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域游戲教案兩篇
大班角色游戲:美美發屋主題由來: 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已經積累了相當的生活經驗,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了許多現實生活中人們相互交往的社會行為,同時,大班幼兒在小中班進行過的娃娃家等角色游戲,基本上能掌握角色游戲的活動規律,將游戲順利進行下去。為了幫助幼兒樹立較強的角色意識,制定和遵守游戲規則,掌握基本的交際語言,培養幼兒應對未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藉“美美發屋”開展了角色游戲。活動目標:1.幼兒具有角色意識,能夠制定并遵守游戲規則。2.幼兒能夠運用規范的語言進行游戲,會使用禮貌用語。3.提高幼兒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協商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問題。理發店選址班里要開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理發店了,孩子們非常興奮,和小伙伴們分享著自己的理發經歷,時不時還模仿理發師的樣子在自己頭上比劃比劃……但理發店應該設在哪里最合適呢?有的說要開在進門的地方方便,就是太吵;有的說放在靠窗的地方,光線好,還可以裝飾窗戶,像好多理發店一樣有一閃一閃漂亮的燈,但沈老師擦玻璃很費勁;楊博涵說理發店應該設在醒目的地方,這樣才能吸引顧客;龍錚羽說理發店應該開在一個很寬敞的地方,因為要洗頭還要理發;郭默志說理發店應該開在安靜的地方,這樣就不會打擾別的小朋友玩。最后,經過投票,大家決定把理發店開設在里屋右角,既能合理利用空間,又能配合理發店的內設需要。裝修布置選好了地方,我們給理發店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美美發屋,幼兒分工協作,主動申請自己可以搜集到的材料充當游戲材料,不到三天時間,我們的理發店已經有模有樣的了!外面有孩子們自制的理發廳標志,里面桌子上擺了佳佳帶來的洗發水瓶,抽屜里有樂樂和媽媽做的各種剪刀,掛在墻上的是佳佳和小朋友做的洗發熱水器,下面是洗發槽,盒子里還有好幾個小朋友帶來的小鏡子、剪刀、發卷、各種各樣的花卡子等等,米增昊還帶來了圍身體用的白布……模擬理發過程為了讓幼兒們盡快稱職上崗,我們進行了模擬理發,請一名幼兒扮演顧客,另一名幼兒扮演洗頭師,教師扮演理發師,模擬顧客從進門到開始進行理發的整個過程。隨后,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理發的整個流程,強調進門打招呼,洗頭,理發或美發,結賬,送客等幾個基本步驟,然后,教師退出角色扮演,另請三名幼兒來體驗整個流程,鼓勵發揮想象力,增加自己認為有創意的內容。照幼兒自己的意愿請出至少四名幼兒分別扮演理發師、洗發師、顧客、迎賓員。初始階段,教師扮演顧客參與游戲,對各個角色幼兒的語言和行為進行指導,觀察幼兒表現,發現游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發掘閃光之處。游戲后,很多幼兒提出了寶貴的改進建議,比如有的幼兒提出理發店中應該多放些椅子,用來給其他顧客休息用,店里缺少理發書,顧客沒法選發型等等。這些建議都為下次活動進行得更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打造旗艦店幼兒掌握了理發與美發的基本程序,但他們并不滿足,“老師,我們要開就開最好的店”,“那什么是最好的店呢”?浩浩喊“最好的店就是旗艦店!”“旗艦店就是大家都喜歡去的地方”。那怎樣做才是旗艦店呢?孩子們又沒有明確的概念了,我請每位幼兒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尋找答案,可以搜集資料,也可以親自到旗艦店去體驗一下。周一,孩子們共同分享了對旗艦店的理解:有的說,要有著名的設計師;有的說,旗艦店就是特別貴;有的說,旗艦店里的人服務特別好,我和媽媽去的那家旗艦店,那里的阿姨特別熱情細心等等。通過孩子們的討論,我們總結出旗艦店的幾個標準:第一,招牌要響亮,還要質量好;第二,服務好,所有員工要熱情周到;第三,要有優秀的設計師。我們能不能做到旗艦店呢?怎樣才能做到以上標準呢?小朋友們站在顧客的角度提出了很多問題,比如生意太好的時候,顧客站著排隊等待很辛苦,媽媽帶著寶寶來理發,寶寶沒人照顧很無聊等等。店長趙文奇腦子反應很快,馬上決定增加一排椅子,這樣顧客就可以坐著等待;大人愛看報紙和雜志,就增加一個圖書閱覽區;小朋友可以自己玩玩具,就在角落里放一個玩具筐;還有的幼兒提出應該在旁邊開設一個超市,顧客太多時,可以先逛超市,等人少的時候再過來理發等等一系列措施,這樣一來,幼兒們對自己的旗艦理發店就充滿信心地開張了。一流發型師旗艦店的物質環境已經基本全了,但還要有一流的發型師,雖然孩子們年齡不大,但是解決問題的本領倒不小,有的搜集了舊畫報上漂亮的頭型,剪下來,貼到一個小本子上,最后裝訂成我們自己的發型雜志,然后對著其中的發型努力練習;有的利用閑暇時間到美工區選出發型不錯的頭像,剪貼成冊;有的是幼兒自己設計發型,一旦好看,就拍成照片,裝訂成冊,放在理發店供顧客選擇自己喜愛的發型。孩子們創意無限,有的還在大街上細心觀察漂亮姐姐和阿姨的頭型然后畫出來,有的還根據動畫片中的人物形象設計出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頭型,除了這些,我們的一流發型師還在顧客理發時,不斷征詢顧客的要求,并根據他們的職業、性格來設計頭型,儼然成了一個個最牛的發型設計師。優秀員工評選一個月快結束了,我們決定進行優秀員工評選,我請幼兒自由發言談一談自己認為在這次活動中表現最棒的小朋友,然后請顧客給工作人員投票,選出一名優秀員工,在“光榮榜”上貼這位幼兒的名字。有的顧客向迎賓員投訴,說小朋友總不在自己的崗位上,不能選;有的幼兒提出理發師和洗發師老搶顧客,這樣會讓顧客不舒服等等。看得出幼兒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的辦法,他們開始主動觀察,并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來做游戲的主人。最后,他們選出了招呼顧客非常有禮貌、對客人洗頭最溫柔、最舒服,也最謙虛的豆豆當做優秀員工。當然,表現優異的豆豆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經驗,談一談自己為什么做的特別好。對于沒有評上的員工,小朋友們也分別提出了具體需要改進的地方,接受的小朋友都非常誠懇。活動反思:這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活動,雖然活動進行得還不完美,游戲進行中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比如有時場面混亂,聲音有點吵鬧等等,但總體上幼兒整體的秩序感良好,規則意識強,幼兒能夠自主選擇角色,協調分工,即使這次沒有扮演想要的角色也能心平氣和的接受,愿意在下次的活動中輪流扮演,體現了謙讓、耐心、等待等良好品質。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幼兒已經具備了一些讓人欣喜的能力,比如觀察力增強了,能夠發現問題,并勇敢的發表意見提出改進方法,發揮想象力提出了很多有創意的點子,是我沒有想到的,每一次有了問題,都能夠積極地解決,推動下次游戲進行的深度和廣度等等。孩子們是熱情踴躍的,在游戲中,層出不窮的創意讓我為之欣喜。內容:區域游戲班級:大1班日期:年6月4日現狀分析:優勢:1、大班第二學期的孩子有了自己是“小學生”的意識,在活動中表現出的積極性、投入程度和專注性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2、借助“預約”、“闖關”等形式,孩子們活動的堅持性有所加強,同伴間的合作意識也提高了,各區域之間也有了互動。3、在主題背景下進行的區角活動,孩子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目的性。不足:1、孩子間的能力差異所致,部分孩子的目的性不強,獨立解決困難的能力不夠。2、有些區域剛剛啟動,如“箱子里的秘密”、“走秀臺”、“預約工作室”等,我們與孩子們還處于摸索階段,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3、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在活動中給予了孩子更多的自主機會,如最近,我們在嘗試讓孩子參與區角的“分享交流”,但是因為還是在嘗試階段,所以,還有很多的不足。近階段目標:1、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合理利用已有材料進行區角中的創造。2、游戲中,樂意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并認真完成表格記錄工作。3、樂意對自己和別人的作品提出疑惑與建議,為進一步的游戲打下基礎。預設游戲導入: 現場導入實錄:區域名稱材料和預設玩法及觀察要點 “建筑工地” 個別模仿空間材料:雪花片(桌椅、樹等)觀察要點:觀察孩子對插接技能的掌握情況 主題建構空間“我心中的小學”材料:本色木質積木(為主)、輔助材料(2-3種),主題背景墻:“我心中的小學”。觀察要點:能否根據計劃書合理地分工,協商完成“我心中小學”的建構。自由建構空間材料:多種輔助材料、在辦公室內設建筑市場供孩子進貨。建構圖紙觀察要點:大膽想象,并進行創造性地建構。 “預約工作室” 首飾工房(創意區)材料:大塑料袋、絨線、即時貼、雙面膠等觀察要點:根據預約單的內容,樂意幫助其他區域的同伴制作裝飾。 紙工區 材料:大小不同的彩紙、報紙、鉛畫紙等,每個月該完成的折紙記錄表格等觀察要點:嘗試根據步驟圖折紙,并及時做好記錄泥工區材料:橡皮泥、輔助材料若干觀察要點:根據預約單的內容,樂意為同伴所需幫忙。 “闖關大挑戰” 材料:“大家來找茬”、“連連看”、“智力拼插迷宮”等益智類的、棋牌等休閑類的等等觀察要點:自覺遵守游戲規則,專心投入工作,愿意進行自我挑戰,體驗成功樂趣。 “哈哈劇場” 材料:節目單、座位卡“—排—坐”、舞臺、記號筆等觀察要點:相互協商劇場人員的分工,在游戲中能大膽地進行表演。“箱子里的秘密”材料:放大鏡、手電筒、聽筒、動植物標本和一些輔助材料等觀察要點:借助一系列的工具,樂意探索箱子里的奧秘。 “小課堂” 材料:小黑板、課程表、桌子、各門課的標志牌等觀察要點:在模擬“小學生”的課堂游戲中,明確分工角色,并有計劃地組織活動 “蒙氏奶奶的家” 書房(圖書吧)材料:伊索寓言、繞口令、文字游戲、填字樂等等觀察要點:專心閱讀,認真完成讀書筆記,并樂意與同伴分享。客廳材料:蒙氏的舊工作(紡錘棒箱、數字與籌碼、彩色串珠等)觀察要點:安靜有序地進行蒙氏工作。小客廳材料:耳機、表格、錄音機、鉛筆、橡皮等觀察要點:專心傾聽錄音機的提示,進行1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