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對體育游戲活動的興趣
1、因地制宜,創設游戲情境,積極開展適宜的體育活動
幼兒園內的一些自然的資源,也是開展體育活動的一個寶貴資源。如:園內操場上的黃點子,這就為幼兒玩體育游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幼兒可以在里面自由的玩“跳格子”、“走象棋”等體育游戲。又如在小班幼兒的體育活動《小手小腳的旅行》,教師利用園內現有的大型玩具以及水池,草地,攀登架等,創造了一個能干士兵旅行的情境。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相反如果單一的機械性練習,孩子會覺得很枯燥,教師應將體育教學貫穿于富有童趣的情景活動中。例如:在體育活動《飛快行動》中,教師將活動貫穿于幼兒營救傷員中,幼兒扮演小救護員,教師又創設情境,隊員們抬著擔架,走過獨木橋(走積木)、跳過小河(繩子)、繞過樹林(椅子),將受傷的小動物抬回來。這樣幼兒很自然的進入活動,并投入的去充當角色并在其中主動鍛煉。讓幼兒走、跑、跳、繞、抬這些動作都得以練習。
2、提供適宜的材料,幫助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
體育活動的材料是幼兒充分開展活動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有研究顯示,在對小班的調查過程中發現,有 65.7 %的幼兒對于物品的假想能力,即能夠把一物多用、做到以物代物?梢,在活動中,幼兒具有很豐富的想象力。而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思維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顏色鮮艷的頭飾、造型可愛的娃娃,逼真的玩具,能使幼兒玩體育活動時更加的投入,激發幼兒游戲的欲望,從而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三、一些趣味的游戲規則有利于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生最重要的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在六歲以前形成?梢娪變浩谑侨松己眯袨榱晳T形成極為重要的階段,主題活動初期,無論什么游戲幼兒都是興致勃勃的,爭先恐后亂作一團,教師喊破嗓子,很難維持秩序。注意力集中在各種好玩的器械上,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根據游戲情節將規則趣味性化。使幼兒的運動積極性促進整個機體的活動,加強代謝過程,提高活動能力。比如說:孩子愛玩大風和樹葉的游戲,老師先明確每個幼兒的角色,定好規則:小樹葉不能飄出所規定的范圍,然后請小樹葉輕輕飄,忽然大風來了,小樹葉的興趣就走向高潮,這時的小樹葉就毫不隱瞞地體現出各自的姿勢與神態。老師還可以賦予自己“總指揮”的角色和幼兒共同游戲。
四、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有利于激發游戲的興趣。
要讓幼兒由被動模仿變為主動探索,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關鍵是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如果學習活動只是機械模仿,那么,幼兒僅僅是被動地去做教師要求他們做的事,即使他們學到了些什么,也不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更不了解如何去做,長此以往,幼兒就會養成依賴性,影響主動性和自信心的發展。在體育游戲活動中幼兒大膽的去創造、嘗試、這樣既培養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又增強幼兒的體質,并使幼兒在生活中不斷有新的發現、新的創新、新的提高,其創造性培養就能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