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心情與味道
一、活動背景:感受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東西。在平時我們會看到幼兒高興時常常是手舞足蹈,言不成句;當(dāng)幼兒難過時則往往詞不達(dá)意或是以淚洗面……為了使幼兒能清晰地、正確地表達(dá)自己在快樂、難過、心酸、酷熱、涼快時候的不同感受,我采用了引導(dǎo)幼兒欣賞畫面及品嘗滋味的方式,旨在通過對具體形象事物的感知和體驗,使內(nèi)心所產(chǎn)生的抽象感受化為有形,從而來激起幼兒說的欲望和興趣。二、活動實錄:(一)活動目標(biāo):1、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體會,能大膽地用連貫清楚的語言來表達(dá)心中的感受。2、初步將滋味與畫面內(nèi)容、看畫心情進(jìn)行聯(lián)系。3、提高根據(jù)自己所感知到的進(jìn)行聯(lián)想的能力,并能耐心地傾聽同伴的講述。(二)活動準(zhǔn)備:1、課件:兩幅圖畫(分別運(yùn)用畫面內(nèi)容和顏色來形成鮮明對比——快樂、傷心);2、學(xué)具:活動前和幼兒收集若干圖畫布置成畫展;甜、酸、苦、辣、涼的食品若干;盆子、小碗若干;毛巾若干。(三)活動過程:1、感知兩幅畫面,體會不同心情:(1)出示兩幅畫面,引起幼兒興趣:師:星期天,老師和小兔一起去參觀了一個畫展,我們還帶回了兩幅畫。(2)說說畫面內(nèi)容,交流看畫感受:師: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兩幅畫分別說了什么?幼1:圖上有小鳥在唱歌,有樹林,有白云和太陽,另一幅畫樹上的葉子也掉光了,小鳥在哭。幼2:在綠綠的樹林中,小鳥們非常快樂地唱歌,太陽公公也很高興,可是,另一幅畫上樹葉也沒有了,小鳥沒有家了,它們難過地哭了,連大地也變得昏昏沉沉的。師:看這兩幅畫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幼1:不一樣。看這一幅畫(指第一幅畫)時我很高興,那一幅畫(指另一幅畫)我不太高興。師:哦,為什么?幼1:因為小鳥在唱歌,他們很快樂,所以我很高興。可是,這幾只小鳥(指另一幅畫上)在哭哭啼啼,所以我也很難過。師:講得真好!誰也想說說自己的心情的呢?幼2:看左邊這幅畫時我感到很愉快,因為畫上的顏色很鮮艷,五顏六色的。看右邊這幅畫時我很,很悲傷,因為畫上一片灰色,看上去不美。師:講得真是太好了!還有誰也想說的呢?幼3:我也看到第一幅畫很高興,第二幅畫很難過。師:講講原因好嗎?幼3:第一幅畫上小鳥都飛來了,第二幅畫上小鳥都飛走了。(評析:教師能運(yùn)用簡短的兩個問題,引發(fā)幼兒熱烈的結(jié)伴交流和互相交流活動,改變了以往由教師一問到底的教育現(xiàn)象,讓幼兒有更多的機(jī)會與人交往、操練,擴(kuò)展自己的語言經(jīng)驗。)2、初步將滋味與畫面內(nèi)容、看畫心情聯(lián)系:(1)嘗一嘗(糖和話梅):師:桌子上的小盆子里有兩樣食品,一起嘗嘗好嗎?(2)說一說:(先討論再提問)師:你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滋味?幼1:我吃了糖,它是甜甜的。幼2:我也吃了糖,它很甜。幼3:我吃了糖和話梅,糖是甜甜的,可是話梅很酸很酸。(用了兩個“很酸”,加重了口氣。)幼4:兩樣?xùn)|西我都吃了,糖是甜滋滋的,話梅酸得不得了,眼淚快掉下來了。師:你吃糖、吃話梅時心情是一樣的嗎?幼:不一樣。幼1:我吃糖的時候心里很高興,吃話梅的時候不怎么高興,有點不想吃!因為話梅太酸了,有點受不了。幼2:我也一樣。吃糖時很高興,話梅太酸了,所以吃的時候有點難受。師:哦,講得太好了!原來吃話梅時的心情很難受的,就象看見了哪一幅畫呢?(教師用手指暗示剛才出示的兩幅畫)幼2:我覺得是第二幅。因為第二幅畫上的小鳥在哭,所以有點像第二幅畫。師:哦,因為小鳥的心情很難受,吃話梅時也很難受,所以就象看到了第二幅畫一樣,是嗎?師:那你們吃糖時的心情就象看到了哪一幅畫呢?幼3:是第一幅畫。因為吃糖時我很高興,看第一幅畫時我也很高興,所以就象看到了第一幅畫一樣。(小朋友不由自主地為幼3鼓起掌來)(3)聽一聽:師:不知道小兔看了這兩幅畫以后的心情是不是和你們一樣?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是怎么說的?放錄音:小朋友你們好!我是小兔。你們看,第一幅畫的空氣多么新鮮,草兒綠油油的,樹兒那么茂盛,小鳥又唱又叫,都紛紛飛來做窩,我和小鳥一樣,心里甜甜的、美美的,象吃了糖果一樣。可是第二幅畫呢,空氣變得不干凈了,樹兒都長不出葉子來了,小鳥飛來飛去找不到可以安家的地方,急得直掉眼淚,我的心里就象吃了話梅一樣酸酸的,真難過。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要使幼兒能正確表達(dá)抽象的感受,我采用了嘗東西、看圖畫、對比心情等方式來引導(dǎo)幼兒感知,從實踐的效果看,幼兒通過一系列的感官體驗后,很容易將難受、高興的心情與話梅、糖、圖畫聯(lián)系起來,無形的東西變得具體直觀了,因此幼兒很快地理解了,興趣也一下子提升了。)3、參觀畫展,繼續(xù)體會:師:剛才看了小兔帶來的兩幅畫,你們想親自去參觀畫展嗎?(2)嘗嘗、看看、找找:師:先嘗嘗桌上小碗中的食品(糖、話梅肉、苦瓜、蒲荷糖、辣油等),說說你嘗到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滋味的?去畫展中找找你嘗到的滋味可以表示哪一幅畫?為什么?幼兒參觀畫展,教師巡回輔導(dǎo),個別提問交流:師:你嘗的東西是什么?是什么滋味?幼1:我嘗了一點點辣油,可辣了。師:那辣辣的滋味可以表示哪一幅畫呢?你找到了嗎?幼1:我找的是這幅“火娃”。因為火娃噴出了很多的火,看上去很熱,吃辣油的時候我也覺得很熱,舌頭上麻麻的,熱辣辣的,所以我找了這幅畫。師:講得很好!那辣辣的滋味還可以表示哪一幅畫呢?再去找找,好嗎?幼1:老師,我又找到了一幅畫。(拉著我的手來到了“憫農(nóng)”畫前)就是這一幅。因為太陽熱辣辣的,農(nóng)民伯伯汗流滿面,皮膚也曬紅了,我看上去覺得很熱。師:那和吃辣油時的感覺一樣嗎?幼1:差不多,吃辣油時我的身體也一下子熱了起來。(說著用手當(dāng)作扇子扇了起來。)幼2:我覺得這幅畫上的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就象我剛才吃的那綠色食品(苦瓜)一樣苦。師:苦瓜好吃嗎?什么滋味?(旁邊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幼1:不好吃。(還做出吐掉的動作)幼2:苦死了!我吃了一點點就不敢吃了。幼3:真不懂事!這種東西吃了對我們身體有好處,良藥苦口!幼4:我是不要吃了。師:哦,小朋友真不錯!這幅畫有的小朋友想用辣辣的滋味表示,有的覺得苦苦的,都可以。(2)說說:師:你嘗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滋味的?找到了哪一幅畫?說說為什么?幼1:我嘗的是清涼糖,找的是“游泳”畫。因為清涼糖吃上去涼涼的,有點透心涼(廣告語都用上了),游泳也很涼快、舒服。師:還有誰也嘗的是涼涼的滋味呢?找的是哪一幅畫呢?幼2:我找的是“雪人”畫。師:你嘗的是什么?也是蒲荷糖嗎?幼2:是的。因為“雪人”是涼涼的,天上又在下雪,吃蒲荷糖也涼涼的,所以找了這幅畫。幼3:我嘗的是巧克力糖,是很甜的。找了“花”這幅畫,因為花很美,看了很高興,吃糖的時候也很高興。幼4:我嘗的是苦瓜,找的是“三毛”畫,因為我覺得三毛的生活很艱苦,他正在吃糨糊,所以我找了這一幅畫。師:誰也找的是這一幅畫呢?嘗的東西一樣嗎?師:哦,三毛的生活多苦呀,他沒有爸爸媽媽,也沒有吃的穿的和玩的,肚子餓了,沒辦法只能吃些刷紙用的糨糊,聽了三毛的故事,你的心里是怎樣的呢?幼:難過,不開心。師:老師的心里也很難受,有點酸酸的,你吃什么時也這樣呢?幼:(異口同聲)話梅。(評析:一種滋味可以表示多幅畫,一幅畫也可以用多種滋味表示,在思維的靈活運(yùn)作中,不僅拓寬了幼兒的感性經(jīng)驗,也使幼兒的語言體現(xiàn)出豐富性和變通性。)4、品嘗滋味,發(fā)散思維:師:我們再來嘗嘗各種滋味,嘗的時候閉上眼睛,你好象看見了什么?和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幼1:我嘗的是辣的,好像看見了爺爺在生爐子。幼2:我嘗的是甜的,好像看見了我們一起去郊游。幼3:我嘗的是苦的,好像看見了一個要飯的。幼4:我嘗了清涼的,就好像我在吃冰棍。幼5:我嘗的是酸的,好像聽了一個很傷心的故事。(評析: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一旦被激發(fā)起來,他們學(xué)習(xí)和自我學(xué)習(xí)的能力就會得到盡情地釋放。依托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語言是可取的。)活動評價:一、鼓勵幼兒多觀察,當(dāng)好引導(dǎo)者:幼兒的信息基本是通過視覺刺激得到的。利用直觀形象、顏色鮮艷夸張的畫面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觀察欲望,教師在幼兒觀察時提出相應(yīng)目標(biāo)、任務(wù),鼓勵幼兒大膽感知,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讓他們對畫面內(nèi)容產(chǎn)生一定的體驗,從而豐富自己的經(jīng)驗,儲備相應(yīng)知識。二、鼓勵幼兒多傾聽,當(dāng)好觀察者:幼兒學(xué)習(xí)語言,首先要學(xué)會傾聽,能夠聽準(zhǔn)確,聽得懂。傾聽的價值不僅是文明習(xí)慣的一種表現(xiàn),還在于它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字詞、語句的途徑,從而通過自我構(gòu)建、自我完善,內(nèi)化為自己的經(jīng)驗,為此,教師應(yīng)注意培養(yǎng)幼兒安靜傾聽老師、同伴交流的習(xí)慣。在活動中,要善于觀察,看他們是否會聽,是否聽得懂,是否認(rèn)真聽,并給予及時地引導(dǎo)、教育。三、鼓勵幼兒多說,當(dāng)好聽眾:我們成人需要特別保護(hù)幼兒運(yùn)用語言交流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們常有意或無意忽視幼兒說話的愿望,久而久之,就使得一部分幼兒成了教師點名發(fā)言的被動的“交往者”。沒有自由,就沒有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在活動中應(yīng)給予孩子更多的機(jī)會去說,說出自己的想法,改變以往問答的語言交流方式,注重給每個孩子說的機(jī)會,要相信他們會在說的過程中越說越準(zhǔn)確,越說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