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教案《鼴鼠的皮鞋車》(精選4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教案《鼴鼠的皮鞋車》 篇1
目的:
1、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動,以及它的對話,能用較清晰的語言進行講述.
2、掌握和運用動詞:提、沖、修、刷、推等,并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示。
3、教育幼兒懂得環保,知道在生活中要多開動腦筋,就可以利用廢物做成有用的東西。
準備:圖片、磁帶、實物、破鞋子、動詞卡、教室內稍作布置(好添加報紙做的東西等)、頭飾:小兔、小松鼠、小鼴鼠、模擬皮鞋車。
過程:
一、出示圖片,教師直接引題:
師:這幾幅圖,你們見過嗎?(中班下學期已見過)
那這個故事,你們肯定聽過了。誰來給老師講講這個故事,圖片這么好看,故事肯定很精彩。
二、請幼兒來看圖片,進行講述故事
不管講得如何,教師給予肯定與鼓勵,讓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得到一次鍛煉。
三、全體幼兒來完整地聽故事。
教師邊引導幼兒結合圖片來聽故事,鞏固對故事的掌握。
四、以幼兒來教師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的對話及動詞進行掌握。
1、(出示實物:舊鞋子)全體幼兒來講述,教師來表演,重點突出小兔子、小松鼠,它們看見這只破皮鞋時,不為心動的表情,并能用動詞:“提、聞"來表達出來。
2、注意講解動詞(做皮鞋車這一段的語言描述動作性強),教師引導幼兒掌握和運用動詞。
如:提來一桶水(出示:“提”字寶寶),鼓勵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示,并能用詞來講句話。
3、注意提醒:小兔、小松鼠再次看到又新又漂亮的皮鞋車時的神情,及鼓勵幼兒學習他們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精神(送給小兔上學.給小松鼠送去松果)進行品德教育、情感交流.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教案《鼴鼠的皮鞋車》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復述故事。
2.激發“變廢為寶”的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掛圖,自制皮鞋車一輛,幼兒每人一套故事圖片,各種廢舊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小車,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請幼兒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做出回答。
2.出示自制的皮鞋車,提問:你們看,我這兒也有一輛小車,它是一位小動物送給我的,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的?
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做出各種回答。
二.學習故事——鼴鼠的皮鞋車,并能夠復述。
1.老師: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到底這輛車是用什么做的呢?現在我們來聽一個故事,聽完之后你們就知道答案了。
放故事錄音,請幼兒仔細聽故事。
2.老師拿著自制小車說:現在誰能說一說,這輛小車是用什么做的?(請個別幼兒回答)
3.出示掛圖,老師再講述一遍故事。提問:
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⑵都有誰看見了草地上的破皮鞋?小兔、小松鼠說了什么?是怎樣做的?
⑶小鼴鼠見到又臟又臭的破皮鞋,它說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⑷小鼴鼠開著皮鞋車做了那些好事?
4.老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下面請你們拿出小圖片,自己來講一講故事,看誰講的最好。
⑴幼兒自由地講述故事,老師進行巡回指導。
⑵個別幼兒到前面講述故事。
三.活動延伸:用廢舊物品制作玩具
1.出示各種廢舊材料,引導幼兒討論:小鼴鼠用破皮鞋做了一輛漂亮的皮鞋車,老師這兒也有許多廢舊物品,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你能用廢舊物品做什么玩具。
幼兒進行討論后,說出討論結果。
2.請幼兒動手用廢舊物品制作玩具。
活動評價:
該活動目標清楚、明確、具體,活動準備較充分、細致、獨具匠心。從這一活動的開始部分,老師就用一個自制的小汽車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幼兒能夠開動腦筋,充分發揮想象力,說出多種答案。既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又激發了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活動中,教師以飽滿的熱情講述故事,用不同表情不同語氣來表現角色的形象及心理特征,為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做好了鋪墊,同時采用掛圖進行教學,使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故事內容。幼兒在接下來的自由講述中能主動、大膽講述,并愿意到前面為大家講述故事。
延伸活動又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創造的機會,孩子們通過大膽想象,用廢舊材料制作出了大船、房子、花籃、汽車、小鼓、火箭等物體,使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教案《鼴鼠的皮鞋車》 篇3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發展幼兒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操作能力。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紙、膠水、色彩筆等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破皮鞋的圖片。“這是什么呀?”
2、出示小兔、松鼠、鼴鼠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松鼠、鼴鼠看見這只破皮鞋會說什么呢?”
二、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的第一部分。“我們來聽聽它們是什么說的吧”。
2、幼兒猜想:鼴鼠會怎么打扮破皮鞋呢?
3、欣賞故事的第二部分。印證幼兒的猜想。請幼兒說說,小鼴鼠是怎么打扮[破皮鞋的。
4、幼兒猜想:鼴鼠送小兔去上學,小兔會怎么說?鼴鼠給小松鼠送松果,小松鼠會怎么說。
5、欣賞故事第三部分。
6、完整欣賞故事。
一邊欣賞故事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鼴鼠?
三、幼兒創作。
1、教師:“如果你也遇見了這樣一只破皮鞋,你會把它打扮成什么呢?“
2、幼兒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操作或者繪畫。
3、教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創作想法。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創意。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優質教案《鼴鼠的皮鞋車》 篇4
我把故事內容畫成了一本大書,大家一起邊看大書,邊猜測故事情節,孩子們對這個形式非常感興趣,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鼴鼠打扮皮鞋車的環節,讓幼兒來學學鼴鼠是怎么打扮皮鞋車,孩子們興趣很高,把幾個動詞表現的非常到位。最后環節讓幼兒也來用“破皮鞋”來設計一樣東西,孩子們想象很豐富,什么皮鞋飛機、皮鞋筆筒、皮鞋娃娃、皮鞋花瓶、破鞋輪船、皮鞋坦克……,通過創作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這個活動就目標而言,目標達成情況還比較好,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比較高,活動進行的比較順暢,條理也比較清楚。但也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
1、在處理幼兒回答上,我太拘泥與故事中小動物的原話,在幼兒回答出相當不錯的答案,如:“哇!多漂亮的皮鞋車呀,能借我開開嗎?”“多漂亮的皮鞋車呀,你是怎么做成的?”“多漂亮的皮鞋車呀,讓我坐坐好嗎?”這些回答幼兒都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的,我卻沒有采用他們的回答,而是告訴幼兒故事中小動物是怎么怎么說的。其實正確的答案在第一個幼兒回答時已經說出,由于我想讓更多的孩子說說他們聽到的,沒有抓住好時機。
2、在教具準備上不夠充分,大書中鼴鼠打扮皮鞋車我只用了一頁表示,以至于鼴鼠打扮皮鞋車的經過不夠具體形象。因此,幼兒在聽完故事讓他們說說鼴鼠使怎樣打扮皮鞋車的,他們說的比較費力。
如果有機會再進行這個活動或是在其他活動中也一樣,我要從這次活動中吸取教訓,在備課時,考慮周全些,多多想一想幼兒會怎么想怎么說;在活動進行中也要注意隨機應變,不要太拘泥于教材,應該學會靈活地運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