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個體差異記錄及解決方法
觀察對象:穎穎
性別:女
年齡:6周歲
時間;xx年3月11日——5月6日
觀察記錄:
穎穎是一個轉園的新生,雖然屬于大班年齡段,但是由于對環境的不熟悉,每天來園總是不停的哭鬧,盡管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友好耐心的接觸幫助她,但是她對我們的幫助很是抵觸,拒絕參加班級的任何活動,每逢此時時她總會大聲哭泣,邊哭邊喊找奶奶。特別在開展布置一些親自活動需要爸媽共同參與的時候,穎穎的情緒反應更為強烈。平時她總是一個人靜靜的呆在那里,只有傍晚見到奶奶來接的時候臉上才露出一絲的笑容,也從來沒有見過其父母來接送。她的這種情況持續將近兩個月,是以前孩子所沒有過的現象。
根據她的變化我們及時與她奶奶聯系交流得知:穎穎在六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就外出打工把她留給了老人,每年只有在春節的時候才能回家見孩子一面,而且時間也是很短暫,只有幾天的功夫。但是穎穎對爸媽很依賴,每次走的時候總是摟著媽媽的腿不放,哭著說再讓媽媽多住幾天陪陪她,可見孩子內心對父母的渴望。平時穎穎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由于忙于生活,所以奶奶走到哪就帶到哪,與他人的接觸也很少,因此穎穎來到幼兒園對所有的一切都不適應,都很抵觸。
指導策略: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與家長取得聯系,在幼兒園的生活中有意識的安排更多小朋友跟她一起玩,一起參與任何活動,當她遇到困難時主動去幫助。作為老師也給與更多的關愛,找時間陪她聊聊天,一起和她制作親子作品……,并根據我們現有的方便條件,利用班級電腦在放學后與媽媽進行短暫視頻,減少她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要求她奶奶多一些時間帶孩子與其他小伙伴相互交往
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現在的穎穎有了一定的進步。愛哭的現象幾乎沒有,每天都很高興,能和小伙伴快樂相處,主動和老師交談。特別是傍晚和媽媽進行短暫的視頻成了她一天的動力,急切盼望著傍晚的到來。
反思:
看著孩子急切的心情,心中隱隱作痛,又是一個留守兒童。現如今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我能理解年輕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心情,可是也希望你們多想想孩子,在她們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我們能否更多一點時間給他們?現在不去陪陪孩子,或許這是你一輩子的遺憾,因為將來孩子們長大了不可能總會呆在我們的身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數過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長,是幾個月?還是幾年?我最想說的是: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吧,她需要爸爸媽媽的關愛,而不是過多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