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吹氣球》教案(精選4篇)
《瓶子吹氣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蘇打混合會生成氣體的科學現象
2、嘗試與同伴合作把氣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
3、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初步了解白醋和小蘇打混合會生成氣體的科學現象
2、活動難點:嘗試與同伴合作把氣球套在瓶子上并完成表格
活動準備:
白醋、水、小蘇打、氣球、小勺、礦泉水瓶、視頻、驗證表格、猜想表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談話導入,向幼兒示范一次吹氣球實驗。
(二)基礎部分
1、幼兒自由進行實驗
(1)幼兒進行實驗探索,完成猜想表格。
(2)幼兒開始實驗,完成驗證表格。
幼兒開始實驗,老師強調實驗要求:
第一,注意觀察在瓶子里面放了哪些東西會讓氣球發生變化
第二,在用氣球套瓶子的時候我們旁邊的兩個小朋友可以相互合作,按住瓶子再套氣球;
第三,聽到老師返回座位的要求后要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3)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實驗
3、師幼探討實驗結果
(1)問題一:那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氣球會變大,而有的小朋友的氣球不會變大呢?
(2)問題二:瓶子里面產生了什么?
(三)結束部分
教師解釋實驗現象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我們帶上自己的氣球和爸爸媽媽分享瓶子吹氣球的秘密吧!
《瓶子吹氣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現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象,了解產生氣體多少與材料的用量有關。
2、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
醋、小蘇打、氣球若干、紙筒、透明玻璃瓶、記錄單。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小朋友們見過瓶子吹氣球嗎?
2、觀察材料,并介紹材料。猜想瓶子是怎么吹氣球的。
3、教師介紹瓶子吹氣球的實驗步驟。
(1)先用紙筒將適量的蘇打粉倒入氣球當中。
(2)將適量的醋倒入瓶子當中。
(3)將氣球的口與瓶子的口套在一起。
(4)慢慢將氣球中的蘇打粉倒入瓶子里,然后觀察醋與蘇打粉遇到后會產生什么變化。
(5)與幼兒討論醋與蘇打粉在一起后產生的是什么氣體。
(6)教師小結:小蘇打和醋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把氣球吹大。
(7)教師介紹記錄單。
(8)教師請幼兒自主操作。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因切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進行的科學研究應該是從他們身邊常見的事物或者身邊發生的事情開始的。小蘇打和醋是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氣球也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玩具,但是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的氣體能夠吹起氣球,卻是絕大多數孩子不知道的。因此,這一活動對孩子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的挑戰性,和新鮮感。幼兒在整個過程中能夠集中注意力來觀察實驗中的變化,并可以說出重點,而且在操作時孩子們能發現氣球的大小取決于小蘇打和醋的用量。這也是本實驗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只是讓幼兒知道小蘇打與醋混合會產生二氧化碳這一發現,而且還了解到用量的多少。體現了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達到了《3—6歲兒童發展指南》中科學領域的發展目標。
《瓶子吹氣球》教案 篇3
一、活動名稱:《瓶子吹氣球》
二、活動目標:
1.發現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的科學現象。
2.能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體驗猜想、驗證、結論等基本的實驗步驟。
3.對科學實驗感興趣,愿意探索身邊的科學現象。
三、活動重點:知道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四、活動難點:能夠有序的合作進行實驗,總結出產生氣體多少和材料用量有關。
五、活動準備
每組一份活動材料:杯子、白醋、小蘇打、空瓶子、勺子、氣球,課前幼兒學會套氣球。
六、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師:今天森林里要舉辦一場盛大的舞會,需要好多的氣球布置會場,小動物們都來吹氣球。大家猜一猜:小動物們是用什么辦法把氣球吹起來的?
幼:幼兒分嘗試說一說自己的辦法。(為幼兒提供氣球,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辦法吹氣球,并嘗試使用同伴的方法)
師:大家想的辦法都很棒,小兔子也想到了一個神奇的辦法,很快的就把氣球吹起來了。小兔子悄悄的把這個辦法告訴了圖圖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辦法吧。
2.尋找神奇的變化,探索出小蘇打和醋混合會產生氣體
師:出示幫小兔子把氣球吹起來的神奇材料:瓶子里裝的是什么東西?
示范演示:將裝有小蘇打的氣球套在瓶子上,幼兒觀察氣球的變化。
師:鼓勵幼兒講一講,氣球變大的原因(產生氣體將氣球吹起來)
猜想有時很不可靠,遇到問題最好動手試一試。出示神奇三寶,鼓勵幼兒用聞一聞、看一看:認識白醋、小蘇打
幼兒探索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交流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會產生氣體。
3.學以致用--嘗試用瓶子吹氣球,更加直觀的感知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了氣體
師:我們找到了能夠產生氣體的這兩種材料,你打算怎樣用它們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
討論怎樣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操作過程要注意什么?
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展示結果,分享經驗。
4.認識氣體的名稱——二氧化碳
師:小朋友們都做的很棒,都把氣球吹起來,誰知道幫助瓶子把氣球吹起來的氣體叫什么呢?
幼兒討論:產生的氣體的名稱……
師:大家說的都很棒,今天產生的氣體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二氧化碳氣體
總結:小蘇打和醋在一起產生的氣體能吹起氣球。
5.拓展延伸
二氧化碳氣體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激發繼續探索的愿望。
師:你們知道今天用來吹起氣球的這種氣體叫什么名字,在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用處嗎?(各種各樣的飲料中有它、醫生幫助病人緩解病痛要用到它、消防員滅火要用到它……)
幼:幼兒講一講二氧化碳的作用。
師:觀看視頻:認識二氧化碳的作用
6.結束部分:
請幼兒觀察各自的瓶子吹起來的氣球有什么不一樣
師:為什么有的氣球大大的,有的小小的?
幼:討論
《瓶子吹氣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本節課屬于物質與物體的一節課。醋和小蘇打都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可以用在食物當中的材料。如今的幼兒家長都很寶貝,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幼兒接觸的往往都是高科技的東西,反而讓孩子對于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的了解少之更少,廚房更是孩子不會經常光顧的地方。為了讓幼兒了解與自己生活很密切的東西。及激發幼兒探索周圍環境中的事物和材料的興趣,故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食醋和小蘇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
2.根據自己的猜想有目的的進行驗證,激發探索的欲望和觀察能力。
3.感受生活中科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醋、鹽、小蘇打、氣球、透明瓶子、實驗記錄表
活動重、難點: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知道瓶子吹氣球的原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出要進行的實驗。在開展實驗之前,首先與幼兒進行了簡短的互動,讓幼兒簡單了解一下廚房中的調味品,并了解各種調味品的作用。
——請幼兒自己講解一下自己了解到的知識。
——老師也取出實驗中的教具,一一介紹名稱,請幼兒用說一說、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等方法認識醋、鹽和小蘇打
2.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在操作探索的過程中得出結論
——教師準備兩瓶白醋,一袋鹽,一袋小蘇打及2個透明玻璃碗。將鹽和白醋及小蘇打和白醋分成兩組。請幼兒觀察并提出問題:
師:是鹽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生,還是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有好玩的事情發生?
師: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的發生呢?
——幼兒帶著問題進行實驗操作,并把操作的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上。
教師總結小蘇打和白醋放在一起不僅會有好玩的事情發生還會做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示氣球)就是可以讓氣球鼓起來,你們相信嗎?激發幼兒興趣。
3.科學小游戲:瓶子吹氣球
——在幼兒得出結論之后,進行操作。把小蘇打和白醋放在透明的瓶子里,然后把氣球套在瓶口上,觀察氣球有什么變化。(氣球被吹起來了)
——提問:氣球為什么會被瓶子吹起來呢?
得出結論:食醋和小蘇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4.介紹二氧化碳的應用:
(1)滅火劑 ,一般條件下,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且比空氣重,將二氧化碳覆蓋在燃著的物體表面,可使物體跟空氣隔絕而停止燃燒,因此二氧化碳可用滅火,是常用的滅火劑。
(2).碳酸飲料
(3)防腐劑 ,在現代化倉庫里常充入二氧化碳,防止糧食蟲蛀和蔬菜腐爛,延長保存期。貯藏糧食、水果、蔬菜。用二氧化碳貯藏的食品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本身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細菌、霉菌、蟲子生長,避免變質。
(4)制冷劑 ,固態的二氧化碳即“干冰”,主要用作致冷劑,用飛機在高空噴撒“干冰”,可以使空氣中水蒸氣冷凝,形成人工降雨;
(5)在農業上,溫室里直接施用二氧化碳作肥料,利用植物根部吸收二氧化碳,可以增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農作物生長,增加產量。
5.活動延伸
課后一起來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好玩的科學小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