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工作總結
~~xx年幼兒園小班下學期工作總結
不經意中又一個學期結束了,這意味著我們和孩子們要給“小班”畫上句號了。去年哭哭啼啼來幼兒園的孩子們馬上要升中班,成為哥哥姐姐了。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禁回想起一學期來與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收獲的點點滴滴……真是忙碌、緊張卻又充實、快樂。現在對本學期各方面的工作進行總結與反思:
一、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1、我們利用各種教學活動、游戲、獎勵等形式積極的引導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浪費。針對能力差的孩子我們也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會他們自己用餐。我們還請用餐習慣好,吃得又快又干凈的孩子喂吃的慢的孩子,以此來鼓勵其他孩子吃得干凈些、快些。現在我們班孩子的用餐秩序和習慣有了很大的提高。
2、隨著天氣漸漸轉暖,孩子們的衣服也減少了,我們就鼓勵孩子們自己穿脫褲子,鞋子,小便時試著自己拉好松緊帶拉褲子,拉好后再讓老師檢查一下,慢慢的,孩子們都學會了自己拉褲子,午睡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脫褲子。在孩子們午睡的時候,我們還會將孩子們的褲子翻正放在他們的床邊,起床時一個個地指導孩子們分清楚褲子的前后,鼓勵他們自己穿褲子,對能力差一點的孩子,還手把手的幫著一起穿。現在孩子們只要一聽到起床的信號,就會很快的自己穿好褲子和鞋子,能干的還會自己穿衣服。
3、現在的孩子在家吃水果都是父母幫助剝,大人喂著吃。我班有個孩子拿著剝好的茶葉蛋問我:“葉老師,我不會吃。”所以在集體生活中遇到了挑戰,為了幫助孩子克服這個技能障礙,我們利用吃點心的時機,遵循教育源于生活原則,通過兒歌、看示范、動手學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這一生活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在他們吃雞蛋、香蕉等有殼的食物時,都會自己剝,并把剝下的果殼扔進垃圾桶,然后有模有樣地品嘗著自己的成果,也不再需要老師幫忙了。
小班班的孩子正處在“我自己來”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善于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探索,體驗,放手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雖不如成人一手包辦省事,但這個機會正是他們學習和發展的過程。
二、行為習慣方面:
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是在有條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到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建立并堅持每日生活中教師和孩子的行為規范是首要的,在集體中,什么時候做什么,怎么做,都要形成常規。
1、這個學期中,孩子們在聽信號行動方面進步很大,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例如在玩玩具的時候,只要一聽到老師的琴聲孩子們會根據音樂的速度進行收歸整理玩具,當老師彈奏速度較慢的時候,孩子們會放下手中的玩具開始收歸玩具,隨著音樂節奏的加快,孩子們的動作也會加快,收好、整理好、放整齊,然后坐到點子上跟著老師的音樂拍手。
2、“屁股對屁股”這句話幾乎成了孩子們上衛生間常掛在嘴邊的話了。為了避免孩子們小便時弄臟衣褲我們要求孩子們上廁所的時候屁股對著屁股,“叮咚,叮咚”這是孩子們避免在衛生間里出現擁擠現象按門鈴呢。
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讓孩子們也可以享受到一定范圍的自由,從而表現出自得其樂,不拘束不壓抑的心情,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孩子們心情舒暢的重要保證。
三、教育教學方面:
結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展了主題《相親相愛》,媽媽對孩子的愛是自然的,無私的,孩子們享受著媽媽的愛,卻還無法完全理解媽媽的這一份關愛。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從小培養感恩的情感,我們就利用“三八婦女節”這一契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談談“我的好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媽媽不在家”、“愛的禮物”……在和孩子們討論“媽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為什么要做這么多事情”時,孩子們說出了很多原因,用他們自己的理解,體會到了媽媽對自己的關心。接著孩子們又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了很多關心媽媽的方法,并了解了愛的多種表達方式。在這一刻,師生共同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對母親充滿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