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傾聽習慣
我們常常聽老師抱怨說:“這些孩子太不聽話了,跟他說話就當沒聽到。”“哎,半天下來嗓子都啞了!”我也發覺很多孩子都有這個不好的習慣——不聽別人講話或者聽到了也裝著沒有聽到,我班也是如此。有時老師叫他們安靜要說好幾遍。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對于孩子們的這種情況,根據我的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整個環境太吵,幼兒的注意力不知道該放在哪里好。
2、幼兒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愿意被打擾。
3、同一項或者同一類活動時間太長,幼兒的注意力堅持不了這么長的時間。
針對這些現象,我反復思考,也和配班老師交流,終于找到一些方法,對癥下藥,在我們班的幼兒身上嘗試了一段時間。
第一:我們全班老師盡量堅持輕聲說話,也引導孩子們輕聲說話,先營造一個安靜的大環境。
第二:盡最大力量給幼兒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不要求所有幼兒同步統一行動。比如入廁、喝水等可以分批進行,既減少了擁擠推打的現象,也有利于幼兒速度的培養,但對于保育常規的指令性語言只說一遍,無謂的重復只會顯得嘮叨,更讓幼兒覺得老師的話可聽可不聽。
對于區域活動也是一樣,讓幼兒可選擇的機會更多一些,強制性更少一些。
第三:有意識的訓練幼兒的專注力。
如游戲“木頭人”等,在學習活動中,我也增加了一些需要幼兒傾聽的游戲。
第四:除了學習活動外的一些常規活動也盡量游戲話,而且從難度和時間上都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讓幼兒時時被吸引,也慢慢的讓自己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
從近期幼兒的情況看,大部分幼兒有進步,但效果不是非常明顯,我想除了堅持繼續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外,還應該多觀察多思考,爭取盡快找出一些好辦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