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發展身體素質實施方案
研究。拓寬思路,通過集體備課、主題討論、園本培訓、遠程教育以及請進來示范指導、走出去參觀學習等形式,營造科研活動的氛圍,提高教師研究應用能力。
2、 做好研究資料(特別是研究過程性資料)的積累、整理、歸檔工作,形成系
統的課題研究檔案。真實記錄保教人員的成長軌跡,切實反映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歷程。
3、加強教科研規劃,既有園本規劃,也有個人規劃。教師要依據《幼兒園教育
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個人的實際,制定專業發展計劃,加強自身理論修養,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4、 繼續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形成“專業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研
究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學會研究,用研究的新成果去指導教學,把教學實踐與園本培訓融為一體,使“園本研究”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的強大動力。讓每一位教師發展專業練內功,教研一體上好課。
5、 定期對幼兒進行整體性“發展水平測評”。要對幼兒在身體發展、認知發展、
社會性交往及情緒情感等方面的現實發展水平進行測試與評估,關注對發展過程的評價,避免只重結果的傾向,全面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以動態的、發展的、全面的眼光評價幼兒。并通過對結果的分析和反饋,來提高保教質量和管理水平。測評的主要內容包括:幼兒的走、跑、跳、投、鉆、攀爬等基本動作的正確、協調程度,規范使用常用的學習、勞動工具及各種材料的熟練程度,與年齡相適應的操作技能、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能否聽懂和理解簡單的語意,是否愿意與他人交談,能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是否喜歡閱讀,能否初步理解圖畫、符號的意思,是否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否初步感受自然、生活和藝術中的美;是否有良好的進餐、睡眠、入廁、盥洗和保持個人整潔的衛生習慣,坐、行、讀、寫姿勢是否正確,活動中是否有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活動后能否及時整理物品;日常生活中是否愉悅、輕松、滿足,情緒是否穩定,是否喜歡和信任教師、保育員,是否接納和親近同伴,是否喜歡參加群體活動,在活動中是否懂得與他人相處的方法和禮儀,是否樂意與同伴合作等等。幼兒園將認真分析各班級的測評結果,并及時跟蹤、調研,同時將每次測評的結果作為考核班級保教質量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