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隊形隊列教案(精選4篇)
幼兒園隊形隊列教案 篇1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隊列隊形;
2、游戲:穿過小樹林;
教學目的: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隊列隊形的方法與技巧。
2、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指揮的習慣,明確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3、培養學生變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準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1、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檢查服裝。
2、宣布課的.內容和任務。
二、準備活動:
1、小游戲;
"抓人"
2、小型徒手操。
三、列橫隊,體操隊型
1、教師講解課堂要求和任務。
3、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做游戲。
3、教師講解徒手操的動作和要求。
4、師生一同練習。
三、基本部分(隊列隊形)
1、集中注意力聯系; (有效與無效)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齊;
5、變換隊形;
1、教師講動作方法和要領。
2、教師做正確的示范。
3、教師個別指導。
4、找好學生做表演。
1、學生認真聽動作方法和要領。
2、學生練習。
3、分組練習。
4、動作一致,精神飽滿
四、結束部分
1、放松;
2、小結;
3、下課
4、教師總結本次課的情況。
幼兒園隊形隊列教案 篇2
教學思路
本節課遵循《體育課程標準》,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隊列練習是小學體育課的一項常規內容,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保證,同時也是學生上課習慣的養成教育。
在本課教學中,我一改以往枯燥的'隊列練習,采用游戲法組織教學,如“快快結合”引導學生集合站隊要迅速的習慣,在身體素質練習時采用游戲“剪子、包袱、錘”,學生在游戲中加強了身體素質的練習,從而達到寓教于樂,不過分強調動作的整齊劃一,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
教學內容
1、隊列練習;
2、廣播操:七彩陽光;
3、游戲:剪子、包袱、錘。
教學任務
1、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隊列的體練習,增強隊列意識,提高隊列修養。
2、體驗隊列隊形變化的感受,提高注意力、觀察力及動作思維能力。
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協力合作的團隊精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檢查人數;
師生問好;宣布內容。
隊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A
x X X X X X X
要求:
精神飽滿;
動作迅速;
二、準備部分:
(一)隊列練習:
稍息,立正,向右看齊;散開,集合;
(二)轉法練習:
1、左轉、向右轉、向后轉。
2、反口令練習:稍息,立正、左轉、右轉。游戲;快快集合
3、齊步走練習:兩路縱隊進行練習
要求:嚴肅認真;活動充分;
要求: 精神集中,行為文明,禁止推、擠、撞等行為的發生;
三、基本部分:
(一)復習:
1、廣播操《七彩陽光》
預備節;
伸展運動;
擴胸運動;
2、分組練習廣播操:
分8小組練習,各小組帶隊迅速。
組織隊形:
A
1、教師示范動作,講述要領;
2、教師分解示范,學生模仿;
3、教師領做,連貫練習;
4、教師口令,領操員帶操;
5、總結:表揚練習認真,動作規范的學生;
(二)身體素質練習:
游戲:剪子、包袱、錘。
方法:學生按教師命令到指定位置進行比賽,贏的同學向前跳一次,最先到達的同學為勝利。
結束部分:
1、整理活動。
2、集合整隊。
3、總結。
幼兒園隊形隊列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根據中班幼兒特點4—5歲幼兒大肌肉發育較為迅速,動作發展有了明顯的飛躍,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肌收縮能力,肺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動作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逐漸增強,
已能適應一定的活動量和活動密度及時間來實現一定的體育教學目標,由此根據中班體育活動的.總目標我設計了游戲情境小貓釣魚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x,練習由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力量、韌性和平衡能力,
提高跳躍能力、并訓練幼兒跨、跳、鉆等綜合能力,同時培養了幼兒機智、勇敢、認真、耐心、不怕苦的精神及能遵守游戲規則的好品質,還將數學知識融入體育游戲中,使之能力培養、情感培養和認知方面的要求綜合起來,實現一定的教育教學目標,以達到整合教育效果。
集體活動:小貓釣魚活動目標:
1.練習由25—30厘米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力量柔韌性和平衡能力,提高跳躍能力。
2.鍛煉幼兒助、跑、跨、跳、鉆、平衡等綜合能力。
3.培養幼兒機智勇敢,認真耐心不怕苦的精神和能遵守游戲規則的好品。
活動重點:
練習由高處往下跳,發展幼兒跳躍能力。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
2.音樂磁帶,《大臉貓愛吃魚》。
3.小椅子人手一把。
4.拱形洞、跨欄、平衡木。
5.磁性釣魚竿、磁性小魚(貼有數字)水盆、布置水塘和場地。
活動過程:
一、起始活動師:
喵、喵,小貓咪最愛吃魚,今天貓媽媽帶你們去釣魚好不好?
幼:好。
師:看樣子大家都很高興,那么先來鍛煉一下身體,學回了本領一起和媽媽到河邊釣魚。
1.隊列隊形練習:四路縱對—左右分對走—四路變兩路—變兩個圓—四路縱隊。
2.準備活動:韻律《大臉貓愛吃魚》
師:隨音樂和媽媽一起活動身體。
二、練習由高處往下跳
1、自由探索由高處往下跳的動作。
師:小貓們站在你們的小椅子上試著往下跳一跳,看誰跳得不會摔倒,落地時沒有聲音。
幼:自由練習,發現跳得好的幼兒來做示范。
師:現在呀貓媽媽給你們示范著跳一下,你們看看和你們跳得一樣嗎?
幼:不一樣,媽媽跳得穩、輕,沒有摔倒過。
師講解動作要領:站在小椅子的中間,兩手前后擺動,由手帶動身體,屈膝、半蹲、瞪腿、縱身往下跳,保持身體平橫落地時前腳掌先著地,屈腿成蹲狀,這樣才會輕、穩、不會摔倒。
1.幼兒自己多次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請跳得好的幼兒表演給大家看,帶動其他幼兒加強練習,注意活動量及活動強度。組織全體幼兒按一定的輪次轉圈連續跳。
三、游戲:
小貓釣魚師:小貓們真能干,大家很勇敢地學回了一些本領,現在我們可以到河邊去釣魚了,先來探索一下去小河邊的路怎么走?有兩座小山(兩把小椅子)有山洞(拱形洞)有小溝(跨欄)有獨木橋(平衡木)我們有什么好辦法渡過難關很快釣到魚(帶幼兒到布置好的場地,探索不同的動作技能)幼:我們可以翻越小山(從高處往下跳)鉆過山洞,跨國小溝,走過獨木橋,來到小河邊拿上魚桿就能釣上魚。
師:游戲規則:將幼兒分組進行釣魚比賽,每對先由第一個幼兒開始,當老師說開始,急忙翻越一座座小山,鉆過山洞,跨越小溝,走過獨木橋拿起魚桿釣上一條魚再從側路跑回來拍第二個幼兒的手,依次進行,最后哪一組幼兒最先都能釣到魚為獲勝隊。
四、活動評價:
1.表揚獲勝組,啟發小貓們互相看看魚身上的數字,看誰釣的魚最重。
2.享受勞動成果,邊唱兒歌邊做動作,活動結束。
幼兒園隊形隊列教案 篇4
一、課程時間以及課程內容的分配
1、依時間分配:
如:二十五分鐘課以3:20:2
三十分鐘課以5:20:5
2、依內容分配:
第一階段為導引熱身(故事化引導、音樂律動帶動、口令)
第二階段為主題課程(教學五大要項)
第三階段為緩和結束(放松)
二、課程編排的思路
兒童化、生活化、趣味化、故事化、卡通化
三、課程主題要注意的事項和原則
準備活動(熱身):由上至下由慢到快由易到難,于主游戲有直接的輔助關系。
主題游戲:隊形分集體和亂集體,注意把握強度、難度(剛好或勉強完成)和間隔(30~60秒)
結束:放松、小結,布置課后作業,結束語
口令和隊列隊形操作
為什么需要口令
1.在體育活動教學中,口令這一基本技能是教師必不可少的,必須具備的`。口令不代表教學僵硬或者小學化,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指的是教學策略的游戲化。(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達到課程目標的方式與方法。)
2.口令和隊列出現在體育活動中的目的就是身體健康和為教學常規服務,而身體健康是幼兒園體育課程的重點、教學常規是一切教學目標實現的基礎。
3.口令和隊列有助于鍛煉幼兒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幼兒感受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
口令的種類:
四、中、小學化操練口令
如: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等。
特點:嚴肅、強硬、內容明確、語言簡練
五、幼兒化口令
如:拍拍手、手舉高、手打開、手放下、轉個圈等,基本以三字成句。
特點:童趣,朗朗上口,易記
口令下達的基本要領:
1.發音部位要正確:下達口令用胸音或腹音。胸音(即隔膜音),用于下達短口令;腹音(即由小腹向上提氣的丹田音)多用于下達帶拖音的口令。
2.掌握節奏:要有節拍,注意動令,注意主音。
3.注意音色、音重:注意音階和強弱的變化,一般從低向高音發展,如“立——正!”。
4.突出主音:對口令的重點字,要吐字清楚,加大音量。如“向左——轉”等等,應突出左字。
幼兒園的隊形隊列與手式運用:
1.原地隊形:
(1)常用動作:立正,稍息,整齊,集合,解散,蹲下,坐下,起立。
(2)轉法:向左(右)轉,向后轉。
(3)隊列變換:一列橫隊變二/三列橫隊及還原,一路縱隊變二路縱隊及還原。
2.隊形變化:圓形、正方形、梯形、八字形等等。
隊列口令內容
立正!(Attention!)
稍息!(At ease !)
報數!(Count off!)
向右看-齊!(Right dress!)
向前-看!(Eyes front!)
兩臂放下!(Arms down!)
向左轉!(Left turn!)
向右轉!(Right turn!)
向后轉!(About turn!)
向中間看齊!(Look to the centre!)
向前看齊!(Cover!)
四隊變兩隊!
兩隊變一隊!
原地踏步!(Mark time, march!)
齊步走!(Quick time,march!)
跑步走!(Double time,march!)
一二一(Left right, left right / one two one)
向前靠攏!(Close ranks.)
各就各位!預備!跑!(Take your marks! Set! Go!)