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和“<”》教學設計(通用2篇)
《認識“>”和“<”》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18~19頁的例題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有趣的童話情境中,知道數是有大小的,理解符號“=”“>”“<”的含義,并能運用這些符號來描述數的大小。
2. 在比較的過程中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使學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的大小。
3. 使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識,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4. 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觀察、積極動腦的良好習慣,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體會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談話: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著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許多小動物。它們決定舉行第一屆森林運動會,咱們去看看吧!
2.課件呈現森林運動會的畫面。
(1) 提出要求: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數一數每個代表隊各來了幾位運動員,并幫它們整整齊齊排好隊。
(2) 每個小組發一張粘貼表(如下圖)和小動物圖片,讓學生把它們貼在方格中。
(3) 學生匯報,可讓數得又對又快的學生介紹自己的經驗。
二、 引導探究,組織討論
1. 幫小動物設計比賽方案。
提出要求: 小動物們首先要進行的是拔河比賽,小朋友能不能先幫助它們設計比賽方案(哪兩種小動物分在一組比賽)?
(1) 學生分組設計比賽方案。
(2) 學生分組匯報。
方案一: 小白兔(4)——小猴(4)
方案二: 小白兔(4)——小松鼠(5)
方案三: 小白兔(4)——小熊(3)
方案四: 小猴(4)——小熊(3)
方案五: 小猴(4)——小松鼠(5)
方案六: 小松鼠(5)——小熊(3)
2. 認識“=”。
(1) 讓學生看設計的這幾種比賽方案,想哪一種最公平,并說說為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 小白兔(4)——小猴(4)這種方案最公平,它們都是4只,一樣多。
引導學生用○代替小白兔,用△代替小猴,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
(2) 指出: 像這樣,小白兔和小猴一樣多,我們就說小白兔的只數和小猴的只數相等,可以用“=”連接起來,寫成4=4。(板書)
(3) 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6個○,讓學生對著○擺△,要求△和○同樣多,指名到投影儀上擺,其余學生自己擺。
(4) 介紹“=”。
“=”叫做等號,表示兩邊的數同樣多,讀作“等于”。學生讀并觀察“=”的樣子。
學生匯報: 兩橫一樣長,粗細一樣。
指導學生寫“=”。
(5) 練習。
出示5 ○ 5,讓學生填空并讀一讀。
3. 認識“>”“<”。
(1) 出示后幾種比賽方案,讓學生說看到這幾種方案,有什么想法。
(2) 學生觀察,回答: 這幾種方案不公平,有的代表隊小動物多,有的代表隊小動物少。
(3) 出示小松鼠(5)——小熊(3)比賽圖,組織學生討論這種方案是不是公平。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
① 小松鼠多,小熊少,比賽不公平;
② 小松鼠比小熊多,比賽不公平;
③ 小熊比小松鼠少,比賽不公平。
(4) 指出: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寫成“5>3”;反過來也就是3比5小,可以寫成“3<5”。
(5) 引導觀察并指導書寫“>”“<”。
“>”: 開口朝左,尖尖朝右,左邊數大,右邊數小。
“<”: 開口朝右,尖尖朝左,右邊數大,左邊數小。
指導書寫“>”和“<”: 先書空,再描紅,最后獨立寫。
(6) 啟發學生根據“5>3”和“3<5”再說說幾比幾大,幾比幾小。
(7) 出示以下練習:
△△△△ □□□□
○○ ○○○○○
比多 比少
4 ○ 2 4 ○ 5
要求學生先用△和○擺一擺,再填空。
三、 鞏固深化,提高能力
1. 出示: 2 ○ 1 1 ○ 0 3 ○ 3 2 ○ 3 5 ○ 4
要求先在○里填上“>”“<”或“=”,再說一說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關系。
2. 讓學生從1、2、3、4中任意挑選兩個數,先比一比,再用“>”“<”或“=”連一連。
3. 舉卡片游戲。依次出示:
4>○ 2<○ 5=○ 1<○
要求學生從學具盒中選出合適的數字卡片并舉起來。
四、 總結評價,拓展應用
同學們,今天你學到了哪些本領呢?
課后觀察學校和家里的東西,每次挑選兩樣,運用學過的方法比一比它們的多少。
《認識“>”和“<”》教學設計 篇2
大班數學《認識“>”和“<”》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不等式的含義,理解大小的相對性。
2、學習把不等式轉變為等式。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可塑性,鍛煉幼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1-10的數字卡片
3、作業單若干份
4、水彩筆人手一支,印泥。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認識〉和〈
1、認識小于號
師:陽光明媚,草地上長了許多紅色和黃色的花,數一數紅花有幾朵?黃花有幾朵?它們一樣多嗎?它們之間能不能放=號?那么我們可以放上一個別的符號,這個符號叫小于號〈,它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小。
2、認識大于號
師:看到這么多美麗的花,蜜蜂蝴蝶也趕來湊熱鬧了,蜜蜂有幾只?蝴蝶有幾只?那我們可以在中間放一個符號,讓人一看就知道哪邊的數大,哪邊的數小,我們給這個符號去個名字叫大于號,>像張著大嘴巴,朝著大數笑,它表示前邊的數比后邊的數大。
3、啟發幼兒找出內在規律,熟記大于號和小于號
師:你們看一下,不管是大于號還是小于號,開口方向都朝著什么數?(大數) 尖尖的屁股朝著什么數?(小數) 讓幼兒學習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
4、加強鞏固下大、小于號
出示課件,請小朋友選擇正確的符號,并上來操作。
二、表演游戲:
師:下面我請兩個小朋友選擇一個數字卡片,另一個小朋友用身體姿勢表演大于號和小于號。其他的小朋友來看一看,他們表演的對不對。
三、解決實際問題:讓大、小于號變成等號
師:小猴要出去做游戲了,但是猴媽媽說,兩邊的小猴子不一樣多,沒法做游戲,我想讓兩邊的小猴子變的一樣多,也就是大于號變成等于號,有兩種方法4-1=3,3 +1=4。
師:游戲做完了,猴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它們喜歡吃的桃子,猴媽媽想讓兩個盤子里的桃子變的一樣多,也就是把小于號變成等于號,請小朋友幫忙想辦法:5+2=7,7-2=5。
四、小組活動
教師先介紹作業單上的內容,再請小朋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上位去完成桌上已經準備備好的作業單。
五、教師點評小結
教師點評部分幼兒的作業單,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對沒有作對的幼兒進行鼓勵,并在次強調兒歌:大于號,開口朝著大數笑;小于號,屁股撅給小數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