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在園內受傷或出現意外的一些處理方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孩子的每個小細節都不能逃過我們的眼睛。四年的幼教生活,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總結了如下一些幼兒在園內受傷或出現意外的一些處理方法,供大家參考。一 不明真相的意外1、出鼻血孩子活潑好動,經常無意間會傷到鼻子,引致流 鼻血。此外,他們還可能因好奇將異物塞進鼻孔,令鼻黏膜破損,也會導致鼻子出血。上述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作為老師,我們時刻提醒孩子不要摳鼻子,不能往鼻子里面塞東西,孩子的鼻子一旦出血,千萬不能慌亂,首先要檢查孩子的鼻腔里是否有異物,若沒有,我們可以用冷水拍打孩子的額頭,左(右)鼻孔流血,舉起右(左)手臂,兩只手臂互相替換著舉,再用紙巾將流血的鼻孔堵好,最好用濕巾,待孩子鼻子不出血的時候,記得要幫助孩子把紙巾拿出,千萬不能讓孩子將紙巾吸到鼻孔里。2、頭痛。孩子一旦說自己頭痛,我們首先要詢問孩子哪里不舒服,再測量一下孩子的體溫,若無發燒現象,我們可給孩子喝些溫開水,再讓孩子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如癥狀無明顯好轉,我們就需要立即通知家長。3、肚子疼。孩子一旦說他肚子疼,我們首先要問:有粑嗎?若 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上一趟廁所就好了,若孩子是拉肚子,我們就要及時地通知家長,若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我們就要進一步詢問:在家有無吃一些不干凈的東西,在家里疼嗎?媽媽知道嗎?再摸摸孩子,有無發燒,若家長知道,我們應先給孩子喝些白開水,在給孩子揉揉,若還疼,應及時通知家長,以免耽誤孩子的病情。4、發燒。若家長送孩子入園時就告訴我們孩子有可能發燒, 我們一定不能忽視,要不定時的給孩子測體溫,一旦孩子發燒,我們要及時通知家長,若家長不能及時趕來,我們應給孩子多喝些白開水,若孩子燒的很嚴重,我們應在孩子身上涂抹一些稀釋好的酒精,采用物理療法給孩子降溫,切忌不要給孩子吃一些不是家長給孩子帶來的藥品,即使是家長讓咱們給孩子吃,我們也不能給吃。(孩子帶藥了,不知道怎么吃,一定要給孩子的家長打個電話,問清楚,再給孩子吃藥)二、意外磕碰1、傷情處理。 孩子小,磕磕碰碰是再所難免的,孩子一旦在幼兒園受傷,輕者我們可以做如下處理:例如孩子身體的某個部位磕青了或者磕出包來了,我們可采取冷敷的辦法,就是將毛巾用冷水浸透后敷在孩子受傷處,有冰塊更好,或者去食堂要一些純動物油(葷油),涂抹在孩子受傷的部位,切忌千萬不要用手揉受傷的部位。如果孩子受傷的部位流血了,我們應該及時用消毒棉簽給孩子受傷的部位消毒,如果需要,還要給孩子粘上創可貼;若傷勢比較嚴重,不顧一切保護孩子的安全。2、事件處理。 無論孩子是什么原因受的傷,傷勢輕重如何,我們一定要弄清事情的原委,然后再給家長打個電話,道明事情的原委,及時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歉意(真對不起,是我沒把孩子看好;看到孩子傷成這樣,我特別心疼……)若是孩子之間相互打鬧出現的事故,我們要給給雙方的父母都打個電話,而且一定要請打人的孩子的家長給受傷孩子的家長打個電話。讓受傷的孩子及其家長得到一些安慰。若受傷的孩子需要上醫院,一定要把雙方的家長都請到幼兒園,委婉地講清事情的原委,雙方一起去醫院,承擔各自所需的費用。 我說的還不夠全面,大家有什么好的辦法還可以補充,最后,我只想說一句:在我們的工作中,為了能夠盡量地避免一些事故的發生,我們一定要做到眼勤、嘴勤、手勤,一旦出現了什么狀況,一定要告訴領導一聲,用我自己的一句話說:有劉姐把關,我心里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