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有趣的螃蟹
設計思路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也在嘗試使用新教材,我們大班于十月下旬結束了“我是中國人”的主題,接著根據季節的特征與幼兒發展需要,我們為幼兒預設了“秋天來啦”主題活動。
但是在我的詩歌欣賞活動——秋天送來的禮物,這樣的一個活動中,我們幼兒興趣點發生了變化。我在活動的最后的環節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秋天還給我們送來了哪些禮物?當有一個孩子說到了金瓜,我們的濤濤馬上就接著說:“那是崇明的特產。”“什么是特產?”有孩子提出問題,于是,孩子們討論開了。我接過孩子的球,再拋給孩子:“關于特產,我們可以去問問大人,問問大人,我們崇明有那些特產!
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十足,學習欲望強烈,喜歡探究,什么事都想知道一個究竟。果然,第二天,他們帶著答案來了,迫不及待的告訴我關于特產的一些信息?梢,我們的孩子對家鄉的特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我和另外兩位班主任商議,根據孩子的興趣與需要,結合培養目標,調整了主題,形成新的主題——可愛崇明島。本次活動也就是這一主題背景下,崇明特產主線下的一個活動。
本次活動“有趣的螃蟹”對農村的幼兒來說并不陌生,而且如今正是螃蟹大量上市的時候,很多幼兒都曾品嘗過螃蟹的美味,幼兒也一定在生活中積累了一些關于螃蟹的經驗,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符合《規程》指出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要關注幼兒已有經驗的要求。
幼兒的發展是整合而又和諧的發展,因此要求我們在培養過程中關注幼兒平衡發展。所以,本次活動的目標是整合的,一是關注幼兒探索能力的培養;二是滲透了愛家鄉的情感教育;三是重視幼兒表達與表現,試圖通過整合的目標,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
活動中,我為孩子創設探索的條件,滿足幼兒好奇心與愛探索的欲望,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觀察中發現螃蟹的秘密,獲得新的知識經驗,提高學習能力。如:螃蟹的外形特征、雌雄蟹的分辨、螃蟹生理結構的功用等。同時,在活動中關注生生互動,提供自由的表達、表現機會,給孩子與同伴交流學習的機會。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將始終扮演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活動目標:
1、了解螃蟹的外形特征與生活習性等知識。培養幼兒觀察能力與問題意識。
2、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3、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制作螃蟹,發展幼兒動手能力。
材料:
1、箱子四個、活螃蟹八只、熟螃蟹一只;
2、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螃蟹范例;
3、蟹殼、卡紙、一次性飯盒、盒子、雙面膠、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
1、小朋友,你知道我們崇明有哪些特產嗎?
小結:我們崇明有好多特產:有山羊、白扁豆、甜蘆粟、金瓜,還有鮮美的螃蟹。哎呀,崇明的好東西可真多!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崇明特產——螃蟹,你們想不想知道它的秘密?(想)
3、那么,吳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這位朋友,好嗎?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位朋友,看看它長得怎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可以把你發現的秘密和你邊上的朋友說說,要是有問題可以問問朋友。好,現在我們可以去看朋友了。
二、幼兒探索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比較雌雄蟹。
2、引導幼兒探索螃蟹生理結構的功用。如:大螯的作用、硬殼的作用、眼睛的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