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體育游戲是由一定的情節、形式、規則和結果等幾個部分組成的綜合性活動。興趣是游戲的必備條件,是游戲活動本身獨有的特點,利用游戲形式,將基本動作技能的鍛煉寓于趣味性很強的游戲活動中,能充分滿足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表現等情緒化的心理需要,其教學效果是明顯的。因此,在選擇幼兒體育教學活動內容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的身心特點,以基本動作和活動方式的特點為依據,設計符合幼兒興趣和認知背景的體育游戲來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在實踐工作中,我的認識和體會如下:
一、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利于培養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
德國美學家席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當人充分是人的時候他才游戲:只有當游戲的時候他才完全是人。”這句話說明游戲對人的重要,在培養幼兒積極情緒情感方面游戲亦同樣重要。對幼兒來說游戲可以用來發泄情感,從而使情緒情感更易于控制。象繪畫、涂色、玩泥、玩沙、玩水、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兒表達自已不同的情緒情感,從而使幼兒感到輕松愉快。另外,幼兒在游戲,特別是角色游戲中能借助象征物體表現不良情緒。我認為指導幼兒游戲中成人不要過多禁止幼兒表達消極情緒,或只允許幼兒有“好”的表現。因為幼兒弱小無力,不能完全理解自已內心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會發生某種程度的焦慮或不滿。而游戲正好可以使幼兒從這些不愉快的情緒中得到釋放和解脫,有利于積極情緒情感的發展。
游戲作為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發揮著促進兒童身心發展的重要作用。游戲有著其特有的重要地位。因此,游戲對積極情緒的培養,首先,體現在讓幼兒自主游戲。游戲是一種輕松、愉快、充滿情趣的活動,是幼兒最喜歡也是最經常的活動。在游戲中兒童感受的主要是積極情感,伴隨著歡笑的面部表情,反映的是與滿足、宣泄、盡情、自得、輕松等有關的內心體驗。正如弗洛伊德的觀點,游戲是由快樂原則支配的,所以游戲往往給人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幼兒園與家庭中要多讓孩子游戲,孩子在游戲中最容易獲得積極的情緒。游戲是自由的,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幼兒通過游戲自然地表達情感,將內心存在的問題通過“玩”暴露出來,使緊張、焦慮、恐怖等不滿消極情緒體驗得到充分地表達和發泄,使健康積極的情緒在身心放松的狀態下發展起來。在角色游戲中,明明扮演一位老師,他表揚小朋友,叫他們畫畫、折紙,得意的笑容掛在臉上;欣欣扮演一個媽媽,她假裝洗菜、燒飯,讓“小寶寶”不要哭,說“寶寶不哭,要開心點!”小朋友都玩得“咯咯”笑。他們在游戲中獲得了積極的情緒體驗,得到了當大人的滿足、自信,這種快樂是從“玩”中獲取的。他們不能從實際生活中體驗到,于是在游戲中獲取,使他們的情緒有所釋放與滿足。他們的游戲是自愿的,不是成人所強迫的,讓孩子參加游戲、同他人玩耍、讓兒童在自己的活動和活動成果中體驗,從中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以及得到對人寬容和忍耐的力量。游戲是自由的,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自由確定游戲主題,讓其自由發揮吧!
二、形象的情景設計有利于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
體育活動中的游戲情境法,是指創設一定的游戲情境,來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