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精選12篇)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放棄,生命最重要。
2、觀察畫面,積極參加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繪本PPT(文字)、音樂背景、游戲“木頭人”、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設計思路:
這是一個依據圖畫書來開展的關于人與人相處的價值認知的教學活動。《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講述了發生在鴨子和天鵝這對朋友之間的故事。鴨子靈巧又勇敢,天鵝可愛又執拗,它們閑來沒事喜歡一起玩,但又總是會為了一些小事起摩擦,猶如幼兒之間的交往。令人感動的是,在危急時刻,它們依然最看重自己的朋友,讓我們體會到朋友情誼的可貴。
教學中游戲情境的設計,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受到故事情節本身帶來的樂趣,還能從中感受到規則的力量和堅持的可貴,更能體會到現實生活中友情帶來的溫暖。
大班幼兒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活動中我用生動的圖案、符號代替文字,反復多次出現,引導幼兒觀察、讀懂其含意,并深刻感受故事主題,以此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PPTj——鴨子和鵝
2、提問: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朋友,他們是誰?
3、師出示漢字 —— 天鵝、鴨子,提問:究竟哪知是天鵝?哪只是鴨子?
(有什么不一樣?從哪里看出來是天鵝?)
小結:天鵝的脖子比較細長;天鵝的頭上長著一個“肉瘤”。
二、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過渡語:天鵝和鴨子經常在一起玩,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1、播放PPTk,師:但是有一天,他們兩個吵架了,一個說自己很棒,另一個也說自己很棒!
2、提問:為什么它們會認為自己很棒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3、播放PPTl、m——游泳、飛翔,提問:它們在干什么?誰贏了?
過渡語:比游泳,鴨子贏了;比飛翔,天鵝贏了。所以它們決定繼續比賽,而且要比大家都會的,因為這樣才公平。
5、提問:你覺得它們要比什么?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會比些什么?(跳繩)
6、師:可以比的東西太多了,天鵝和鴨子商量了很久,終于決定好比什么了,天鵝說:我們比木頭人吧,怎么樣都不能動,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鴨子同意了。
7、PPT——四幅連續的畫面
師:蜜蜂、烏鴉、兔子都來了,可是,他們倆一根羽毛都不能動!
過渡語:顯然,鴨子和鵝都是木頭人的高手,他們都能保持一動都不動。那木頭人的游戲你們玩過嗎?怎么玩的?
三、師幼玩木頭人游戲,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1、要求:1)、講完最后一句兒歌的時候就不能再動了;
2)、找兩個搗亂的小朋友,不能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體。
2、幼兒玩游戲一次。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保持不動?(越簡單的動作越能保持不動)
3、師:剛才鴨子和鵝在比賽的時候,他們心里還一直想著一句話: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所以除了做簡單的動作,心里還要想一句話。
3、再次玩游戲一次,做一個簡單的動作保持不動。
提問:心里想什么?
四、閱讀繪本,知道遇到危險時要懂得放棄。
1、PPT?
師:這時一陣風吹來,他們都告訴自己一根羽毛都不能動。(圖示)
2、師:從現在開始你們來喊停,什么時候該結束了?
3、PPT⑨,提問:該結束了嗎?為什么?(狐貍要來了)想對他們說什么?
提問:該逃了。但是比賽,該怎么辦?
小結:贏得比賽是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過渡語:可惜,鴨子和鵝沒這么覺得,他們心想:只要我再堅持一會兒,說不定我就贏了,不能動,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4、PPT⑩,師:狐貍越走越近,越走越近,猛地張開大口,剛準備把天鵝吃下去,就在這個時候,
提問:這時候誰該動了?
小結:在發生危險的時候,怎么能放棄朋友呢?
5、PPT11——鴨子救了天鵝
師:鴨子說,朋友恭喜你!你贏了。
提問:你覺得誰贏了?
小結:其實他們倆都贏了。天鵝贏在堅持到底,而鴨子贏在很勇敢!
提問:你喜歡這對朋友嘛?故事的名字該叫什么呢?
師:其實故事里講過很多遍——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五、交流延伸
師:生活中也有像鴨子一樣勇敢的朋友會保護你,有像天鵝一樣一只陪你玩的朋友嗎?和你的朋友手拉手一起去玩吧。
活動反思:
活動后,發現孩子很能干,很多道理在活動一半的時候講述了出來,由于預設的回答在活動最后,因此活動過程中對孩子的回答沒能及時深入的重視和引導。如在問當狐貍要將鵝扔進鍋里的時候,鴨子會怎么做?這時候裘鑫小朋友就很完整的講了:鴨子會去救鵝,因為好朋友之間的友誼是最重要的,不能讓鵝死掉!老師在孩子回答后就只是進行了肯定,沒有進一步的探討,如可以說:在朋友有危險的時候,任何事情都不重要,生命才最重要,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可以將書中的哲理再挖深一點。
從幼兒的提問上來說,應該鼓勵幼兒大膽猜猜、說說。但是活動中并沒有重點展開或是體現,沒有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去想象天鵝和鴨子比賽時的緊張神態和激動的心情。而是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示PPT,設計活動時欠考慮。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2.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知道放棄,因為朋友重于冠軍。
活動準備:課件、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活動設計:
活動時間: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成老師想和大家進行一場比賽,你們敢和我比一比嗎?咱們先來比比誰的聲音最動聽:小朋友們好!小朋友們的聲音真動聽。你們贏了。我還想和你們比比誰坐得最端正,哇!你們坐得真端正呀,我又輸了,唉!
2.出示ppt——鴨子和鵝的圖片
今天,除了我和大家一起玩,還有兩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你們認識它們嗎?(鵝和鴨子)到底哪只是鴨子哪只是鵝呢?你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
教師及時小結:羽毛的顏色不同、個子高矮不同、脖子的長短、額頭上有無肉瘤、翅膀不同等等。
二、理解繪本內容
1.鵝和鴨子原本就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們吵架了,為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老師講故事)
鴨子說:“鵝,你知道嗎,我可是一名了不起的運動健將。”
鵝說:“你?還不錯,可是我比你棒!”
“我棒!”“我棒!”“我比你棒!”“我是最棒的!”
2.比游泳、飛
它們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說自己是最棒的,于是它們決定比一比。仔細看一看,它們比了什么?結果又怎樣?
它們決定比游泳,看誰先到達終點,誰游得快?誰贏了這場比賽呢?鵝不服氣,它們決定再比一比誰飛得高,誰贏了?現在比賽進行了兩個回合,誰贏了?現在一比一,打了個平手,它們決定再比一次,鵝說比游泳不公平,鴨子說比飛不公平,到底比什么才公平呢?你們來幫它們想一想。(對幼兒的回答及時給與不同的肯定)
最后鴨子想了想說:“咱們來玩木頭人的比賽吧!”你們玩過木頭人的游戲嗎?那怎樣才能算贏呢?
鴨子對鵝說:“不能說話,不能動,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誰贏了誰就是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中的冠軍。”讓我們來當裁判,看看誰是最后的冠軍,比賽開始了。
五幅連續畫面
老師講故事:蜜蜂來了、兔子來了、烏鴉來了。小動物們心里想什么呢?
可讓幼兒一起說一說。
在比賽過程中有誰來干擾它們的呢?鴨子和鵝動了嗎?現在比賽決出勝負
了嗎?那怎么辦?鴨子和鵝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你們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嗎?那我們也來和它們一起玩玩木頭人的游戲吧。
三、玩木頭人游戲
1.隨音樂做動作: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老師故意逗引小朋
友(撓癢癢、搖手、吹氣)
2.你在玩游戲時心里在想什么?我要采訪一下小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能
保持不動?
3.聽了高手們地經驗,小朋友們肯定會玩的更好,這次我們要做個好看的
動作保持不動,能行嗎?師問:你做的什么動作?
4.這回能堅持的小朋友們更多了,其實取得進步也是一種勝利呦!我們小
朋友們的比賽結束了,鴨子和鵝的比賽進行的怎么樣呢?我們來猜一猜:誰會贏?支持鴨子的請舉手,支持鵝的請舉手,我來數一數。
四、狐貍來了
這是一陳大風來了,大風將鵝吹進蒲公英的花叢里,老師接著講故事。
1.游戲進行了那么久,鴨子和鵝動了嗎?看,誰來了?現在能動了嗎?為
什么蜜蜂、小兔、烏鴉來了都沒有動,怎么狐貍一來就要動了呢?你想對它們說什么呢?但是現在在比賽,怎么辦?
2.可是鴨子是怎么想的呢?鴨子用眼角瞄了一眼鵝,鵝一動也沒動,鴨子
心里想:那我也不能動。
3.狐貍將它們放在口袋里準備帶回家,它們動了嗎?(沒有動,就連一根
羽毛也沒有動)
4.狐貍回到洞里準備煮湯了,這時候比賽改結束了嗎?為什么?你想對它
們說什么?可是鴨子和鵝還是一動也不動,就連一根羽毛也沒有動,到現在它們還想著比賽呢。
5.啊呀!不好了,發生什么事情了?(狐貍要吃掉鵝了)接下來會吃掉誰
呢?如果你是鴨子,你會怎么想?那比賽還要不要呢?鴨子又會怎么做呢?(你真是一個勇敢的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怎么能放棄朋友呢?)是比賽重要還是生命更重要?我們看看,在這緊要關頭,鴨子又是怎么做的?
6.老師接著講故事:眼看鵝就要進鍋了,鴨子為了就朋友,不顧一切沖上前
去等等。
7.朋友和解
你們覺得誰贏了?為什么?我覺得它們兩個都贏了,鵝贏在堅持到底,鴨
子贏在勇敢救朋友。
故事結局很完美呢,看它們在干什么?狐貍的廚藝還是很不錯的,瞧它們
吃的多開心呀。你喜歡這對朋友嗎?這個故事就藏在這本書里,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其實故事里已講過很多遍了——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五、活動延伸
生活中你有好朋友嗎?有像一樣保護你幫助你的朋友嗎?他們是誰?你們
是怎么玩的?(看來小朋友們之間要互相幫助、相親相愛)有像鵝一樣一只陪你玩的朋友嗎?和好朋友一起玩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請幼兒相互討論交流,請個別幼兒回答)有這么多的好朋友,真為你們感到高興,你們要好好真系呦!
六、結束活動
好了,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出去玩玩吧!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撕、剪、貼、畫制作“木頭人”,并做出各種動作造型,引發幼兒對美工的興趣。
2.培養幼兒大膽制作,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二.活動準備:
1長方形各色紙
2糨糊
3抹布
4剪刀
5卡通粘貼紙
6水彩筆
7蠟筆
8范例兩個木頭人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游戲木頭人要求幼兒做出各種動作。
邊念兒歌邊游戲(三、三、三,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動,還有一個不許笑!幼兒擺出動作后,老師鼓勵,描述動作造型,加深幼兒對動作的印象。
2.出示范例,學變動作造型:
(1)幼兒表演動作造型
你們做的動作真棒!誰來表演給大家看?(幼兒做動作)老師這兒有一個木頭人(出示范例)你能把你的這個動作教給我的木頭人嗎?(幼兒把范例的木頭人擺出自己的動作的造型。)
(2)分別請幾名幼兒表演。(誰還愿意來表演?把動作教給木頭人。)提示幼兒可以兩個木頭人一起做動作。
3.學習制作“木頭人”
你們想也要一個會做各種動作的木頭人嗎?
(1)木頭人的身體用哪一張紙合適呢?你把它找出來。想一想,怎樣把它做成身體?
對折再對折,撕出手臂,撕到肩膀停住。折出肩膀,用糨糊粘住(幼兒試做,老師指導)。
(2)找一張合適做木頭人腿的紙,想一想,怎么做?
對折,撕出兩條腿。分開兩條腿,折平。粘在身體下面。
(3)取一張白紙,你可以畫上各種樣子的臉,畫上頭發。可以畫女孩,可以畫男孩,也可以畫上次我們畫的水果,車子等奇怪的娃娃。
(4)在空的地方畫圓圓的手、腳。畫好后,剪下來裝在身體上。
(5)你還可以個他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水彩筆、蠟筆、粘紙(出示材料),你們想怎樣打扮都行。
(6)木頭人做好以后,你來教他做一個和別人不一樣動作,貼在墻上,我們來比賽哪個木頭人的動作最好玩。
4.幼兒制作,巡回指導:
(1)幫助鼓勵能力差的幼兒制作
(2)指導幼兒做出各種動作造型。
(3)鼓勵幼兒結伴組合做動作
5.評價作品:老師和幼兒一起參觀,討論木頭人們在做什么。請幼兒相互介紹。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依據圖畫書來開展的關于人與人相處的價值認知的教學活動。《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講述了發生在鴨子和天鵝這對朋友之間的故事。鴨子靈巧又勇敢,天鵝可愛又執拗,它們閑來沒事喜歡一起玩,但又總是會為了一些小事起摩擦,猶如幼兒之間的交往。
令人感動的是,在危急時刻,它們懂得放棄比賽,保全生命,并依然最看重自己的朋友,讓孩子們體會到生命和友情的可貴。教學中游戲情境的設計,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受到故事情節本身帶來的.樂趣,還能從中感受到規則的力量和堅持的可貴。
大班幼兒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活動中我注重引導幼兒觀察書中生動的畫面、并以恰當的符號代替文字,反復多次出現,讓幼兒充分觀察,讀懂畫面的含意。同時通過恰當的引導讓幼兒深刻感受故事主題,獲取情感的認知。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培養閱讀興趣。
2、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懂得堅持不懈很重要但適時放棄,保護生命更重要。
活動準備: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的課件;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介紹角色,引起興趣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朋友,它們是誰呢?你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
(ppt出示文字:“天鵝”和“鴨子”)
教師小結:只要認真觀察圖畫并且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部分就能區分天鵝和鴨子。
本環節思考:仔細的觀察畫面,分辨這兩個朋友的細微的不同,學會用閱讀圖案、文字的方法來讀懂文本內容,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
二、觀察理解,大膽講述
1、播放課件,猜測情節
師:你看到圖上發生了什么事?
2、 觀察畫面,理解角色的心理并大膽講述。
(1)播放天鵝和鴨子比賽的圖片(兩張)
師:它們正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2)提問:比賽什么才公平?
(3)繼續欣賞故事,講述天鵝和鴨子比賽 “木頭人”游戲的經過。
a、提問:玩“木頭人”游戲,怎樣算勝,怎樣算輸?
師小結:不能說話,不能動,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誰贏了誰就是冠軍。
b、出示天鵝和鴨子比賽 “木頭人”游戲的經過的連續畫面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動物們心里想什么呢?天鵝和鴨子的心里在想什么?
教師小結:小朋友很棒,學會了根據圖書的線索猜想小動物心里的想法、故事情節的發展。
本環節思考: 看圖講述、看圖聽賞、回想討論相結合,通過形象的符號幫助幼兒掌握圖畫書中重復出現的重點句式,并嘗試用同樣的句式表達,將口頭語言與圖畫書書面信息對應起來。激發幼兒參與閱讀的興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
三、游戲體驗,分享經驗
本環節思考:游戲體驗——為主題的理解推波助瀾。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情感體驗
四、繼續理解,體驗情感
1、觀看ppt提問:比賽該結束了嗎?為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2、觀看ppt提問:發生了什么事?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小結:比賽贏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本環節思考:看圖關注緊張情節,集中精力關注事件
五、交流討論,提升情感
1、提問:在最關鍵的時刻誰動了?
小結:自己的生命重要,朋友的生命也同樣重要。
2、講述故事的結尾
討論:你覺得誰是冠軍?你喜歡誰?
3、 提問:這么有趣的故事該叫什么名字好呢?為什么?共3頁,當前第1頁123
本環節思考: 交流討論獲得對于主題思想的理解,恰當的引導,啟發幼兒獲取情感認知。
活動延伸: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即將過去了,你在幼兒園有像鴨子一樣的好朋友嗎?
好書分享活動:好書告訴我們許多好的故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并把好的圖畫書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近年來,大家對于早期閱讀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早期閱讀當中應該說最為有效的是親子閱讀。我們都期待孩子可以在成人慢慢的帶領之后,慢慢脫離成人的攙扶,可以自主的閱讀。所以,早期閱讀我們給予孩子一些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最終自主閱讀。
而我們的閱讀教學最終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提升他的閱讀能力。所以,我個人理解早期閱讀教學要達到三個目標:第一就是使孩子可以有這能力來讀懂文本的內容;第二在讀文本的過程當中,可以理解主題思想;
第三我們要讓孩子學習書面語言,因為書畢竟是文學藝術。
最初看到《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這本圖畫書的時候,只是覺得內容很好笑、很滑稽,但是仔細的品讀起來,其中卻蘊含著濃濃的朋友情,具有非常好的教育價值。因此,我把這個圖畫書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啟發幼兒在閱讀圖畫書中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知道擁有朋友的珍貴。故結合閱讀教學的總目標和這本圖畫書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置為:
1、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培養閱讀興趣。
2、 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懂得堅持不懈很重要但適時放棄,保護生命更重要。
為了使活動即討孩子喜歡,又能有效達到我的教育目標。我考慮運用多種形式吸引孩子,投入我們的活動,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而在執教的過程中,我不僅再次感受到了圖畫書對于孩子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讓我對圖畫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剖析圖畫書畫面,挖掘教育價值。
我們都知道圖畫書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設計活動前,除了要對圖畫書的教育價值進行分析,還要對圖畫書的每一幅畫面進行價值剖析,刪去不必要的畫面,并對重要的畫面進行分析,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教育價值,可以讓孩子從畫面中獲取什么。
比如在這個圖畫書當中,我們事先根據活動的需要對圖畫書的內容進行了刪減,并對留下來的畫面進行了分析,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天鵝和鴨子比賽的畫面,感受他們堅持到底的精神以及鴨子對天鵝的朋友情。
當然在觀察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側重點和觀察的策略,比如比賽游泳和比賽飛翔的畫面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孩子快速瀏覽,然后幼兒進行回想講述,這樣即可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能節約時間;又如兔子和烏鴉來搗亂的畫面,畫面比較豐富且生動,可以給幼兒很多的觀察和講述的空間,所以我重點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畫面的內容并進行講述,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是給了幼兒表達的機會。
2、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興趣,體驗情感。
在一般的圖畫書教學中,我們常常通過提問、引導等語言幫助幼兒體驗故事的情感。有點類似于看圖講述,但是過多的提問容易而在本次活動中打攪孩子了解書中的事件的發展的過程的這個熱情,而且主題的理解還不能只談談好了,因為談談他無法將這些良好的品質和思想落實到他的行動當中。所以除了看圖講述的形式以外,我還采用了聽圖欣賞、回想討論等形式之外,我還考慮從孩子理解主題更為深刻的形式——體驗來進行。
而這個體驗在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形式是玩一玩,動一動,讓孩子來玩一玩動一動。比如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堅持到底的不容易,我們設計了游戲環節,讓幼兒玩一玩“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親身的游戲體驗,感受在游戲中堅持一動不動的辛苦,讓幼兒知道做事情只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游戲的形式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能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情感體驗,這比單純的說教要容易接受。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這是一本非常輕松有趣的繪本故事,同時里面也蘊含著幾分嚴肅的意味。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較勁的行為,往往會為了一點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有的甚至還要“反目”。雖然孩子好勝心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是好事。但時下孩子在父母有形無形的引導下,似乎已將較勁的行為生活化了,什么都要一比高下,就如故事中的天鵝和鴨子一樣比來比去,各有長短,這是常理。但有的孩子太在意輸贏的結果,往往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堅持,什么時候要放棄。對于這種不健康的較真心理,正好有這么一本合適的書幫孩子們釋懷,我想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能夠讓我們的孩子明白,什么樣的成功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冠軍,在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活動目標:1.閱讀畫面,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享受閱讀的樂趣。2.體驗堅持做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堅持才有可能獲得成功。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渴望擁有更多的朋友。活動準備:ppt活動過程: 一、閱讀故事封面,猜測故事情節。1.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兩位新朋友。它們是誰?你是怎么分清楚的?2.猜猜它們為什么吵架?二、閱讀繪本,理解故事情節。1.欣賞故事開頭:(1)你看到它們比了什么?結果怎么樣?(2)比什么才公平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2.理解、討論故事情節:(1)你們玩過木頭人的游戲嗎?怎么玩?(提示木頭人兒歌)(2)我們也來試試,看誰堅持的時間更久?(玩第一次)(3)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堅持的時間更長一些?(玩第二次)(4)看,發生了什么事?如果你覺得比賽要停止了,請提醒一下這兩位朋友。(5)狐貍打算干什么?比賽要不要結束了?為什么?(6)你看到了什么?比賽要不要結束了?是比賽第一名重要還是生命重要?(7)狐貍在干嘛?這時要不要動了?(8)情況越來越危急了,這時候誰必須得動了?(9)你覺得這場比賽到底是誰贏了?3.小結:天鵝贏了,贏的是比賽,可是鴨子贏了,贏的是勇敢,贏的是朋友的心。朋友的生命比游戲的輸贏重要,為了朋友輸掉了比賽,不算輸。三、延伸:在你的身邊,有沒有像鴨子這樣的朋友,在你無聊的時候會陪你玩游戲,當你遇到困難了,會奮不顧身地出來救你?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2.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知道放棄,因為朋友重于冠軍。
活動準備:
課件、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PPT--鴨子和鵝的圖片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你們認識它們嗎?(鵝和鴨子)到底哪只是鴨子哪只是鵝呢?你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
教師及時小結:羽毛的顏色不同、個子高矮不同、脖子的長短、額頭上有無肉瘤、翅膀不同等等。
二、理解繪本內容
1.鵝和鴨子原本就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們吵架了,為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老師講故事)"
2.比游泳、飛師:鴨子說比飛不公平,到底比什么才公平呢?你們來幫它們想一想。(對幼兒的回答及時給與不同的肯定)
3.五幅連續畫面老師講故事:蜜蜂來了、兔子來了、烏鴉來了。小動物們心里想什么呢?
可讓幼兒一起說一說。
在比賽過程中有誰來干擾它們的呢?鴨子和鵝動了嗎?現在比賽決出勝負了嗎?那怎么辦?鴨子和鵝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你們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嗎?那我們也來和它們一起玩玩木頭人的游戲吧。
三、玩木頭人游戲
1.隨音樂做動作: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老師故意逗引小朋友(撓癢癢、搖手、吹氣)
2.聽了高手們地經驗,小朋友們肯定會玩的更好,這次我們要做個好看的動作保持不動,能行嗎?
師問:你做的什么動作?
四、狐貍來了
1.游戲進行了那么久,鴨子和鵝動了嗎?看,誰來了?現在能動了嗎?為什么蜜蜂、小兔、烏鴉來了都沒有動,怎么狐貍一來就要動了呢?你想對它們說什么呢?但是現在在比賽,怎么辦?
2.可是鴨子是怎么想的呢?鴨子用眼角瞄了一眼鵝,鵝一動也沒動,鴨子心里想:那我也不能動。
3.啊呀!不好了,發生什么事情了?(狐貍要吃掉鵝了)接下來會吃掉誰呢?如果你是鴨子,你會怎么想?那比賽還要不要呢?鴨子又會怎么做呢?(你真是一個勇敢的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怎么能放棄朋友呢?)是比賽重要還是生命更重要?我們看看,在這緊要關頭,鴨子又是怎么做的?
4.老師接著講故事:眼看鵝就要進鍋了,鴨子為了就朋友,不顧一切沖上前去等等。
5.朋友和解你們覺得誰贏了?為什么?我覺得它們兩個都贏了,鵝贏在堅持到底,鴨子贏在勇敢救朋友。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這是一個依據圖畫書來開展的關于人與人相處的價值認知的教學活動。《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講述了發生在鴨子和天鵝這對朋友之間的故事。鴨子靈巧又勇敢,天鵝可愛又執拗,它們閑來沒事喜歡一起玩,但又總是會為了一些小事起摩擦,猶如幼兒之間的交往。令人感動的是,在危急時刻,它們懂得放棄比賽,保全生命,并依然最看重自己的朋友,讓孩子們體會到生命和友情的可貴。教學中游戲情境的設計,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受到故事情節本身帶來的樂趣,還能從中感受到規則的力量和堅持的可貴。大班幼兒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活動中我注重引導幼兒觀察書中生動的畫面、并以恰當的符號代替文字,反復多次出現,讓幼兒充分觀察,讀懂畫面的含意。同時通過恰當的引導讓幼兒深刻感受故事主題,獲取情感的認知。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培養閱讀興趣。
2.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懂得堅持不懈很重要但適時放棄,保護生命更重要。
活動準備: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的課件;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介紹角色,引起興趣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朋友,它們是誰呢?你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
(ppt出示文字:“天鵝”和“鴨子”)
教師小結:只要認真觀察圖畫并且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部分就能區分天鵝和鴨子。
本環節思考:仔細的觀察畫面,分辨這兩個朋友的細微的不同,學會用閱讀圖案、文字的方法來讀懂文本內容,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
二、觀察理解,大膽講述
1.播放課件,猜測情節
師:你看到圖上發生了什么事?
2. 觀察畫面,理解角色的心理并大膽講述。
(1)播放天鵝和鴨子比賽的圖片(兩張)
師:它們正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2)提問:比賽什么才公平?
(3)繼續欣賞故事,講述天鵝和鴨子比賽 “木頭人”游戲的經過。
a.提問:玩“木頭人”游戲,怎樣算勝,怎樣算輸?
師小結:不能說話,不能動,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誰贏了誰就是冠軍。
b.出示天鵝和鴨子比賽 “木頭人”游戲的經過的連續畫面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小動物們心里想什么呢?天鵝和鴨子的心里在想什么?
教師小結:小朋友很棒,學會了根據圖書的線索猜想小動物心里的想法、故事情節的發展。
本環節思考: 看圖講述、看圖聽賞、回想討論相結合,通過形象的符號幫助幼兒掌握圖畫書中重復出現的重點句式,并嘗試用同樣的句式表達,將口頭語言與圖畫書書面信息對應起來。激發幼兒參與閱讀的興趣,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
三、游戲體驗,分享經驗
本環節思考:游戲體驗——為主題的理解推波助瀾。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情感體驗
四、繼續理解,體驗情感
1.觀看ppt提問:比賽該結束了嗎?為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2.觀看ppt提問:發生了什么事?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小結:比賽贏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本環節思考:看圖關注緊張情節,集中精力關注事件
五、交流討論,提升情感
1.提問:在最關鍵的時刻誰動了?
小結:自己的生命重要,朋友的生命也同樣重要。
2.講述故事的結尾
討論:你覺得誰是冠軍?你喜歡誰?
3. 提問:這么有趣的故事該叫什么名字好呢?為什么?
本環節思考: 交流討論獲得對于主題思想的理解,恰當的引導,啟發幼兒獲取情感認知。
活動延伸
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即將過去了,你在幼兒園有像鴨子一樣的好朋友嗎?
好書分享活動:好書告訴我們許多好的故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圖書并把好的圖畫書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近年來,大家對于早期閱讀都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早期閱讀當中應該說最為有效的是親子閱讀。我們都期待孩子可以在成人慢慢的帶領之后,慢慢脫離成人的攙扶,可以自主的閱讀。所以,早期閱讀我們給予孩子一些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最終自主閱讀。而我們的閱讀教學最終是為了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提升他的閱讀能力。所以,我個人理解早期閱讀教學要達到三個目標:第一就是使孩子可以有這能力來讀懂文本的內容;第二在讀文本的過程當中,可以理解主題思想;第三我們要讓孩子學習書面語言,因為書畢竟是文學藝術。
最初看到《一根羽毛也不能動》這本圖畫書的時候,只是覺得內容很好笑、很滑稽,但是仔細的品讀起來,其中卻蘊含著濃濃的朋友情,具有非常好的教育價值。因此,我把這個圖畫書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啟發幼兒在閱讀圖畫書中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知道擁有朋友的珍貴。故結合閱讀教學的總目標和這本圖畫書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設置為:1.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圖畫書內容,培養閱讀興趣。2. 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3.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懂得堅持不懈很重要但適時放棄,保護生命更重要。
為了使活動即討孩子喜歡,又能有效達到我的教育目標。我考慮運用多種形式吸引孩子,投入我們的活動,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而在執教的過程中,我不僅再次感受到了圖畫書對于孩子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讓我對圖畫書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剖析圖畫書畫面,挖掘教育價值。
我們都知道圖畫書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設計活動前,除了要對圖畫書的教育價值進行分析,還要對圖畫書的每一幅畫面進行價值剖析,刪去不必要的畫面,并對重要的畫面進行分析,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教育價值,可以讓孩子從畫面中獲取什么。比如在這個圖畫書當中,我們事先根據活動的需要對圖畫書的內容進行了刪減,并對留下來的畫面進行了分析,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天鵝和鴨子比賽的畫面,感受他們堅持到底的精神以及鴨子對天鵝的朋友情。當然在觀察的時候我們也要注重側重點和觀察的策略,比如比賽游泳和比賽飛翔的畫面相對比較簡單,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起讓孩子快速瀏覽,然后幼兒進行回想講述,這樣即可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還能節約時間;又如兔子和烏鴉來搗亂的畫面,畫面比較豐富且生動,可以給幼兒很多的觀察和講述的空間,所以我重點引導幼兒自己去觀察畫面的內容并進行講述,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是給了幼兒表達的機會。
2.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激發興趣,體驗情感。
在一般的圖畫書教學中,我們常常通過提問、引導等語言幫助幼兒體驗故事的情感。有點類似于看圖講述,但是過多的提問容易而在本次活動中打攪孩子了解書中的事件的發展的過程的這個熱情,而且主題的理解還不能只談談好了,因為談談他無法將這些良好的品質和思想落實到他的行動當中。所以除了看圖講述的形式以外,我還采用了聽圖欣賞、回想討論等形式之外,我還考慮從孩子理解主題更為深刻的形式——體驗來進行。而這個體驗在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形式是玩一玩,動一動,讓孩子來玩一玩動一動。比如為了讓幼兒感受到堅持到底的不容易,我們設計了游戲環節,讓幼兒玩一玩“山上有個木頭人”的游戲,引導幼兒通過親身的游戲體驗,感受在游戲中堅持一動不動的辛苦,讓幼兒知道做事情只有堅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游戲的形式不僅能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能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獲取情感體驗,這比單純的說教要容易接受。
4.恰當的引導,啟發幼兒獲取情感認知。
在繪本教學中,教師適時的引導對于幼兒獲取情感認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對幼兒的回應作出價值判斷,然后適時的引導,及時抓住有價值的信息,讓幼兒理解活動的內容。比如在活動的最后,幼兒討論天鵝和鴨子誰是冠軍的時候,大家各自說出了意見,出現了分歧,甚至有的幼兒說“就算丟了性命也不能放棄比賽時”,有的幼兒表示了不同的意見,這個時候,我放手讓他們為此進行辯論,也許他們自己在辯論的時候就能發現朋友的珍貴,生命遠遠比一場比賽要重要許多,這樣比老師簡單的總結效果要好。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天鵝、鴨子的心理變化并大膽講述故事情節。
2。 感受朋友間的情誼,活動“生命和友誼比冠軍重要”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ppt、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活動過程:
1。觀察故事封面,猜測故事情節。
(1)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兩位朋友,天鵝和鴨子,誰能說一說他們有的什么不同?
(2)天鵝和鴨子是一對好朋友,經常在一起玩,今天又在一起了,猜猜它們在說什么?
(3)它們決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誰最棒?它們分別比了什么?結果怎么樣?
2。仔細閱讀繪本,理解故事情節。
(1)閱讀繪本前一段,理解故事情節。
①比什么才公平?誰能幫它們出出主意?
②它們商量了一會,決定玩木頭人游戲定輸贏。
(2)通過木頭人游戲,學會堅持。
①你們玩過木頭人游戲嗎?游戲規則是什么?它們的木頭人游戲規則也是這樣,其中有一條很重要,你看懂了嗎?(云記號: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②比賽開始了,看看誰來了?還有誰來了?發生了什么事?誰愿意選一幅你喜歡的說說。(有的……有的……還有點)天鵝和鴨子動了嗎?
③天鵝和鴨子真厲害,這么多動物來了,它們也沒有受影響,我們也一起來試試吧!
④比賽結束了,沒有堅持住的小朋友是什么原因?贏了比賽的小朋友有秘訣嗎?
小結:要想贏得比賽或者做成功一件事,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到底。
(3)閱讀繪本后一段,認識生命和朋友的可貴。
①現在再讓我們看看天鵝和鴨子,它們堅持住了嗎?
②比賽還在進行中,又發生了什么事?天鵝和鴨子應該怎么做?你會對它們說什么?
③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覺?(恐懼、害怕)
④看,狐貍干嘛了?天鵝呢?這時候鴨子動了嗎?鴨子終于動了,它是怎么想的?
⑤狐貍逃跑了,兩個好朋友喝著這鍋美美的湯,心里可高興了。
3。 師幼共同探討,提升故事情感。
(1) 比賽結束了,你覺得最后誰贏了?為什么?
(2) 你們認為比賽重要還是生命重要?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內容,感受鴨子和鵝的堅持不懈。
2、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懂得在堅持不懈的同時,遇到危險也要知道放棄,因為朋友重于冠軍。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PPT——鴨子和鵝的圖片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兩位新朋友,它們是誰呢?你們認識它們嗎?(鵝和鴨子)到底哪只是鴨子哪只是鵝呢?你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
教師及時小結:羽毛的顏色不同、個子高矮不同、脖子的長短、額頭上有無肉瘤、翅膀不同等等。
二、理解繪本內容1、鵝和鴨子原本就是一對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們吵架了,為什么呢?我們來聽一聽。(老師講故事)"
2、比游泳、飛師:鴨子說比飛不公平,到底比什么才公平呢?你們來幫它們想一想。(對幼兒的回答及時給與不同的肯定)
3、五幅連續畫面老師講故事:蜜蜂來了、兔子來了、烏鴉來了。小動物們心里想什么呢?
可讓幼兒一起說一說。
在比賽過程中有誰來干擾它們的呢?鴨子和鵝動了嗎?現在比賽決出勝負了嗎?那怎么辦?鴨子和鵝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你們也是玩木頭人的高手嗎?那我們也來和它們一起玩玩木頭人的游戲吧。
三、玩木頭人游戲
1、隨音樂做動作: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老師故意逗引小朋友(撓癢癢、搖手、吹氣)
2、聽了高手們地經驗,小朋友們肯定會玩的更好,這次我們要做個好看的動作保持不動,能行嗎?師問:你做的什么動作?
四、狐貍來了
1、游戲進行了那么久,鴨子和鵝動了嗎?看,誰來了?現在能動了嗎?為什么蜜蜂、小兔、烏鴉來了都沒有動,怎么狐貍一來就要動了呢?你想對它們說什么呢?但是現在在比賽,怎么辦?
2、可是鴨子是怎么想的呢?鴨子用眼角瞄了一眼鵝,鵝一動也沒動,鴨子心里想:那我也不能動。
3、啊呀!不好了,發生什么事情了?(狐貍要吃掉鵝了)接下來會吃掉誰呢?如果你是鴨子,你會怎么想?那比賽還要不要呢?鴨子又會怎么做呢?(你真是一個勇敢的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怎么能放棄朋友呢?)是比賽重要還是生命更重要?我們看看,在這緊要關頭,鴨子又是怎么做的?
4、老師接著講故事:眼看鵝就要進鍋了,鴨子為了就朋友,不顧一切沖上前去等等。
5、朋友和解你們覺得誰贏了?為什么?我覺得它們兩個都贏了,鵝贏在堅持到底,鴨子贏在勇敢救朋友。
活動反思: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是一個簡單得再簡單不過的故事,是一個單純再單純不過的故事。故事中的鴨子和鵝,比來比去,各有長短,但是他們非得比個高下,甚至連不動都可以比得這么認真,蜜蜂來了,兔子來了,烏鴉來了,風來了,他們兩個都沒有動一下。但是當狐貍來了,他決定把鵝當作晚餐,鴨子才發現,成為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中的冠軍,沒有比當一個朋友來的重要。
對于繪本教學,老實說我比較生疏,真不知如何去上,上課之前我聽了常州兩位老師的課,并模仿了堵老師的《一根羽毛也不能動》的這節課,因為是第一次接觸繪本教學,對活動的目標,重難點以及引導提問把握不好。因為在理解中繪本教學和語言活動的區別應該是更多得讓幼兒去欣賞觀察圖片,然后開闊思路發揮想象。但是我在這個活動的時候卻沒有很好的把握這一點,還有就是覺得語言、聲情并茂等自身的素質還不夠。整個活動下來我發現這堂課的不足之處甚多如:幼兒提問不到位,幼兒游戲不到位。最大的不足就是重點內容沒有掌握好,活動結束后,發現有好多值得反思的東西。
首先,從幼兒的提問上來說,應該鼓勵幼兒大膽猜猜、說說。但是活動中并沒有重點展開或是體現,沒有給幼兒充分的時間去想象天鵝和鴨子比賽時的緊張神態和激動的心情。而是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示PPT,把天鵝和鴨子玩木頭人的游戲輕描淡寫了,其實原本教案設計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動中就忘記了展開,所以這點我覺得活動的目標沒有達到是最大的失敗。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玩木頭人這個游戲我掌握的不好,沒有讓幼兒盡情發揮,可能是我平時與幼兒之間缺少溝通的原因造成的吧。
另外就是活動中我的言語表達我覺得還有欠缺,不夠生動,那樣的話,更能吸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最后要說的就是我的心態,活動中特別緊張,導致整個活動讓幼兒難以聽懂讓老師們難以理解。活動開始后就有發現自己說錯了,但是已經沒辦法改過來,只能硬著頭皮說下去。
總之,整個活動過程有太多的不足之處,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這樣的公開教學機會還會有很多,我想通過每一次的活動逐步積累經驗,逐步學習和反思,讓自己有所提高。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10
一、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都有大人寵愛著,有些孩子養成了唯我獨尊 的性格,不懂得關心和照顧別人,以自我為中心,而這個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懂得怎樣去找到更多的朋友,能夠感受到朋友間珍貴的友誼。
二、活動目標
1、閱讀畫面,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享受閱讀的樂趣。
2、感受朋友間的情誼,渴望擁有更多的朋友。
活動重點
閱讀畫面,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享受閱讀的樂趣活動難點 感受朋友間的情誼,渴望擁有更多的朋友
三、活動準備
ppt
四、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畫面,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兩個朋友,看看他們是誰?
師:你能分辨的出哪只是鴨子?哪只是天鵝?
:原來他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認識這兩個朋友是我們今天的第一步,而我們今天的故事里就會有鴨子和天鵝,要知道,它們兩個可是森林里的好朋友,可是這一天,卻不知什么吵了起來,你們猜猜它們是為什么吵?你覺得鴨子會怎么說?天鵝會怎么想?
(二)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1、師:小朋友們說的都有可能,反正兩個朋友吵了起來,吵的原因是因為都是覺得自己的本事比較大,很簡單,要比本事最好的方式就是來一場比賽,它們會比賽什么呢?接下來老師就給小朋友們講一個關于鴨子和天鵝的故事。
2、師:老師來問問你們,你們覺得它們兩個比什么才公平?
師:你們想的比賽方式都很特別,鴨子決定用木頭人的游戲來決勝負,天鵝同意了鴨子的建議,木頭人的游戲你們玩過嗎?怎么玩?那怎樣算是贏呢?
3、師:鴨子和天鵝玩木頭人的游戲是不是很厲害,你們玩過木頭人嗎?你厲害嗎?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為了增加比賽的難度,我需要兩個人像兔子和烏鴉一樣,來小心地搗搗亂,搗亂的小朋友也有要求的,等一會你可以做怪動作引別人笑,但是不能碰到別人的身體,行嗎?
4、師:你怎么會動?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看不到別人做的怪動作?有什么辦法可以堅持到底?
:堅持到底很重要,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受別人的影響,如果當別人的行為影響你的時候,,你應該想著堅持到底,這樣就能成為最后的勝利者。
(三)分段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師:我們的比賽有勝負了,你們是不是也想知道鴨子和天鵝的比賽結果?它們到底誰會贏呢?
2、師:老師請小朋友們幫個忙,它們比它們的,如果你們覺得它們的比賽應該要停了,就請你大聲地提醒他們。
3、師:它們停了嗎?為什么沒有停?這個時候要停嗎?他們還想著一根羽毛也不能動,現在要停了嗎?
4、師:在鴨子和天鵝的心里他們覺得贏得比賽很重要,可是有一樣東西比贏得比賽更重要,那就是命,你們懂得的道理他們不明白,你們都知道生命比比賽重要多了,他們錯失了逃跑的機會,還在繼續比賽,要比下去嗎?
5、師:這個時候你們覺得誰應該動了?為什么鴨子要動?你們看出來狐貍在干什么?它要把誰放進鍋里?狐貍放完天鵝要放鴨子了,那鴨子應該怎么辦?有沒有比逃更重要的?鴨子要動了嗎?
(四)感受朋友間的情誼。
師:你覺得今天誰贏了?為什么是鴨子?
:如果論比賽,那是天鵝贏了,如果論勇敢,那是鴨子贏了,其實天鵝心里有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它決定一輩子都要和鴨子做朋友。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仔細閱讀畫面,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
2.根據圖片進行大膽的猜想,享受閱讀的樂趣。
3.感受朋友間的情誼,獲得“生命和朋友比冠軍重要” 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區分故事角色。
1.今天我們要認識兩個新朋友,認識它們嗎?說說它們是誰。請幼兒根據鴨子和天鵝各自的特征來區分。
2.猜猜它們倆為什么而吵架?
二、閱讀繪本,理解討論情節。
1.欣賞故事開頭:
①你看到它們比了什么本領?結果怎么樣?
②比什么才公平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2.理解、講述故事情節:
①它們最終決定要比什么呢?你們玩過“木頭人”的游戲嗎?那是怎么玩的?要遵守什么游戲規則?
②那我們看看鴨子和天鵝是怎么說的:不許說話,不許笑,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
③可它們比賽時又發生了什么事呢?鴨子和天鵝動了沒有?
3.游戲體驗:
①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木頭人”的游戲。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誰就是冠軍。
②采訪冠軍: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自己堅持的時間更長一些?你們心里會想什么?
③這時候,誰來了?發生了什么事情,請你猜猜這時候的鴨子和天鵝會動嗎?為什么?
④在最關鍵的時候,誰動了?它為什么會動?
4.討論:誰是真正的冠軍
①你覺得誰贏了?請你們說說為什么?
②小結:天鵝只贏了比賽,但鴨子贏得的是朋友的心。生命和朋友比游戲的輸贏要更重要,為了朋友和自己的生命,不算輸。
三、情感遷移,逐步提升經驗
①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
②你們身邊有可以一起玩,而當你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又出來幫你忙的朋友嗎?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只有和朋友團結協作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教案 篇12
【年齡段】
(5-6歲)
【游戲人數】
8人
【游戲類別】
智力游戲
【預期建構經驗】
1、通過認真觀察,快速反應,發展觀察力及專注力。
2、在循環游戲的過程中,激發利用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發現了鏡子的反射現象,提高觀察辨別能力及分辨空間方位的能力。
3、通過與同伴的討論、合作、交流,提升了自身游戲經驗,促進幼兒的探究行為。
4、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合作意識,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游戲準備】
1、四肢可以轉動的玩偶若干。
2、用較大的長方形紙盒自制的鏡盒兩個,盒底相對鏡面的遠側畫一個圓,提示安放玩偶的位置。
3、終點線、起點線各一條。
【游戲玩法】
1、八名幼兒自主分為兩組游戲,每組四人。
2、教師事先通過轉動玩偶四肢做出造型,并將其面朝鏡子放在盒子內畫有圓圈的位置上。
3、在每組內選出一名當被造型幼兒。
4、請每組一名幼兒上前站在終點線線后,觀察鏡中玩偶造型。返回起點線根據觀察到的玩偶進行擺放被造型幼兒的頭部造型。
5、下一名幼兒出發至終點線處同上觀察,擺放被造型幼兒的手臂造型。
6、最后一名幼兒出發,擺放被造型幼兒的腿部造型。
7、造型好后,同組幼兒可進行商討該名幼兒,是否與從箱中拿出的玩偶在同一方向時,造型相同。
8、確認完成游戲后,請教師進行核對是否正確。
【游戲規則】
1、每組被造型幼兒不可隨意變換動作。
2、觀察箱中玩偶造型鏡面中的成像,并分工合作將自己的伙伴制作出造型,在這個過程中不能探看盒中的實物玩偶。
3、組員們完成任務后,教師拿出盒子內的玩偶,讓玩偶與被造型幼兒正面朝同一個方向,教師核對。如果四肢的左右方向一致,則造型成功。
【關注點與支持策略】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對境造型》,我們分兩組進行,每組4名幼兒,一名當被造型幼兒,三名當造型師,誰想來玩游戲!請每組各派一名小朋友為對方組的玩偶造型,請幼兒代表設計玩偶,并將設計好的'玩偶放在盒子里后游戲開始,每組幼兒通過鏡子觀察玩偶的造型,并分工合作擺放被造型幼兒的身體部位動作,比一比哪組先完成任務!
(1)制作的時候發現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為什么鏡面里的玩偶動作和實物玩偶動作方向不一樣?
(3)怎樣為玩偶造型才能讓對方不容易擺出來呢?
小結:我們通過鏡子觀察到的玩偶動作和實物玩偶動作是相反的,我們要區分左右后,才能為同伴擺出與實物玩偶一樣的造型。
【建議】
1、引導幼兒游戲時進行自我驗證,不確定時,可派相應造型部位的幼兒再次觀察鏡中成像。再次回來擺放。
2、觀察幼兒是否真正在理解規則的基礎上玩“對鏡玩偶造型”的游戲。當幼兒游戲成功后時,教師可提問試探性的問題:“造型的時候,你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當幼兒說出“玩偶在鏡中與實際的方向不一樣”時,教師可追問:“鏡面上的玩偶為什么和實物的左右方向不一樣?”
3、鼓勵幼兒進行經驗提升,提問:怎樣能讓對方沒那么容易擺出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