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譜游戲在幼兒唱歌練聲中的運用
歌唱時音樂教學中感受、體驗審美情感的直接手段。德國音樂理論家舒巴爾特指出:“人聲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地所有其他聲音,只是這個原音的遙遠的回聲。”然而在平常的唱歌教學活動,我經常發現我們的小朋友存在著喊歌或大聲唱歌而導致聲音嘶啞的現象,這樣的唱歌會降低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如何教幼兒正確的唱歌方法呢?帶著這個問題我閱讀了《學前兒童音樂教育》這本書,在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書中講到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可以嘗試在幼兒唱歌連聲的過程中運用不同的圖譜游戲,嘗試將唱歌活動中的基本音樂嘗試和不同故去的性質特點相融合,以培養幼兒在唱歌中正確的發生習慣,讓幼兒能用美的聲音去欣賞、去感受美的事物。
如可以用形象式指導幼兒練習氣息,用“我們吹氣球”的圖譜游戲進行氣息練習。在紙上畫上6個氣球,排列順序為從小到大。讓幼兒通過幾次吹氣變成大氣球,逐步過渡到一口氣吹成一個大氣球。這個游戲將抽象的氣息練習轉化成了具體形象的吹氣游戲,在幼兒在游戲中練習氣息,既形象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針對很多幼兒唱歌大喊大叫的情況,可以用“打哈欠”的狀態和微笑的聯系方法進行發生練習。如根據圖譜講述故事《愛打哈欠的小豬》,讓幼兒在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同時,記住小豬有趣的動作——打哈欠,讓幼兒感受打哈欠的狀態。同時可以讓幼兒結合生動的圖譜故事進行唱歌游戲,讓幼兒形成一定的唱歌習慣。
在書中介紹了很多形象的圖譜讓幼兒練習唱歌,這些圖譜既形象又易于讓幼兒理解。我想在今后的音樂活動中,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圖譜,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唱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