分句,后兩個分句承前省略主語“工具書”
專題部將與天津臺聯(lián)合錄制特別節(jié)目《家庭文化》;與浙江臺聯(lián)合錄制特別節(jié)目《科技之謎》;與山東臺、湖北臺等合作錄制《科技時代》專輯。
后兩個分句承前省略主語“專題部”和狀語“將”,各個分句內(nèi)部都不包含逗號,使用逗號分隔就可以分清層次,不必用分號。像例(2)那樣的句型,有的語法學者認為是三個述賓短語并列起來作單句的謂語,三個述賓短語之間更不能用分號分隔。承前省略主語的并列分句如果包含逗號,可以使用分號以區(qū)分層次。
例如:
學習形式邏輯知識,可以指導我們正確進行思維,準確、有條理地表達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運用語言,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用來檢查和發(fā)現(xiàn)邏輯錯誤,辨別是非。(中專語文《形式邏輯常識》)
四、分號沒有用在復句的第一層分界
分號表示大于逗號停頓,所以分號一般要用在復句中的第一層分界。如果第一層分界使用了逗號,在逗號之下再用分號,層次便不清楚,要設法修改。
例如: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從錢來考慮,有錢就做,沒有錢就不做,錢多的就多做,錢少的就少做,︱那么,一個兒童失足落水,還有誰去救他?(魏巍《駁“實惠”論》)
盡管我是個老編輯;盡管已編輯過的書稿也有幾百種;盡管有幾位年輕的作者成了博士生導師,︱但若要我對這些年的編輯工作作點小結,可用兩個字來概括──遺憾。
倘若蒙娜?麗莎的嘴再張大一點,哪怕一點;兩眼瞇小一點,即便一點,︱她還會讓人們那么喜愛嗎?
說它普通,︱一來是它的車架、輪子、錠子跟一般農(nóng)村用的搖紡車沒有兩樣;二來是它是延安上千上萬輛紡車中的一輛。
有個叫許仙的人救了兩條蛇,一青一白,︱后來白蛇便化作女人來報恩,嫁給許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著。
上述各例的第一層分界在畫有豎線處。例(1)“有錢就做,沒有錢就不做,錢多的就多做,錢少的就少做”從結構上看是并列分句,如果是獨立應用,分句之間可用分號(以分號取代第二個逗號),現(xiàn)在是包含在大句中,沒有處在第一層,所以沒有用分號。據(jù)此類推,例(2)(3)(4)用在第二層的分號要改為逗號。例(5)“一青一白”后的逗號可改為句號,把原句分成兩句,這樣分號便處在后一句的第一層分界了。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去,怕有危險;不去,表示膽怯,一時決定不下。
“去,怕有危險;不去,表示膽怯”,因為不使用在第一層,也要把其中的分號改為逗號,如果在句中外加引號,將其變成引語,分號可以保留下來不改。
五、誤用分號將總分復句變成并列復句
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風;狂奔怒吼的暴風,如刀似剪的凄風,邪氣逼人的陰風和翻江攪海的龍卷風,提神送爽的秋風以及溫柔脈脈、拂而不覺的微風。
上例全句是總分復句,不是并列分句,第一個分號要改為用冒號,使其作為總說部分和分說部分的分界,冒號后的分說部分的分號可保留。
六、誤用于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間
任何不親自動手做過翻譯的人,不曾體驗睡不安眠,食不知味,冥思苦索,腦汁絞盡的滋味,不曾經(jīng)歷王國維先生所說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求學三境界,都不會明白,翻譯一行詩,一句話,一個詞,乃至一個人名,一個地名,談何容易!
拿《三人行》這篇課文來說,它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了“王吉文背著小周前進”;“王吉文輪流背著小周和黃元慶前進”;“小周和黃元慶匍匐著拖王吉文前進”這幾段。
上述兩例引號內(nèi)的話雖然具有句子的形式,但它們在句中都不是作分句而是做句子成分用的。引語在例(1)作“求學三境界”的并列定語,在例(2)作“這幾段”的并列同位語,兩例的分號刪去即可,引語的并列關系通過并列的引號可顯示出來。
七、該用分號的句子,誤用句號
用句號斷開的句子,意思是能夠自足的。如果前后意思緊密關聯(lián),構成一個整體,就不能用句號斷開。例如: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聲學家蘇林教授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這次參加考試的 200多名考生中,有一個20歲的女生陳伊玲,初試成績十分優(yōu)異,聲樂、視唱、練耳和樂理都列入優(yōu)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麗、音域寬廣,令人贊嘆。而復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
對古文由于理解不一致,標點往往不同。例(1)的標點是據(jù)《古文百篇英譯》所收的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第一個句號應當改為分號,兩個分句意思具有互補性,交互闡明。用句號分成兩個獨立的句子,便把意思割裂開來了。有人引用時只抓住前半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把這說成是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顯然是不全面的。例(2)冒號后分說的兩句話要和成一句話,即把第一個句號改為分號。因為冒號在原句只能管到第一句末尾,“初試成績十分優(yōu)異”,只“令人贊嘆”,沒有理由使人奇怪,要和“而復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連在一起,才構成“一件奇怪的事情”。
八、該用分號的句子,誤用逗號
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急。
對聯(lián)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嚴肅的,也有諧趣的,既有喜慶的,也有悲怨的。
例(1)是由兩個分句組成的單重復句,分句內(nèi)部包含了逗號,第二個逗號要改為分號以顯示分句的界限。例(2)是由三個分句組成的多重復句,其中每個分句又都是包含逗號的單重復句,句中的后兩個“既有”前的逗號要改為分號,以顯示多重復句的第一層分界。
九、列舉的各項有一項或多項包含句號時,各項末尾不能再使用分號
瓊海縣先后建立起五大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一是建立甘蔗生產(chǎn)服務體系。縣成立糖業(yè)服務公司,主要給農(nóng)民提供機耕、種苗、貸款、推廣新技術以及收購甘蔗等服務;二是建立桑蠶生產(chǎn)服務體系。……三是建立熱線服務體系。……給農(nóng)民提供服務。四是……
列舉的項目中包含了句號,第一項末尾的分號要改為句號。
1998年我國電氣化鐵路建設高潮迭起:
4月2日我國西煤東運的第二條大通道──神華鐵路朔黃線開工建設;
5月18日,我國東北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工程──哈大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96億元,計劃到2000年年底將全部建成投入運營;
6月26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內(nèi)昆鐵路和水株鐵路復線及電氣化正式開工興建,從而拉開了全國鐵路建設“決戰(zhàn)大西南”的序幕。根據(jù)決策,在今后5年內(nèi),這一地區(qū)將修建內(nèi)昆、水株復線,水柏、盤西支線電氣化等大批鐵路建設工程,初步設計總投資680億元。在一個地區(qū)投入巨資集中興建如此眾多的電氣化鐵路工程,創(chuàng)造了我國鐵路建設的新記錄;
6月28日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武昌至廣州鐵路電氣化工程在廣州立起第一根電線桿,它標志著我國最長的南北鐵路干線京廣線將實現(xiàn)全線電氣化。
第四段內(nèi)包含了句號(“序幕”二字后有句號),本段及其他兩段末尾的分號不能再用,要改成句號。改成句號后,為把冒號后分說的各項連結成一個整體,從“4月2日”開始的各段的開頭可分別冠以破折號。
十種分號誤用情況分析和注意事項
一、誤用于一般的并列詞語
冒號引出的表示分項列舉的并列詞語可用分號分隔,但一般的并列詞語不能用分號分隔。
例如:
是的,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長堤;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葦泊;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氣,使我看到了黃鸝的全部美麗,這是一種極致。
分析:不能看成三個分句組成的復句,分號可改為逗號,“湖光山色,密柳長堤”和“茂林修竹,桑田葦泊”中間的逗號可改為頓號,使三個“這里的”領起的并列名詞性短語作句子的主語。
1992年中央電視臺還組織了一系列業(yè)務培訓班。由中央臺出資,各臺派人參加,如“全國播音員培訓班”;“全國第二屆燈光技術培訓 班”;“全國影視聲音技術研討班”;“全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研討班”;“第四期全國電視攝制培訓班”。
分析:分隔五個并列名詞性短語的分號要改為頓號。第一個句號使用不當,造成前后意思不連貫,語序須稍作調整。培訓班和研討班名稱不必加引號。
全句可改為:
1992年中央電視臺還組織了一系列業(yè)務培訓班和研討班,如全國播音員培訓班、全國第二屆燈光技術培訓班、全國影視聲音技術研討班、全國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研討班、第四期全國電視攝制培訓班,由中央臺出資,各臺派人參加。
有些復雜的并列短語包含主謂結構,看起來像分句,實際上是短語,不能用分號分隔。
例如:
當看到我參加創(chuàng)辦的大學出版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日新月異,興旺發(fā)達的時候;當看到經(jīng)我編審的成百種圖書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圖書市場的時候;當一批老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因幫助出版他們的學術著作,而名揚全國或破格晉升的時候,心中的快樂和高興油然而生,積聚的苦累、煩惱、怨氣、暮氣也就煙消云散。
四個“當……的時候”是并列的介賓短語,在句中作時間狀語,分隔這些短語的三個分號要改為逗號。
二、誤用于非并列的單重復句的分句之間
南廣河沒有金沙江那樣磅礴的氣勢;但是金沙江也難得有南廣河如此安逸的情懷。
轉折復句,非并列的單重復句,其中的分號要改為逗號,非并列的多重復句才可以用分號。
物質的追求和生活的安逸可以分散人們在工作、勞動、學習上的精力;還可以養(yǎng)成人們拖拉懶散的作風。
遞進復句,非并列的單重復句,其中的分號要改為逗號,非并列的多重復句才可以用分號。
三、承前省略主語的并列分句不包含逗號,誤用分號加以分隔
人們常說:工具書是不會說話的老師;是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是一座通向成功之路的橋梁。
冒號后有三個并列分句,后兩個分句承前省略主語“工具書”
專題部將與天津臺聯(lián)合錄制特別節(jié)目《家庭文化》;與浙江臺聯(lián)合錄制特別節(jié)目《科技之謎》;與山東臺、湖北臺等合作錄制《科技時代》專輯。
后兩個分句承前省略主語“專題部”和狀語“將”,各個分句內(nèi)部都不包含逗號,使用逗號分隔就可以分清層次,不必用分號。像例(2)那樣的句型,有的語法學者認為是三個述賓短語并列起來作單句的謂語,三個述賓短語之間更不能用分號分隔。承前省略主語的并列分句如果包含逗號,可以使用分號以區(qū)分層次。
例如:
學習形式邏輯知識,可以指導我們正確進行思維,準確、有條理地表達思想;可以幫助我們運用語言,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用來檢查和發(fā)現(xiàn)邏輯錯誤,辨別是非。(中專語文《形式邏輯常識》)
四、分號沒有用在復句的第一層分界
分號表示大于逗號停頓,所以分號一般要用在復句中的第一層分界。如果第一層分界使用了逗號,在逗號之下再用分號,層次便不清楚,要設法修改。
例如: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要從錢來考慮,有錢就做,沒有錢就不做,錢多的就多做,錢少的就少做,︱那么,一個兒童失足落水,還有誰去救他?(魏巍《駁“實惠”論》)
盡管我是個老編輯;盡管已編輯過的書稿也有幾百種;盡管有幾位年輕的作者成了博士生導師,︱但若要我對這些年的編輯工作作點小結,可用兩個字來概括──遺憾。
倘若蒙娜?麗莎的嘴再張大一點,哪怕一點;兩眼瞇小一點,即便一點,︱她還會讓人們那么喜愛嗎?
說它普通,︱一來是它的車架、輪子、錠子跟一般農(nóng)村用的搖紡車沒有兩樣;二來是它是延安上千上萬輛紡車中的一輛。
有個叫許仙的人救了兩條蛇,一青一白,︱后來白蛇便化作女人來報恩,嫁給許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著。
上述各例的第一層分界在畫有豎線處。例(1)“有錢就做,沒有錢就不做,錢多的就多做,錢少的就少做”從結構上看是并列分句,如果是獨立應用,分句之間可用分號(以分號取代第二個逗號),現(xiàn)在是包含在大句中,沒有處在第一層,所以沒有用分號。據(jù)此類推,例(2)(3)(4)用在第二層的分號要改為逗號。例(5)“一青一白”后的逗號可改為句號,把原句分成兩句,這樣分號便處在后一句的第一層分界了。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去,怕有危險;不去,表示膽怯,一時決定不下。
“去,怕有危險;不去,表示膽怯”,因為不使用在第一層,也要把其中的分號改為逗號,如果在句中外加引號,將其變成引語,分號可以保留下來不改。
五、誤用分號將總分復句變成并列復句
自然界有各種各樣的風;狂奔怒吼的暴風,如刀似剪的凄風,邪氣逼人的陰風和翻江攪海的龍卷風,提神送爽的秋風以及溫柔脈脈、拂而不覺的微風。
上例全句是總分復句,不是并列分句,第一個分號要改為用冒號,使其作為總說部分和分說部分的分界,冒號后的分說部分的分號可保留。
六、誤用于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間
任何不親自動手做過翻譯的人,不曾體驗睡不安眠,食不知味,冥思苦索,腦汁絞盡的滋味,不曾經(jīng)歷王國維先生所說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首驀見,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求學三境界,都不會明白,翻譯一行詩,一句話,一個詞,乃至一個人名,一個地名,談何容易!
拿《三人行》這篇課文來說,它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了“王吉文背著小周前進”;“王吉文輪流背著小周和黃元慶前進”;“小周和黃元慶匍匐著拖王吉文前進”這幾段。
上述兩例引號內(nèi)的話雖然具有句子的形式,但它們在句中都不是作分句而是做句子成分用的。引語在例(1)作“求學三境界”的并列定語,在例(2)作“這幾段”的并列同位語,兩例的分號刪去即可,引語的并列關系通過并列的引號可顯示出來。
七、該用分號的句子,誤用句號
用句號斷開的句子,意思是能夠自足的。如果前后意思緊密關聯(lián),構成一個整體,就不能用句號斷開。例如: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聲學家蘇林教授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這次參加考試的 200多名考生中,有一個20歲的女生陳伊玲,初試成績十分優(yōu)異,聲樂、視唱、練耳和樂理都列入優(yōu)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麗、音域寬廣,令人贊嘆。而復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
對古文由于理解不一致,標點往往不同。例(1)的標點是據(jù)《古文百篇英譯》所收的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第一個句號應當改為分號,兩個分句意思具有互補性,交互闡明。用句號分成兩個獨立的句子,便把意思割裂開來了。有人引用時只抓住前半句“好讀書,不求甚解”,把這說成是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顯然是不全面的。例(2)冒號后分說的兩句話要和成一句話,即把第一個句號改為分號。因為冒號在原句只能管到第一句末尾,“初試成績十分優(yōu)異”,只“令人贊嘆”,沒有理由使人奇怪,要和“而復試時卻使人大失所望”連在一起,才構成“一件奇怪的事情”。
八、該用分號的句子,誤用逗號
雨,越下越大,風,越刮越急。
對聯(lián)既有雅的,也有俗的,既有嚴肅的,也有諧趣的,既有喜慶的,也有悲怨的。
例(1)是由兩個分句組成的單重復句,分句內(nèi)部包含了逗號,第二個逗號要改為分號以顯示分句的界限。例(2)是由三個分句組成的多重復句,其中每個分句又都是包含逗號的單重復句,句中的后兩個“既有”前的逗號要改為分號,以顯示多重復句的第一層分界。
九、列舉的各項有一項或多項包含句號時,各項末尾不能再使用分號
瓊海縣先后建立起五大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體系:一是建立甘蔗生產(chǎn)服務體系。縣成立糖業(yè)服務公司,主要給農(nóng)民提供機耕、種苗、貸款、推廣新技術以及收購甘蔗等服務;二是建立桑蠶生產(chǎn)服務體系。……三是建立熱線服務體系。……給農(nóng)民提供服務。四是……
列舉的項目中包含了句號,第一項末尾的分號要改為句號。
1998年我國電氣化鐵路建設高潮迭起:
4月2日我國西煤東運的第二條大通道──神華鐵路朔黃線開工建設;
5月18日,我國東北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工程──哈大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正式開工,總投資96億元,計劃到2000年年底將全部建成投入運營;
6月26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內(nèi)昆鐵路和水株鐵路復線及電氣化正式開工興建,從而拉開了全國鐵路建設“決戰(zhàn)大西南”的序幕。根據(jù)決策,在今后5年內(nèi),這一地區(qū)將修建內(nèi)昆、水株復線,水柏、盤西支線電氣化等大批鐵路建設工程,初步設計總投資680億元。在一個地區(qū)投入巨資集中興建如此眾多的電氣化鐵路工程,創(chuàng)造了我國鐵路建設的新記錄;
6月28日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武昌至廣州鐵路電氣化工程在廣州立起第一根電線桿,它標志著我國最長的南北鐵路干線京廣線將實現(xiàn)全線電氣化。
第四段內(nèi)包含了句號(“序幕”二字后有句號),本段及其他兩段末尾的分號不能再用,要改成句號。改成句號后,為把冒號后分說的各項連結成一個整體,從“4月2日”開始的各段的開頭可分別冠以破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