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撒花片(精選3篇)
大班數學:撒花片 篇1
設計意圖:
《撒花片》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大班下冊教學內容,它是幼兒在認識8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能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認識,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以及操作能力,從而促進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因此,它是幼兒園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材,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設計了數學《撒花片》這一堂課,通過讓幼兒各自操作,發現8的不同分法,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法記錄不同的分法,通過小結歸納,使幼兒獲得的組成的經驗更為清晰化、系統化,引導幼兒發現、運用互補規律和互換規律。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的異同,體驗將8個花片分成兩份,會有不同的答案。并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每個人8個花片)、筆、紙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思路: 一、“撒花片”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
2.引出“花片”,讓幼兒仔細觀察一下,(觀察“花片”正方兩面的顏色,一面是黃色,一面是藍色)這是什么,這個好玩的東西可以怎么玩呢?
3.教師引導幼兒怎么“撒花片”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二、撒一撒,記一記,引出8的分成
1.那知道了這是什么了,那我們來玩游戲吧,撒一撒、寫一寫(教師示范并介紹活動要求。師:現在我把這8個小花片撒一下,看看會發生什么情況?教師撒花片,幼兒觀察。)
2.把教師撒花片的結果記錄下來。請幼兒一起讀出來。(如8個“花片”可以分成幾和幾。)
3.再次嘗試用這樣的辦法玩“撒花片”,并且再次記錄。
4.并再次把8的分成幾和幾(也可以說幾和幾合起來是8)
5.教師小結:8可以分成的不只這兩種方法,還有很多的方法了,我們一起再來試一試。
三、幼兒動手操作,體驗“撒花片”的樂趣
1.請幼兒試一試(幼兒游戲,每人8個“花片”,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情況,看是否按要求進行操作。)
2.把自己的操作結果用筆記錄下來,可以嘗試著多撒幾次,記錄不同的分發。
3.在操作的時候,體驗“撒花片”帶來的快樂。
4.展示、交流。(師:好了,現在我請兩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自己記錄的結果,老師在黑板上用數字記錄,其他幼兒補充。)
四、交流結果、尋找規律
1.師:現在請小朋友觀察一下自己的記錄單,看看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該怎樣排列記錄重復呢?幼兒大膽提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復?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
2.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3.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系。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怎么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里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是右邊少的那個數)請大家把分合式讀一遍,以后我們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記錄。
4.因此,我們以后再遇到分成這樣的情況時,要學會按照規律來記錄。
五、活動延伸,尋找更多的分成
除了8的分成以外,我們還可以找更多的數字進行分成,那讓我們再一起去找一找、玩一玩“撒花片”吧!
大班數學:撒花片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正確記錄撒花片的結果,初步感知5的分合。
2、在操作的過程中能用語言大膽表達探索的結果,體驗操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正確記錄撒花片的結果,初步感知5的分合。
在操作的過程中能用語言大膽表達探索的結果。
活動準備:
紅、藍兩種顏色的記錄筆若干、花片若干(花片一面紅色,一面藍色)、記錄單人手一份、小棒人手一根、紙盤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興趣。(觀察花片特征)
1、今天花仙子給我們送來了很多漂亮的花片?來看看它是怎么樣的?
2、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雙色花。今天我們要用這個雙色花來玩一個撒花片的游戲。
二、撒一撒,說一說。(感知5個花片可以分成兩份)
1、學看記錄單,按要求取數。
(這個游戲怎么玩呢,它需要一張記錄單,我們來看看記錄單,你覺得要取幾個花片?)
2、猜測撒花片結果。
(如果把這5個花片撒在我的盤子里,會出現什么結果呢?)
3、教師示范操作,引導幼兒進行表達。
(5個花片撒出來的結果是怎么樣的?)
4、幼兒嘗試取花片、撒花片、分花片、說結果。
(我們先取一張記錄單,看看上面花片的總數,然后取一樣多的花片,搖一搖,撒到你的盤子里,再用魔法小棒把兩種顏色的花片隔開來。)
(交流:你的5個花片撒出來的是怎么樣的結果?)
三、撒一撒,試一試。(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并表達結果)
1、學看記錄單,探索記錄方法。
(出示記錄單,你覺得撒出來的結果記錄在哪比較合適?我給你們準備了紅顏色和藍顏色的筆,我們可以怎么記?)
2、嘗試記錄第一次撒花片的結果。
(請小朋友把你撒的結果記錄下來。)
3、集體交流、驗證。
(如果把中間的小棒拿走,想一想這兩種顏色的花合起來會是幾個呢?)
小結:雖然它們變成了幾個藍的幾個紅,可它們合起來還是5個。
四、撒一撒,記一記。(邊撒邊說,正確記錄撒花片結果)
1、幼兒多次撒花片,記錄結果。
(下面還有幾次撒花片的游戲?繼續撒一次記一次。)
2、集體交流,記錄不同的結果。
(你撒出來的結果有和我的不一樣的嗎?教師記錄)
(看看我們記錄的兩個部分合起來是多少?依次驗證)
小結:原來5分成了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合起來還是5。
五、延伸活動,激發再次探索的欲望。
5個花片就能撒出那么多的結果,要是6個、7個花片那又會撒出怎么樣的.結果呢?
大班數學:撒花片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字記錄撒花片的結果。
2、發現多次記錄的異同,體驗將八個花片分成兩分,會有不同的答案。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八個花片(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空白記錄單若干,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變魔術。
——教師詢問幼兒平時有沒有看過魔術表演,通常都是在哪里看到的?
——教師表演魔術,將紙盒打開給幼兒看,請幼兒確認里面是空的,然后將紙盒的另一個口子打開,竟然掉出來了八朵花片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引出主題“花片”
2、看花片。
——看一看盆中的花片,和我們平常玩的有什么不同。(正面為紅色、反面為綠色)
——數一數,盤中有幾個花片。
3、撒花片。
——教師示范并交代要求:把八個花片握在手里,然后輕輕撒在桌上,看看撒出來幾個紅的,幾個綠的,把它記在記錄單上;撒一次記一次,記錄的結果和撒出的結果要一樣。
——幼兒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提醒幼兒每次都要撒八個花片,并按要求記錄。
4、相互交流。
——請個別幼兒(2-3人)介紹記錄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幼兒對照自己的分合結果。找一找,自己記錄單上有沒有相同的記錄,相同的記錄出現了幾次。
5、尋找規律。
——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上面的數字有沒有規律,該怎樣排列。
——幼兒重新排列,左邊從小到大排列,右邊從大到小,數數一共有幾種方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數學活動課,我們都知道,數學課的內容比較抽象,上起來比較棘手,但如果上的好的話,幼兒們還是很感興趣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拿到一個題材時,先要反復的閱讀思考這堂課最終的目標是什么。《撒花片》看似只要讓孩子們撒一撒、記一記、學學8的組成,而中間還有更深的目的。如:記一記,是讓幼兒記錄不重復的結果呢?還是重復了也可以呢?如果不可以重復靠幼兒撒出來那幼兒玩的難度就大了,因為撒是隨意的,當7種分法都顯示出來誰也不知是何時。如果改為分花片的話那就好操作了,那樣的話不就變成要修改題目了嗎?所以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
這節課的重點是學習8的分成。學8的分成,在這節課程中,我在一下三點做的還不夠好:
(1)幼兒以有經驗的體現。我對7以內組成的教學目的還處于表面,由此幼兒也只是了解數的幾種分成。
(2)專業術語的提煉,如:互換規律,我們必須用幼兒能理解的語言來講敘。我在給幼兒講評時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讓幼兒相互檢驗”孩子們一時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意思。(3)評價的價值,數學的評價是體現孩子在課堂中學到的實在的經驗,是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這節課中雖然我也重視到了最終目標,但語言的提煉不是很到位。
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因此,一節課的細節很重要,特別是在操作時,由于引導者的不注意,有時往往會讓幼兒無法進行操作。如:我在撒花片時有幾片疊在一起,就應該提醒幼兒把花片分開便于查看記錄,也就不會出現幼兒點數撒的結果時數錯。在講評時幼兒的記錄單沒有直觀的展示,讓幼兒憑空的聽是很難得記住。還有未考慮到大班年齡特點,目測就能知道撒的花片數,無須點數及數學的正確點數方法。總之我這節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