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我愛《三字經》
(3)總結
“人之初,性本善。”是說我們人剛剛出生的時候,天性都是善良的,都希望自己得到別人的喜愛,也愿意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朋友。
2、性相近,習相遠。
(1)觀察“人猿泰山”圖片
導語:小朋友們看他是誰呀?(泰山)。泰山剛出生的時候和上面畫里的小寶寶是一樣的,但是因為他從小在森林里和大猩猩一起長大,所以他吃飯用手抓著吃,走路也像大猩猩一樣(讓幼兒模仿)。如果泰山從小在爸爸媽媽的愛護下長大,和小朋友們一樣上幼兒園、上小學,那他長大了以后可能會做什么呢?(科學家、老師等)
(2)觀察“教師醫生”圖片
導語:圖上畫的是什么?(醫生、老師)如果泰山從小在爸爸媽媽的照顧下和小朋友們一樣上幼兒園、上小學,那他長大了是不是可能會當醫生當老師呢?
(3)總結
“性相近,習相遠”告訴我們,人的天性本來差不多,但因為在不一樣的環境里長大,所以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同。
3、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1)提問引導
導語:那如果這個小寶寶(看“小寶寶”圖片)的爸爸媽媽每天在家吵架,還總打罵小寶寶,小寶寶上學以后不聽老師的話、不認真聽講,上課睡大覺,那小寶寶長大了還能當老師當醫生嗎?
只有爸爸媽媽、老師都給小寶寶做好的榜樣,好好的照顧他、教育他,再加上小寶寶自己認真努力學習,他才能越來越好,長大了當老師、當醫生對嗎?
(2)總結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沒有好的教育,那么他善良的天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專心的教育他。
4、總結
小朋友們老師剛剛把《三字經》前四句話的意思告訴了你們,小朋友們學習了這四句話以后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呢?(好好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五)聽兒歌
導語:老師用《三字經》的前四句話編了一個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們愿意和老師一起聽一聽嗎?(放音樂)。
小朋友們這首兒歌好聽嗎?那讓我們再聽一遍,這一遍小朋友們可以試著跟著唱一唱。
教學延伸: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三字經》的前四句,那我們回家以后教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