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狐貍又見烏鴉
活動目標
1 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 根據故事結局大膽創編故事情節。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 發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結合故事情節的圖片:(圖一)狐貍抬頭看見烏鴉嘴里叼著肉;(圖二)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簡筆畫圖;(圖三)狐貍和小烏鴉在一起分享美食。
2 操作圖:分別表示狐貍和烏鴉不同表現的對比圖,上貼角色頭像。
3 用于角色表演的狐貍、烏鴉頭飾各一。
4 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從“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到“哈哈!烏鴉你又上當了”)。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情節,初次感知圖標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狐貍和烏鴉第一次見面的故事嗎?
師:那狐貍為騙到肉,對烏鴉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當時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師:狐貍在問候烏鴉,現在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狐貍的頭像旁打上“?”),那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幼:烏鴉沒有回答。
師:對,老師也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烏鴉頭像旁打上“x”)
師:接著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的反應呢?你們想用怎么樣的圖標來表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相應的圖標或請幼兒畫)
師:第三次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呢?(在狐貍頭像旁畫上羽毛及音符,在烏鴉頭像旁畫往下的箭頭。)
師:畫上簡單的圖標,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二、根據結局創編故事,初步運用圖標
師:上當受騙的烏鴉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他發現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師:你覺得狐貍這次還能騙到肉嗎?覺得能的坐這邊,覺得不能的坐那邊。
師:請大家說說理由。
師:看來是各有各的理啊。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請你也給狐貍三次機會,編成一個故事,并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然后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纯蠢蠋煏o你幾顆五星。有信心挑戰嗎?
師:誰愿意到上面與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個故事《狐貍又見烏鴉》(附后),里面講了些什么呢?請看情景表演。
三、接受繼續創編任務,鞏固運用圖標
師:你想對烏鴉說什么?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其實故事還沒完呢,請看這張圖(出示分享圖)。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大家回去再編一編,并用圖標把它表示出來,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故事:狐貍又見烏鴉
話說當年小烏鴉被狐貍騙走了肉以后。又生氣又著急。回到家,烏鴉媽媽安慰他說:“孩子,沒關系,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乖孩子。但你要記住,最美的東西不是羽毛,也不是聲音,而是心靈。”“心靈美有什么好處呢?”“心靈美的人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咦,這不是那只傻得可愛的小烏鴉嗎?哇,還有一塊肉!“嘿嘿。運道真不錯!不過這次不能再用老辦法了,我該想個什么計策再騙到這塊肉呢?”
狐貍眼珠一轉,裝出一副可憐樣兒。說:“我是真心跟您道歉!自從騙走了您的肉,鄰居們都把我當壞人,不跟我說話。就連我的孩子也不理我了!我好后悔啊!”說著,流出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