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規劃
一、班況分析:
班級共有幼兒25名,其中男孩14個,女孩11個,4個小朋友有過入園經歷。通過家訪了解到,很多小朋友屬于二胎,家中比較寵愛,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弱:需要喂食、挑食;不會自己穿脫衣服鞋;喜歡發脾氣、會爭搶玩具;但是另一個特點是小朋友都很聰明,很多會拼圖、會數數,個別甚至會寫自己的名字。入園一周幼兒狀況與家長反映相差無幾,個別能力弱的連勺子都不會握,進餐時滿桌飯粒;晨間入園滿地打滾。隨著一周集體生活的適應,小朋友哭鬧現象逐步減少,除個別在晨間入園時會短暫抽泣;在老師鼓勵和幫助下愿意自己拿勺子吃飯;能夠識記自己的學號,并按學號取放杯子和椅子,午睡情況逐漸穩定。
本學期由我、陳一吟和候莉共同管理班級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我們秉承“一切為了孩子”的服務宗旨,共同努力,協調配合,為班級幼兒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學期目標:
1.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2.幫助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常規,愿意參加各項集體活動。
4.創設有序的班級秩序,能與同伴友好相處。
5.做好各項家長工作,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三、具體措施
(一)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1.創設溫馨、舒適的教室環境,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
本學期班級的基本元素是紙杯,因為紙杯是幼兒生活中常見和熟悉的,而且安全、易于收集,我們不僅用紙杯制作和美化環境,它還是建構區壘高搭建的材料,可以促進幼兒空間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班級的色調是綠色,綠色是三原色之一,不僅象征著蓬勃的生機,重要的是寓意班級的幼兒如綠苗茁壯成長。
2.熱情接待幼兒,消除幼兒入園焦慮。
熟記每個幼兒的姓名,能在入園當天喊出他們的名字,是親近幼兒的有效途徑之一。平時記得蹲下來與孩子說話,在哭鬧時給予耐心安撫、在進步時給予熱情贊賞、不時地抱一抱、親一親幼兒,讓他們感受家人的溫暖,從而消除緊張與焦慮,愿意親近老師。
3.組織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吸引孩子主動參與。
循序漸進除了按照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外,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幼兒開展各類有趣的活動,如利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象聲詞等進行手指游戲、音樂游戲、故事講述、動物模仿、室內體育小游戲等,讓幼兒不斷地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同時,本學期注重班級區域的創設,提供適合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輕松愉悅、做做玩玩中獲得發展,感受樂趣。
(二)幫助幼兒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改變家長育兒觀念,提倡在家也讓幼兒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借助各種校訓平臺,向家長宣傳各種育兒經驗和教育理念,感知“心靈手巧”的教育緣由,改變家長包辦代替的教育誤區,提倡放手讓孩子嘗試,學習簡單的生活技能。
2.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知道勞動最光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教育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讓幼兒愿意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注重生活細節,隨時豐富生活技能。
利用進餐、盥洗、穿脫衣服等環節,交給孩子正確的技能,并幫助孩子反復進行練習,盡量多地提供幼兒自我服務的機會,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