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剝花生
活動目標1.感知花生的構造,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數量是不同的。 2.學習用數字、符號記錄花生米的數量。3.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剝花生和做記錄的活動。活動準備1.每桌一盤花生、操作盒。2.幼兒記錄表、鉛筆、橡皮人手一份。3.教師記錄樣表、電視機、實物展示臺。活動過程:一、集體活動1.猜猜花生有幾顆。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2. 你能猜對這顆花生里有幾粒花生米嗎? 讓幼兒猜,然后老師剝開證實后在作業紙上進行記錄。3.請幼兒每人剝開一顆花生,數一數有幾粒花生米,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在上面的表格中。幼兒剝開花生證實一下,并記錄在表格的上面空格里。通過剝一剝讓幼兒自己證實一下猜測結果。了解到花生中花生米的數量是不同的。師小結:剛才張老師剝到的這顆花生里面有3粒花生米,剝到的有2粒花生米,有1粒花生米,這一顆顆花生它里邊的花生米數量是不同的。二、討論記錄的方法。小朋友我們要剝很多顆花生,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粒花生?第二顆中有幾粒,第三顆中呢?——怎樣記錄?是三、介紹記錄表,示范記錄方法:小朋友,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看看記錄表上有什么?橫的每一格中有什么?(一粒花生、兩粒花生、四粒花生);師:橫的格子是花生標記。我們再來看看豎的格子里寫了什么?(第1顆、第2顆、第5顆)最下面一格是(總計)。就是說我們要做好這張表格,要剝幾顆花生?(5顆)對了,我們要剝5顆花生。師:豎的格子寫著1-5顆花生和總計。現在老師剝第一棵花生,剝到了一粒花生米,先看橫格子花生米的標記一粒的在這里,再看豎格第一棵在這里,那就在這里打上勾,再剝第二棵,剝到了3粒,老師應該記錄在表格那里?幼兒答后。師:為什么要記錄在這里(讓幼兒說出剝得是第二棵花生,有三粒花生米,師出示一張完整的記錄表,講述剝第三、第四棵花生的情況。師:現在我們看下面這一行總計,有誰知道知道老師為什么在這里寫上1,就是說剝了5顆花生,里面有一粒花生米只剝到了一次,那么這總計的第一格就是寫上數字1,其它幾格方法同上。四、幼兒操作記錄花生的顆數請小朋友每人選五顆花生,把他們分別放在自己的操作盒里。把花生果剝開,數數里面有幾顆花生米并記錄在記錄紙上。要剝一顆記錄一次,按順序記錄,5顆花生全部剝好記錄好,再進行總計。(就是把每顆花生剝到的次數加起來用數字來表示)1.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2.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米數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3.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4.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