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啪嚓啪嚓
大班語言活動:啪嚓 啪嚓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及意境,感受詩歌的語言美、節奏美。 2.嘗試創編詩歌內容,提高創造性講述能力。 3..懂得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人類不可以隨意打擾動物的生活。 活動準備: 1.森林場景ppt 2.音樂《森林狂想曲》、森林走路聲音效。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意境 1.激發興趣:森林是個美麗的地方,誰又在享受森林這美好的一切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森林吧! 2.示森林圖片并播放音樂。 3.大膽猜測:你聽到誰的聲音?在這時,突然傳來什么聲音——(音樂戛然而止,啪嚓啪嚓聲響起)“啪嚓啪嚓”是什么聲音?可能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理解詩歌 1.引入詩歌 有個英國的作家把森林里發生的一切寫成了一首小詩,名字就叫《啪嚓 啪嚓》。 2.教師朗誦詩歌。 3.討論:你聽到了誰在森林里?發出了什么聲音? 4.再次欣賞詩歌。 5.討論、表現詩歌: (1)“吱吱”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松鼠)“吱吱”去了哪里?什么是竄?誰來學一學? (2)“蹦蹦”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兔)“蹦蹦”去哪里了呢?什么叫密林?讓我們一起鉆進密林! (3)“嘰嘰”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鳥) (4)“沙沙”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蛇)“沙沙”呢?它為什么會赤一下子?什么是溜? (依次點擊ppt,引出小動物形象圖。) (5)小動物們全都悄沒聲的蹲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沒聲的是什么意思?悄沒聲時周圍會怎樣?用一個詞語說一說。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啪嚓啪嚓越走越遠,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誰來表演一下!真奇怪,他們害怕什么呢? 6.再次完整欣賞詩歌。 三、嘗試創編 1.交流:你喜歡《啪嚓啪嚓》這首詩嗎?為什么? 2.示圖:看,森林里還有這么多雙眼睛,他們又是誰呢?當他們聽見啪嚓啪嚓聲會怎么躲起來呢? 3.教師示范創編:我已經發現了一個小動物,聽——呱呱聽見了,一下子跳到荷葉上。誰呀? 4.同伴間互說互猜:你們發現別的動物了嗎?用動物的聲音告訴旁邊的好朋友吧!別忘了說去哪兒了。 5.幼兒創編:誰來幫助這些小動物? 小結:謝謝小朋友,幫助我們的動物朋友躲過了啪嚓啪嚓。 四、延續推測,體驗情感 1.交流:我們在大森林待了這么久,你們現在覺得啪嚓啪嚓到底是誰呢? 2.教師小結:是呀,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無論啪嚓啪嚓是什么野獸還是人類,他都讓我們的動物朋友緊張、害怕了,所以,讓我們人類不要隨意打攪他們,就讓他們快樂、安靜地生活吧!現在,讓我們輕輕地和動物朋友說聲再見,輕輕離開森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