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精選6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找相應,并進行分類。
2、在游戲中,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
3、激發幼兒使用筷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粉四種顏色圖案的筷子。
2、四種顏色的插筷筒,三種圖案的插筷筒。
3、各種水果切成塊。
4、人手一個碟子,一雙筷,四個插筷筒。
5、錄音機、磁帶。
重點:
配對、分類及使用筷子。
難點:
使用筷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你們愿意嗎?
2、但是我遇到困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1、(出示筷子)你們看,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請我們小朋友給筷子找好朋友,請你們幫他找找好朋友,好嗎?
3、請你從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樣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嗎?
4、現在請你們從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兒活動――配對。
6、“,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請2-3名幼兒)
7、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學習分類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嗎?
2、(出示插筷筒)你們看,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們有什么不同啊?(顏色)這個是什么顏色啊?那這個呢?那就請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嗎?待會請你們輕輕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個一個放,千萬不要把他們送錯家了。
3、幼兒活動――分類。
4、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5、哇,我們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紅筷子送到了紅色的插筷筒里,把黃筷子送到了黃色的插筷筒里,把藍筷子送到了藍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厲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這就是他們的新家,他們有什么不同啊?(圖案)這個是什么圖案?這個呢?對了,一個上面是花花的,一個有蝴蝶,還有一個上面有綠色的圖案。
7、現在請你給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歡什么樣的筷子,你就輕輕地把他從老家拿出來,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嗎?要一個一個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兒活動――再次分類。
9、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10、哇!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孫悟空還厲害啊!
四、學習使用筷子
1、剛才,我們幫筷子找了好朋友,還把他送回了家,那你們知道筷子還有什么用嗎?
2、對了,筷子還可以夾東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嗎?(請幼兒說說)
3、數數筷子有幾根?——小小筷子兩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間對對齊。
再怎么用?我們請中指幫幫忙,把嘴巴張開來。——張開嘴巴夾夾緊。
最后怎么樣?——阿嗚阿嗚吃個飽。
4、好,我們一起來試試。(再念一遍兒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們幫我解決了這么多的困難,為了謝謝你們,我就請你們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請你們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們一定要用筷子夾,千萬不能用小手抓,因為我們的小手剛才玩過了,很臟,知道嗎?這里的筷子也臟了,我一你們準備了干凈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時候也要有秩序,一個跟著一個,好嗎?然后把食物夾到盤子里吃。
3、好,我們開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夾給客人老師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們也請他們一起吃,好嗎?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2
一.導入
同學們好! 大家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光陰勝似無價寶,日夜累計時分秒”。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們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握時間,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鐘表。
二.整理
(一)復習鐘面
你知道鐘面上有什么嗎?
1.鐘面上有3根表針,他們分別是什么呢?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哪個是秒針呢?
最短的這根是時針, 比較長的這根是分針,又細又長、跑得最快的是秒針。
2.鐘面上還有什么呢?
鐘面上還有1至12,這12個數。
3.鐘面上還有小格。
從12到1之間有個小格?從12到2之間有個小格?你能很快地說出從12到7之間有個小格嗎?整個鐘面一共有個小格?
口答:通過剛才復習鐘面的知識,你知道里填什么嗎?
鐘面上有( )針、 ( )針、 ( )針。
鐘面上有( )個數。
每相鄰兩個數之間有( )個小格。
整個鐘面一共有( )個小格。
(二)時分秒的認識、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時
1.我們已經熟悉了鐘面,你
知道:時針從走到是1時嗎?
時針從1走到2是1時;時針從7走到8也是1時。
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 ) 時。
2.時針從7走到9是 ( )時。時針從12到走8是( )時。
分
1.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1時,分針走1小格是( )分。
分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 ( )分。
分針從12走一圈回到12是分?
2.你知
道:1時和60分有什么關系嗎? 1時=60分
秒
1.分針走1小格是1分,秒針走1小格是多長時間呢?
2.“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我們跑60米用多長時間?就要用秒做單位。
4.你知道:分和秒有什么關系呢?
1分=( )秒
練習:
1分= ( ) 秒 1時= ( ) 分
120秒= ( ) 分 1時10分
= ( ) 分
(三)讀、寫法。
1.讀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00圖 9:05圖 2:50圖
① ② ③
訂正:
(1)這是4時。
我們可以這樣看:分針指向12是整時,時針走到4,是4時整。
(2)這是9時5分。
可以這樣看:時針走過9,是9時多;多多少,看分針,分針指向1,是5分,就是9時5分。
(3)這是2時50分。
可以這樣看:時針走過2,是2時多;多多少,看分針,分針指向10,是50分,所以是2時50分。
2. 寫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
(1)有的同學這樣寫(4時),有的同學這樣寫(4:00)
這兩種不同的寫法都寫對了。
看這種寫法(4:00):時和分之間用兩個點隔開,兩點的左邊表示時,兩點的右邊表示分;為什么兩點的右邊寫兩個0?
(2)有的同學這樣寫,( 9時05分 )對嗎?
不對!應該寫成9時5分;
有的同學這樣寫,(9: 5)對嗎?
不對!要這樣寫9:05。
(3)2時50分 2:50
三.練習與應用。
1.讀出鐘面上所指的時間?
圖① 圖 ② 圖③
9時 11時55分 2時10分
訂正:
(1)這是9時。你是怎么讀的呢?
分針指向12是整時,時針走到9,是9時。
(2)這是11時55分。
時針走過11是11時多;分針指向11是55分,是11時55分。
還可以怎么想呢?
時針走過11不到12,就是快到12時,差多少,看分針,分針指向11,就是差5分12時,也就是11時55分。
(3)這是2時10分。
時針走過2,是2時多;分針指向2是10分,就是2時10分。
當時針、分針比較接近的時候,我們看鐘表應該注意什么?
我們要看清楚哪一個是時針,哪一個是分針。
2.哪兩個鐘表所表示的時間相同?請你用線連一連。
鬧鐘圖鬧鐘圖鬧鐘圖鬧鐘圖
4:20 7:15 8:05 11:50
3.畫出時針和分針。
6:00 12:00 8:05 12:55
圖圖圖圖
(1)先讀一讀這是什么時間?(6時。)
(2)再想一想6時的時候,時針走到幾?分針指向幾?(時針走到6,分針指向12。)
(3)畫表針的時候,時針要畫得短一些,分針畫得長一些。
4.說一說誰寫得對?
6時15分圖 7時5分圖 2時圖 9時50分圖
6:15 7:5 2時
9時50分
亮亮( )
3:30 7:05 2:00 10時50分
蘭蘭
(1)亮亮寫對了,蘭蘭錯在哪?蘭蘭沒有分清楚時針和分針,時針走過6,是6時多,分針指向3,是15分。應該是6時15分。
(2)蘭蘭寫對了。亮亮錯在哪?這是7時5分,不夠10分,我們寫的時候,寫成7:05。
(3) 都寫對了。鐘面所指的時間是2時,他們都寫對了。
(4) 亮亮寫對了。蘭蘭錯在哪兒?時針走過9,是9時多,分針指向10是50分,是9時50分,亮亮寫成10時50分了。
看了亮亮和蘭蘭做的.幾道題,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看鐘表的時候,要分清楚時針和分針;時針和分針比較接近的時候,要看清楚時針走過幾;寫時間的時候,如果不夠10分,想一想應該怎樣寫。)
5.你和家人外出旅游過嗎?在有些賓館的大廳,會同時擺放幾個鐘表。
8:45圖 9:45圖 10:45圖 3:45圖
北京東京悉尼莫斯科
(1) 北京、東京、悉尼、莫斯科是世界主要城市。
(2) 鐘面上所表示的北京現在是什么時間?(上午8時45分)
這時東京是什么時間?(9時45分)
(3) 這時悉尼是什么時間?(10時45分)
=( )分 1時20分=( )分
90分=( )時( )分
作業2:在家長的幫助下,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
總結:希望同學們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做學習的小主人。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襪子的不同特征,初步形成“雙”的概念。
2、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嘗試自己襪子。
活動準備
背景圖、架子、襪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1、小猴聰聰開了一家商店,我們一起去看看它開的是什么商店。(襪子店)
2、商店里襪子可真多呀,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原來這么多的襪子大小不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也不一樣,真漂亮。
二、比一比:
1、聰聰的店里有這么多漂亮的'襪子卻沒有一個人來買襪子,你們猜是為什么呢?
:原來襪子是一只一只的,這么多的襪子它們的圖案、大小、顏色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人買。
2、原來襪子要兩只的,我們來找找襪子的好朋友吧。
①顏色、大小相同
②顏色、大小、圖案相同
3、這樣是一雙了嗎?為什么?
:原來兩只大小一樣,顏色一樣,圖案一樣的襪子才是一雙襪子。
三、找一找:
1、聰聰店的倉庫里還有很多襪子,老師都把它們帶來了,請你拿出小椅子下面襪子,到桌子上找到它的好朋友,配成一雙,放到小猴的店里去賣,好嗎?
2、幼兒操作,并將找到的一雙襪子夾在“貨架”上。
3、看看這些襪子都找對了嗎?你是怎么找的?
:找到兩只大小、顏色、圖案都一樣的襪子,就可以成為一雙襪子。你們真棒,都找對了,這下小猴的生意一定會好起來的。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4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尋找身邊大小不同的物體,對大、小有初步的認識。
2、教學具準備:大小標記人手3-4張;活動室內布置大小不同的物品若干,如玩具柜中提供大小不同的玩具、書架上擺放大小不同的圖書、以及大小不同的杯子、盆、盤子、勺子、照片等;大小不同的椅子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大小不同的'玩具筐各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大小標記。
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大和小標記的形態,理解標記所代表的含義。“老師送給小朋友每人一張卡片,卡片上畫的是一個娃娃。請小朋友看一看你的卡片上的娃娃是什么樣子,請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二、鞏固認識標記的含義,學習為標記匹配相應的物體。
1、為標記找椅子。
“教室里有許多椅子,它們一樣嗎?”(有大有小)“想一想拿大標記的小朋友應該坐什么椅子?拿小標記的小朋友坐什么椅子?”幼兒根據標記找到相應的椅子坐下,并檢查“你拿的什么標記?坐的是什么椅子?”。
2、為物品匹配標記。 “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大小不同的物品都想和標記做朋友,請你選一張標記,給它找一個好朋友。”幼兒自由選擇標記貼在相應物體上,游戲反復進行3-4次。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5
活動設計
對于新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大部分孩子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數量,但是要讓他們能夠根據實物和數量進行相應的匹配,這其實有一定的難度,應該說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小班孩子活動的形式應該以游戲活動為主,讓他們在游戲的過程中習得各種經驗,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給孩子們的是秋天西山常見的銀杏果—白果,而且選取的又是農民們要扔掉的廢舊的浮頭白果,老師只是挑選大、小白果來組織活動,讓他們在“數白果”、“舀白果”、“裝白果”、“爆白果”和“送白果”的過程中體會到游戲帶來的愉悅,同時在數一數、玩一玩的過程中鞏固對3以內數的實物進行數量匹配,充分調動孩子活動的主動性。
活動目標
1、在玩白果的游戲、操作中感知3以內的數量。
2、初步感知1和許多。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并能按要求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1、每人:勺子一個、小盒子、瓶子(瓶子上貼上圓點)
2、盤子(粘上三顆白果)、杯子、籃子、白果。
3、三個小動物的家,分別貼上1~3的點子數。
活動過程
1、數白果:出示盤子(盤子里有三顆白果)
師:這是什么?我們來數數有幾顆白果?指一個數一下。(師帶領幼兒邊指邊數)
師:誰來幫我放白果。(請一幼兒上來放,邊放邊數)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讓孩子直觀地觀察白果,為孩子正確示范手口一致點3以內數,也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2、第一次舀白果:復習1和許多
師:現在我們來玩白果。
第一次操作:
師:請小朋友一只手按住小盒,用勺子從小盒子里舀一顆白果,放在圓盤子里,舀幾顆白果?誰來說說你舀了幾顆白果?(引導幼兒說出:我舀了一顆白果)
師:請小朋友把你舀的一顆白果放到老師的盤子里。便放邊問:你放了幾顆白果?
請小朋友放到盤子中,師:你放了幾顆?你也放了1顆白果、你也放了1顆白果……現在籃子里有多少白果?
:一顆一顆白果放在一起變成了許多白果,也就是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設計意圖:以勺子舀白果的形式符合小班的孩子好動的特點,在玩中鞏固復習1和許多,也激起孩子參與玩白果活動的興趣。)
3、第二次舀白果:感知3以內數量。
師:剛才我們一勺舀了1顆白果,現在還是舀一勺,可以舀多一點,比比哪個小朋友最能干!一勺里裝的`最多?只能舀一勺哦!(幼兒舀白果)
(1)看看、說說、數數:你舀了幾顆?誰也是舀到了3顆?你能數給我們看嗎?點一顆數一下。
你舀了3顆白果,誰也是3顆白果?(師:你舀了3顆白果,你也舀了3顆白果、你也是……。你們都是3顆白果)
師:小朋友,你們是幾顆白果?(你是2顆白果、你也是2顆白果………你們都是3顆白果)
(2)數數、說說:你舀的白果長得一樣大嗎?(大、小)大白果有幾顆?小白果有幾顆?
(把白果放好)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繼續滿足孩子用勺子舀糖果的興趣,在前面的環節中孩子們對于這個舀果游戲還是意猶未盡,因此在這個環節中繼續機會滿足孩子們的這一愿望,同時重點要求孩子按照要求舀白果,另外,這個環節的介紹也是一個重點,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要創造機會讓他們想說、敢說,因此在這里我引導孩子們介紹自己舀白果的數量、白果的大小的時候提醒他們要用簡短的語句說清楚自己舀了幾顆白果。)
4、裝白果:按點子數取物
師:小動物也想吃白果,我們來幫小動物裝白果,好嗎?(幼兒從椅子底下取出瓶子,引導幼兒看瓶子上的點子數)
師:瓶子上有什么?有幾個點子?你的瓶子上有幾個點子?
師:這個瓶子里可以裝幾顆白果正正好?
師:瓶子上有幾個點子就裝幾顆白果,我們先打開蓋子,用勺子一顆一顆舀,邊舀邊數,舀完后把蓋子蓋好了。(幼兒操作)
師:你的瓶子上有幾個點子,你舀了幾顆白果?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嘗試聽好老師要求進行裝白果活動,滿足孩子急于舀白果的愿望,同時也鍛煉孩子按照點子進行操作的能力,另外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的習慣需要老師潛移默化的培養,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還要求孩子在操作按點子數裝白果的過程中能夠盡量說清楚自己裝了幾顆白果,鼓勵孩子能夠大方地在集體面前進行表述。)
5、爆白果:復習許多、3以內數數
(1)爆許多白果。
師:白果裝好了,我們來爆白果,先檢查檢查蓋子可要蓋好了!
師:許多白果可以爆幾下?(幼兒盡情爆白果)
師幼共同搖瓶子中的白果。
(2)請小朋友按老師的要求分別爆1、2、3顆白果。
師:白果爆熟了。(放好瓶子)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根據生活中人們用微波爐爆白果的情節來設計,既調節課堂氣氛,又同時為滿足小班孩子玩的特性有目的的設計先爆許多白果,讓幼兒盡情玩夠,再按要求爆白果,邊爆邊復習3以內數數,真正體現玩中學。)
6、送白果:
師:白果爆熟了,好香哦!小動物也聞到了香味,你們愿意送給小動物嗎?
現在我們把爆好的白果送到小動物家里,看看有幾個小動物家?(出示小動物的房子)
(師幼共同說出小動物)
師:你發現什么啦?(小動物房子上點子數,一起數數點子數)
師:聰明的小朋友肯定知道,你的瓶子應該送給那個小動物?(請一幼兒試試)
師:小動物說:小朋友!你瓶子里裝的白果要和我的點子一樣多哦!我才喜歡!
(師帶領幼兒送白果)
師:小動物分別收到了多少瓶白果?(師幼共同數動物家中的瓶子數)
師:我們送給了小動物,高興嗎?小動物們說謝謝你,我們說什么?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孩子把爆好的白果送給小動物上,是孩子對3以內的白果在數量上進行匹配的一個提升,本環節還巧妙的設計小動物分別得到了:2瓶、3瓶、和許多瓶白果,是本次活動的一個升華環節。)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和白果玩了游戲,(出示染色的白果)這里有許多穿好彩色衣服的白果,他們也想和小朋友們玩一玩,想玩的小朋友可以去益智區玩。
(設計意圖:把這些白果繼續投放在益智區,滿足小班孩子繼續游戲的愿望。)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集錦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1、2的點卡,知道1、2代表的物體數量。
準備:
貼絨卡片:一只貓、2只狗、2只雞以及其它數量為1、2的物體圖片若干及作業卡。
活動與指導:
1、感知2以內物體的數量。出示動物卡片貓、狗、雞,讓幼兒說出貼絨板上有什么?每種動物有多少?指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2、認識點卡,給實物或圖片匹配點卡。讓幼兒觀察貓,說出貓的總數,告訴幼兒一只貓可以用點卡“1”來表示,出示點卡“1”,告訴幼兒,像這種有點的卡片叫點卡。然后出示狗、雞的卡片,匹配點卡“2”,指導過程同上。
3、在數量為1、2的物體旁匹配點卡1、2。教師任意抽出一張圖卡,讓幼兒說出它的總數,并將點卡貼在旁邊,如出示1個蘋果卡片,幼兒貼上點卡1,出示2把椅子,讓幼兒貼上點卡2。問幼兒點卡1、2還可以表示什么?啟發幼兒說出許多數量是1和2的物體來。
4 、指導幼兒做練習。
(1) 讓幼兒指認數量為1、2的物體并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2) 給點卡1、2匹配相應的物體。
(3) 給數量為1、2的物體匹配相應的點卡。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游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鏈打扮自己”等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調地進行穿珠,培養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并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我們去小熊家,給它帶點什么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鉆“山洞”,并引導幼兒點數“石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現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里發現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蘆”。
幼兒制成“糖葫蘆”后,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復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并說出總數。
(2) 穿項鏈。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里的繩子、珠子,想出給自己制作項鏈、手鏈、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鏈、手鏈、腰鏈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鏈、手鏈、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并進行品嘗。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鈴鼓響了幾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能很快辨別數量為1、2、3 的物體。
2、理解1、2、3之間的等差關系。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順序。
準備:
1、每個幼兒1、2、3的點卡各1張,小圓片6片。
2、貼絨圖片:小雞6只。
活動與指導:
1、山示1、2、3的點卡,讓幼兒在桌子上分別擺出相應的數量的小圓片,井大聲點數,檢查擺出的圓片是否正確。
2、將小雞的圖片按第1行1個,第2行2個,第3行3個,并放對應比較,讓幼兒再次感知1、2、3相鄰數多1或少1的關系。
3、教師敲鈴鼓一下,讓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教師說:“我敲比一下還多一下的鈴鼓數。”或“我敲比兩下還多1下的鈴鼓數。”幼兒應分析教師的話.舉起相應的點卡,然后讓幼兒大聲點數每張卡上的圓點數,并說出這些點卡哪張排在最前面,哪張排在后面,哪張排在最后面,讓幼兒將點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擺成一行。
4、指導幼兒練習。
(1)讓幼兒目測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明確它們之間多1或少l的關系。
(2)點數并說出蘋果的個數,在空白處畫出3個氣球和1個西瓜。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開車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開車回家
有益的學習經驗:
按1、2、3的數量把物體分類。
準備:
1、貼絨實物卡片:交通工具卡片一套(3輛公共汽車、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1——3點卡一套。作業卡數套。
2、每個幼兒1個梨、2只蘋果、3個香蕉。1——3點卡一套。
活動與指導:
1、出示貼絨圖片,將其無規則地貼在絨板上,請幼兒觀察說出: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讓幼兒將相同的車子放在一起,數一數,每一種有多少輛?
2、出示點卡,將點卡(并列但有間隔)貼在絨板上。提示幼兒:大人下班了,這些車要開回車庫去,這些有圓點的地方就是車庫。數量是幾的車就開進圓點是幾的車庫。誰能把車開進車庫呢?引導幼兒將1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3輛小汽車分別貼在圓點為1、2、3的旁邊。
3、幼兒操作,每人將水果卡片擺在桌子上,按水果特征分為3組,點數出每類水果的數量,并在各組水果旁邊放上相應數量的圓點卡片。
4、指導幼兒做練習:
(1)引導幼兒分別將蝌蚪圈出1、2、3個,再分別與相應的圓點畫線連接起來。
(2)讓幼兒說出畫面上有什么?分類、計數,并將數量相同的兩組東西畫線連起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給點卡找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給點卡找朋友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復習認識1——4的點卡。
2、能按其數量從少到多給點卡排序并匹配實物。
準備:
1、貼絨卡片:1——4的點卡一套。
2、每個幼兒1——4的點卡和實物圖片10張。
活動與指導:
1、利用多種感官鞏固對1、2、3、4各數的認識。
(1)復習認識1——4,逐張出示點卡,問幼兒每張卡片上有幾個圓點,讓幼兒點數后說出總數。
(2)聽聲音舉點卡。如:老師學幾聲鳥叫,幼兒舉起相應的點卡或看點卡做動作,如老師舉起一個點卡,幼兒就拍幾下手等等。
2、幼兒操作活動。
(1)將點卡按數量從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讓幼兒思考:4張卡片,要按照圓點由少到多的順序排隊,怎么排?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將最少的1的點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點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點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點卡比3的點卡多1,排在最后面。幼兒排好后,要求幼兒觀察比較,說出自己發現了什么? (每一張點卡比前面的點卡多1個圓點)
(2)幼兒對實物圖片分類計數。讓幼兒將實物圖片擺在桌子的另一邊,觀察并操作:實物卡片中哪些東西是相同的,將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數一數,每一種東西有多少?
(3)幼兒給點卡和實物卡片配對。讓幼兒思考:點卡上的圓點是幾,就和數量是幾的東西交朋友,應該怎樣做?指導幼兒在點卡下面擺上相應的數量的實物卡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動物找食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動物找食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手口一致地點數4并說出總數。
2、根據數字4匹配相應數量的物體。
3、感知4以內數的排列順序。
準備:
圖片: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4條蟲、2根骨頭、4個蘿卜。
活動與指導:
1、出示圖片,問幼兒:圖片上有些什么動物,各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導幼兒學習量詞:頭。老師帶領幼兒大聲點數,說出每種動物的總數,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說出這些動物的不同(有的動物2條腿,有的動物4條腿),分別點數2條腿和4條腿的動物,說出它們各有多少。
2、教師說:這些動物在一起玩了許久,大家都覺得肚子餓了,就去找食物吃。出示蟲子、骨頭、蘿卜,啟發幼兒:動物找到了什么?每一樣東西有多少?(讓幼兒分別點數并說出總數)與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分配這些食物?讓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愛好,將1條蟲、2根骨頭、3條蟲、4個蘿卜分別放在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下面。
3、教師啟發幼兒:這些動物們分好了食物,準備回家了,大家說:還是按照伙伴們的數量多少排排隊吧,最少的排在前面。小朋友想想看誰跟在誰后面?讓幼兒按照1只雞、2只狗、3只鳥、4頭豬的順序給動物排隊,并用點數的方法檢查排列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