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城里來了大恐龍(精選2篇)
大班語言:城里來了大恐龍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龍的形象特點。
2、嘗試完整的語言表述恐龍進城遇到的事以及帶來的不同感受,
愿意用自己的特點做一些受人歡迎的事。
3、體驗恐龍好奇的心情及其樂意為別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愿望。
活動準備:
1、恐龍圖片、繪本大圖、場景圖;
2、豐富有關恐龍方面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聲音導入,引出興趣
t:小朋友,你們猜誰來了?(s:大象 t:有可能喲 s:長頸鹿t:恩,聽起來也有點像呢……t:你的小耳朵可真靈呀、你聽的比老師還仔細呢、你聽到了別人沒聽到的真棒!)
s:恐龍
t:你們心目中的恐龍是什么樣的呢?它生活在哪里?
t:你們瞧誰來啦?(出示動態恐龍ppt)
t:大恐龍來到城里啦!它在城里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現在就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到后面閱讀,等下要分別請各組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在城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好,現在開始吧!
二、自主閱讀、理解故事前三段
1、圖片一:
t:現在我請紅手環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在城里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汽車都堵住了?
t:原來大恐龍的身體實在太大,交通都堵塞了,汽車都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t:這時候大恐龍離開了馬路又來了哪里呢?我請黃手環的小朋友來說說你們圖上的恐龍來到了哪里?發生了什么事?你從哪里看出來?
t:這次是因為大恐龍的身體太重了,鐵路被踩得吱里吱里的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t:那你們想知道藍手環小朋友圖片上的恐龍在城里會發生什么事嗎?
t:大恐龍怎么把人家的房頂給掀了?
t:這次是因為大恐龍聞到人家廚房飄出的陣陣香味,所以才忍不住把頭伸了進去,哪知道它的脖子太長啦,把人家的房頂給掀了。
t:大恐龍在這個城里受歡迎嗎?大家為什么不喜歡他?(給城里人帶去了危險。)
t:這時候大恐龍心理會怎么樣?
t:請你們一起來想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的辦法又多又好。
三、老師引導、理解故事后兩段
t:看,圖片上的小男孩想了什么好辦法?大恐龍變成了什么?大家現在喜歡它嗎?這時候大恐龍的心理會變得怎么樣?
四、完整欣賞
t:現在我們一起完整的欣賞《城里來了大恐龍》這個繪本故事吧!
五、創編故事
t:大恐龍為城里人做了立交橋后可開心啦,它還想做許多有意義的事情,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你們喜歡的場景和同伴們一起貼一貼、講一講吧!
大班語言:城里來了大恐龍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故事所表現的詼諧情趣。
2、理解故事中恐龍角色的形象特點。
引導策略
一、用設疑的方法引出課題根據故事名稱《城里來了大恐龍》,猜測可能發生的故事。
二、結合掛圖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一)出示掛圖一,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至"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并就故事內容提問:故事里的大恐龍來到了城里的哪些地方,發生了什么麻煩事?為什么?
(二)幫助幼兒理解恐龍的原形與角色形象的匹配。身體太大、太重、脖子太長,以至于造成了交通賭賽、火車震動、房頂掀翻……同時注意讓幼兒感受故事中詼諧的語言。注意引導幼兒回答問題的順序性)(三)結合掛圖二,教師講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結束。
1、提問:發生了這些麻煩事后,大恐龍心里是怎么想的?
2、大恐龍為城市做了什么好事?大恐龍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人們是怎么看待來到城里的大恐龍的?
三、使用《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第1—4頁"城里來了大恐龍",引導幼兒自主觀察畫面閱讀理解。
教學反思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另外,我在提問時還注意了提問的角度與幼兒的經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有的知識水平。
一、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以有知識、經驗,進行大膽想象。
3、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面前積極說話、大膽講述的能力。
4、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二、活動準備
1、《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掛圖一副;
2、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
3、彩筆、畫紙。
三、活動過程
活動一:故事教學
1、出示畫有"交通堵塞"的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討論: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能大膽想象、積極主動的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師講述故事至"城里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我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之后你就知道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3、教師再次引導幼兒討論:城里來了大恐龍,交通堵塞了、鐵路被壓壞了、房頂也被掀翻了。請你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幫這座城里的人、幫幫這條大恐龍吧!看誰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
4、教師講述故事至結尾處,請幼兒討論故事里孩子想出的辦法好不好?故事里的大恐龍與你們印象中的大恐龍有什么不同?以萌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5、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扮演大恐龍,邊聽故事邊進行表演。
活動二:恐龍展覽
1、師生剛同收集有關恐龍的圖片、實物等,一起將活動室布置成一個"恐龍展覽"。
2、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都大方的向同伴介紹自己知道的有關于恐龍的知識。
3、開展"我是小小解說員"的活動。
請幼兒的家長都來參觀恐龍展覽,請幼兒擔任解說員,向家長介紹恐龍的內容,鼓勵幼兒在解說過程中做到聲音響亮。
活動三:我和恐龍做朋友
1、教師通過談話導入活動主題:恐龍為什么會從地球上消失?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分組自由討論:如果恐龍再次回到我們身邊,你會想什么辦法來幫助他們?教師在幼兒中巡回觀察,傾聽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
3、請每組幼兒推選代表進行發言:請你們都說一說,你們都想出了那些辦法來幫助和保護恐龍。
4、幼兒集體作畫、:我和恐龍是朋友。
5、拓展故事中的含義,告訴幼兒在現實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孩子們對于恐龍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知道要和小動物們做朋友不要欺負他們。在本繪本中,小朋友也知道了,樂于助人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孩子們也很喜歡本節課,繪本內容豐富、新穎,上課時孩子們能夠跟隨我的思路走,很配合,課堂上都很積極踴躍的舉手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足之處:
就是有一些虎頭蛇尾,在結尾處還要引導孩子們做更深一步的反思。應該,在帶領孩子一起把本繪本的內容回顧一遍,了解幫助人是快樂的,所以在結尾處,應該再做一些處理,這樣就會更加的完美了。
以后我一定會吸取別人的長處,來不我的短處。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